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比娨馑?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云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
【出處】唐·王維《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應制》。
【譯注】雄偉的長安城上,云霧繚繞, 一片迷茫的霧靄托出一對突兀的鳳闕,它直欲凌空騰飛。茫茫春雨中, 萬家攢聚,樹木勃發,一派盎然的生機。詩句顯出皇城的壯觀、昌盛。春 雨滿城,雨中的鳳闕、春樹、人家、互為托襯,構成了一幅立體感很強 的春雨中的帝都長安圖。
【全詩】
《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應制》
[唐] 王維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
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
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游玩物華。
【全詩鑒賞】
從這首詩的題目來看,首先“奉和”兩字說明這是一首奉命酬 和之作,其次從“圣制”二字可以看出所酬和的是皇帝的一首詩。詩題中 的蓬萊指的是唐大明宮,在皇宮的東北方;興慶也是宮名,在長安城東南。 據《舊唐書·地理志》載,大明宮與興慶宮之間,有夾城復道相通。另詩題 中的“圣”指的是唐玄宗,王維所和之作是唐玄宗一首描寫雨中春望的詩。
首聯從大處著眼,先寫出了唐長安城的地理位置。“秦塞”指長安一 帶,因長安古屬秦地,四周賴山川之險,故稱秦塞;“黃山”,指的是黃麓山, 在今陜西興平市;“漢宮”指唐代的宮殿,古人常用漢來代唐,比如白居易 的“漢皇重色思傾國”等。渭水縈繞,群山環抱,在這山環水繞中安然靜臥 著一座長安城。
頷聯則回應圣制之出游中的“望”?!板某銮чT”,說明皇帝之車駕走 出了很遠。一路走,一路看,還不時回看上苑中的花。
頸聯則回應圣制之出游中的“春”,同時也包括這“春”中之“望”?!傍P 闕”是漢時長安城建章宮中的一座樓,這里又代指唐宮門前的望樓。春雨 彌漫,長安城門前的望樓高聳入云,遠遠望去,萬家攢聚,如入夢里。
按照奉命之作的慣例,不可避免地要對圣治進行稱頌。這首詩即在 尾聯交代:不要以為天子的出游純粹是乘著好時節來游玩,其實他是為了 了解時令,從而頒布政令。
這首詩雖為應制之作,受限于主題先行的框架,但詩人的技法卻也能 夠完美地體現出來。被蘇軾所稱道的“詩中有畫”體現在這首詩里就是構 圖、布置的完美,其圍繞“望”字,以春天為背景,讓人覺得整個長安城盡染 春色;又煙雨繚繞,暗示大唐盛世的一片祥和。明顧可久評這首詩:“溫麗 自然,景象如畫?!?《唐王右丞詩集注說》)就在這春意盎然、一片祥和中, 自然引出結尾的頌贊,皇帝就連出城走走,也是為了了解時令,體恤民情。 難怪清黃生贊道:“風格秀整,氣象清明,一脫初唐板滯之習。盛唐何嘗不 應制?應制詩何嘗不妙?初唐遜此者,正是才情不能運其氣格耳?!?《唐 詩摘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