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暗渡陳倉原文及譯文
三十六計·敵戰計——暗渡陳倉
【原文】
示之以動,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
【譯文】
故意向敵人的某一方向進行佯攻以吸引敵人的注意力,然后利用敵人已決定在這一方面固守的時機,悄悄地迂回到另一地方進行偷襲。這就是《易·益》卦中所說的趁虛而入,出奇制勝。
【注釋】
①示之以動:示,給人看。動,此指軍事上的正面佯攻、佯動等迷惑敵方的軍事行動。
②利其靜而有主:靜,平靜。主,主張。全句意為:利用敵人已決定固定的時機。
③益動而巽:語出《易經》·益卦。益,八卦名。此卦為異卦相疊(震下巽上)。上卦為巽,巽為風;下卦為震,震為雷。意即風雷激蕩,其勢愈增,故卦名為益。與損卦之義,互相對立,構成一個統一的組紛。《益卦》的《彖》辭說:“益動而巽,日進無疆。”這是說益卦下震為雷為動,上巽為風為順,那么,動而合理,是天生地長,好處無窮。
【拓展閱讀】
暗渡陳倉的特點是,將真實的意圖隱藏在不令人生疑的行動的背后,將奇特的、非一般的、非正規的、非習慣的行動隱藏在普通的、一般的、正規的、習慣的行動背后,迂回進攻,出奇制勝。
按語
古人按語說:奇出于正,無正不能出奇。不明修棧道,則不能暗渡陳倉。昔鄧艾屯白水之北;姜維遙廖化屯白水之南,而結營焉。艾謂諸將日:“維令卒還,吾軍少,法當來渡,而不作橋,此維使化持我,令不得還。必自東襲取洮城矣?!卑匆節撥姡瑥降戒?。維果來渡。而艾先至,據城,得以不破。此則是姜維不善用暗渡陳倉之計;而鄧艾察知其聲東擊西之謀也。
這則按語講出了“奇”、“正”的辯證關系。奇正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系。孫子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彼^“正”,指的是兵法中的常規原則;所謂“奇”,指的是與常規原則相對而言的靈活用兵之法。其實,奇正也可以互相轉化。比如說,“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寫入兵書,此法可以說由奇變為正,而適時的正面強攻又可能轉化為奇了。鄧艾識破姜維“暗渡陳倉”之計,認定姜維派廖化屯白水之南,不過是想迷惑自己,目的是襲取洪城,等姜維偷襲洪城時,鄧艾已嚴陣已待了。鄧艾懂得兵法中奇正互變的道理,識破姜維之計。由此可見,對于熟悉兵法的人來說,戰場上千變萬化,使用各種計謀,必須審時度勢,機械搬用某種計謀,是難以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