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出處】唐·杜甫《春宿左省》。
【意思】傍晚天色漸 暗,左省矮墻下的花,隱約可見。準備投宿的鳥兒,啾啾飛鳴而過。夜 色中群星當空貼鄰宮殿,這些星星似乎都在閃爍著。聳入云霄的宮殿, 靠近明月,仿佛得到的月光也特別多。前兩句寫景自然真切; 后兩句語 工形俏,生動傳神,活畫出星月映照下宮殿巍峨清麗的夜色美景。
注: 掖垣,即左掖(yè),指左省的矮墻。
【全詩】
《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
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數(shù)問夜如何。
【注釋】
①掖垣:皇宮的旁垣,也用作稱中書省、門下省。門下省為左掖,中書省為右掖。亦稱掖省。 ②臨:居高處朝向低處。月傍句:高聳入云的宮殿得月最多。九霄:高空。 ③金鑰:宮門鑰匙。玉珂:馬絡(luò)頭上貝制的裝飾物,也代指馬。這里代指所乘上朝的官員。 ④封事:上皇帝的奏書。夜如何:夜已幾更了?
【賞析】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初夏,詩人46歲,冒險由長安賊中逃出,潛投肅宗行在鳳翔,得授左拾遺。左拾遺屬中書省,在東,故曰左省,亦曰左掖。在皇帝左右盡拾遺補闕的責任,掌供奉、諷諫,“大事朝諍,小則上封事”,雖只是七八品小官,卻是位列朝班、可以直接向皇帝提意見的諫官。杜甫一貫忠君愛國、勤于職守,“值宿之時,常凜誠敬,預備封事,夜不敢寢”。這首詩就寫在這個時候。上四句寫宿省之景,下四句寫宿省之情。其敬業(yè)守職、坐以待旦的殷殷之情,可見于詩。
全詩由暮至夜,由夜至朝。以“花隱鳥棲”襯暮,以星出月上襯夜,以“金鑰”襯中夜,以“玉珂”襯將曉,用景物的變換表明時間的推移,在景物與時間的變換推移之中再現(xiàn)通宵不寐、坐以待旦的自我形象,抒發(fā)忠君為國的耿耿之情。《金圣嘆選批杜甫詩》云: “此詩之妙,妙于將題劈頭寫盡。”詩中以花鳥點“春”,以不寢點“宿”,以掖垣、封事點“左省”,絲絲入扣,處處點題。杜甫所謂“老去漸于詩律細”,由此可見一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