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出處】唐·杜甫《登高》。
【意思】世事艱難,令人痛恨,使耳 邊白發(fā)日見增多,潦倒中又生病,于是 剛剛戒了酒。苦恨:非常痛恨。繁霜 鬢:耳邊白發(fā)增多。繁,多。霜,形容發(fā) 色之白。鬢,鬢發(fā),一說代指頭發(fā)。新 停濁酒杯:重陽節(jié)本應登高飲酒,現(xiàn)在 因病戒酒,含竟不能以酒澆愁之意。新 停,近來停止。濁酒,未過濾的酒,亦泛 指酒。
【賞析】詩人歷盡艱難困苦,雙鬢已長滿了白發(fā),窮困潦倒,偏又因病 的緣故,告別了這可以澆愁的酒杯。“艱難”“潦倒”二詞,意蘊豐富,既可 指詩人備嘗艱難潦倒之苦,又可指時局艱難,民不聊生。國難家仇,雙重 痛苦,才使得詩人自己漸生白發(fā)。詩人心中有無限哀愁,本可借酒消愁, 偏偏身體多病,不得不暫時停酒。這也就意味著,連這唯一可消解哀愁的 方式都無法使用,其結果只能是滿腔愁緒,無法排遣。
【用法例釋】用以形容生活的艱難 苦痛使人潦倒悲愁,白發(fā)漸多。[例]但 幾天后,更多的白發(fā)又出現(xiàn)了,他對鏡 苦笑了笑,再沒有拔去的心思了。“艱 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他細 細地品味著杜甫的這句傷感之辭,沉浸 在杜詩那特有的蒼涼意境中。(木木 《紅塵有柳韌如是》)
【全詩】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賞析】
唐代七言律詩。杜甫作。作于大歷元年(767)的重陽節(jié),詩人客居夔州而只身扶病登高時。這是杜甫最有名的一首七律。詩的前半描繪了重九登高所見深秋江上壯闊悲涼的景色,“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一聯(lián)為千古名句;后半觸景生情,傾訴了自己長年漂泊,貧病交加,艱難苦恨的沉痛感慨。宋人羅大經(jīng)曾解“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一聯(lián),認為14字中包含8層意思:“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凄慘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齒暮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鶴林玉露》)全詩具有一種拔山扛鼎式的悲慨氛圍,悲而不哀,全詩格調(diào)雄渾,氣象蒼勁。其格律的運用,則如明人胡應麟所說:“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句句皆律”,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胡應麟又稱賞此詩“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名,沈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許其“自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詩藪》內(nèi)編卷5)。楊倫《杜詩鏡銓》也贊賞此詩”高渾一氣,古今獨步,當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