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出處】唐·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一》。
【意思翻譯】妻啊,你出身望姓名門,在家里最得父母愛疼,出嫁來,卻事事勞神,皆因嫁給我這貧寒書生。
【賞析】 憐: 是指愛憐。謝公: 指晉朝謝奕。謝奕有女名道韞,頗受寵愛,后嫁給王凝。晉朝的謝王兩家都是高門大族。元稹原詩是贊美妻子出身高貴,以謝公比喻岳丈。這句詩下接: “自嫁黔婁百事乖” 意思是說: 你這個謝公最偏愛、憐惜的小女兒,自從嫁給我這貧窮人家以后,凡事都不順心。“謝公最小偏憐女” 這一句詩常用來形容最受父母寵愛的女兒。
【全詩】
《遣悲懷三首·其一》
.[唐].元稹.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注釋】
①“謝公“句:東晉的宰相謝安的侄女謝道韞,賢慧而有詩才,深得謝安的愛惜;韋氏的父親韋夏卿官位也很高,元稹以謝道韞比韋氏,是贊揚她的門望品德。偏憐,偏痛、偏愛。
②黔婁:春秋時齊國的貧士,魯、齊兩國國王欲以重金高位相與而不受,在家著書守貧。黔音“錢”。
③藎篋:藎,音“盡”,草名;篋,音“妾”,箱子一類的東西。藎篋,即草箱。
④泥,音膩,纏。
⑤充膳:當飯。
⑥藿,音“獲”,豆葉。
⑦“與君”句:君,指韋氏;營奠,設祭;營齋,為死者祈冥福而施齋食于僧。
【全詩賞析】
元稹在妻子韋叢死后,寫了許多悼亡詩,其中以《遣悲懷》三首最為著名。
第一首開頭用了對比的方法,指出了妻子出嫁前生活的優(yōu)裕與自己生計的貧困。謝公,東晉時的宰相謝安,最疼愛其侄女謝道韞。這里是指韋夏卿,韋叢是他的幼女,所以和謝道韞相比。既是出身名門,又為幼女,則其嬌貴可知。詩人以春秋時齊國的貧士黔婁自比,記敘了自己處境的艱難,這對韋叢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考驗。這兩句中的用典,十分貼切。第二聯(lián)寫在“百事乖”的生活中,妻子溫柔賢惠,盡心盡力地關懷、照顧丈夫。“泥”,軟磨硬纏之意,寫出了夫妻之間的嬌嗔纏綿之情。第三聯(lián)進一步記敘了家中生活貧困,妻子仍毫無怨言,甘于淡泊,表現(xiàn)了她不貪圖富貴豪華,愿與詩人一起共度困境的高尚情懷。詩中雖沒有一個字是贊揚她的,但詩人對她的感激和欽佩卻在每一個詞匯中流露了出來。以上是對過去生活的回憶。尾聯(lián)寫目前的狀況。如今生活有了好轉,而妻子卻已不在人世了,他的心中流滿了哀傷,想隆重地祭奠并超度她的亡靈,以寄托自己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