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樞言全文翻譯及拼音版
《管子·樞言》是春秋時期軍事家管仲創作的一篇文言文。以下是管子樞言全文翻譯及拼音版,歡迎閱讀。
管子樞言文言文
管子曰:“道之在天者日也,其在人者心也。”故曰:“有氣則生,無氣則死,生者以其氣。有名則治,無名則亂,治者以其名。”樞言曰:“愛之利之,益之安之。”四者道之出。
帝王者用之而天下治矣。帝王者,審所先所后,先民與地,則得矣。先貴與驕,則失矣。是故先王慎貴在所先所后。人主不可以不慎貴,不可以不慎民,不可以不慎富,慎貴在舉賢,慎民在置官,慎富在務地。故人主之卑尊輕重,在此三者,不可不慎。國有寶有器有用,城郭險阻蓄藏,寶也。圣智,器也。
珠玉,末用也。先王重其寶器,而輕其末用。故能為天下生而不死者二,立而不立者四。喜也者、怒也者、惡也者、欲也者、天下之敗也。而賢者寶之,為善者非善也故善無以為也,故先王貴善。王主積于民,霸主積于將戰士,衰主積于貴人,亡主積于婦女珠玉,故先王慎其所積。疾之疾之,萬物之師也。為之為之,萬物之時也。強之強之,萬物之指也。凡國有三制,有制人者,有為人之所制者,有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者。何以知其然,德盛義尊,而不好加名于人,人眾兵強,而不以其國造難生患。天下有大事,而好以其國后,如此者,制人者也。
德不盛,義不尊,而好加名于人;人不眾,兵不強,而好以其國造難生患;恃與國,幸名利,如此者,人之所制也。人進亦進,人退亦退;人勞亦勞,人佚亦佚,進退勞佚,與人相茍,如此者,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也。愛人甚而不能利也,憎人甚而不能害也。故先王貴當,貴周。周者不出于口,不見于色,一龍一蛇,一日五化之謂周,故先王不以一過二,先王不獨舉,不擅功。先王不約束,不結紐,約束則解,結紐則絕。故親不在約束結紐。先王不貨交,不列地,以為天下。天下不可改也,而可以鞭棰使也。時也利也。出為之也。余目不明,余耳不聰。
是以能繼天子之容。官職亦然。時者得天,義者得人,既時且義,故能得天與人。先王不以勇猛為邊竟,則邊竟安。邊竟安,則鄰國親。鄰國親,則舉當矣。人故相憎也,人之心悍。故為之法。法出于禮,禮出于治,治禮道也,萬物待治禮而后定。
凡萬物,陰陽兩生而參視,先王因其參而慎所入所出。以卑為卑,卑不可得,以尊為尊,尊不可得,桀舜是也,先王之所以最重也。得之必生,失之必死者,何也?唯無得之,堯舜禹湯文武孝己,斯待以成,天下必待以生,故先王重之。一日不食,比歲歉。三日不食,比歲饑。五日不食,比歲荒。七日不食,無國土,十日不食,無疇類盡死矣。先王貴誠信,誠信者,天下之結也。賢大夫不恃宗至,士不恃外權。坦坦之利不以功,坦坦之備不為用。故存國家,定社稷,在卒謀之閑耳。圣人用其心,沌沌乎博而圜,豚豚乎莫得其門,紛紛乎若亂絲,遺遺乎若有從治。故曰:欲知者知之,欲利者利之,欲勇者勇之,欲貴者貴之。彼欲貴,我貴之,人謂我有禮。彼欲勇,我勇之,人謂我恭。彼欲利,我利之,人謂我仁。彼欲知,我知之,人謂我愍,戒之戒之,微而異之。動作必思之,無令人識之,卒來者必備之,信之者仁也,不可欺者智也。既智且仁,是謂成人。賤固事貴,不肖固事賢。貴之所以能成其貴者,以其貴而事賤也,賢之所以能成其賢者,以其賢而事不肖也。惡者美之充也,卑者尊之充也,賤者貴之充也,故先王貴之。天以時使,地以材使,人以德使,鬼神以祥使,禽獸以力使。所謂德者,先之之謂也,故德莫如先,應適莫如后。先王用一陰二陽者霸,盡以陽者王,以一陽二陰者削,盡以陰者亡。量之不以少多稱之不以輕重,度之不以短長,不審此三者,不可舉大事。能戒乎?能敕乎?能隱而伏乎?能而稷乎?能而麥乎?春不生而夏無得乎,眾人之用其心也,愛者憎之始也,德者怨之本也,唯賢者不然。先王事以合交,德以合人,二者不合,則無成矣,無親矣。凡國之亡也,以其長者也。人之自失也,以其所長者也,故善游者死于梁池,善射者死于中野。命屬于食,治屬于事。無善事而有善治者,自古及今,未嘗之有也。眾勝寡,疾勝徐,勇勝怯,智勝愚,善勝惡,有義勝無義,有天道勝無天道,凡此七勝者貴眾,用之終身者眾矣。人主好佚欲,亡其身失其國者殆。其德不足以懷其民者殆。明其刑而賤其士者殆。
諸侯假之威,久而不知極已者殆。身彌老不知敬其適子者殆。
蓄藏積陳朽腐,不以與人者殆。凡人之名三,有治也者,有恥也者,有事也者。事之名二,正之察之,五者而天下治矣。名正則治,名倚則亂,無名則死,故先王貴名。先王取天下,遠者以禮,近者以體,體禮者,所以取天下,遠近者,所以殊天下之際。日益之而患少者惟忠,日損之而患多者惟欲。多忠少欲,智也,為人臣者之廣道也。為人臣者,非有功勞于國也,家富而國貧,為人臣者之大罪也。為人臣者,非有功勞于國也,爵尊而主卑,為人臣者之大罪也。無功勞于國而貴富者,其唯尚賢乎?眾人之用其心也,愛者憎之始也,德者怨之本也。生其事親也,妻子具,則孝衰矣。其事君也,有好業,家室富足,則行衰矣。爵祿滿,則忠衰矣,唯賢者不然,故先王不滿也。
人主操逆人臣操順。先王重榮辱,榮辱在為,天下無私愛也,無私憎也,為善者有福,為不善者有禍,禍福在為,故先王重為。明賞不費明刑不暴,賞罰明,則德之至者也,故先王貴明。
天道大而帝王者用愛惡。愛惡天下可秘,愛惡重閉必固。釜鼓滿,則人概之,人滿,則天概之,故先王不滿也。先王之書,心之敬執也,而眾人不知也。故有事事也,毋事亦事也。吾畏事,不欲為事,吾畏言,不欲為言,故行年六十而老吃也。
管子樞言全文翻譯
管子說:“道在天上,好比太陽;它在人體,就好比心了。”所以說,有氣則生,無氣則死。生命就是依靠氣;有名分則治,無名分則亂,統治就是依靠名分的。
樞言指出:愛民、利民、益民、安民,四者都是從道產生的,帝王運用它們,天下便得治了。帝王,就是要分清什么事情應當放在前面,什么事應當放在后頭。把人民和土地放在前面就對了,把高貴和驕傲放在前面就錯了。所以,先代圣王總是慎重地處理何者為先、何者為后的問題。
人君不可不慎重地對待“貴”的問題,不可不慎重地對待“人民”的問題,不可不慎重地對待“富”的問題。慎重對待“貴”,在于如何舉用賢人;慎重對待人民,在于如何設置官吏;慎重對待“富”,在于如何注重農業。所以,人君的高低輕重決定在這三個方面,不可不慎。一個國家,都有寶、有器、有用。內城外郭、山川險地、糧食貯備,這些都是“寶”;圣明、智謀,算作“器”;珠玉,居末位,算作財用。先代圣王看重寶與器而看輕財用,所以能治天下。
生存而不至于死滅的事物有兩種:氣與名。亡國而不利于立國的因素則有四個:喜、怒、厭惡與嗜好,四者都可導致天下的敗亡,但賢者卻很少有這些毛病。
偽善,不是善。善,是無法做假的。所以先代圣王注重“善”。成王業的國君積聚人民,成霸業的國君積聚武將和戰士,衰敗的國君積聚官僚貴族,亡國之君則積聚珠玉與婦女。所以,先代圣王總是慎重地處理積聚什么的問題。
要加快進行探索,因為萬物是眾多的;要努力進行探索,因為萬物是隨時流逝的;要加強進行探索,因為萬物是意旨精深的。
一個國家有三種情況的控制:有控制別人的,有被別人控制的,有不能控制別人、別人也不能加以控制的。為什么是這樣的呢?德盛義高,而不好把自己的名位強加于他人;人眾兵強,而不用本國的實力制造危難和禍患;天下有大的事變,而愿意使本國走在后面;這樣的國家,必然是控制別人的。德不盛,義不高,而好把自己的名位強加于他人;人不多,兵不強,而好用本國的實力制造危難和禍患;依仗同盟,偷取名利;這樣的國家,必然是被人控制的。人進亦進,人退亦退,人勞亦勞,人逸亦逸,進退勞逸,與人相從;這樣的國家,不能控制他人,他人也是不加控制的。
愛人過了頭,反而不能有利于其人;恨人過了頭,反而不能加害于其人。所以,先王總是注重分寸適當,也注重保持機密。機密,就是不可說出口,不可形于色,就象龍、蛇一天五變而無人察覺一樣,才叫作保持機密。所以,先王總是不肯驚人地把一說成超過二,先王也不肯獨自包辦事業或獨自居功。
先王在處理國家關系時,既不“約束”,也不“結紐”。約結成束就必然解散,結成繩扣就必然折斷。所以,國家親善不在于“約束”和“結紐”。先王也不用“貨交”和“裂地”的辦法來治理天下。因為天下各國的既成關系不可輕易改變,只可以用威力統一駕御。合于天時,合于正義,都要去做。此外,雖有多余的視力也不看,多余的耳力也不聽,這才能夠保持天子圣智的頌聲。官吏的職責也同樣如此。合于天時則得到自然優勢,合于正義則得到人的擁護。既占天時,又合正義,這就能把天與人的力量一并掌握起來了。先王不采用武力解決邊境問題,這樣,邊境就會安定;邊境安定,則鄰國親善;鄰國親善,問題就可以處理得當了。
人們本來是相互憎惡的,人心兇悍,所以要頒布法律。法出于禮,禮出于理論。理論與禮都是道。萬物的關系都是根據理論和禮的出現而后才確定下來的。萬物都是由于陰陽兩者相生而形成第三個事物,先王就是根據這三種現象而慎重掌握正反兩方面。以卑下斷定卑下,找不到卑下;用高尚斷定高尚,得不到高尚。這就是先王最重視相反相成道理的原因。
得之必生,失之必死的東西是什么呢?唯有糧食。得到它,堯、舜、禹、湯、文、武和孝己,才賴以成功;天下人也必須靠它才可以生存。一天斷了食,等于過歉年;三天斷了食,等于過饑年;五天斷了食,等于過荒年;七天斷了食,國土就保不住;十天斷了食,同類皆無,全部都將死掉了。
先王最重視誠信,有了誠信,天下各國就結好了。賢大夫不依靠宗室門第,士不依靠別國同盟,取得平平的小利不視為功,面對平平小富不為所用。所以,存國家,定社程的大事就在暫短之間的謀劃當中解決了。
圣人在運用其心思,好像渾渾沌沌地博大而圓到,又隱隱地使人找不到門,紛紛然好象亂絲,又象有次序地可以梳理。就是說,人們想要求知的就讓他求知,想要求利的就讓他求利,想要求勇的就讓他求勇,想要求地位的就讓他求地位。他想求地位,我就許他求地位,人家會說我有禮;他想求勇,我就許他求勇,人家會說我恭;他想求利,我就許他求利,人家會說我仁;他想求知,我就許他求知,人家會說我聰敏。但是要注意戒備,隱微而庇翼自己,動作一定要深思,不要被人識透;對于突然到來的事件,必須有防備。對人有信叫作仁,不被欺瞞叫作智,既智且仁,就可以說是成熟的人了。
卑賤者固然應當事奉高貴者,不肖者固然應當事奉賢者。但高貴者之所以能成為高貴,正因為他能夠做到以貴事賤;賢者之所以能成為賢,正因為他能夠做到以賢事不肖。粗惡是精美的根本,卑下是尊高的根本,低賤是高貴的根本。所以先王很重視它們。
天,通過時令發揮作用,地,通過物材發揮作用;人,通過行德發揮作用;鬼神,通過賜福發揮作用;禽獸,通過力氣發揮作用。所謂德,就是率先行德的意思。所以,行德最好是走在前頭,它不象應敵打仗那樣以后發制人為好。先王舉事,占有一個不利條件兩個有利條件的,可成霸業;完全是有利條件的,可成王業;占有一個有利條件兩個不利條件的,必然削弱;完全是不利條件的,必然敗亡。計量以后,不講求多少;稱量以后,不講求輕重;度量以后,不講求短長,不講求這三者,不可以舉大事。能夠保持戒懼么?能夠保持謹慎么?能夠保持隱伏而不鋒芒外露么?能作到種谷得谷么?能作到種麥得麥么?能設想春日不生長,夏日也無所得么?先王用服務來聚合友誼,用行德來聚合國人。兩者都無所聚合,那就沒有成就,也沒有親近的人了。
凡國家的敗亡,找原因往往在它的長處;人的自我失誤,也往往因其所長。所以,善于游泳者死于梁地,善于射獵者常死在荒野之中。生命從屬于糧食,言辭從屬于實事。無好事而有好的言辭表達的,自古及今,不曾存在。
眾勝寡,快勝慢,勇勝怯,智勝愚,善勝惡,有義勝無義,有天道勝無天道。凡此七個勝利條件貴在有其多數,而終身運用就將具備其多數了。
人君好放蕩縱欲,忘其身而失其國者,必然失敗;其德望不足以感懷其民眾者,必然失敗;盛其刑罰而殘害其士人者,必然失敗;諸侯給與權威,但時間長而不知急起直追者,必然失敗;自身很老而不知尊重太子者,必然失敗;貯蓄積藏的物資,陳列腐朽的糧食,而不肯施與他人者,也必然失敗。
人的名分有三:有治理的,有督促的,有服務的。事的名分有二;有糾正于事前的,有察明于事后的。五者完善,天下就得治了。名分正則天下治,名分不正則天下亂,沒有名分則死滅。所以先王很注重名分。
先王謀取天下,對遠的國家用“禮”,對近的國家用“親”。所謂親和禮,是用來謀取天下的手段;所謂遠和近,是就區分天下各國邊際而言的。
每天都有增長而唯恐太少的,是忠心;每天都有減少而唯恐太多的,是欲望。多忠少欲,是明智的表現,是作人臣的寬廣道路。作為人臣,無功于國,而造成家富國貧的局面,就是人臣的大罪;作為人臣,無功于國,而造成爵尊主卑的局面,也是人臣的大罪。對國家沒有功勞尚可以贏得富貴,誰還去推祟賢人呢?
普通人的心理活動,愛往往是憎的開始,恩德往往成為怨恨的出發點。他們事奉雙親,有了妻子孝行就衰退了;他們事奉國君,有了產業,家室富足,德行就衰退了;爵祿滿足忠心就衰退了。只有少數賢人不這樣而已。所以先王總是不使人們爵祿太滿了。釜鼓之類的量器裝滿了,人們就要用“概”來平;人滿了,天就要來平。所以先王不使人們爵祿太滿。人君執行“逆”的政策,人臣反而會順著行事。
先王重視榮辱,榮辱決定于實際行動。天地沒有私愛和私恨,實際行善者有福,實際行不善者有禍,禍福都在實際行動。故先王重視實際行動。公開行賞,節約費用;公開處刑,減少刑殺。賞罰公開是德政的最高體現,所以先王重視公開。
天道偉大而帝王應當運用,愛天下之所愛,惡天下之所惡,天下就可以全面控制,全面控制則必然鞏固。
先王的書,我內心是敬愛的,不過一般人并不了解它。所以,有事的時候,要敬讀它;無事的時候,也要敬讀它。我是怕事的,所以不喜歡作事;我也是怕講話的,所以不喜歡發言。原因是行年六十而且年老口吃的原故。
管子樞言全文拼音版
《 管guǎn子zǐ · 樞shū言yán 》
管guǎn子zǐ曰yuē :“ 道dào之zhī在zài天tiān者zhě日rì也yě , 其qí在zài人rén者zhě心xīn也yě 。” 故gù曰yuē :“ 有yǒu氣qì則zé生shēng , 無wú氣qì則zé死sǐ , 生shēng者zhě以yǐ其qí氣qì 。 有yǒu名míng則zé治zhì , 無wú名míng則zé亂luàn , 治zhì者zhě以yǐ其qí名míng 。” 樞shū言yán曰yuē :“ 愛ài之zhī利lì之zhī , 益yì之zhī安ān之zhī 。” 四sì者zhě道dào之zhī出chū 。
帝dì王wáng者zhě用yòng之zhī而ér天tiān下xià治zhì矣yǐ 。 帝dì王wáng者zhě , 審shěn所suǒ先xiān所suǒ后hòu , 先xiān民mín與yǔ地dì , 則zé得dé矣yǐ 。 先xiān貴guì與yǔ驕jiāo , 則zé失shī矣yǐ 。 是shì故gù先xiān王wáng慎shèn貴guì在zài所suǒ先xiān所suǒ后hòu 。 人rén主zhǔ不bù可kě以yǐ不bù慎shèn貴guì , 不bù可kě以yǐ不bù慎shèn民mín , 不bù可kě以yǐ不bù慎shèn富fù , 慎shèn貴guì在zài舉jǔ賢xián , 慎shèn民mín在zài置zhì官guān , 慎shèn富fù在zài務wù地dì 。 故gù人rén主zhǔ之zhī卑bēi尊zūn輕qīng重zhòng , 在zài此cǐ三sān者zhě , 不bù可kě不bù慎shèn 。 國guó有yǒu寶bǎo有yǒu器qì有yǒu用yòng , 城chéng郭guō險xiǎn阻zǔ蓄xù藏cáng , 寶bǎo也yě 。 圣shèng智zhì , 器qì也yě 。
珠zhū玉yù , 末mò用yòng也yě 。 先xiān王wáng重zhòng其qí寶bǎo器qì , 而ér輕qīng其qí末mò用yòng 。 故gù能néng為wèi天tiān下xià生shēng而ér不bù死sǐ者zhě二èr , 立lì而ér不bù立lì者zhě四sì 。 喜xǐ也yě者zhě 、 怒nù也yě者zhě 、 惡è也yě者zhě 、 欲yù也yě者zhě 、 天tiān下xià之zhī敗bài也yě 。 而ér賢xián者zhě寶bǎo之zhī , 為wéi善shàn者zhě非fēi善shàn也yě故gù善shàn無wú以yǐ為wéi也yě , 故gù先xiān王wáng貴guì善shàn 。 王wáng主zhǔ積jī于yú民mín , 霸bà主zhǔ積jī于yú將jiāng戰zhàn士shì , 衰shuāi主zhǔ積jī于yú貴guì人rén , 亡wáng主zhǔ積jī于yú婦fù女nǚ珠zhū玉yù , 故gù先xiān王wáng慎shèn其qí所suǒ積jī 。 疾jí之zhī疾jí之zhī , 萬wàn物wù之zhī師shī也yě 。 為wéi之zhī為wéi之zhī , 萬wàn物wù之zhī時shí也yě 。 強qiáng之zhī強qiáng之zhī , 萬wàn物wù之zhī指zhǐ也yě 。 凡fán國guó有yǒu三sān制zhì , 有yǒu制zhì人rén者zhě , 有yǒu為wéi人rén之zhī所suǒ制zhì者zhě , 有yǒu不bù能néng制zhì人rén , 人rén亦yì不bù能néng制zhì者zhě 。 何hé以yǐ知zhī其qí然rán , 德dé盛shèng義yì尊zūn , 而ér不bù好hǎo加jiā名míng于yú人rén , 人rén眾zhòng兵bīng強qiáng , 而ér不bù以yǐ其qí國guó造zào難nán生shēng患huàn 。 天tiān下xià有yǒu大dà事shì , 而ér好hǎo以yǐ其qí國guó后hòu , 如rú此cǐ者zhě , 制zhì人rén者zhě也yě 。
德dé不bù盛shèng , 義yì不bù尊zūn , 而ér好hǎo加jiā名míng于yú人rén ; 人rén不bù眾zhòng , 兵bīng不bù強qiáng , 而ér好hǎo以yǐ其qí國guó造zào難nán生shēng患huàn ; 恃shì與yǔ國guó , 幸xìng名míng利lì , 如rú此cǐ者zhě , 人rén之zhī所suǒ制zhì也yě 。 人rén進jìn亦yì進jìn , 人rén退tuì亦yì退tuì ; 人rén勞láo亦yì勞láo , 人rén佚yì亦yì佚yì , 進jìn退tuì勞láo佚yì , 與yǔ人rén相xiāng茍gǒu , 如rú此cǐ者zhě , 不bù能néng制zhì人rén , 人rén亦yì不bù能néng制zhì也yě 。 愛ài人rén甚shèn而ér不bù能néng利lì也yě , 憎zēng人rén甚shèn而ér不bù能néng害hài也yě 。 故gù先xiān王wáng貴guì當dāng , 貴guì周zhōu 。 周zhōu者zhě不bù出chū于yú口kǒu , 不bù見jiàn于yú色sè , 一yī龍lóng一yī蛇shé , 一yī日rì五wǔ化huà之zhī謂wèi周zhōu , 故gù先xiān王wáng不bù以yǐ一yī過guò二èr , 先xiān王wáng不bù獨dú舉jǔ , 不bù擅shàn功gōng 。 先xiān王wáng不bù約yuē束shù , 不bù結jié紐niǔ , 約yuē束shù則zé解jiě , 結jié紐niǔ則zé絕jué 。 故gù親qīn不bù在zài約yuē束shù結jié紐niǔ 。 先xiān王wáng不bù貨huò交jiāo , 不bù列liè地dì , 以yǐ為wéi天tiān下xià 。 天tiān下xià不bù可kě改gǎi也yě , 而ér可kě以yǐ鞭biān棰chuí使shǐ也yě 。 時shí也yě利lì也yě 。 出chū為wéi之zhī也yě 。 余yú目mù不bù明míng , 余yú耳ěr不bù聰cōng 。
是shì以yǐ能néng繼jì天tiān子zǐ之zhī容róng 。 官guān職zhí亦yì然rán 。 時shí者zhě得dé天tiān , 義yì者zhě得dé人rén , 既jì時shí且qiě義yì , 故gù能néng得dé天tiān與yǔ人rén 。 先xiān王wáng不bù以yǐ勇yǒng猛měng為wéi邊biān竟jìng , 則zé邊biān竟jìng安ān 。 邊biān竟jìng安ān , 則zé鄰lín國guó親qīn 。 鄰lín國guó親qīn , 則zé舉jǔ當dāng矣yǐ 。 人rén故gù相xiāng憎zēng也yě , 人rén之zhī心xīn悍hàn 。 故gù為wéi之zhī法fǎ 。 法fǎ出chū于yú禮lǐ , 禮lǐ出chū于yú治zhì , 治zhì禮lǐ道dào也yě , 萬wàn物wù待dài治zhì禮lǐ而ér后hòu定dìng 。
凡fán萬wàn物wù , 陰yīn陽yáng兩liǎng生shēng而ér參cān視shì , 先xiān王wáng因yīn其qí參cān而ér慎shèn所suǒ入rù所suǒ出chū 。 以yǐ卑bēi為wéi卑bēi , 卑bēi不bù可kě得dé , 以yǐ尊zūn為wéi尊zūn , 尊zūn不bù可kě得dé , 桀jié舜shùn是shì也yě , 先xiān王wáng之zhī所suǒ以yǐ最zuì重zhòng也yě 。 得dé之zhī必bì生shēng , 失shī之zhī必bì死sǐ者zhě , 何hé也yě ? 唯wéi無wú得dé之zhī , 堯yáo舜shùn禹yǔ湯tāng文wén武wǔ孝xiào己jǐ , 斯sī待dài以yǐ成chéng , 天tiān下xià必bì待dài以yǐ生shēng , 故gù先xiān王wáng重zhòng之zhī 。 一yī日rì不bù食shí , 比bǐ歲suì歉qiàn 。 三sān日rì不bù食shí , 比bǐ歲suì饑jī 。 五wǔ日rì不bù食shí , 比bǐ歲suì荒huāng 。 七qī日rì不bù食shí , 無wú國guó土tǔ , 十shí日rì不bù食shí , 無wú疇chóu類lèi盡jìn死sǐ矣yǐ 。 先xiān王wáng貴guì誠chéng信xìn , 誠chéng信xìn者zhě , 天tiān下xià之zhī結jié也yě 。 賢xián大dài夫fū不bù恃shì宗zōng至zhì , 士shì不bù恃shì外wài權quán 。 坦tǎn坦tǎn之zhī利lì不bù以yǐ功gōng , 坦tǎn坦tǎn之zhī備bèi不bù為wèi用yòng 。 故gù存cún國guó家jiā , 定dìng社shè稷jì , 在zài卒zú謀móu之zhī閑xián耳ěr 。 圣shèng人rén用yòng其qí心xīn , 沌dùn沌dùn乎hū博bó而ér圜yuán , 豚tún豚tún乎hū莫mò得de其qí門mén , 紛fēn紛fēn乎hū若ruò亂luàn絲sī , 遺yí遺yí乎hū若ruò有yǒu從cóng治zhì 。 故gù曰yuē : 欲yù知zhī者zhě知zhī之zhī , 欲yù利lì者zhě利lì之zhī , 欲yù勇yǒng者zhě勇yǒng之zhī , 欲yù貴guì者zhě貴guì之zhī 。 彼bǐ欲yù貴guì , 我wǒ貴guì之zhī , 人rén謂wèi我wǒ有yǒu禮lǐ 。 彼bǐ欲yù勇yǒng , 我wǒ勇yǒng之zhī , 人rén謂wèi我wǒ恭gōng 。 彼bǐ欲yù利lì , 我wǒ利lì之zhī , 人rén謂wèi我wǒ仁rén 。 彼bǐ欲yù知zhī , 我wǒ知zhī之zhī , 人rén謂wèi我wǒ愍mǐn , 戒jiè之zhī戒jiè之zhī , 微wēi而ér異yì之zhī 。 動dòng作zuò必bì思sī之zhī , 無wú令lìng人rén識shí之zhī , 卒zú來lái者zhě必bì備bèi之zhī , 信xìn之zhī者zhě仁rén也yě , 不bù可kě欺qī者zhě智zhì也yě 。 既jì智zhì且qiě仁rén , 是shì謂wèi成chéng人rén 。 賤jiàn固gù事shì貴guì , 不bù肖xiào固gù事shì賢xián 。 貴guì之zhī所suǒ以yǐ能néng成chéng其qí貴guì者zhě , 以yǐ其qí貴guì而ér事shì賤jiàn也yě , 賢xián之zhī所suǒ以yǐ能néng成chéng其qí賢xián者zhě , 以yǐ其qí賢xián而ér事shì不bù肖xiào也yě。 惡è者zhě美měi之zhī充chōng也yě , 卑bēi者zhě尊zūn之zhī充chōng也yě , 賤jiàn者zhě貴guì之zhī充chōng也yě , 故gù先xiān王wáng貴guì之zhī 。 天tiān以yǐ時shí使shǐ , 地dì以yǐ材cái使shǐ , 人rén以yǐ德dé使shǐ, 鬼guǐ神shén以yǐ祥xiáng使shǐ , 禽qín獸shòu以yǐ力lì使shǐ 。 所suǒ謂wèi德dé者zhě , 先xiān之zhī之zhī謂wèi也yě , 故gù德dé莫mò如rú先xiān , 應yīng適shì莫mò如rú后hòu 。 先xiān王wáng用yòng一yī陰yīn二èr陽yáng者zhě霸bà , 盡jìn以yǐ陽yáng者zhě王wáng , 以yǐ一yī陽yáng二èr陰yīn者zhě削xiāo , 盡jìn以yǐ陰yīn者zhě亡wáng 。 量liàng之zhī不bù以yǐ少shǎo多duō稱chēng之zhī不bù以yǐ輕qīng重zhòng , 度dù之zhī不bù以yǐ短duǎn長cháng , 不bù審shěn此cǐ三sān者zhě , 不bù可kě舉jǔ大dà事shì 。 能néng戒jiè乎hū ? 能néng敕chì乎hū ? 能néng隱yǐn而ér伏fú乎hū ? 能néng而ér稷jì乎hū ? 能néng而ér麥mài乎hū ? 春chūn不bù生shēng而ér夏xià無wú得de乎hū , 眾zhòng人rén之zhī用yòng其qí心xīn也yě , 愛ài者zhě憎zēng之zhī始shǐ也yě , 德dé者zhě怨yuàn之zhī本běn也yě , 唯wéi賢xián者zhě不bù然rán 。 先xiān王wáng事shì以yǐ合hé交jiāo , 德dé以yǐ合hé人rén , 二èr者zhě不bù合hé , 則zé無wú成chéng矣yǐ , 無wú親qīn矣yǐ 。 凡fán國guó之zhī亡wáng也yě , 以yǐ其qí長zhǎng者zhě也yě 。 人rén之zhī自zì失shī也yě , 以yǐ其qí所suǒ長zhǎng者zhě也yě , 故gù善shàn游yóu者zhě死sǐ于yú梁liáng池chí , 善shàn射shè者zhě死sǐ于yú中zhōng野yě 。 命mìng屬shǔ于yú食shí , 治zhì屬shǔ于yú事shì 。 無wú善shàn事shì而ér有yǒu善shàn治zhì者zhě , 自zì古gǔ及jí今jīn , 未wèi嘗cháng之zhī有yǒu也yě 。 眾zhòng勝shèng寡guǎ , 疾jí勝shèng徐xú , 勇yǒng勝shèng怯qiè , 智zhì勝shèng愚yú , 善shàn勝shèng惡è , 有yǒu義yì勝shèng無wú義yì , 有yǒu天tiān道dào勝shèng無wú天tiān道dào , 凡fán此cǐ七qī勝shèng者zhě貴guì眾zhòng , 用yòng之zhī終zhōng身shēn者zhě眾zhòng矣yǐ 。 人rén主zhǔ好hǎo佚yì欲yù , 亡wáng其qí身shēn失shī其qí國guó者zhě殆dài 。 其qí德dé不bù足zú以yǐ懷huái其qí民mín者zhě殆dài 。 明míng其qí刑xíng而ér賤jiàn其qí士shì者zhě殆dài 。
諸zhū侯hóu假jiǎ之zhī威wēi , 久jiǔ而ér不bù知zhī極jí已yǐ者zhě殆dài 。 身shēn彌mí老lǎo不bù知zhī敬jìng其qí適shì子zi者zhě殆dài 。
蓄xù藏cáng積jī陳chén朽xiǔ腐fǔ , 不bù以yǐ與yǔ人rén者zhě殆dài 。 凡fán人rén之zhī名míng三sān , 有yǒu治zhì也yě者zhě , 有yǒu恥chǐ也yě者zhě , 有yǒu事shì也yě者zhě 。 事shì之zhī名míng二èr , 正zhèng之zhī察chá之zhī , 五wǔ者zhě而ér天tiān下xià治zhì矣yǐ 。 名míng正zhèng則zé治zhì , 名míng倚yǐ則zé亂luàn , 無wú名míng則zé死sǐ , 故gù先xiān王wáng貴guì名míng 。 先xiān王wáng取qǔ天tiān下xià , 遠yuǎn者zhě以yǐ禮lǐ, 近jìn者zhě以yǐ體tǐ , 體tǐ禮lǐ者zhě , 所suǒ以yǐ取qǔ天tiān下xià , 遠yuǎn近jìn者zhě , 所suǒ以yǐ殊shū天tiān下xià之zhī際jì 。 日rì益yì之zhī而ér患huàn少shǎo者zhě惟wéi忠zhōng , 日rì損sǔn之zhī而ér患huàn多duō者zhě惟wéi欲yù 。 多duō忠zhōng少shǎo欲yù , 智zhì也yě , 為wéi人rén臣chén者zhě之zhī廣guǎng道dào也yě 。 為wéi人rén臣chén者zhě , 非fēi有yǒu功gōng勞láo于yú國guó也yě , 家jiā富fù而ér國guó貧pín , 為wéi人rén臣chén者zhě之zhī大dà罪zuì也yě 。 為wéi人rén臣chén者zhě , 非fēi有yǒu功gōng勞láo于yú國guó也yě , 爵jué尊zūn而ér主zhǔ卑bēi , 為wéi人rén臣chén者zhě之zhī大dà罪zuì也yě 。 無wú功gōng勞láo于yú國guó而ér貴guì富fù者zhě , 其qí唯wéi尚shàng賢xián乎hū ? 眾zhòng人rén之zhī用yòng其qí心xīn也yě , 愛ài者zhě憎zēng之zhī始shǐ也yě , 德dé者zhě怨yuàn之zhī本běn也yě 。 生shēng其qí事shì親qīn也yě , 妻qī子zi具jù , 則zé孝xiào衰shuāi矣yǐ 。 其qí事shì君jūn也yě , 有yǒu好hǎo業yè , 家jiā室shì富fù足zú , 則zé行xíng衰shuāi矣yǐ 。 爵jué祿lù滿mǎn , 則zé忠zhōng衰shuāi矣yǐ , 唯wéi賢xián者zhě不bù然rán , 故gù先xiān王wáng不bù滿mǎn也yě 。
人rén主zhǔ操cāo逆nì人rén臣chén操cāo順shùn 。 先xiān王wáng重zhòng榮róng辱rǔ , 榮róng辱rǔ在zài為wèi , 天tiān下xià無wú私sī愛ài也yě , 無wú私sī憎zēng也yě , 為wéi善shàn者zhě有yǒu福fú , 為wèi不bù善shàn者zhě有yǒu禍huò , 禍huò福fú在zài為wèi , 故gù先xiān王wáng重zhòng為wéi 。 明míng賞shǎng不bù費fèi明míng刑xíng不bù暴bào , 賞shǎng罰fá明míng , 則zé德dé之zhī至zhì者zhě也yě , 故gù先xiān王wáng貴guì明míng 。
天tiān道dào大dà而ér帝dì王wáng者zhě用yòng愛ài惡wù 。 愛ài惡wù天tiān下xià可kě秘mì , 愛ài惡wù重zhòng閉bì必bì固gù 。 釜fǔ鼓gǔ滿mǎn , 則zé人rén概gài之zhī , 人rén滿mǎn , 則zé天tiān概gài之zhī , 故gù先xiān王wáng不bù滿mǎn也yě 。 先xiān王wáng之zhī書shū , 心xīn之zhī敬jìng執zhí也yě , 而ér眾zhòng人rén不bù知zhī也yě 。 故gù有yǒu事shì事shì也yě , 毋wú事shì亦yì事shì也yě 。 吾wú畏wèi事shì , 不bù欲yù為wéi事shì , 吾wú畏wèi言yán , 不bù欲yù為wéi言yán , 故gù行xíng年nián六liù十shí而ér老lǎo吃chī也y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