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比娨馑?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
【出處】唐·李商隱《無題二首》其二
【意思翻譯】幽寂的廳堂中層層帷幕深垂,獨臥床上,追思前事,倍感靜夜的漫長。
【全詩】
《無題二首》其二
.[唐].李商隱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元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賞析】
這首詩表現一個獨居深閨的女子如夢似幻的情懷,隱隱寄托了詩人個人的身世之感。
首聯 “重帷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寫環境: 層層疊疊帷幔低垂的閨房,幽邃寧靜; 夜深了,閨房的主人上床后卻心事重重、輾轉反側,凄清的長夜何其漫漫。她為何遲遲不能入眠? 她在想什么呢?詩中什么也沒說,任由讀者去想象。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是她長夜無眠的思緒嗎? 如巫山神女一樣有浪漫的奇遇、過恩愛的生活,原來只是一場夢。至于這場夢是她的向往,還是曾經的巫山云雨,已在歲月的流逝中變得如夢似幻,我們無從得知。但現狀很明顯,她還像清溪小姑一樣,獨處無郎。“本無郎” 有孤單、寂寥、無奈,也有自我安慰的味道。頷聯巧妙化用兩個典故,融會了神話的傳奇色彩和樂府的文化韻味,寫得瑰奇迷離,搖曳多姿。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叫桂葉香” 轉以客觀事物來影射主觀感情: 菱生水中,大風吹來,波起浪涌,激得菱葉翻飛,菱枝欲折; 菱枝本柔弱,而風波 “不信”,是否意味著有些纖如菱枝的東西,是經不起生活的波浪的,即使“不信”,要逆勢而為,終究是枉然。月下露珠,誰會滋潤桂葉,讓其吐出馨香?流露出無可依靠、無所寄托的幽怨。頸聯的意象具體而鮮明,但象征的意味相當隱晦,可能是抒寫那個女子在長夜無眠時的慨嘆,可能是暗示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可能是詩人自傷身世,歷來說法頗多。
尾聯“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直抒胸臆: 就算相思全無益處,仍不妨礙為相思而惆悵的情懷執著、狂放。明知相思無益而惆悵不已,實已是情至深處,銘心刻骨,欲罷不能了。
本詩文筆清雅俊逸,神思跌宕,意蘊朦朧雋永,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