“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出處】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意思翻譯】 山邊的太陽忽然從西方落下,池旁的月亮緩慢地從東方升上,
【全詩】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夜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消響。
欲取鳴琴彈,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終霄勞夢想。
【全詩鑒賞】
唐代詩人孟浩然作。這首詩寫夏夜水亭納涼的清爽閑適,并表達對友人的懷念。
孟浩然很擅長運用白描手法,對幽居的情景作清描淡寫,便能引人漸入佳境。這首詩一下筆即遇景入詠:“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前兩句寫夕陽西下,池月東升,不但表現了日月的運動,還表現出主觀的感受。從“忽落”、“漸起”透露出詩人一種愉快的情緒。后兩句寫自己沐浴之后,散發乘涼,開窗躺臥的姿態,更顯出詩人的閑情適意,一個風神散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已躍然紙上。五六句“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描繪晚風徐來,荷香輕漾; 竹葉垂露,滴滴作響。詩人從嗅覺、聽覺著筆,極真切地表現了夏夜給予自己的快感,創造了一個清幽、恬靜、優美迷人的夏夜境界。由竹露的清響,使詩人想到音樂,于是“欲取鳴琴彈”; 由彈琴想到“知音”,而引起“恨無知音賞”的淡淡惆悵。最后“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詩人帶著懷念故人的情緒進入夢鄉。全詩便以對友人的深情夢想結束。
此詩由水亭納涼寫到懷念友人,由境及意,過渡自然,而達于渾然一體。特別是表現自己對清幽景物的感受,細膩入微,詩味盎然,而所用的語言卻是那樣樸素、平淡。這正是孟浩然詩的一個顯著的藝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