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福利在线_狠狠骚_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_56pao在线_日韩一区二区福利_国产综合久久

資治通鑒·漢紀(jì)·漢紀(jì)五十文言文翻譯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資治通鑒·漢紀(jì)·漢紀(jì)五十文言文翻譯

資治通鑒·漢紀(jì)·漢紀(jì)五十

《資治通鑒》是由北宋·司馬光所編著的,是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編年體通史。以下是文言文之家整理的資治通鑒·漢紀(jì)·漢紀(jì)五十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文言文

起重光作噩,盡強圉單閼,凡七年。

孝靈皇帝中光和四年(辛酉,公元一八一年)

春,正月,初置騄驥廄丞,領(lǐng)受郡國調(diào)馬。豪右辜榷,馬一匹至二百萬。

夏,四月,庚子,赦天下。

交趾烏滸蠻久為亂,牧守不能禁。交趾人梁龍等復(fù)反,攻破郡縣。詔拜蘭陵令會稽硃俊為交趾刺史,擊斬梁龍,降者數(shù)萬人,旬月盡定;以功封都亭侯,征為諫議大夫。

六月,庚辰,雨雹如雞子。

秋,九月,庚寅朔,日有食之。

太尉劉寬免;衛(wèi)尉許彧為太尉。

閏月,辛酉,北宮東掖庭永巷署災(zāi)。

司徒楊賜罷。

冬,十月,太常陳耽為司徒。

鮮卑寇幽、并二州。檀石槐死,子和連代立。和連才力不及父而貪淫,后出攻北地,北地人射殺之。其子騫曼尚幼,兄子魁頭立。后騫曼長大,與魁頭爭國,眾遂離散。魁頭死,弟步度根立。

是歲,帝作列肆于后宮,使諸采女販賣,更相盜竊爭斗;帝著商賈服,從之飲宴為樂。又于西園弄狗,著進(jìn)賢冠,帶綬。又駕四驢,帝躬自操轡,驅(qū)馳周旋;京師轉(zhuǎn)相仿效,驢價遂與馬齊。帝好為私稸,收天下之珍貨,每郡國貢獻(xiàn),先輸中署,名為“導(dǎo)行費”。中常侍呂強上疏諫曰:“天下之財,莫不生之陰陽,歸之陛下,豈有公私!而今中尚方斂諸郡之寶,中御府積天下之繒,西園引司農(nóng)之藏,中廄聚太仆之馬;而所輸之府,輒有導(dǎo)行之財,調(diào)廣民困,費多獻(xiàn)少,奸吏因其利,百姓受其敝。又,阿媚之臣,好獻(xiàn)其私,容諂姑息,自此而進(jìn)。舊典:選舉委任三府,尚書受奏御而已;受試任用,責(zé)以成功,功無可察,然后付之尚書舉劾,請下廷尉覆案虛實,行其罪罰。于是三公每有所選,參議掾?qū)?,咨其行狀,度其器?然猶有曠職廢官,荒穢不治。今但任尚書,或有詔用,如是,三公得免選舉之負(fù),尚書亦復(fù)不坐,責(zé)賞無歸,豈肯空自勞苦乎!”書奏,不省。

何皇后性強忌,后宮王美人生皇子協(xié),后鴆殺美人。帝大怒,欲廢后;諸中官固請,得止。

大長秋華容侯曹節(jié)卒;中常侍趙忠代領(lǐng)大長秋。

孝靈皇帝中光和五年(壬戌,公元一八二年)

春,正月,辛未,赦天下。

詔公卿以謠言舉刺史、二千石為民蠹害者。太尉許彧、司空張濟承望內(nèi)官,受取貨賂,其宦者子弟、賓客,雖貪污穢濁,皆不敢問,而虛糾邊遠(yuǎn)小郡清修有惠化者二十六人,吏民詣闕陳訴。司徒陳耽上言:“公卿所舉,率黨其私,所謂放鴟梟而囚鸞鳳。”帝以讓彧、濟,由是諸坐謠言征者,悉拜議郎。

二月,大疫。

三月,司徒陳耽免。

夏,四月,旱。

以太常袁隗為司徒。

五月,庚申,永樂宮署災(zāi)。

秋,七月,有星孛于太微。

板楯蠻寇亂巴郡,連年討之,不能克。帝欲大發(fā)兵,以問益州計吏漢中程包,對曰:“板楯七姓,自秦世立功,復(fù)其租賦。其人勇猛善戰(zhàn)。昔永初中,羌入漢川,郡縣破壞,得板楯救之,羌死敗殆盡,羌人號為神兵,傳語種輩,勿復(fù)南行。至建和二年,羌復(fù)大入,實賴板楯連摧破之。前車騎將軍馮緄南征武陵,亦倚板楯以成其功。近益州郡亂,太守李颙亦以板楯討而平之。忠功如此,本無惡心。長吏鄉(xiāng)亭更賦至重,仆役棰楚,過于奴虜。亦有嫁妻賣子,或乃至自剄割,雖陳冤州郡,而牧守不為通理,闕庭悠遠(yuǎn),不能自聞,含怨呼天,無所叩訴。故邑落相聚以致叛戾,非有謀主僭號以圖不軌。今但選明能牧守,自然安集,不煩征伐也?!钡蹚钠溲?,選用太守曹謙,遣宣詔赦之,即時皆降。

八月,起四百尺觀于阿亭道。

冬,十月,太尉許彧罷;以太常楊賜為太尉。

帝校獵上林苑,歷函谷關(guān),遂狩于廣成苑。十二月,還,幸太學(xué)。

桓典為侍御史,宦官畏之。典常乘驄馬,京師為之語曰:“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典,焉之孫也。

孝靈皇帝中光和六年(癸亥,公元一八三年)

春,三月,辛未,赦天下。

夏,大旱。

爵號皇后母為舞陽君。

秋,金城河水溢出二十馀里。

五原山岸崩。

初,巨鹿張角奉事黃、老,以妖術(shù)教授,號“太平道?!敝浞辕煵。畈≌吖虬菔走^,或時病愈,眾共神而信之。角分遣弟子周行四方,轉(zhuǎn)相誑誘,十馀年間,徒眾數(shù)十萬,自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yīng)?;驐壻u財產(chǎn)、流移奔赴,填塞道路,未至病死者亦以萬數(shù)??たh不解其意,反言角以善道教化,為民所歸。

太尉楊賜時為司徒,上書言:“角誑曜百姓,遭赦不悔,稍益滋蔓。今若下州郡捕討,恐更騷擾,速成其患。宜切敕刺史、二千石,簡別流民,各護(hù)歸本郡,以孤弱其黨,然后誅其渠帥,可不勞而定?!睍n去位,事遂留中。司徒掾劉陶復(fù)上疏申賜前議,言:“角等陰謀益甚,四方私言,云角等竊入京師,覘視朝政。鳥聲獸心,私共鳴呼。州郡忌諱,不欲聞之,但更相告語,莫肯公文。宜下明詔,重募角等,賞以國土,有敢回避,與之同罪?!钡凼獠粸橐?,方詔陶次第春秋條例。角遂置三十六方,方猶將軍也。大方萬馀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dāng)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xí)┏撬麻T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大方馬元義等先收荊、揚數(shù)萬人,期會發(fā)于鄴。元義數(shù)往來京師,以中常侍封谞、徐奉等為內(nèi)應(yīng),約以三月五日內(nèi)外俱起。

孝靈皇帝中中平元年(甲子,公元一八四年)

春,角弟子濟南唐周上書告之。于是收馬元義,車裂于雒陽。詔三公、司隸案驗宮省直衛(wèi)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誅殺千馀人;下冀州逐捕角等。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馳敕諸方,一時俱起,皆著黃巾以為標(biāo)幟,故時人謂之“黃巾賊”。二月,角自稱天公將軍,角弟寶稱地公將軍,寶弟梁稱人公將軍,所在燔燒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據(jù),長吏多逃亡;旬月之間,天下響應(yīng),京師震動。安平、甘陵人各執(zhí)其王應(yīng)賊。

三月,戊申,以河南尹何進(jìn)為大將軍,封慎侯,率左右羽林、五營營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鎮(zhèn)京師;置函谷、太谷、廣成、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關(guān)都尉。帝召群臣會議。北地太守皇甫嵩以為宜解黨禁,益出中藏錢、西園廄馬以班軍士。嵩,規(guī)之兄子也。上問計于中常侍呂強,對曰:“黨錮久積,人情怨憤,若不赦宥,輕與張角合謀,為變滋大,悔之無救。今請先誅左右貪濁者,大赦黨人,料簡刺史、二千石能否,則盜無不平矣?!钡蹜侄鴱闹?。壬子,赦天下黨人,還諸徙者;唯張角不赦。發(fā)天下精兵,遺北中郎將盧植討張角,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硃俊討潁川黃巾。

是時中常侍趙忠、張讓、夏惲、郭勝、段珪、宋典等皆封侯貴寵,上常言:“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庇墒腔鹿贌o所憚畏,并起第宅,擬則宮室。上嘗欲登永安候臺,宦官恐望見其居處,乃使中大人尚但諫曰:“天子不當(dāng)?shù)歉?,登高則百姓虛散?!鄙献允遣桓覐?fù)升臺榭。及封谞、徐奉事發(fā),上詰責(zé)諸常侍曰:“汝曹常言黨人欲為不軌,皆令禁錮,或有伏誅者。今黨人更為國用,汝曹反與張角通,為可斬未?”皆叩頭曰:“此王甫、侯覽所為也!”于是諸常侍人人求退,各自征還宗親、子弟在州郡者。趙忠、夏惲等遂共譖呂強,云與黨人共議朝廷,數(shù)讀霍光傳。強兄弟所在并皆貪穢。帝使中黃門持兵召強。強聞帝召,怒曰:“吾死,亂起矣!丈夫欲盡忠國家,豈能對獄吏乎!”遂自殺。忠、惲復(fù)譖曰:“強見召,未知所問而就外自屏,有奸明審。”遂收捕其宗親,沒入財產(chǎn)。侍中河內(nèi)向栩上便宜,譏刺左右。張讓誣栩與張角同心,欲為內(nèi)應(yīng),收送黃門北寺獄,殺之。郎中中山張鈞上書曰:“竊惟張角所以能興兵作亂,萬民所以樂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親、賓客典據(jù)州郡,辜榷財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無所告訴,故謀議不軌,聚為盜賊。宜斬十常侍,縣頭南郊,以謝百姓,遣使者布告天下,可不須師旅而大寇自消?!钡垡遭x章示諸常侍,皆免冠徒跣頓首,乞自致雒陽詔獄,并出家財以助軍費。有詔,皆冠履視事如故。帝怒鈞曰:“此真狂子也!十常侍固常有一人善者不!”御史承旨,遂誣奏鈞學(xué)黃巾道,收掠,死獄中。

庚子,南陽黃巾張曼成攻殺太守褚貢。

帝問太尉楊賜以黃巾事,賜所對切直,帝不悅。夏,四月,賜坐寇賊免。以太仆弘農(nóng)鄧盛為太尉。已而帝閱錄故事,得賜與劉陶所上張角奏,乃封賜為臨晉侯,陶為中陵鄉(xiāng)侯。

司空張濟罷;以大司農(nóng)張溫為司空。

皇甫嵩、硃俊合將四萬馀人,共討潁川,嵩、俊各統(tǒng)一軍??∨c賊波才戰(zhàn),敗;嵩進(jìn)保長社。

汝南黃巾敗太守趙謙于邵陵。廣陽黃巾殺幽州刺吏郭勛及太守劉衛(wèi)。

波才圍皇甫嵩于長社。嵩兵少,軍中皆恐。賊依草結(jié)營,會大風(fēng),嵩約敕軍士皆束苣乘城,使銳士間出圍外,縱火大呼,城上舉燎應(yīng)之,嵩從城中鼓噪而出,奔擊賊陳,賊驚亂,奔走。會騎都尉沛國曹操將兵適至,五月,嵩、操與硃俊合軍,更與賊戰(zhàn),大破之,斬首數(shù)萬級。封嵩都鄉(xiāng)侯。

操父嵩,為中常侍曹騰養(yǎng)子,不能審其生出本末,或云夏侯氏子也。操少機警,有權(quán)數(shù),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yè)。世人未之奇也,唯太尉橋玄及南陽何颙異焉。玄謂操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颙見操,嘆曰:“漢家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玄謂操曰:“君未有名,可交許子將。”子將者,訓(xùn)之從子劭也,好人倫,多所賞識,與從兄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論鄉(xiāng)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嘗為郡功曹,府中聞之,莫不改操飾行。曹操往造劭而問之曰:“我何如人?”劭鄙其為人,不答。操乃劫之,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操大喜而去。

硃俊之擊黃巾也,其護(hù)軍司馬北地傅燮上疏曰:“臣聞天下之禍不由于外,皆興于內(nèi)。是故虞舜先除四兇,然后用十六相,明惡人不去,則善人無由進(jìn)也。今張角起于趙、魏,黃巾亂于六州,此皆釁發(fā)蕭墻而禍延四海者也。臣受戎任,奉辭伐罪,始到潁川,戰(zhàn)無不克。黃巾雖盛,不足為廟堂憂也。臣之所懼,在于治水不自其源,末流彌增其廣耳。陛下仁德寬容,多所不忍,故閹豎弄權(quán),忠臣不進(jìn)。誠使張角梟夷,黃巾變服,臣之所憂,甫益深耳。何者?夫邪正之人不宜共國,亦猶冰炭不可同器。彼知正人之功顯而危亡之兆見,皆將巧辭飾說,共長虛偽。夫孝子疑于屢至,市虎成于三夫,若不詳察真?zhèn)危页紝?fù)有杜郵之戮矣!陛下宜思虞舜四罪之舉,速行讒佞之誅,則善人思進(jìn),奸兇自息?!壁w忠見其疏而惡之。燮擊黃巾,功多當(dāng)封,忠譖訴之。帝識燮言,得不加罪,竟亦不封。

張曼成屯宛下百馀日。六月,南陽太守秦頡擊曼成,斬之。

交趾土多珍貨,前后刺史多無清行,財計盈給,輒求遷代,故吏民怨叛,執(zhí)刺史及合浦太守來達(dá),自稱柱天將軍。三府選京令東郡賈琮為交趾刺史。琮到部,訊其反狀,咸言“賦斂過重,百姓莫不空單。京師遙遠(yuǎn),告冤無所,民不聊生,故聚為盜賊。”琮即移書告示,各使安其資業(yè),招撫荒散,蠲復(fù)徭役,誅斬渠帥為大害者,簡選良吏試守諸縣,歲間蕩定,百姓以安。巷路為之歌曰:“賈父來晚,使我先反;今見清平,吏不敢飯!”

皇甫嵩、硃俊乘勝進(jìn)討汝南、陳國黃巾,追波才于陽翟,擊彭脫于西華,并破之,馀賊降散,三郡悉平。嵩乃上言其狀,以功歸俊,于是進(jìn)封俊西鄉(xiāng)侯,遷鎮(zhèn)賊中郎將。詔嵩討東郡,俊討南陽。

北中郎將盧植連戰(zhàn)破張角,斬獲萬馀人,角等走保廣宗。植筑圍鑿塹,造作云梯,垂當(dāng)拔之。帝遣小黃門左豐視軍,或勸植以賂送豐,植不肯。豐還,言于帝曰:“廣宗賊易破耳,盧中郎固壘息軍,以待天誅。”帝怒,檻車征植,減死一等;遣東中郎將隴西董卓代之。

巴郡張脩以妖術(shù)為人療病,其法略與張角同,令病家出五斗米,號“五斗米師”。秋,七月,脩聚眾反,寇郡縣;時人謂之“米賊”。

八月,皇甫嵩與黃巾戰(zhàn)于蒼亭,獲其帥卜已。董卓攻張角無功,抵罪。己已,詔嵩討角。

九月,安平王續(xù)坐不道,誅,國除。初,續(xù)為黃巾所虜,國人贖之得還,朝廷議復(fù)其國。議郎李燮曰:“續(xù)守籓不稱,損辱圣朝,不宜復(fù)國?!背⒉粡?。燮坐謗毀宗室,輸作左校,未滿歲,王坐誅,乃復(fù)拜議郎。京師為之語曰:“父不肯立帝,子不肯立王?!?/p>

冬,十月,皇甫嵩與張角弟梁戰(zhàn)于廣宗,梁眾精勇,嵩不能克。明日,乃閉營休士以觀其變,知賊意稍懈,乃潛夜勒兵,雞鳴,馳赴其陳,戰(zhàn)至晡時,大破之,斬梁,獲首三萬級,赴河死者五萬許人。角先已病死,剖棺戮尸,傳首京師。十一月,嵩復(fù)攻角弟寶于下曲陽,斬之,斬獲十馀萬人。即拜嵩為左車騎將軍領(lǐng)冀州牧,封槐里侯。嵩能溫恤士卒,每軍行頓止,須營幔修立,然后就舍,軍士皆食,爾乃嘗飯,故所向有功。

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關(guān)群盜反,共立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李文侯為將軍,殺護(hù)羌校尉泠征。金城人邊章、韓遂素著名西州,群盜誘而劫之,使專任軍政,殺金城太守陳懿,攻燒州郡。

初,武威太守倚恃權(quán)貴,恣行貪暴,涼州從事武都蘇正和案致其罪。刺史梁鵠懼,欲殺正和以免其負(fù),訪于漢陽長史敦煌蓋勛。勛素與正和有仇,或勸勛因此報之,勛曰:“謀事殺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乃諫鵠曰:“夫紲?zhǔn)锄楒溃潸v也。鷙而亨之,將何用哉!”鵠乃止。正和詣勛求謝,勛不見,曰:“吾為梁使君謀,不為蘇正和也?!痹怪绯?。后刺史左昌盜軍谷數(shù)萬,勛諫之。昌怒,使勛與從事辛曾、孔常別屯阿陽以拒賊,欲因軍事罪之;而勛數(shù)有戰(zhàn)功。及北宮伯玉之攻金城也,勛勸昌救之,昌不從。陳懿既死,邊章等進(jìn)圍昌于冀。昌召勛等自救,辛曾等疑不肯赴,勛怒曰:“昔莊賈后期,穰苴奮劍。今之從事,豈重于古之監(jiān)軍乎!”曾等懼而從之。勛至冀,誚讓章等以背叛之罪。皆曰:“左使君若早從君言,以兵臨我,庶可自改;今罪已重,不得降也?!蹦私鈬?。叛羌圍校尉夏育于畜官,勛與州郡合兵救育,至狐槃,為羌所敗。勛馀眾不及百人,身被三創(chuàng),堅坐不動,指木表曰:“尸我于此!”句就種羌滇吾以兵捍眾曰:“蓋長史賢人,汝曹殺之者為負(fù)天?!眲籽隽R曰:“死反虜,汝何如,促來殺我!”眾相視而驚。滇吾下馬與勛,勛不肯上,遂為羌所執(zhí)。羌服其義勇,不敢加害,送還漢陽。后刺史楊雍表勛領(lǐng)漢陽太守。

張曼成馀黨更以趙弘為帥,眾復(fù)盛,至十馀萬,據(jù)宛城。硃俊與荊州刺史徐璆等合兵圍之,自六月至八月不拔。有司奏征俊,司空張溫上疏曰:“昔秦用白起,燕任樂毅,皆曠年歷載,乃能克敵??∮憹}川已有功效,引師南指,方略已設(shè);臨軍易將,兵家所忌,宜假日月,責(zé)其成功?!钡勰酥埂?艉?,斬之。賊帥韓忠復(fù)據(jù)宛拒俊,俊鳴鼓攻其西南,賊悉眾赴之;俊自將精卒掩其東北,乘城而入。忠乃退保小城,惶懼乞降。諸將皆欲聽之,俊曰:“兵固有形同而勢異者。昔秦、項之際,民無定主,故賞附以勸來耳。今海內(nèi)一統(tǒng),唯黃巾造逆。納降無以勸善,討之足以懲惡。今若受之,更開逆意,賊利則進(jìn)戰(zhàn),鈍則乞降,縱敵長寇,非良計也?!币蚣惫?,連戰(zhàn)不克。俊登土山望之,顧謂司馬張超曰:“吾知之矣。賊今外圍周固,內(nèi)營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戰(zhàn)也。萬人一心,猶不可當(dāng),況十萬乎!不如徹圍,并兵入城,忠見圍解,勢必自出。自出則意散,易破之道也?!奔榷鈬夜鰬?zhàn),俊因擊,大破之,斬首萬馀級。南陽太守秦頡殺忠,馀眾復(fù)奉孫夏為帥,還屯宛??〖惫ブ?,司馬孫堅率眾先登;癸巳,拔宛城。孫夏走,俊追至西鄂精山,復(fù)破之,斬萬馀級。于是黃巾破散,其馀州郡所誅,一郡數(shù)千人。十二月,己巳,赦天下,改元。

豫州刺史太原王允破黃巾,得張讓賓客書,與黃巾交通,上之。上責(zé)怒讓;讓叩頭陳謝,竟亦不能罪也。讓由是以事中允,遂傳下獄,會赦,還為刺史;旬日間,復(fù)以它罪被捕。楊賜不欲使更楚辱,遣客謝之曰:“君以張讓之事,故一月再征,兇慝難量,幸為深計!”諸從事好氣決者,共流涕奉藥而進(jìn)之。允厲聲曰:“吾為人臣,獲罪于君,當(dāng)伏大辟以謝天下,豈有乳藥求死乎!”投杯而起,出就檻車。既至廷尉,大將軍進(jìn)與楊賜、袁隗共上疏請之,得減死論。

孝靈皇帝中中平二年(乙丑,公元一八五年)

春,正月,大疫。

二月,己酉,南宮云臺災(zāi)。庚戌,樂城門災(zāi)。

中常侍張讓、趙忠說帝斂天下田,畮十錢,以修宮室、鑄銅人。樂安太守陸康上疏諫曰:“昔魯宣稅畮而蝝災(zāi)自生。哀公增賦而孔子非之,豈有聚奪民物以營無用之銅人,捐舍圣戒,自蹈亡王之法哉!”內(nèi)幸譖康援引亡國以譬圣明,大不敬,檻車征詣廷尉。侍御史劉岱表陳解釋,得免歸田里???,續(xù)之孫也。又詔發(fā)州郡材木文石,部送京師。黃門常侍輒令譴呵不中者,因強折賤買,僅得本賈十分之一,因復(fù)貨之,宦官復(fù)不為即受,材木遂至腐積,宮室連年不成。刺史、太守復(fù)增私調(diào),百姓呼嗟。又令西園騶分道督趣,恐動州郡,多受賕賂。刺史、二千石及茂才、孝廉遷除皆至西園諧價,然后得去,其守清者乞不之官,皆迫遣之。時巨鹿太守河內(nèi)司馬直新除,以有清名,減責(zé)三百萬。直被詔,悵然曰:“為民父母而反割剝百姓以稱時求,吾不忍也。”辭疾,不聽。行至孟津,上書極陳當(dāng)世之失,即吞藥自殺。書奏,帝為暫絕修宮錢。

以硃俊為右車騎將軍。

自張角之亂,所在盜賊并起,博陵張牛角、常山褚飛燕及黃龍、左校、于氐根、張白騎、劉石、左髭文八、平漢大計、司隸緣城、雷公、浮云、白雀、楊鳳、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眭固、苦蝤之徒,不可勝數(shù),大者二三萬,小者六七千人。張牛角、褚飛燕合軍攻癭陶,牛角中流矢且死,令其眾奉飛燕為帥,改姓張。飛燕名燕,輕勇走趫捷,故軍中號曰“飛燕”。山谷寇賊多附之,部眾寢廣,殆至百萬,號“黑山賊”,河北諸郡縣并被其害,朝廷不能討。燕乃遣使至京師,奏書乞降;遂拜燕平難中郎將,使領(lǐng)河北諸山谷事,歲得舉孝廉、計吏。

司徒袁隗免。

三月,以廷尉崔烈為司徒。烈,寔之從兄也。是時,三公往往因常侍、阿保入錢西園而得之,段穎、張溫等雖有功勤名譽,然皆行輸貨財,乃登公位。烈因傅母入錢五百萬,故得為司徒。及拜日,天子臨軒,百僚畢會,帝顧謂親幸者曰:“悔不小靳,可至千萬!”程夫人于傍應(yīng)曰:“崔公,冀州名士,豈肯買官!賴我得是,反不知姝邪!”烈由是聲譽頓衰。

北宮伯玉等寇三輔,詔左車騎將軍皇甫嵩鎮(zhèn)長安以討之。

時涼州兵亂不解,征發(fā)天下役賦無已,崔烈以為宜棄涼州。詔會公卿百官議之,議郎傅燮厲言曰:“斬司徒,天下乃安!”尚書奏燮廷辱大臣。帝以問燮,對曰:“樊噲以冒頓悖逆,憤激思奮,未失人臣之節(jié),季布猶曰‘噲可斬也’。今涼州天下要沖,國家籓衛(wèi)。高祖初興,使酈商別定隴石;世宗拓境,列置四郡,議者以為斷匈奴右臂。今牧御失和,使一州叛逆;烈為宰相,不念為國思所以弭之之策,乃欲割棄一方萬里之土,臣竊惑之!若使左衽之虜?shù)镁哟说兀縿偶讏?,因以為亂,此天下之至慮,社稷之深憂也。若烈不知,是極蔽也;知而故言,是不忠也?!钡凵贫鴱闹?。

夏,四月,庚戌,大雨雹。

五月,太慰鄧盛罷;以太仆河南張延為太尉。

六月,以討張角功,封中常侍張讓等十二人為列侯。

秋,七月,三輔螟。

皇甫嵩之討張角也,過鄴,見中常侍趙忠舍宅逾制,奏沒入之。又中常侍張讓私求錢五千萬,嵩不與。二人由是奏嵩連戰(zhàn)無功,功費者多,征嵩還,收左軍騎將車印綬,削戶六千。八月,以司空張溫為車騎將軍,執(zhí)金吾袁滂為副,以討北宮伯玉;拜中郎將董卓為破虜將軍,與蕩寇將軍周慎并統(tǒng)于溫。

九月,以特進(jìn)楊賜為司空。冬,十月,庚寅,臨晉文烈侯楊賜薨。以光祿大夫許相為司空。相,訓(xùn)之子也。

諫議大夫劉陶上言:“天下前遇張角之亂,后遭邊章之寇,今西羌逆類已攻河?xùn)|,恐遂轉(zhuǎn)盛,豕突上京。民有百走退死之心,而無一前斗生之計,西寇浸前,車騎孤危,假令失利,其敗不救。臣自知言數(shù)見厭,而言不自裁者,以為國安則臣蒙其慶,國危則臣亦先亡也。謹(jǐn)復(fù)陳當(dāng)今要急八事。”大較言天下大亂,皆由宦官?;鹿俟沧嬏赵唬骸扒皬埥鞘掳l(fā),詔書示以威恩,自此以來,各各改悔。今者四方安靜,而陶疾害圣政,專言妖孽。州郡不上,陶何緣知?疑陶與賊通情。”于是收陶下黃門北寺獄,掠按日急。陶謂使者曰:“臣恨不與伊、呂同疇,而以三仁為輩。今上殺忠謇之臣,下有憔悴之民,亦在不久,后悔何及!”遂閉氣而死。前司徒陳耽為人忠正,宦官怨之,亦誣陷,死獄中。

張溫將諸郡兵步騎十馀萬屯美陽,邊章、韓遂亦進(jìn)兵美陽,溫與戰(zhàn),輒不利。十一月,董卓與右扶風(fēng)鮑鴻等并兵攻章、遂,大破之,章、遂走榆中。溫遣周慎將三萬人追之。參軍事孫堅說慎曰:“賊城中無谷,當(dāng)外轉(zhuǎn)糧食,堅愿得萬人斷其運道,將軍以大兵繼后,賊必困乏而不敢戰(zhàn),走入羌中,并力討之,則涼州可定也!”慎不從,引軍圍榆中城,而章、遂分屯葵園峽,反斷慎運道,慎懼,棄車重而退。溫又使董卓將兵三萬討先零羌,羌、胡圍卓于望垣北,糧食乏絕,乃于所度水中偽立焉以捕魚,而潛從焉下過軍。比賊追之,決水已深,不得度,遂還屯扶風(fēng)。張溫以詔書召卓,卓良久乃詣溫;溫責(zé)讓卓,卓應(yīng)對不順。孫堅前耳語謂溫曰:“卓不怖罪而鴟張大語,宜以召不時至,陳軍法斬之。”溫曰:“卓素著威名于河、隴之間,今日殺之,西行無依。”堅曰:“明公親率王師,威震天下,何賴于卓!觀卓所言,不假明公,輕上無禮,一罪也;章、遂跋扈經(jīng)年,當(dāng)以時進(jìn)討,而卓云未可,沮軍疑眾,二罪也;卓受任無功,應(yīng)召稽留,而軒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將仗鉞臨眾,未有不斷斬以成功者也。今明公垂意于卓,不即加誅,虧損威刑,于是在矣。”溫不忍發(fā),乃曰:“君且還,卓將疑人?!眻运斐觥?/p>

是歲,帝造萬金堂于西園,引司農(nóng)金錢、繒帛牣積堂中,復(fù)藏寄小黃門、常侍家錢各數(shù)千萬,又于河間買田宅,起第觀。

孝靈皇帝中中平三年(丙寅,公元一八六年)

春,二月,江夏兵趙慈反,殺南陽太守秦頡。

庚戌,赦天下。

太尉張延罷。遣使者持節(jié)就長安拜張溫為太尉。三公在外始于溫。

以中常侍趙忠為車騎將軍。帝使忠論討黃巾之功,執(zhí)金吾甄舉謂忠曰:“傅南容前在東軍,有功不侯,天下失望。今將軍親當(dāng)重任,宜進(jìn)賢理屈,以副眾心。”忠納其言,遣弟城門校尉延致殷勤于傅燮。延謂燮曰:“南容少答我常侍,萬戶侯不足得也!”燮正色拒之曰:“有功不論,命也。傅燮豈求私賞哉!”忠愈懷恨,然憚其名,不敢害,出為漢陽太守。

帝使鉤盾令宋典繕修南宮玉堂,又使掖庭令畢嵐鑄四銅人,又鑄四鐘,皆受二千斛。又鑄天祿、蝦蟆吐水于平門外橋東,轉(zhuǎn)水入宮。又作翻車、渴烏,施于橋西,用灑南北郊路,以為可省百姓灑道之費。

五月,壬辰晦,日有食之。

六月,荊州刺史王敏討趙慈,斬之。車騎將軍趙忠罷。

冬,十月,武陵蠻反,郡兵討破之。

前太尉張廷為宦官所譖,下獄死。

十二月,鮮卑寇幽、并二州。

征張溫還京師。

孝靈皇帝中中平四年(丁卯,公元一八七年)

春,正月,己卯,赦天下。

二月,滎陽賊殺中矣令。三月,河南尹何苗討滎陽賊,破之;拜苗為車騎將軍。

韓遂殺邊章及北宮伯玉、李文侯,擁兵十馀萬,進(jìn)圍隴西,太守李相如叛,與遂連和。涼州刺史耿鄙率六郡兵討遂。鄙任治中程球,球通奸利,士民怨之。漢陽太守傅燮謂鄙曰:“使君統(tǒng)政日淺,民未知教。賊聞大軍將至,必萬人一心,邊兵多勇,其鋒難當(dāng);而新合之眾,上下未和,萬一內(nèi)變,雖悔無及。不若息軍養(yǎng)德,明賞必罰,賊得寬挺,必謂我怯,群惡爭勢,其離可必。然后率已教之民,討成離之賊,其功可坐而待也?!北刹粡摹O?,四月,鄙行至狄道,州別駕反應(yīng)賊,先殺程球,次害鄙,賊遂進(jìn)圍漢陽。城中兵少糧盡,燮猶固守。

時北地胡騎數(shù)千隨賊攻郡,皆夙懷燮恩,共于城外叩頭,求送燮歸鄉(xiāng)里。燮子幹,年十三,言于燮曰:“國家昏亂,遂令大人不容于朝。今后不足以自守,宜聽羌、胡之請,還鄉(xiāng)里,徐俟有道而輔之。”言未終,燮慨然嘆曰:“汝知吾必死邪!圣達(dá)節(jié),次守節(jié)。殷紂暴虐,伯夷不食周粟而死。再遭世亂,不能養(yǎng)浩然之志,食祿,又欲避其難乎!吾行何之,必死于此!汝有才智,勉之勉之!主簿楊會,吾之程嬰也。”狄道人王國使故酒泉太守黃衍說燮曰:“天下已非復(fù)漢有,府君寧有意為吾屬帥乎?”燮按劍叱衍曰:“若剖符之臣,反為賊說邪!”遂麾左右進(jìn)兵,臨陳戰(zhàn)歿。耿鄙司馬扶風(fēng)馬騰亦擁兵反,與韓遂合,共推王國為主,寇掠三輔。

太尉張溫以寇賊未平,免;以司徒崔烈為太尉。五月,以司空許相為司徒;光祿勛沛國丁宮為司空。

初,張溫發(fā)幽州烏桓突騎三千以討涼州,故中山相漁陽張純請將之,溫不聽,而使涿令遼西公孫瓚將之。軍到薊中,烏桓以牢稟逋縣,多叛還本國。張純忿不得將,乃與同郡故泰山太守張舉及烏桓大人丘力居等連盟,劫略薊中,殺護(hù)烏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等,眾至十馀萬,屯肥如。舉稱天子,純稱彌天將軍、安定王,移收州郡,云舉當(dāng)代漢,告天子避位,敕公卿奉迎。冬,十月,長沙賊區(qū)星自稱將軍,眾萬馀人;詔以議郎孫堅為長沙太守,討擊平之,封堅烏程侯。

十一月,太尉崔烈罷;以大司農(nóng)曹嵩為太尉。

十二月,屠各胡反。

是歲,賣關(guān)內(nèi)侯,直五百萬錢。

前大丘長陳寔卒,海內(nèi)赴吊者三萬余人。寔在鄉(xiāng)閭,平心率物,其有爭論,輒求判正,曉譬曲直,退無怨者,至乃嘆曰:“寧為刑罰所加,不為陳君所短!”楊賜、陳耽,每拜公卿,群僚畢賀,輒嘆寔大位未登,愧于先之。

翻譯

孝靈皇帝中光和四年(辛酉、181)

漢紀(jì)五十漢靈帝光和四年(辛酉,公元181年)

[1]春正月,初置驥廄丞,領(lǐng)受郡國調(diào)馬。豪右辜榷,馬一匹至二百萬。

[1]春季,正月,首次設(shè)立驥廄丞,負(fù)責(zé)接收和飼養(yǎng)從各郡、國征發(fā)來的馬匹。由于各地豪強壟斷馬匹交易,馬價漲到一匹值二百萬錢。

[2]夏,四月,庚子,赦天下。

[2]夏季,四月,庚子(疑誤),大赦天下。

[3]交趾烏滸蠻久為亂,牧守不能禁。交趾人梁龍等復(fù)反,攻破郡縣,詔拜蘭陵令會稽朱俊為交趾刺史,擊斬梁龍,降者數(shù)萬人,旬月盡定;以功封都亭侯,征為諫議大夫。

[3]交趾地區(qū)的烏滸蠻人作亂,歷時已久,州郡長官不能制服。交趾人梁龍等又起來反叛,攻破了  東漢政權(quán)所置的郡、縣。靈帝下詔任命蘭陵令會稽人朱俊為交趾刺史。朱俊領(lǐng)兵擊敗了叛軍,梁龍被斬,數(shù)萬人投降,不過一個月,便全部平定了當(dāng)?shù)氐呐褋y。朱俊因功被封為都亭侯,并征召入朝擔(dān)任諫議大夫。

[4]六月,庚辰,雨雹如雞子。

[4]六月,庚辰(十九日),天上降下大如雞蛋的冰雹。

[5]秋,九月,庚寅朔,日有食之。

[5]秋季,九月,庚寅(初一),出現(xiàn)日食。

[6]太尉劉寬免;衛(wèi)尉許為太尉。

[6]太尉劉寬被免職,任命衛(wèi)尉許為太尉。

[7]閏月,辛酉,北宮東掖庭永巷署災(zāi)。

[7]閏九月,辛酉(初二),洛陽北宮東掖庭永巷署發(fā)生火災(zāi)。

[8]司徒楊賜罷;冬,十月,太常陳耽為司徒。

[8]司徒楊賜被免職。冬季,十月,任命太常陳耽為司徒。

[9]鮮卑寇幽、并二州。檀石槐死,子和連代立。和連才力不及父而貪淫,后出攻北地,北地人射殺之。其子騫曼尚幼,兄子魁頭立。后騫曼長大,與魁頭爭國,眾遂離散。魁頭死,弟步度根立。

[9]鮮卑族侵犯幽州與并州。鮮卑族首領(lǐng)檀石槐去世,他的兒子和連繼任首領(lǐng)。和連不僅才干和能力不如他的父親,而且貪財好色,后來在進(jìn)攻北地時,被北地人射死。由于他的兒子騫曼年齡尚小,便由他哥哥的兒子魁頭擔(dān)任首領(lǐng)。后來騫曼長大,與魁頭爭奪首領(lǐng)的地位,致使部眾離散??^去世后,他的弟弟步度根繼任首領(lǐng)。

[10]是歲,帝作列肆于后宮,使諸采女販賣,更相盜竊爭斗;帝著商賈服,從之飲宴為樂。又于西園弄狗,著進(jìn)賢冠,帶綬。又駕四驢,帝躬自操轡,驅(qū)馳周旋;京師轉(zhuǎn)相仿效,驢價遂與馬齊。

[10]這一年,靈帝在后宮修建了許多商業(yè)店鋪,讓宮女們行商販賣。于是,后宮中相互盜竊和爭斗的事情屢有發(fā)生。靈帝穿上商人的服裝,與行商的宮女們一起飲酒作樂。靈帝又在西園玩狗,狗的頭上戴著文官的帽子,身上披著綬帶。他還手執(zhí)韁繩,親自駕駛著四頭驢拉的車子,在園內(nèi)來回奔馳。京城洛陽的人競相仿效,致使驢的售價與馬價相等。

帝好為私蓄,收天下之珍貨,每郡國貢獻(xiàn),先輸中署,名為“導(dǎo)行費”。中常侍呂強上疏諫曰:“天下之財,莫不生之陰陽,歸之陛下,豈有公私!而今中尚方斂諸郡之寶,中御府積天下之繒,西園引司農(nóng)之藏,中廄聚太仆之馬,而所輸之府,輒有導(dǎo)行之財,調(diào)廣民困,費多獻(xiàn)少,奸吏因其利,百姓受其敝。又,阿媚之臣,好獻(xiàn)其私,容諂姑息,自此而進(jìn)。舊典:選舉委任三府,尚書受奏御而已;受試任用,責(zé)以成功,功無可察,然后付之尚書舉劾,請下廷尉覆按虛實,行其罪罰;于是三公每有所選,參議掾?qū)?,咨其行狀,度其器?然猶有曠職廢宮,荒穢不治。今擔(dān)任尚書,或有詔用,如是,三公得免選舉之負(fù),尚書亦復(fù)不坐,責(zé)賞無歸,豈肯空自勞苦乎!”書奏,不省。

靈帝還喜好積蓄私房錢,收集天下的各種奇珍異寶。每次各郡、國向朝廷進(jìn)貢,都要先精選出一部分珍品,送交管理皇帝私人財物的中署,叫做“導(dǎo)行費”。中常侍呂強上書規(guī)勸說:“普天之下的財富,無不生于陰陽,都?xì)w陛下所有,難道有公私之分!而現(xiàn)在,中尚方廣斂各郡的珍寶,中御府堆滿天下出產(chǎn)的絲織品,西園里收藏著理應(yīng)由大司農(nóng)管理的錢物,驥廄中則飼養(yǎng)著本該歸太仆管理的馬匹。而各地向朝廷交納貢品時,都要送上導(dǎo)行費。這樣,征調(diào)數(shù)量增加,人民貧困,花費增多,貢品卻少。貪官污吏從中取利,黎民百姓深受其苦。更有一些阿諛獻(xiàn)媚的臣子,喜歡進(jìn)獻(xiàn)私人財物,陛下對他們姑息縱容,這種不良之風(fēng)因此越來越盛。依照以往制度,選拔官員的事情應(yīng)由三府負(fù)責(zé),尚書只負(fù)責(zé)將三府的奏章轉(zhuǎn)呈給陛下。被選拔者通過考核,加以委任,并責(zé)求他們拿出政績。沒有政績者時,才交付尚書進(jìn)行彈劾,提請轉(zhuǎn)到給廷尉核查虛實,加以處罰。因此,三公在選拔人才時,都要與僚屬仔細(xì)評議,了解這些人的品行,評估他們的才干。盡管如此嚴(yán)格,仍然有些官員不能勝任,使政務(wù)荒廢。如今只由尚書負(fù)責(zé)選拔官員,或由陛下頒下詔書,直接任用,這樣,三公就免除了選拔不當(dāng)?shù)呢?zé)任,尚書也不再因此獲罪。獎懲都得不到,難道誰還肯自己白白地辛勞嗎?”奏章呈上,靈帝未加理睬。

[11]何皇后性強忌,后宮王美人生皇子協(xié),后鴆殺美人。帝大怒,欲廢后;諸中官固請,得止。

[11]何皇后嫉妒心非常重,后宮王美人生下皇子劉協(xié),何皇后就用毒藥把王美人殺死。靈帝大怒,要廢掉何皇后,宦官們竭力為她求情,才使靈帝打消這個想法。

[12]大長秋華容侯曹節(jié)卒;中常侍趙忠代領(lǐng)大長秋。

[12]大長秋、華容侯曹節(jié)去世,由中常侍趙忠代理大長秋的職務(wù)。

五年(壬戌、182)

五年(壬戌,公元182年)

[1]春,正月,辛未,赦天下。

[1]春季,正月,辛未(十四日),大赦天下。

[2]詔公卿以謠言舉刺史、二千石為民蠹害者。太尉許、司空張濟承望內(nèi)官,受取貨賂,其宦者子弟、賓客,雖貪污穢濁,皆不敢問,而虛糾邊遠(yuǎn)小郡清修有惠化者二十六人,吏民詣闕陳訴。司徒陳耽上言:“公卿所舉,率黨其私,所謂放鴟梟而囚鸞鳳。”帝以讓、濟,由是諸坐謠言徵者,悉拜議郎。

[2]靈帝下詔,命令公卿根據(jù)流傳的民謠,檢舉為害百姓的刺史和郡守。太尉許和司空張濟投靠有權(quán)勢的宦官,收受賄賂,對那些擔(dān)任刺史、郡守的宦官子弟或賓客,盡管他們貪贓枉法、聲名狼藉,全不敢過問,卻毫無根據(jù)地檢舉了地處邊遠(yuǎn)小郡,清廉而頗有政績的官員二十六人。這些官員的部屬及治下的百姓,到洛陽皇宮門前為他們申訴。司徒陳耽上書說:“這次公卿的檢舉行動,大都包庇各自的私黨,正是所謂是放走鴟梟那樣的惡鳥,而將鳳凰囚禁起來?!膘`帝為此責(zé)備了許、張濟,并將那些因所謂民謠而被征召問罪的官員,全都任命為議郎。

[3]二月,大疫。

[3]二月,瘟疫到處流行。

[4]三月,司徒陳耽免。

[4]三月,司徒陳耽被免職。

[5]夏,四月,旱。

[5]夏季,四月,發(fā)生旱災(zāi)。

[6]以太常袁隗為司徒。

[6]任命太常袁隗為司徒。

[7]五月,庚申,永樂宮署災(zāi)。

[7]五月,庚申(初五),永樂宮署發(fā)生火災(zāi)。

[8]秋,七月,有星孛于太微。

[8]秋季,七月,有異星出現(xiàn)于太微星旁。

[9]板蠻寇亂巴郡,連年討之,不能克。帝欲大發(fā)兵,以問益州計吏漢中程包,對曰:“板七姓,自秦世立功,復(fù)其租賦。其人勇猛善戰(zhàn)。昔永初中,羌入漢川,郡縣破壞,得板救之,羌死敗殆盡,羌人號為神兵,傳語種輩,勿復(fù)南行。至建和二年,羌復(fù)大入,實賴板連摧破之。前車騎將軍馮緄南征武陵,亦倚板以成其功。近益州郡亂,太守李亦以板討而平之。忠功如此,本無惡心。長吏鄉(xiāng)亭更賦至重,仆役棰楚,過于奴虜,亦有嫁妻賣子,或乃至自剄割,雖陳冤州郡,而牧守不為通理,闕庭悠遠(yuǎn),不能自聞,含怨呼天,天所叩訴,故邑落相聚以叛戾,非有謀主偕號以圖不軌。今但選明能牧守,自然安集,不煩征伐也!”帝從其言,選用太守曹謙,宣詔赦之,即時皆降。

[9]板蠻人在巴郡作亂,官軍連年征討,未能平定。靈帝打算出動大軍,為此詢問益州派入朝中匯報情況的計吏漢中人程包。程包回答說:“板族中有七個大姓,自秦時,他們就建立過功勛,因此得到免除田租賦稅的優(yōu)待。他們?nèi)简斢律茟?zhàn)。從前在永初年間,羌族人攻入漢川,郡、縣政權(quán)全被破壞,得到板人的援救,羌人才被打敗,死傷殆盡。羌人稱板人為神兵,并相互告誡,不要再向南進(jìn)入這一地區(qū)。到了建和二年,羌人又大舉入侵,全靠板人,才連續(xù)擊敗了羌人。前車騎將軍馮緄南征武陵,也是依靠板人,才得以成功。最近益州郡發(fā)生叛亂,太守李也是用板人平定了叛亂。板人如此忠心耿耿,屢建功勛,原本沒有反抗朝廷的意思??墒?,地方官府向板人征收的賦稅極重,役使他們,殘酷地鞭打,超過對待奴隸。還有人為交納賦稅被迫賣妻賣子,甚至有人因不堪忍受而刎頸自殺。盡管他們曾到州、郡官府去陳訴冤情,但州、郡長官既不處理,又不向上奏報。路途遙遙,無法到京城直接向陛下喊冤,滿含怨氣地向蒼天呼喊,仍是投訴無門。于是,各部落便聚集起來進(jìn)行反抗。他們完全是迫于無奈,并無建立政權(quán)鬧獨立的野心。如今,只要任命清廉能干的官員去擔(dān)任州、郡長官,動亂自然就會平定,無須調(diào)軍征伐?!膘`帝聽從了程包的建議,任命曹謙擔(dān)任巴郡太守,宣布皇帝赦免他們叛亂行為的詔書,板人立刻全部投降了。

[10]八月,起四百尺觀于阿亭道。

[10]八月,在阿亭道建造起高達(dá)四百尺的樓臺。

[11]冬,十月,太尉許罷;以太常楊賜為太尉。

[11]冬季,十月,太尉許被免職,任命太常楊賜為太尉。

[12]帝校獵上林苑,歷函谷關(guān),遂狩于廣成苑。十二月,還,幸太學(xué)。

[12]靈帝在上林苑打獵,后又經(jīng)函谷關(guān),到廣成苑進(jìn)行狩獵。十二月,回到京城洛陽,到太學(xué)進(jìn)行巡視。

[13]桓典為侍馬御史,宦官畏之。典常乘驄馬,京師為之語曰:“行行且止,避驄御史!”典,焉之孫也。

[13]桓典擔(dān)任侍御史,宦官們都很怕他?;傅涑rT一匹青白雜色的馬,京城洛陽因此傳言說:“走走停停,避開騎雜色馬的御史?!被傅涫腔秆傻膶O子。

六年(癸亥、183)

六年(癸亥,公元183年)

[1]春,三月,辛未,赦天下。

[1]春季,三月,辛未(二十一日),大赦天下。

[2]夏,大旱。

[2]夏季,出現(xiàn)嚴(yán)重旱災(zāi)。

[3]爵號皇后母為舞陽君。

[3]封何皇后的母親為舞陽君。

[4]秋,金城河水溢出二十余里。

[4]秋季,金城郡境內(nèi)的黃河水暴漲,泛濫兩岸二十余里。

[5]五原山岸崩。

[5]五原郡境內(nèi)發(fā)生山崩。

[6]初,鉅鹿張角奉事黃、老,以妖術(shù)教授,號“太平道”。咒府水以療病,令病者跪拜首過,或時病愈,眾共神而信之。角分遣弟子周行四方,轉(zhuǎn)相誑誘,十余年間,徒眾數(shù)十萬,自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yīng)。或棄賣財產(chǎn),流移奔赴,填塞道路,未至病死者亦以萬數(shù)。郡縣不解其意,反言角以善道教化,為民所歸。

[6]最初,鉅鹿人張角信奉黃帝、老子,以法術(shù)和咒語等傳授門徒,號稱“太平道”。他用念過咒語的符水治病,先讓病人下跪,說出自己所犯的錯誤,然后喝下府水。有些病人竟然就此痊愈,于是,人們將他信奉如神明。張角派他的弟子走遍四方,不斷誑騙引誘,十余年的時間,信徒多達(dá)數(shù)十萬,青州、徐州、幽州、冀州、荊州、揚州、兗州和豫州等八州之人,無不響應(yīng)。有的信徒賣掉自己的家產(chǎn),前往投奔張角,他們?nèi)麧M道路,尚未到達(dá)而死在途中的也數(shù)以萬計。郡、縣的官員不了解張角的真實意圖,反而講張角教民向善,因而為百姓所擁戴。

太尉楊賜時為司徒,上書言:“角誑曜百姓,遭赦不悔,稍益滋蔓。今若下州郡捕討,恐更騷攏,速成其患。宜切敕剌史、二千石,簡別流民,各護(hù)歸本郡,以孤弱其黨,然后誅其渠帥,可不勞而定。”會賜去位,事遂留中。司徒掾劉陶復(fù)上疏申賜前議,言:“角等陰謀益甚,四方私言,云角等竊入京師,覘視朝政。鳥聲獸心,私共鳴呼;州郡忌諱,不欲聞之,但更相告語,莫肯公文。宜下明詔,重募角等,賞以國土,有敢回避,與之同罪。”帝殊不為意,方詔陶次第《春秋條例》。

太尉楊賜當(dāng)時正擔(dān)任司徒,他上書說:“張角欺騙百姓,雖受到免除罪責(zé)的赦令,仍不思悔改,反而逐漸蔓延擴張?,F(xiàn)在,如果命州、郡進(jìn)行鎮(zhèn)壓,恐怕會加重局勢的混亂,促使其提前叛亂。應(yīng)該命令刺史、郡守清查流民,將他們分別護(hù)送回本郡,以削弱張角黨徒的力量,然后再誅殺那些首領(lǐng)。這樣,不必勞師動眾,就可以平息事態(tài)?!鼻≡诖藭r,楊賜去職,他的奏章遂留在皇宮,未能實行。馬徒掾劉陶再次上書,重提楊賜的這項建議,說:“張角等人正在加緊策劃陰謀,四方秘密傳言說:‘張角等偷偷潛入京城洛陽,窺探朝廷的動靜。’其在各地的黨徒暗地里遙相呼應(yīng)。州郡官員怕如實呈報會受到朝廷的處分,不愿上奏,只是私下相互間通知,不肯用公文的形式來通報。為此,建議陛下公開頒發(fā)詔書,懸重賞捉拿張角等人,以封侯作為獎賞。官員中若有膽怯回避者,與張角等人同罪論處。”靈帝對這件事很不在意,反而下詔讓劉陶整理《春秋條例》。

角遂置三十六方;方,猶將軍也,大方萬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dāng)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xí)┏撬麻T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大方馬元義等先收荊、揚數(shù)萬人,期會發(fā)于鄴。元義數(shù)往來京師,以中常侍封、徐奉等為內(nèi)應(yīng),約以三月五日內(nèi)外俱起。

張角設(shè)置三十六個方,方,猶如將軍。大方統(tǒng)率一萬余人,小方統(tǒng)率六七千人,各立首領(lǐng)。他宣稱:“蒼天已死,黃天當(dāng)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辈⒂冒淄猎诰┏锹尻柛鞴偈鸺案髦?、郡官府的大門上都寫上“甲子”二字。他們計劃,由大方馬元義等先集結(jié)荊州、揚州的黨徒數(shù)萬人,按期會合,在鄴城起事。馬元義多次前往京城洛陽,以中常侍封、徐奉等人為內(nèi)應(yīng),約定于次年的三月五日,京城內(nèi)外同時發(fā)動。

中平元年(甲子、184)

中平元年(甲子,公元184年)

[1]春,角弟子濟南唐周上書告之。于是收馬元義,車裂于雒陽。詔三公、司隸按驗宮省直衛(wèi)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誅殺千余人;下冀州逐捕角等。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馳敕諸方,一時俱起,皆著黃巾以為標(biāo)幟,故時人謂之“黃巾賊”。二月,角自稱天公將軍,角弟寶稱地公將軍,寶弟梁稱人公將軍,所在燔燒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據(jù),長吏多逃亡;旬月之間,天下響應(yīng),京師震動。安平、甘陵人各執(zhí)其王應(yīng)賊。

[1]春季,張角的弟子濟南人唐周上書告密。于是,朝廷逮捕了馬元義,在洛陽用車裂的酷刑將他處死。靈帝下詔,命令三公和司隸校尉調(diào)查皇宮及朝廷官員、禁軍將士和普通百姓中信奉張角“太平教”者,處死了一千余人。同時還下令讓冀州的官員捉拿張角等人。張角等得知計劃已經(jīng)泄露,便派人晝夜兼程趕往各地,通知各方首領(lǐng),一時間各方全都起兵,他們個個頭戴黃巾作為標(biāo)志,因此當(dāng)時人稱他們?yōu)椤包S巾賊”。二月,張角自稱天公將軍,他弟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他們焚燒當(dāng)?shù)毓俑?,劫掠城?zhèn)。州郡官員無力抵抗,大多棄職逃跑。不過一個月的時間,天下紛紛響應(yīng),京城洛陽為之震動。安平國和甘陵國的人民分別生擒了安平王和甘陵王,響應(yīng)黃巾軍。

三月,戊申,以河南尹何進(jìn)為大將軍,封慎侯,率左右羽林、五營營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鎮(zhèn)京師;置函谷、太谷、廣成、伊闕、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關(guān)都尉。

三月,戊申(初三),任命河南尹何進(jìn)為大將軍,并封他為慎侯。何進(jìn)統(tǒng)率左、右羽林軍以及屯騎、步兵、越騎、長水、射聲等五營將士,駐扎在都亭,整修軍械,守衛(wèi)京城洛陽。還設(shè)置了  函谷關(guān)、太谷關(guān)、廣成關(guān)、伊闕關(guān)、轅關(guān)、旋門關(guān)、孟津關(guān)、小平津關(guān)等八關(guān)都尉。

帝召群臣會議。北地太守皇甫嵩以為宜解黨禁,益出中藏錢、西園廄馬以班軍士。嵩,規(guī)之兄子也。上問計于中常侍呂強,對曰:“黨錮久積,人情怨憤,若不赦宥,輕與張角合謀,為變滋大,悔之無救。今請先誅左右貪濁者,大赦黨人,料簡刺史、二千石能否,則盜無不平矣?!钡蹜侄鴱闹?。壬子,赦天下黨人,還諸徙者;唯張角不赦。發(fā)天下精兵,遣北中郎將盧植討張角,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俊討潁川黃巾。

靈帝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北地郡太守皇甫嵩認(rèn)為,應(yīng)該解除禁止黨人作官的禁令,并拿出皇帝私人所有的中藏府錢財以及西園驥廄中的良馬,賞賜給出征的將士。皇甫嵩是皇甫規(guī)哥哥的兒子。靈帝詢問中常侍呂強的意見,呂強說:“對黨人的禁令時間已經(jīng)很長了,人心怨恨憤怒,若不予以赦免,他們將輕舉妄動,與張角聯(lián)合起來,叛亂之勢便會更趨擴大,到那時,后悔就來不及了。現(xiàn)在,請先將陛下左右貪贓枉法的官員處死,大赦所有的黨人,并考察各地刺史、郡守的能力。如果這樣做,叛亂就不會不平息了?!膘`帝對黃巾軍的勢力感到害怕,接受了呂強的建議。壬子(初七),大赦天下黨人,已經(jīng)被流放到邊疆地區(qū)的黨人及其家屬都可以重返故鄉(xiāng),唯有張角不在赦免范圍之內(nèi)。與此同時,征調(diào)全國各地的精兵,派遣北 中郎將盧植征討張角,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俊征討在潁川地區(qū)活動的黃巾軍。

是時中常侍趙忠、張讓、夏惲、郭勝、段、宋典等皆封侯貴寵,上常言:“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由是宦官無所憚畏,并起第宅,擬則宮室。上嘗欲登永安候臺,宦官恐望見其居處,乃使中大人尚但諫曰:“天子不當(dāng)?shù)歉?,登高則百姓虛散。”上自是不敢復(fù)升臺榭。及封、徐奉事發(fā),上詰責(zé)諸常侍曰:“汝曹常言黨人欲為不軌,皆令禁錮,或有伏誅者。今黨人更為國用,汝曹反與張角通,為可斬未?”皆叩頭曰:“此王甫、侯覽所為也!”于是諸常侍人人求退,各自征還宗親、子弟在州郡者。

當(dāng)時,中常侍趙忠、張讓、夏惲、郭勝、段、宋典等都被封為侯爵,身份貴寵。靈帝常說:“張常侍是我父親,趙常侍是我母親。”于是,宦官無所忌憚,紛紛大興土木,仿照皇宮的式樣修建宅第。一次,靈帝曾想登上永安宮的望臺,觀看皇宮周圍的景致。宦官們生怕靈帝看到自己的宅第,便讓中大人尚但勸阻靈帝,說:“天子不應(yīng)當(dāng)?shù)歉?,登高則會使人民流散?!膘`帝從此不再敢登較高的樓臺亭榭。及至封、徐奉為  張角做內(nèi)應(yīng)的事情敗露,靈帝斥責(zé)諸位常侍說:“你們常說黨人圖謀不軌,將他們?nèi)冀d起來,有人甚至遭到誅殺。現(xiàn)在黨人倒是在為國家出力,你們反與張角勾結(jié),該不該處斬?”宦官們都叩頭說:“這些都是王甫、侯覽干的?!庇谑牵T位常侍都收斂退避,各自將他們在外擔(dān)任州、郡官員的親屬及子弟召回。

趙忠、夏惲等遂共譖呂強,云與黨人共議朝廷,數(shù)讀《霍光傳》。強兄弟所在并皆貪穢。帝使中黃門持兵召強。強聞帝召,怒曰:“吾死,亂起矣!丈夫欲盡忠國家,豈能對獄吏乎!”遂自殺。忠、惲復(fù)譖曰:“強見召,未知所問而就外自屏,有奸明審。”遂收捕其宗親,沒入財產(chǎn)。

于是,趙忠、夏惲等人一同向靈帝誣告呂強,說:“呂強與黨人一起議論朝廷,經(jīng)常閱讀《霍光傳》,他的兄弟全都在官位上貪臟枉法。”靈帝聽后,令中黃門帶著兵器召呂強入宮。呂強得知靈帝召他的用意后,忿忿地說:“我死之后,必有大亂。大丈夫要為報國盡忠,怎能去面對獄吏呢!”便自殺了。趙忠、夏惲等再次誣陷說:“呂強被召,還不知道要問他什么事,就在外自殺了,這說明他確實有罪。”于是,靈帝下令逮捕呂強的親屬,將財產(chǎn)沒收。

侍中河內(nèi)向栩上便宜,譏刺左右。張讓誣栩與張角同心,欲為內(nèi)應(yīng),收送黃門北寺獄,殺之。郎中中山張鈞上書曰:“竊惟張角所以能興兵作亂,萬民所以樂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親、賓客典據(jù)州郡,辜榷財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無所告訴,故謀議不軌,聚為盜賊。宜斬十常侍,縣頭南郊,以謝百姓,遣使者布告天下,可不須師旅而大寇自消。”帝以鈞章示諸常侍,皆免冠徒跣頓首,乞自致雒陽詔獄,并出家財以助軍費。有詔,皆冠履視事如故。帝怒鈞曰:“此真狂子也!十常侍固當(dāng)有一人善者不!”御史承旨,遂誣奏鈞學(xué)黃巾道,收掠,死獄中。

侍中、河內(nèi)人向栩向靈帝上書,抨擊宦官。張讓便誣告向栩與張角同心,要做張角的內(nèi)應(yīng)。于是向栩被捕,送交黃門北寺監(jiān)獄處死。郎中、中山人張鈞上書說:“我認(rèn)為,張角所以能夠興兵作亂,百姓所以樂于歸附張角,原因都在于十常侍多放任自己的父兄、子弟、親戚及其投靠者充任州郡長官,搜刮財富,掠奪百姓。百姓有冤無處申訴,這才打算與朝廷對抗,聚集起來成為盜賊。應(yīng)該斬殺十常侍,將他們的頭懸掛在京城南郊,向百姓謝罪,并派使者向全國宣布此事。這樣,可以不出動軍隊鎮(zhèn)壓,龐大的寇盜集團就會自行解散?!膘`帝將張鈞的奏章交諸常侍看,這些人全都嚇得摘下帽子,除去鞋襪,下跪叩頭,請求靈帝允許他們到洛陽專門審理皇帝親自交辦案件的詔獄去投案自首,并將家產(chǎn)獻(xiàn)出,用以補助軍費。靈帝下詔,令諸常侍全都穿戴起表示官位的衣帽鞋襪,繼續(xù)擔(dān)任原職。他對張鈞上奏一事發(fā)怒說:“這真是個狂人!難道十常侍中本不該有一個好人!”御史順承靈帝的心意,誣奏張鈞信奉黃巾道,遂將他逮捕入獄,拷打致死。

[2]庚子,南陽黃巾張曼成功殺太守褚貢。

[2]庚子(疑誤),南陽郡的黃巾軍將領(lǐng)張曼成進(jìn)攻并殺死太守褚貢。

[3]帝問太尉楊賜以黃巾事,賜所對切直,帝不說。夏,四月,賜坐寇賊免。以太仆弘農(nóng)鄧盛為太尉。已而帝閱錄故事,得賜與劉陶所上張角奏,乃封賜為臨晉侯,陶為中陵鄉(xiāng)侯。

[3]靈帝詢問太尉楊賜有關(guān)黃巾軍的情況,楊賜的回答懇切直率,靈帝感到不快。夏季,四月,楊賜因未能平息黃巾叛亂而被免職。任命太仆、弘農(nóng)人鄧盛為太尉。過了一些時候,靈帝翻閱過去的奏章,發(fā)現(xiàn)了楊賜與劉陶所上的有關(guān)張角的奏章。于是,封楊賜為臨晉侯,劉陶為中陵鄉(xiāng)侯。

[4]司空張濟罷;以大司農(nóng)張溫為司空。

[4]司空張濟被免職。任命大司農(nóng)張溫為司空。

[5]皇甫嵩、朱俊合將四萬余人共討潁川,嵩、俊各統(tǒng)一軍。俊與賊波才戰(zhàn),敗;嵩進(jìn)保長社。

[5]皇甫嵩、朱俊率軍四萬人,一同討伐潁川郡的黃巾軍。皇甫嵩和朱俊各率一支軍隊,朱俊與黃巾軍將領(lǐng)波才交戰(zhàn),被擊敗?;矢︶月受娺M(jìn)駐長社,固守縣城。

[6]汝南黃巾敗太守趙謙于邵陵。廣陽黃巾殺幽州刺史郭勛及太守劉衛(wèi)。

[6]汝南郡的黃巾軍在邵陵擊敗太守趙謙所率的官軍。廣陽郡的黃巾軍殺幽州刺史郭勛及太守劉衛(wèi)。

[7]波才圍皇甫嵩于長社。嵩兵少,軍中皆恐。賊依草結(jié)營,會大風(fēng),嵩約敕軍士皆束苣乘城,使銳士間出圍外,縱火大呼,城上舉燎應(yīng)之,嵩從城中鼓噪而出,奔擊賊陳,賊驚,亂走。會騎都尉沛國曹操將兵適至,五月,嵩、操與朱俊合軍,更與賊戰(zhàn),大破之,斬首數(shù)萬級。封嵩都鄉(xiāng)侯。

[7]波才率黃巾軍將皇甫嵩圍困在長社縣城?;矢︶员?,軍中都感到恐慌。黃巾軍的營寨所設(shè)之處荒草遍野,適逢狂風(fēng)大作,皇甫嵩讓士兵們?nèi)际殖殖墒敳萆铣?。另命一批勇士,偷偷地越過包圍圈,放火燒草并高聲吶喊。與此同時,城上的軍士也一齊點燃火把,與之呼應(yīng)?;矢︶月受姀某侵欣薰膮群岸觯睋v敵陣。黃巾軍大驚,潰散奔逃。這時,恰好騎都尉、沛國人曹操率兵趕到。五月,皇甫嵩、曹操與朱俊會師,再次出戰(zhàn),大敗黃巾軍,斬殺數(shù)萬人。靈帝封皇甫嵩為都鄉(xiāng)侯。

操父嵩,為中常侍曹騰養(yǎng)子,不能審其生出本末,或云夏侯氏子也。操少機警,有權(quán)數(shù),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yè);世人未之奇也,唯太尉橋玄及南陽何異焉。玄謂操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見操,歡曰:“漢家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毙^操曰:“君未有名,可交許子將?!弊訉⒄?,訓(xùn)之從子劭也,好人倫,多所賞識,與從兄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論鄉(xiāng)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嘗為郡功曹,府中聞之,莫不改操飾行。曹操往造劭而問之曰:“我何如人?”劭鄙其為人,不答。操乃劫之,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辈俅笙捕?。

曹操的父親曹嵩,是中常侍曹騰的養(yǎng)子,他原來的姓氏已無法確定,據(jù)傳為夏侯氏。曹操自小為人機警,有謀略,善權(quán)術(shù),并喜歡行俠仗義,行為放蕩,不經(jīng)營家產(chǎn)事業(yè)。因此,當(dāng)時人認(rèn)為他并無什么過人之處。唯有太尉橋玄和南陽人何對他另眼相看。橋玄對他說:“天下即將大亂,不是掌握時代命運的杰出人才,不能拯救。能夠平息這場大亂的人,恐怕就是你吧。”何看到曹操后嘆息說:“漢朝就要滅亡,能夠重新安定天下的,一定是此人?!睒蛐颉 〔懿俳ㄗh說:“你在世上尚無名氣,可以與許子將結(jié)交。”許子將就是許訓(xùn)的侄子許劭。許劭善于待人接物,能夠辨別人的品行和能力,與他的堂兄許靖都有很高的名望。兩人喜歡一起評論本地的知名人士,并根據(jù)這些人士的所作所為,逐月更改評語和排列順序。為此,汝南人稱之為“月旦評”。許劭曾經(jīng)擔(dān)任過郡府中管理人事的功曹,府中官員聽說了他的名望,無不改變、修飾自己的操行,以求得到一個較好的評語,曹操前去拜訪許劭,詢問他對自己的評價,說:“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許劭鄙視曹操的為人,故閉口不答。曹操于是加以威脅,許劭才說:“你在天下太平時可以成為一個能臣,在天下大亂時則會成為一個奸雄?!辈懿俾牶?,大喜而去。

朱俊之擊黃巾也,其護(hù)軍司馬北地傅燮上疏曰:“臣聞天下之禍不由于外,皆興于內(nèi)。是故虞舜先除四兇,然后用十六相,明惡人不去,則善人無由進(jìn)也。今張角起于趙、魏,黃巾亂于六州,此皆釁發(fā)蕭墻而禍延四海者也。臣受戎任,奉辭伐罪,始到潁川,戰(zhàn)無不克;黃巾雖盛,不足為廟堂憂也。臣之所懼,在于治水不自其源,末流彌增其廣耳。陛下仁德寬容,多所不忍,故閹豎弄權(quán),忠臣不進(jìn)。誠使張角梟夷,黃巾變服,臣之所憂,甫益深耳。何者?夫邪正之人不宜共國,亦猶冰炭不可同器。彼知正人之功顯而危亡之兆見,皆將巧辭飾說,共長虛偽。夫孝子疑于屢至,市虎成于三夫,若不詳察真?zhèn)危页紝?fù)有杜郵之戮矣!陛下宜思虞舜四罪之舉,速行才佞之誅,則善人思進(jìn),奸兇自息?!壁w忠見其疏而惡之。燮擊黃巾,功多當(dāng)封,忠譖訴之;帝識燮言,得不加罪,竟亦不封。

朱俊進(jìn)攻黃巾軍時,他的護(hù)軍司馬、北地人傅燮上書說:“我聽說,天下的災(zāi)禍不是來源于外部,而全是起因于內(nèi)部。正因如此,虞舜先除去四兇,然后才任用十六位賢能之士鋪佐自己治理天下。這說明,惡人不除,善人就不可能取得權(quán)力。如今  張角在趙、魏之地起兵,黃巾軍在六州作亂,這場大亂的根源是在宮廷之內(nèi),蔓延到四海。我受陛下的委任,奏命率軍討伐叛亂。從潁川開始,一直是戰(zhàn)無不勝。黃巾軍勢力雖大,并不足以使陛下?lián)鷳n。我所恐懼的是,如果治理洪水不從源頭治起,下游勢必泛濫得更加嚴(yán)重。陛下仁愛寬容,對許多不對的事情不忍處理,因此宦官們控制了朝政大權(quán),忠臣不能得到重用。即使真將  張角砍頭處死,平息了黃巾叛亂,我的憂慮會更深。為什么呢?這是因為,邪惡小人與正人君子不能在朝廷共存,如同寒冰與熾炭不能放入一個容器一樣。那些邪惡之輩明白,正直之士的成功,預(yù)示著他們行將滅亡,因此必然要花言巧語,共同弄虛作假。傳播假消息的人多了,即使是曾參那樣的孝子也難免遭受懷疑;市中明明沒有老虎,但只要有三個人說有,人們就會相信。假如陛下不能詳細(xì)辨察真?zhèn)?,那么忠臣就會再次像秦國名將  白起那樣含冤而死?陛下應(yīng)該深思虞舜對四兇的處理,盡速誅殺那些善進(jìn)讒言的佞臣,這樣,善人就會愿意為朝廷盡力,叛亂自會平息?!壁w忠看到這份奏章,感到厭惡。傅燮征討黃巾軍立下很多戰(zhàn)功,應(yīng)得到封爵的賞賜,趙忠便向靈帝講傅燮的壞話。靈帝記得傅燮奏章所言,沒有對傅燮加罪,但到底也沒有封他。

[8]張曼成屯宛下百余日;六月,南陽太守秦頡擊曼成,斬之。

[8]黃巾將領(lǐng)張曼成駐軍宛城城下一百多天。六月,陽太守秦頡進(jìn)攻黃巾軍,斬殺張曼成。

[9]交趾土多珍貨,前后刺史多無清行,財計盈給,輒求遷代,故吏民怨叛,執(zhí)刺史及合浦太守來達(dá),自稱柱天將軍。三府選京令東郡賈琮為交趾刺史。琮到部,訊其反狀,咸言“賦斂過重,百姓莫不空單。京師遙遠(yuǎn),告冤無所,民不聊生,故聚為盜賊?!辩匆茣媸?,各使安其資業(yè),招撫荒散,蠲復(fù)徭役,誅斬渠帥為大害者,簡選良吏試守諸縣,歲間蕩定,百姓以安。巷路為之歌曰:“賈父來晚,使我先反;今見清平,吏不敢飯!”

[9]交趾地區(qū)盛產(chǎn)珍珠等寶物,先后擔(dān)任刺史的官員多無清謙行為,算計財物搜刮夠了,便要求調(diào)任,因此下層官吏及百姓因憤恨而起來反抗,俘虜刺史及合浦太守來達(dá),其首領(lǐng)自稱為“柱天將軍”。三府選用京縣縣令、東郡人賈琮任交趾刺史。賈琮到任后,調(diào)查叛亂的原因,人們都說:“官府征收的賦稅太重,百姓無不被搜刮一空。京城洛陽過于遙遠(yuǎn),無處訴冤。民不聊生,只好聚在一起做盜賊。”賈琮便發(fā)布文告,讓百姓自安居生產(chǎn),招撫流亡在外的饑民返鄉(xiāng),免除徭役,將為害大的盜賊首領(lǐng)斬殺,選派清廉干練的官吏擔(dān)任屬下各縣的代理縣長。一年之間,叛亂全被平定,百姓得以安居。大街小巷的人們歌頌賈琮:“賈父來得晚,使我先造反;如今見清平,吏不敢派飯!”

[10]皇甫嵩、朱俊乘勝進(jìn)討汝南、陳國黃巾、追波才干陽翟,擊彭脫于西華,并破之,余賊降散,三郡悉平。嵩乃上言其狀,以功歸俊,于是進(jìn)封俊西鄉(xiāng)侯,遷鎮(zhèn)賊中郎將。詔嵩討東郡,俊討南陽。

[10]皇甫嵩、朱俊乘勝進(jìn)攻在汝南郡和陳國的黃巾軍,在陽翟追擊黃巾將領(lǐng)波才,在西華攻打黃巾軍另一將領(lǐng)彭脫,都取得了勝利。黃巾軍的剩余部眾或者投降,或者逃散,三郡的叛亂被全部平定?;矢︶陨蠒鴪蟾孀鲬?zhàn)情況,將功勞歸于朱俊。于是朝廷進(jìn)封朱俊為西鄉(xiāng)侯,提升為鎮(zhèn)賊中郎將。靈帝下詔,命令皇甫嵩討伐東郡的黃巾軍,朱俊計伐南陽的黃巾軍。

北中郎將盧植連戰(zhàn)破張角,斬獲萬余人,角等走保廣宗。植筑圍鑿塹,造作云梯,垂當(dāng)拔之。帝遣小黃門左豐視軍,或勸植以賂送豐,植不肯。豐還,言于帝曰:“廣宗賊易破耳,盧中郎固壘息軍,以待天誅。”帝怒,檻車徵植,減死一等;遣東中郎將隴西董卓代之。

北中郎將盧植率軍連續(xù)戰(zhàn)敗張角,斬殺和俘虜黃巾軍一萬余人,張角等退保廣宗縣城。盧值率軍將廣宗城包圍,修筑長墻,挖掘壕溝,制造攻城用的云梯,馬上就要攻下廣宗城。恰在此時,靈帝派小黃門左豐到盧植軍中視察。有人勸盧植賄賂左豐,盧植不肯。左豐回到洛陽,對靈帝說:“據(jù)守廣宗的賊寇很容易攻破,然而盧植只是讓軍隊躲在營壘里休息,等待上天誅殺張角?!膘`帝大怒,派人用囚車將盧植押解回洛陽,判處比死罪輕一等的處分。派東中郎將、隴西人董卓代替盧植任職。

[11]巴郡張以妖術(shù)為人療病,其法略與張角同,令病家出五斗米,號“五斗米師”。秋,七月,聚眾反,寇郡縣;時人謂之“米賊”。

[11]巴郡人張用法術(shù)為人治病,所用方法大致與張角相同。他治病時,讓病家出五斗米,因此號為“五斗米師”。秋季,七月,張聚眾起來造反,攻打郡、縣,當(dāng)時人稱他們?yōu)椤懊踪\”。

[12]八月,皇甫嵩與黃巾戰(zhàn)于蒼亭,獲其帥卜巳。董卓攻張角無功,抵罪。乙巳,詔嵩討角。

[12]八月,皇甫嵩與黃巾軍在蒼亭大戰(zhàn),俘虜黃巾軍將領(lǐng)卜巳。董卓進(jìn)攻張角,未能取勝,受到處分。乙巳(初三),靈帝下詔,命皇甫嵩率軍征討張角。

[13]九月,安平王續(xù)坐不道,誅,國除。

[13]九月,安平王劉續(xù)被指控為大逆不道,處死,封國撤銷。

初,續(xù)為黃巾所虜,國人贖之得還,朝廷議復(fù)其國。議郎李燮曰:“續(xù)守藩不稱,捐辱圣朝,不宜復(fù)國?!背⒉粡?。燮坐謗毀宗室,輸作左校;未滿歲,王坐誅,乃復(fù)拜議郎。京師為之語曰:“父不肯立帝,子不肯立王。”

當(dāng)初,劉續(xù)被黃巾軍所俘,安平國人將他贖回。朝廷進(jìn)行討論,打算恢復(fù)他的封國。議郎李燮提出:“劉續(xù)身為一個藩王,不僅沒有盡到職責(zé),損害了朝廷的聲譽,不該讓他恢復(fù)封國。”朝廷沒有聽從李燮的意見。李燮被指控為誹謗宗室,送到左校去服苦役。不到一年,安平王劉續(xù)因罪被處死,李燮才被釋放,重新任議郎。京城洛陽人將此事與其父李固不肯立質(zhì)帝、桓帝事聯(lián)系在一起,稱頌說:“父不肯立帝,子不肯立王?!?/p>

[14]冬,十月,皇甫嵩與張角弟梁戰(zhàn)于廣宗,梁眾精勇,嵩不能克;明日,乃閉營休士以觀其變,知賊意稍懈,乃譖夜勒兵,雞鳴,馳赴其陳,戰(zhàn)至晡時,大破之,斬梁,獲首三萬級,赴河死者五萬許人。角先已病死,剖棺戮尸,傳首京師。十一月,嵩復(fù)攻角弟寶于下曲陽,斬之,斬獲十余萬人。即拜嵩為左車騎將軍,領(lǐng)冀州牧,封愧里侯。嵩能溫恤士卒,每軍行頓止,須營幔修立,然后就舍,軍士皆食,爾乃嘗飯,故所向有功。

[14]冬季,十月,皇甫嵩與張角的弟弟張梁交戰(zhàn)于廣宗,張梁率領(lǐng)的黃巾軍驍勇善戰(zhàn),皇甫嵩未能取勝。第二天,皇甫嵩關(guān)閉營門,讓士兵休息,以觀察敵軍的變化??吹近S巾軍情緒逐漸松懈,便趁夜部署軍隊,清晨雞鳴之時,疾馳沖向敵陣。交戰(zhàn)至傍晚時,黃巾軍大敗,張梁被斬首,黃巾軍三萬多人被殺,約五萬人被逼落河中淹死。張角在此之前已經(jīng)病故,他的棺材被剖開,亂刀碎尸,頭顱被送到洛陽。十一月,皇甫嵩又在下曲陽進(jìn)攻張角的弟弟張寶,張寶被斬殺,黃巾軍被殺、被俘共十余萬人。靈帝聞訊大喜,立即任命皇甫嵩為左車騎將軍,兼冀州牧,并封為槐里侯?;矢︶阅軌蝮w恤士兵,每次行軍休息時,總是等到營帳全部修好,他才去休息,士兵全都吃上飯,他才去吃。所以能夠所向無敵,建立功勛。

[15]北地先零羌及罕、河關(guān)群盜反,共立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李文侯為將軍,殺護(hù)羌校尉泠徵。金城人邊章、韓遂素著名西州,群盜誘而劫之,使專任軍政,殺金城太守陳懿,攻燒州郡。

[15]北地郡羌族的先零部落及罕、河關(guān)兩地的盜賊起來反抗,共同擁立湟中的義勇首領(lǐng)胡人北宮伯玉和李文侯為將軍,殺死護(hù)羌校尉泠征。金城人邊章、韓遂在西州素有盛名,起事者將其誘騙來,武力脅迫他們主持軍政事務(wù),殺死金城太守陳懿,攻打焚燒州郡官府。

初,武威太守倚恃權(quán)貴,恣行貪暴,涼州從事武都蘇正和案致其罪。刺史梁鵠懼,欲殺正和以免其負(fù),訪于漢陽長史敦煌蓋勛。勛素與正和有仇,或勸勛因此報之,勛曰:“謀事殺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蹦酥G鵠曰:“夫紲?zhǔn)锄楒?,欲其鷙也。鷙而亨之,將何用哉!”鵠乃止。正和詣勛求謝,勛不見,曰:“吾為梁使君謀,不為蘇正和也?!痹怪绯?。

起初,武威郡的太守依仗權(quán)貴的勢力,為所欲為,貪污殘暴。涼州從事、武都人蘇正和調(diào)查并舉發(fā)了他的罪行。涼州刺史梁鵠感到害怕,想殺死蘇正和,以免牽連自己,于是去征求漢陽郡長史、敦煌人蓋勛的意見。蓋勛一向與蘇正和有仇,有人勸蓋勛乘此機會進(jìn)行報復(fù),蓋勛說:“借刺史向我征求意見的機會謀害人才,是不忠;乘人之危,是不仁?!彼麆褡枇葫]說:“人們養(yǎng)獵鷹,是要用它捕捉獵物,如因獵鷹捕捉了獵物而將它煮殺,那么養(yǎng)它還有什么用呢?梁鵠便打消了殺蘇正和的念頭。蘇正和聽說此事后,前去拜訪蓋勛,向他致謝。蓋勛避而不見,說:“我是為梁使君著想,并不是為了蘇正和?!彼麑μK正和的仇恨絲毫未減,一如當(dāng)初。

后刺史左昌盜軍谷數(shù)萬,勛諫之。昌怒,使勛與從事辛曾、孔常別屯阿陽以拒賊,欲困軍事罪之;而勛數(shù)有戰(zhàn)功。及北宮伯玉之攻金城也,勛勸昌救之,昌不從。陳懿既死,邊章等進(jìn)圍昌于冀,昌召勛等自救,辛曾等疑不肯赴,勛怒曰:“昔莊賈后期,穰苴奮劍。今之從事豈重于古之監(jiān)軍乎!”曾等懼而從之。勛至冀,誚讓章等以背叛之罪;皆曰:“左使君若早從君言,以兵臨我,庶可自改;今罪已重,不得降也?!蹦私鈬ァ?/p>

后來,刺史左昌偷盜軍糧數(shù)萬石,蓋勛進(jìn)行勸阻,左昌大怒,遂讓蓋勛與從事辛曾、孔常率軍另駐阿陽抵抗盜賊,想借口蓋勛作戰(zhàn)不力而加罪于他。然而蓋勛屢立戰(zhàn)功,左昌無計可施。及至北宮伯玉攻打金城,蓋勛勸左昌發(fā)兵援救,左昌沒有聽從他的意見。陳懿死后,邊章等進(jìn)軍,在冀縣包圍左昌。左昌召蓋勛等去救援,辛曾等人遲疑,不肯出兵。蓋勛大怒說:“從前莊賈身為監(jiān)軍而延誤軍期,被司馬穰苴處死,今天的從事難道比古時的監(jiān)軍還要尊貴嗎?”辛曾等感到害怕,便聽從他的主張,出兵援救。蓋勛到達(dá)冀縣后,用背叛的罪名斥責(zé)邊章等人,邊章等人都說:“假如左  刺史早些聽從您的意見,出兵對付我們,或許我們還能改過自新。如今罪過已重,不能歸降了?!庇谑?,撤除對冀縣的包圍離去。

叛羌圍校尉夏育于畜官,勛與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為羌所敗。勛余從不及百人,身被三創(chuàng),堅坐不動,指木表曰:“尸我于此!”句就種羌滇吾以兵捍眾曰:“蓋長史賢人,汝曹殺之者為負(fù)天?!眲籽隽R曰:“死反虜!汝何知,促來殺我!”眾相視而驚。滇吾下馬與勛,勛不肯上,遂為羌所執(zhí)。羌服其義勇,不敢加害,送還漢陽。后刺史楊雍表勛領(lǐng)漢陽太守。

叛亂的羌族人將護(hù)羌校尉夏育圍困在官府畜牧場。蓋勛與州、郡聯(lián)合出兵去救夏育。援軍行進(jìn)到狐,被羌族人打敗。蓋勛手下所剩不足一百人,身上三處負(fù)傷,但仍穩(wěn)坐不動。他指著路邊的木牌說:“就將我的尸體放在這里?!本渚筒柯涞那既耸最I(lǐng)滇吾手執(zhí)武器不許眾人殺死蓋勛,并說:“蓋長史是一位賢人,你們?nèi)绻麑⑺麣⑺?,就會得罪上天?!鄙w勛仰天大罵道:“該死的反叛羌人,你知道什么,趕快來殺我!”羌人都大吃一驚,面面相覷。滇吾下馬讓蓋勛騎,蓋勛不肯上馬,于是被羌人俘虜。羌人欽佩他的仁義與勇敢,不敢加害,便將他送回漢陽。后來,涼州刺史的楊雍上表保舉蓋勛兼任漢陽太守。

[16]張曼成余黨更以趙弘為帥,眾復(fù)盛,至十余萬,據(jù)宛城。朱俊與荊州刺史徐等合兵圍之,自六月至八月不拔;有司奏徵俊。司空張溫上疏曰:“昔秦用白起,燕任樂毅,皆曠年歷載,乃能克敵??∮憹}川已有功效,引師南指,方略已設(shè);臨軍易將,兵家所忌,宜假日月,責(zé)其成功。”帝乃止。俊擊弘,斬之。

[16]黃巾將領(lǐng)張曼成被殺后,所余部眾又擁立趙弘為統(tǒng)師,人數(shù)再度擴大,達(dá)到十余萬,攻占了宛城。朱俊與荊州刺史徐等率軍聯(lián)合將宛城包圍起來。從六月攻至八月,一直未能攻克。有關(guān)部門要求將朱俊調(diào)回。司空張溫上書說:“從前秦國任用白起,燕國任用樂毅,都是經(jīng)過長年艱苦奮戰(zhàn),才能戰(zhàn)勝敵人。在征討潁川黃巾時便已建立戰(zhàn)功,揮師南下,已經(jīng)確定作戰(zhàn)計劃;在戰(zhàn)爭之中更換統(tǒng)帥,是兵家的禁忌。應(yīng)該再給一些時間,讓他取得成功?!膘`帝這才作罷。不久,朱俊發(fā)動進(jìn)攻,將趙弘斬殺。

賊帥韓忠復(fù)據(jù)宛拒俊,俊鳴鼓攻其西南,賊悉眾赴之;俊自將精卒掩其東北,乘城而入。忠乃退保小城,惶懼乞降;諸將皆欲聽之,俊曰:“兵固有形同而勢異者。昔秦、項之際,民無定主,故賞附以勸來耳。今海內(nèi)一統(tǒng),唯黃巾造逆。納降無以勸善,討之足以懲惡。今若受之,更開逆意,賊利則進(jìn)戰(zhàn),鈍則乞降,縱敵長寇,非良計也!”因急攻,連戰(zhàn)不克。俊登土山望之,顧謂司馬張超曰:“吾知之矣。賊今外圍周固,內(nèi)營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戰(zhàn)也。萬人一心,猶不可當(dāng),況十萬乎!不如撤圍,并兵入城,忠見圍解,勢必自出,自出則意散,破之道也。”既而解圍,忠果出戰(zhàn),俊因擊,大破之,斬首萬余級。

黃巾將領(lǐng)韓忠再次占據(jù)宛城抗拒朱俊。朱俊讓士兵們敲著軍鼓進(jìn)攻宛城西南角,黃巾軍全都趕赴該處抵御。朱俊卻親率精兵襲擊宛城的東北角,登上城墻而入。韓忠退守小城,驚慌失措,要求投降。諸將都愿意接受,但朱俊說:“在軍事上,本有形式相同而實質(zhì)不同的情況,從前秦末  項羽爭霸的時候,人民沒有確定的君主,因此要獎賞歸附者,以鼓勵人們前來歸順。如今天下統(tǒng)一,只有黃巾軍起來造反,如果接受了他們的投降,就無法鼓勵那些守法的百姓;而嚴(yán)厲鎮(zhèn)壓,就能懲罰罪犯?,F(xiàn)在如果接受他們的投降,就會進(jìn)一步助長叛軍的勢頭,他們在有利時起兵進(jìn)攻,不利時則請求投降。這是放縱敵人的作法,不是上策?!敝炜∵B續(xù)發(fā)起猛攻,未能攻克。他登上土山,觀察黃巾軍的情況,回頭對司馬張超說:“我知道原因了?,F(xiàn)在叛軍被嚴(yán)密圍住,內(nèi)部形勢危急,他們求降不成,突圍又無路可走,因而死戰(zhàn)。萬人一心,已是勢不可擋,更何況十萬人一心呢!不如撤除包圍圈,集中兵力攻城。韓忠見到包圍解除了,勢必自己出來求生,自己出城定會各尋生路,斗志全消。這是破敵的最好辦法。”于是朱俊解除包圍,韓忠果然出戰(zhàn),朱俊乘勢攻擊,大破黃巾軍,殺死一萬余人。

南陽太守秦頡殺忠,余眾復(fù)奉孫夏為帥,還屯宛。俊急攻之,司馬孫堅率眾先登;癸巳,拔宛城。孫夏走,俊追至西鄂精山,復(fù)破之,斬萬余級。于是黃巾破散,其余州郡所誅,一郡數(shù)千人。

南陽太守秦頡殺死韓忠,剩下的黃巾軍又推舉孫夏為統(tǒng)帥,再次占領(lǐng)宛城。朱俊發(fā)起猛攻,司馬孫堅率領(lǐng)部下首先登上城墻。癸巳(二十二日),攻下宛城。孫夏逃走,朱俊追至西鄂縣的精山,再次擊潰黃巾軍,斬殺一萬余人。黃巾軍潰不成軍。其他州、郡誅殺的黃巾余眾,每郡數(shù)千人。

[17]十二月,己巳,赦天下,改元。

[17]十二月,己巳(二十九日),大赦天下,改年號為中平元年。

[18]豫州刺史太原王允破黃巾,得張讓賓客書,與黃巾交通,上之。上責(zé)怒讓;讓叩頭陳謝,竟亦不能罪也。讓由是以事中允,遂傳下獄,會赦,還為刺史;旬日間,復(fù)以他罪被捕。楊賜不欲使更楚辱,遣客謝之曰:“君以張讓之事,故一月再徵,兇慝難量,幸為深計!”諸從事好氣決者,共流涕奉藥而進(jìn)之。允厲聲曰:“吾為人臣,獲罪于君,當(dāng)伏大辟以謝天下,豈有乳藥求死乎!”投杯而起,出就檻車。既至,大將軍進(jìn)與楊賜、袁隗共上疏請之,得減死論。

[18]豫州刺史太原人王允打敗黃巾軍,從收繳物品中查出宦官首領(lǐng)張讓門下的賓客與黃巾軍往來聯(lián)系的書信,便將這些信件上報朝廷。靈帝知道后大發(fā)雷霆,斥責(zé)張讓。張讓叩頭請罪,靈帝竟也不再追究。于是張讓尋機誣告王允,遂將王允逮捕入獄。恰巧趕上大赦,王允得以恢復(fù)原職??墒窃谑熘畠?nèi)又以別的罪名被捕。楊賜不愿讓王允再遭受拷打的痛苦和羞辱,派人對王允說:“因為你揭發(fā)了張讓,所以會一月之內(nèi)再次被捕。張讓兇惡無比,陰險難測,希望你好好考慮一下,是否還要再受折辱?!蓖踉蕦傧履切┠贻p氣盛的從事們,淚流滿面,一同將毒藥進(jìn)奉給王允。王允厲聲說道:“我身為一個臣子,得罪了君王,理應(yīng)由司法機構(gòu)正式處死,以公告天下,怎么能服毒自殺呢!”于是摔掉藥杯,奮然起身,出門登上囚車。他被押解到廷尉以后,大將軍何進(jìn)與楊賜、袁隗一起上書營救,王允才得以免死,被判處減死一等之罪。

二年(乙丑、185)

二年(乙丑,公元185年)

[1]春,正月,大疫。

[1]春季,正月,瘟疫到處流行。

[2]二月,己酉,南宮云臺災(zāi)。庚戌,樂城門災(zāi)。

[2]二月,巳酉(初十),洛陽南宮的云臺發(fā)生火災(zāi)。庚戌(十一日),皇宮的樂城門又發(fā)生火災(zāi)。

中常侍張讓、趙忠說帝斂天下田,十錢,以修宮室,鑄銅人。樂安太守陸康上疏諫曰:“昔魯宣稅而災(zāi)自生,哀公增賦而孔子非之,豈有聚奪民物以營無用之銅人,捐舍圣戒,自蹈亡王之法哉!”內(nèi)幸譖康援引亡國以譬圣明,大不敬,檻車徵詣廷尉。侍御史劉岱表陳解釋,得免歸田里???,續(xù)之孫也。

中常侍張讓、趙忠勸說靈帝對全國的耕地加收田稅,每畝十錢,用以修建宮殿,鑄造銅人。樂安郡  太守陸康止書勸阻,說:“從前春秋時,魯宣公按畝征收田稅,因而蝗蟲的幼蟲大量孵出,造成災(zāi)害;魯哀公想要增加百姓的賦稅,孔子認(rèn)為這種作法不對。怎么能強行搜刮人民的財物去修造無用的銅人?又怎么能將圣人的告誡棄之腦后,自己去效仿亡國君主的作法呢?”宦官們攻擊陸康援引亡國的例子,來比喻圣明的皇帝,是犯了褻瀆皇帝的“大不敬”的罪過。遂用囚車將陸康押送到廷尉監(jiān)獄。侍御史劉岱上書為他辯解,陸康才未被處死,放逐還鄉(xiāng)。陸康是陸續(xù)的孫子。

又詔發(fā)州郡材木文石,部送京師。黃門常侍輒令譴呵不中者,因強折賤買,僅得本賈十分之一,因復(fù)貨之,宦官復(fù)不為即受,材木遂至腐積,宮室連年不成。刺史、太守復(fù)增私調(diào),百姓呼嗟。又令西園騶分道督趣,恐動州郡,多受賕賂。刺史、二千石及茂才、孝廉遷除,皆責(zé)助軍、修宮錢,大郡至二三千萬,余各有差。當(dāng)之官者,皆先至西園諧價,然后得去;其守清者乞不之官,皆迫遣之。時鉅鹿太守河內(nèi)司馬直新除,以有清名,減責(zé)三百萬。直被詔,悵然曰:“為民父母而反割剝百姓以稱時求,吾不忍也?!鞭o疾;不聽。行至孟津,上書極陳當(dāng)世之失,即吞藥自殺。書奏,帝為暫絕修宮錢。

靈帝又下詔讓各州、郡向朝廷進(jìn)獻(xiàn)木材及紋理美觀的石料,分批送往京城洛陽?;鹿賯冊隍炇諘r,百般挑剔,對認(rèn)為不合格的,強迫州、郡官賤賣,價格僅為原價的十分之一。各州、郡不能完成定額,于是重新購買木材,而宦官們?nèi)允前侔闾籼?,不肯立即接收,致使運來的木材都堆積在一起朽壞了,宮殿則連年未能修成。各地的刺史、太守更乘機私自增加百姓賦稅,從中貪污,人民怨嘆哀鳴。靈帝又命令西園的皇家衛(wèi)士分別到各州、郡去督促,這些人恐嚇驚攏州郡官府,收受大量賄賂。刺史、二千石官員以及茂才、孝廉在升遷和赴任時,都要交納“助軍”和“修宮”錢。大郡的太守,通常要交二三千萬錢,其余的依官職等級不同而有差別。凡是新委任的官員,都要先去西園議定應(yīng)交納的錢數(shù),然后方能赴任。有些清廉之士,請求辭職不去的,也都被逼迫上任、交錢。當(dāng)時,河內(nèi)人司馬直剛剛被任命為鉅鹿太守,因他平素有清謙之稱,故將他應(yīng)交的數(shù)額減少三百萬。司馬直接到詔書后,悵然長嘆,說:“身為百姓的父母官,卻要剝削百姓去迎合當(dāng)前這種弊政,我于心不忍?!彼旖杩谟胁《o職,但是未獲批準(zhǔn)。在赴任途中,他走到孟津,上書極為詳細(xì)直率地陳述了當(dāng)時的各種弊政,然后服毒自殺。他的奏章呈上后,靈帝受到震動,暫時停止征收修宮錢。

[3]以朱俊為右車騎將軍。

[3]任命朱俊為右車騎將軍。

[4]自張角之亂,所在盜賊并起,博陵張牛角、常山褚飛燕及黃龍、左校、于氐根、張白騎、劉石、左髭文八、平漢大計、司隸緣城、雷公、浮云、白雀、楊鳳、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眭固、苦蝤之徒,不可勝數(shù),大者二三萬,小者六七千人。

[4]自從張角舉事之后,各地盜賊紛紛起事。有博陵人張牛角、常山人褚飛燕以及  黃龍、左校、于氐根、張白騎、劉石、左髭文八、平漢大計、司隸緣城、雷公、浮云、白雀、楊鳳、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眭固、苦蝤等,簡直舉不勝舉。這些隊伍大的有二三萬人,小的有六七千人。

張牛角、褚飛燕合軍攻癭陶,牛角中流矢,且死,令其眾奉飛燕為帥,改姓張。飛燕名燕,輕勇捷,故軍中號曰“飛燕”。山谷寇賊多附之,部眾廣,殆至百萬,號黑山賊,河北諸郡縣并被其害,朝廷不能討。燕乃遣使至京師,奏書乞降;遂拜燕平難中郎將,使領(lǐng)河北諸山谷事,歲得舉孝廉、計吏。

張牛角和褚飛燕聯(lián)合進(jìn)攻癭陶,張牛角被流箭射中,臨死之前,命令他的部下尊奉褚飛燕為統(tǒng)帥,同時讓褚飛燕改姓張。褚飛燕原名為褚燕,因他身輕如燕,又驍勇善戰(zhàn),故此軍中都稱他為“飛燕”。張燕接管了張牛角的隊伍之后,山區(qū)的叛匪紛紛歸附到他麾下,部眾漸多,達(dá)到近百萬人,號稱“黑山賊”。黃河以北的各郡、縣都受到侵?jǐn)_,朝廷卻無力派兵圍剿。于是,張燕派使者到京城洛陽,上書朝廷請求歸降。靈帝于是任命張燕為平難  中郎將,使他管理黃河以北山區(qū)的行政及治安事務(wù),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薦孝廉,并派遣計吏到洛陽去匯報。

[5]司徒袁隗免。三月,以廷尉崔烈為司徒。烈,之從兄也。

[5]司徒袁隗被免職。三月,任命廷尉崔烈為司徒。崔烈是崔的堂兄。

是時,三公往往因常侍、阿保入錢西園而得之,段、張溫等雖有功勤名譽,然皆先輸貨財,乃登公位。烈因傅母入錢五百萬,故得為司徒。及拜日,天子臨軒,百僚畢會,帝顧謂親幸者曰:“悔不少靳,可至千萬!”程夫人于傍應(yīng)曰:“崔公,冀州名士,豈肯買官!賴我得是,反不知姝邪!”烈由是聲譽頓衰。

當(dāng)時,官員往往通過宦官或者靈帝幼時的乳母,向西園進(jìn)獻(xiàn)財物后,才能出任三公。段、張溫等人雖然立有軍功或是很有聲望,但也都是先進(jìn)獻(xiàn)錢物,然后才能登上三公之位。崔烈通過靈帝的乳母進(jìn)獻(xiàn)五百萬錢,因此當(dāng)上司徒。到正式任命那天,靈帝親自出席,百官都來參加。靈帝對左右的親信說:“真后悔沒有稍吝惜一些,否則可以要到一千萬。”乳母程夫人在旁邊接著說:“崔烈是冀州的名士,怎么肯用錢來買官!多虧了我,他才肯出這么多,您反而不滿意嗎!”因此,崔烈的聲望頓時大為下跌。

[6]北宮伯玉等寇三輔,詔左車騎將軍皇甫嵩鎮(zhèn)長安以討之。

[6]北宮伯玉等進(jìn)攻三輔地區(qū),靈帝下詔,命左車騎將軍皇甫嵩鎮(zhèn)守長安,指揮大軍進(jìn)行討伐。

時涼州兵亂不止,征發(fā)天下役賦無已,崔烈以為宜棄涼州。詔會公卿百官議之,議郎傅燮厲言曰:“斬司徒,天下乃安!”尚書奏燮廷辱大臣。帝以問燮,對曰:“樊噲以冒頓悖逆,憤激思奮,未失人臣之節(jié),季布猶曰‘噲可斬也’。今涼州天下要沖,國家藩衛(wèi)。高祖初興,使酈商別定隴右;世宗拓境,列置四郡,議者以為斷匈奴右臂。今牧御失和,使一州叛逆;烈為宰相,不念為國思所以弭之之策,乃欲割棄一方萬里之土,臣竊惑之!若使左衽之虜?shù)镁哟说?,士勁甲堅,因以為亂,此天下之至慮,社稷之深憂也。若烈不知,是極蔽也;知而故言,是不忠也?!钡凵贫鴱闹?/p>

當(dāng)時,涼州地區(qū)不斷有人起兵造反,官府為了籌措進(jìn)行征討的軍費,不斷加征賦稅?!∷就酱蘖艺J(rèn)為應(yīng)該放棄涼州。靈帝下詔讓公卿百官商議這件事,議郎傅燮正顏厲色地說道:“斬了司徒,天下才能安定!”尚書彈劾傅燮在宮殿上公開侮辱大臣有罪。靈帝命傅燮陳述理由,傅燮回答說:“以前樊噲因為匈奴冒頓單于冒犯中國,出于忠義激憤,要求出兵征討,并沒有失去人臣禮節(jié),而季布還說:‘樊噲應(yīng)該處死。’如今涼州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并負(fù)有守護(hù)國家西邊門戶的重任。高祖剛剛平定天下時,就讓酈商去占領(lǐng)隴右;武帝開拓疆土,設(shè)立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當(dāng)時輿論認(rèn)為這是切斷了匈奴的右臂。現(xiàn)在,地方官員治理失當(dāng),致使全州起來造反,崔烈身為宰相,不為國家考慮如何平定叛亂的策略,反而要舍棄這塊廣袤萬里的國土,我感到困感不解!如果胡人得以居住此地,兵強馬壯,鎧甲堅實,據(jù)以作亂,這就是天下最大的憂慮,甚至?xí)<罢?quán)的穩(wěn)固。假如崔烈不懂這一點,說明他極端愚蠢;如果他懂得而故意提此建議,則是不忠?!膘`帝同意并聽從了傅燮的意見。

[7]夏,四月,庚戌,大雨雹。

[7]夏季,四月,庚戌(十二日)天降大雹。

[8]五月,太尉鄧盛罷;以太仆河南張延為太尉。

[8]五月,太尉鄧盛被免職。任命太仆、河南人張延為太尉。

[9]六月,以討張角功,封中常侍張讓等十二人為列侯。

[9]六月,靈帝以討伐張角有功的名義,封中常侍張讓等十二人為列侯。

[10]秋,七月,三輔螟。

[10]秋季,七月,三輔地區(qū)螟蟲成災(zāi)。

[11]皇甫嵩之討張角也,過鄴,見中常侍趙忠舍宅逾制,奏沒入之。又中常侍張讓私求錢五千萬,嵩不與。二人由是奏嵩連戰(zhàn)無功,所費者多,征嵩還,收左車騎將軍印綬,削戶六千。八月,以司空張溫為車騎將軍,執(zhí)金吾袁滂為副,以討北宮伯玉;拜中郎將董卓為破虜將軍,與蕩寇將軍周慎并統(tǒng)于溫。

[11]皇甫嵩征討張角時,途經(jīng)鄴城,看到中常侍趙忠建造的住宅超過法定的規(guī)格,就上奏朝廷建議將趙忠的宅第予以沒收。此外,中常侍張讓曾私下向皇甫嵩索取五千萬錢賄賂,被皇甫嵩久戰(zhàn)不勝,沒有戰(zhàn)功,浪費了大批軍用物資。于是,靈帝便將皇甫嵩召回洛陽,收回他左車騎將軍的印信綬帶,并把他的封邑削減六千戶。八月,任命司空張溫為車騎將軍,執(zhí)金吾袁滂作他的副手,率軍征討北宮伯玉。并任命中郎將董卓為破虜將軍,與蕩寇將軍周慎一起歸張溫指揮。

[12]九月,以特進(jìn)楊賜為司空。冬,十月,庚寅,臨晉文烈侯楊賜薨。以光祿大夫許相為司空。相,訓(xùn)之子也。

[12]九月,任命特進(jìn)楊賜為司空。冬季,十月,庚寅(疑誤),臨晉侯楊賜去世,被謚為“文烈”。任命光祿大夫許相為司空。許相是許訓(xùn)的兒子。

[13]諫議大夫劉陶上言:“天下前遇張角之亂,后遭邊章之寇,今西羌逆類已攻河?xùn)|,恐遂轉(zhuǎn)盛,豕突上京。民有百走退死之心,而無一前斗生之計,西寇浸前,車騎孤危,假令失利,其敗不救。臣自知言數(shù)見厭,而言不自裁者,以為國安則臣蒙其慶,國危則臣亦先亡也。謹(jǐn)復(fù)陳當(dāng)今要急八事?!贝筝^言天下大亂,皆由宦官。宦官共讒陶曰:“前張角事發(fā),詔書示以威恩,自此以來,各各改悔。今者四方安靜,而陶疾害圣政,專言妖孽。州郡不上,陶何緣知?疑陶與賊通情?!庇谑鞘仗障曼S門北寺獄,掠按日急。陶謂使者曰:“臣恨不與伊、呂同疇,而以三仁為輩。今上殺忠謇之臣,下有憔悴之民,亦在不久,后悔何及!”遂閉氣而死。前司徒陳耽為人忠正,宦官怨之,亦誣陷,死獄中。

[13]諫議大夫劉陶上書說:“天下先有張角之亂,后有邊章之亂。如今西邊的羌族叛軍已在攻打河?xùn)|郡,恐怕要越鬧越大,威脅到京城洛陽的安全。百姓們只有許多撤退逃生的念頭,而沒有一點前進(jìn)奮戰(zhàn)以求生存的打算。西面的叛軍日漸逼進(jìn),車騎將軍張溫孤軍無援,假如疆場失利,敗局將不可收拾。我深知這樣反復(fù)上書,必將招致陛下的厭煩,但是仍然不克制自己,要繼續(xù)向陛下進(jìn)言,是因為我知道,國家平安,我也將從中受益;國家危險,我則會先行毀滅?,F(xiàn)在,我再次陳述目前急待處理的八件事情?!边@八件要事的主旨,是指出天下之所以大亂,都是因宦官引起。于是宦官們一齊向靈帝誣陷劉陶,說:“以前,張角反叛之后,陛下發(fā)布詔書,威恩并施。從那以后,叛亂者都已改悔?,F(xiàn)在四方安寧,而劉陶對陛下圣明的政治不滿,專門揭露妖孽一類的黑暗面。劉陶所言之事,州、郡并沒有上報,他又是怎么知道的?我們懷疑劉陶與賊人有聯(lián)系?!膘`帝于是下令逮捕劉陶,送交宦官控制的黃門北寺監(jiān)獄,嚴(yán)型拷問,日益迫急。劉陶對代表皇帝審訊的使臣說:“我恨自己不能像伊尹、呂尚那樣為明主出力,卻與商朝末年的微子、箕子、比干三位仁人同一命運。如今上面濫殺忠良正直的臣子,下面的百姓則憔悴不堪,這個政權(quán)也不會支持很久了,將來后悔也來不及了!”于是,閉住氣自殺身亡。前任  司徒陳耽為人忠正,宦官們很怨恨他,也加以誣陷,使他死在獄中。

[14]張溫將諸郡兵步騎十余萬屯美陽,邊章、韓遂亦進(jìn)兵美陽,溫與戰(zhàn),輒不利。十一月,董卓與右扶風(fēng)鮑鴻等并兵攻章、遂,大破之,章、遂走榆中。

[14]張溫統(tǒng)率諸郡的步、騎兵十余萬駐扎在美陽。邊章、韓遂也進(jìn)軍美陽,張溫與他們交戰(zhàn)失利。十一月,董卓與右扶風(fēng)鮑鴻等合兵進(jìn)攻邊章、韓遂,大破他們統(tǒng)領(lǐng)的西羌軍。邊章、韓遂敗退榆中。

溫遣周慎將三萬人追之。參軍事孫堅說慎曰:“賊城中無谷,當(dāng)外轉(zhuǎn)糧食,堅愿得萬人斷其運道,將軍以大兵繼后,賊必困乏而不敢戰(zhàn),走入羌中,并力討之,則涼州可定也!”慎不從,引軍圍榆中城,而章、遂分屯葵園峽,反斷慎運道,慎懼,棄車重而退。

張溫派周慎率領(lǐng)三萬人追剿邊章、韓遂。參軍事孫堅向周慎建議說:“叛軍據(jù)守的城中缺少糧食,將從外面運入。我愿充領(lǐng)一萬人,截斷敵軍的運糧道,將軍統(tǒng)大軍跟在后面接應(yīng),叛軍必然會因疲憊饑餓而不敢應(yīng)戰(zhàn),退回羌人腹地。到那時,再合力圍剿他們,就可以平定涼州?!敝苌鳑]有聽從他的建議,率軍將榆中城團團圍住。而邊章、韓遂分兵駐守葵園峽,反而將官軍的運糧道路截斷。周慎感到恐慌,丟棄輜重撤軍。

溫又使董卓將兵三萬討先零羌,羌、胡圍卓于望垣北,糧食乏絕,乃于所渡水中立以捕魚,而潛從下過軍。此賊追之。決水已深,不得渡,遂還屯扶風(fēng)。

張溫又派董卓率領(lǐng)三萬人去討伐羌族的先零部落。羌人與胡人在望垣以北將董卓團團圍住。董卓軍中缺糧,于是便在打算渡河的地方筑起堤堰,假裝要捕魚充饑。然后,在堤堰的掩護(hù)之下,悄然撤退。等到羌人發(fā)覺而追擊時,董卓早將堤堰決開,河水已深,致使羌人無法過河追趕。于是董卓回師,駐扎扶風(fēng)。

張溫以詔書召卓,卓良久乃詣溫;溫責(zé)讓卓,卓應(yīng)對不順。孫堅前耳語謂溫曰:“卓不怖罪而鴟張大語,宜以召不時至,陳軍法斬之。”溫曰:“卓素著威名于河、隴之間,今日殺之,西行無依?!眻栽唬骸懊鞴H率王師,威震天下,何賴于卓!觀卓所言,不假明公,輕上無禮,一罪也;章、遂跋扈經(jīng)年,當(dāng)以時進(jìn)討,而卓云未可,沮軍疑眾,二罪也;卓受任無功,應(yīng)召稽留,而軒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將仗鉞臨眾,未有不斷斬以成功者也。今明公垂意于卓,不即加誅,虧損威刑,于是在矣?!睖夭蝗贪l(fā),乃曰:“君且還,卓將疑人?!眻运斐?。

張溫以皇帝的詔書征召董卓,董卓拖延很久才前去晉見張溫。張溫責(zé)備董卓,而董卓應(yīng)答時毫不恭順。孫堅上前附在張溫的耳邊悄聲說道:“董卓不怕獲罪,反而氣焰囂張,口氣很大,應(yīng)該按照軍法‘受召不及時到達(dá)’一條,申明法令,予以處斬。”張溫回答說:“董卓在黃河、隴山之間一向有威望,今天將他殺死,西征將沒有依靠。”孫堅說:“將軍親自統(tǒng)率皇家大軍,威震天下,何必依賴于董卓!觀察董卓的言談舉止,對您不尊重,輕視長官,舉止無禮,是第一條罪狀;連章、韓遂叛亂一年多,應(yīng)及時征討,而董卓卻說不可,動搖軍心,是第二條罪狀;董卓接受委派,無功而回,長官征召時又遲遲不到,而且態(tài)度倨傲自大,是第三條罪狀。古代的名將受命統(tǒng)軍出征,沒有不靠斷然誅殺以成功的。如果將軍對董卓加意拉攏,不立即誅殺,那么,損害統(tǒng)帥威嚴(yán)和軍中法規(guī)的過失,就在您的身上?!睆垳夭蝗绦膭邮?,便說:“你先回去,時間一長,董卓會起疑心的?!睂O堅于是告辭而出。

[15]是歲,帝造萬金堂于西園,引司農(nóng)金錢、繒帛積堂中,復(fù)藏寄小黃門、常侍家錢各數(shù)千萬,又于河間買田宅,起第觀。

[15]本年,靈帝在西園修造萬金堂,把大司農(nóng)所管國庫中的金錢及綢緞等都搬到萬金堂中,堆得滿滿的。靈帝還把錢寄存在小黃門、中常侍家中,每家各存數(shù)千萬。并在他當(dāng)皇帝之前的封地河間購買田地,修建住宅。

三年(丙寅、186)

三年(丙寅,公元186年)

[1]春,二月,江夏兵趙慈反,殺南陽太守秦頡。

[1]春季,二月,江夏郡的兵士趙慈聚眾造反,殺死南陽郡太守秦頡。

[2]庚戌,赦天下。

[2]庚戌(十六日),大赦天下。

[3]太尉張延罷。遣使者持節(jié)就長安拜張溫為太尉。三公在外始于溫。

[3]太尉張延被免職。靈帝派遣使者持符節(jié)到長安,任命張溫為太尉。在京城以外任命三公,由張溫開始。

[4]以中常侍趙忠為車騎將軍。帝使忠論討黃巾之功,執(zhí)金吾甄舉謂忠曰:“傅南容前在東軍,有功不侯,天下失望。今將軍親當(dāng)重任,宜進(jìn)賢理屈,以副眾心。”忠納其言,遣弟城門校尉延致殷勤于傅燮。延謂燮曰:“南容少答我常侍,萬戶侯不足得也!”燮正色拒之曰:“有功不論,命也。傅燮豈求私賞哉!”忠愈懷恨,然憚其名,不敢害,出為漢陽太守。

[4]任命中常侍趙忠為車騎將軍。靈帝命趙忠評定討伐黃巾軍的功勞。執(zhí)金吾甄舉對趙忠說:“傅燮先前在征伐東方的黃巾軍時,立有大功,但是未被封侯,天下人感到失望。如今將軍親負(fù)這項重任,應(yīng)該推舉賢人,審理冤情,以滿足眾人之心?!壁w忠采納了甄舉的意見,派他的弟弟城門校尉趙延去向傅燮致意。趙延對傅燮說:“只要你肯稍稍接受我哥哥的友情,封萬戶侯則不在話下?!备帝普鼐芙^他說:“有功而未得到封賞,是我的命運不好,我豈能乞求私人的恩惠!”趙忠知道后,越發(fā)懷恨,然而顧忌傅燮的名望,不敢公開加以迫害,便任命他為漢陽郡太守,離開了京城。

[5]帝使鉤盾令宋典修南宮玉堂,又使掖庭令畢嵐鑄四銅人,又鑄四鐘,皆受二千斛。又鑄天祿、蝦蟆吐水于平門外橋東,轉(zhuǎn)水入宮。又作翻車、渴烏,施于橋西,用灑南北郊路,以為可省百姓灑道之費。

[5]靈帝讓鉤盾令宋典在南宮里修建玉堂殿。并讓掖庭令畢嵐鑄造四個銅人,再鑄四口銅鐘,容量都為兩千斛。又鑄造一種名為“天祿”的獸及吐水的蛤蟆,在平門外的橋東吐水,將水輸入皇宮之內(nèi)。又作翻車和渴烏,放在橋西,用來澆灑城外南北大道,認(rèn)為可以節(jié)省百姓灑水潑道的費用。

[6]五月,壬辰晦,日有食之。

[6]五月,壬辰晦(三十日),出現(xiàn)日食。

[7]六月,荊州刺史王敏討趙慈,斬之。

[7]六月,荊州刺史王敏討伐趙慈,將他斬殺。

[8]車騎將軍趙忠罷。

[8]車騎將軍趙忠被免職。

[9]冬,十月,武陵蠻反,郡兵討破之。

[9]冬季,十月,武陵蠻族反叛,武陵郡的軍隊將他們鎮(zhèn)壓下去。

[10]前太尉張延為宦官所譖,下獄死。

[10]前任太尉張延遭宦官們誣陷,被逮捕,死在獄中。

[11]十二月,鮮卑寇幽、并二州。

[11]十二月,鮮卑族侵掠幽州與并州。

[12]征張溫還京師。

[12]征召張溫回京城洛陽。

四年(丁卯、187)

四年(丁卯,公元187年)

[1]春,正月,己卯,赦天下。

[1]春季,正月,己卯(二十一日),大赦天下。

[2]二月,滎陽賊殺中牟令。三月,河南尹何苗討滎陽賊,破之;拜苗為車騎將軍。

[2]二月,滎陽盜賊殺死中牟縣令。三月,河南尹何苗統(tǒng)軍討伐滎陽盜賊,將他們鎮(zhèn)壓下去。靈帝任命何苗為車騎將軍。

[3]韓遂殺邊章及北宮伯玉、李文侯,擁兵十余萬,進(jìn)圍隴西,太守李相如叛,與遂連和。

[3]韓遂殺死邊章及北宮伯玉、李文侯,吞并了他們的部隊,指揮著十余萬大軍行動包圍了隴西郡。隴西郡太守李相如叛變朝廷,與韓遂聯(lián)合在一起。

涼州刺史耿鄙率六郡兵討遂。鄙任治中程球,球通奸利,士民怨之。漢陽太守傅燮謂鄙曰:“使君統(tǒng)政日淺,民未知教。賊聞大軍將至,必萬人一心,邊兵多勇,其鋒難當(dāng);而新合之眾,上下未和,萬一內(nèi)變,雖悔無及。不若息軍養(yǎng)德,明賞必罰,賊得寬挺,必謂我怯,群惡爭勢,其離可必。然后率已教之民,討成離之賊,其功可坐而待也!”鄙不從。夏,四月,鄙行至狄道,州別駕反應(yīng)賊,先殺程球,次害鄙,賊遂進(jìn)圍漢陽。城中兵少糧盡,燮猶固守。

涼州刺史耿鄙率領(lǐng)屬下六郡的軍隊討伐韓遂。耿鄙很信任治中程球,但程球貪贓枉法,好營私利,引起士人和百姓的不滿。漢陽太守傅燮對秋鄙說:“您到職的時間不長。人民還沒有很好地受到教化。賊軍聽說官軍即將征討,必然會萬眾一心。邊疆地區(qū)士兵人多驍勇善戰(zhàn),鋒銳難當(dāng)。而我軍則是由六郡的軍隊新近組合而成,上下尚未和睦,萬一發(fā)生內(nèi)亂,盡管后悔也來不及了。不如讓軍隊修整一下,培養(yǎng)統(tǒng)帥的威信,做到賞罰分明。賊軍看到形勢緩和,必然認(rèn)為我軍膽怯,他們之間就會爭權(quán)奪利,必然離心離德。然后,您率領(lǐng)已經(jīng)教化好的民眾,去征伐已然分崩離析的賊軍,大功可以坐著等待完成!耿鄙不聽從。夏季,四月,耿鄙大軍行進(jìn)到狄道,涼州別駕叛變,響應(yīng)賊軍,先殺程球,后殺耿鄙。賊軍因而進(jìn)兵包圍了  漢陽郡,城中兵少,糧盡,但傅燮仍然堅守。

時北地胡騎數(shù)千隨賊攻郡,皆夙懷燮恩,共于城外叩頭,求送燮歸鄉(xiāng)里。燮子干,年十三,言于燮曰:“國家昏亂,遂令大人不容于朝。今兵不足以自守,宜聽羌、胡之請,還鄉(xiāng)里,徐俟有道而輔之。”言未終,燮慨然嘆曰:“汝知吾必死邪!圣達(dá)節(jié),次守節(jié)。殷紂暴虐,伯夷不食周粟而死。吾遭世亂,不能養(yǎng)浩然之志,食祿,又欲避其難乎!吾行何之,必死于此!汝有才智,勉之勉之!主簿楊會,吾之程嬰也?!?/p>

當(dāng)時,有數(shù)千名北地郡的胡人騎兵跟隨賊軍攻打郡城,他們都懷念傅燮的恩德,一齊在城外叩頭,請求護(hù)送傅燮返回家鄉(xiāng)北地郡。傅燮的兒子傅干只有十三歲,對父親說:“皇上昏庸糊涂,致使您在朝中無法容身。如今部下兵少,無法堅守。應(yīng)該聽從羌、胡人的請求,回歸故鄉(xiāng),將來等到有圣明的天子出來,再去輔佐?!备蹈傻脑挍]有說完,傅燮十分感慨,嘆息道:“你知道我必須會死嗎!只有圣人能通達(dá)權(quán)變,其次則是堅守節(jié)操。從前商紂王暴虐,忠臣伯夷仍然嚴(yán)守臣節(jié),不吃周朝的糧食而餓死。我生逢亂世,不能居家靜養(yǎng)浩然之氣。已經(jīng)接受了朝廷的傣祿,還想逃避危險嗎!我往哪里走?一定要死在這里。你有才智,要好好努力!主簿楊會就是我的程嬰,他會盡力照顧你的?!?/p>

狄道人王國使故酒泉太守黃衍說燮曰:“天下已非復(fù)漢有,府君寧有意為吾屬帥乎?”燮按劍叱衍曰:“若剖符之臣,反為賊說邪!”遂麾左右進(jìn)兵,臨陳戰(zhàn)歿。耿鄙司馬扶風(fēng)馬騰亦擁兵反,與韓遂合,共推王國為主,寇掠三輔。

狄道人王國派前酒泉太守黃衍前來勸說傅燮道:“漢朝已不再能統(tǒng)治天下了,您愿意做我們的首領(lǐng)嗎?”傅燮按劍叱責(zé)黃衍說:“你身為國家正式任命的太守,反倒為叛軍做說客嗎?”于是,傅燮率領(lǐng)左右沖向賊軍,臨陣戰(zhàn)死。耿鄙屬下的司馬扶風(fēng)人馬騰也率軍造反,與韓遂聯(lián)盟,共同推舉王國為首領(lǐng),攻擊搶掠三輔地區(qū)。

[4]太尉張溫以寇賊未平,免;以司徒崔烈為太尉。五月,以司空許相為司徒;光祿勛沛國丁宮為司空。

[4]太尉張溫因為沒能平定叛亂,被免職。任命司徒崔烈為太尉。五月,任命司空許相為司徒,光祿勛、沛國人丁宮為司空。

[5]初,張溫發(fā)幽州烏桓突騎三千以討涼州,故中山相漁陽張純請將之,溫不聽,而使涿令遼西公孫瓚將之。軍到薊中,烏桓以牢稟逋縣,多叛還本國。張純忿不得將,乃與同郡故泰山太守張舉及烏桓大人丘力居等連盟,劫略薊中,殺護(hù)烏桓校尉公慕稠、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等,眾至十余萬,屯肥如。舉稱天子,純稱彌天將軍、安定王,移書州郡,云舉當(dāng)代漢,告天子避位,敕公卿奉迎。

[5]當(dāng)初,張溫征發(fā)幽州烏桓族的三千名騎兵去征討涼州賊軍,前中山國相、漁陽人張純請求統(tǒng)領(lǐng)這些烏桓騎兵,張溫不肯,而讓涿縣縣令,遼西人公孫瓚統(tǒng)領(lǐng)。部隊到薊縣時,烏桓騎兵因為糧餉拖欠不發(fā),多數(shù)人叛逃,返回烏桓部落。張純因為沒有讓他統(tǒng)領(lǐng)烏桓兵而懷恨在心,便與同郡人、前泰山郡太守張舉和烏桓部落首領(lǐng)丘力居等聯(lián)盟,搶劫薊縣,并殺死護(hù)烏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郡太守劉政,遼東郡太守陽終等人,部眾多達(dá)十余萬,駐扎在肥如縣。張舉稱皇帝,張純稱彌天將軍、安定王。他們發(fā)布公文通告各州、郡,宣稱張舉將取代東漢政權(quán),要求靈帝退位,命公卿奉迎張舉。

[6]冬,十月,長沙賊區(qū)星自稱將軍,眾萬余人;詔以議郎孫堅為長沙太守,討擊平之,封堅烏程侯。

[6]冬季,十月,長沙盜賊區(qū)星自稱將軍,部眾有一萬多人。靈帝下詔,任命議郎孫堅為長沙太守,將他們鎮(zhèn)壓下去。孫堅被封為烏程侯。

[7]十一月,太尉崔烈罷;以大司農(nóng)曹嵩為太尉。

[7]十一月,太尉崔烈被免職。任命大司農(nóng)曹嵩為太尉。

[8]十二月,屠各胡反。

[8]十二月,匈奴屠各胡部落反叛。

[9]是歲,賣關(guān)內(nèi)侯,直五百萬錢。

[9]本年,售賣關(guān)內(nèi)侯,價格為五百萬錢。

[10]前太丘長陳卒,海內(nèi)赴吊者三萬余人。在鄉(xiāng)閭,平心率物,其有爭訟,輒求判正,曉譬曲直,退無怨者;至乃嘆曰:“寧為型罰所加,不為陳君所短!”楊賜、陳耽,每拜公卿,群僚畢賀,輒嘆大位未登,愧于先之。

[10]前任太丘縣縣長陳去世。全國各地前去參加吊喪活動的有三萬余人。陳在鄉(xiāng)里,公平正直地統(tǒng)率民眾。百姓發(fā)生爭執(zhí),都要請他裁決,他把是非曲直講解得十分清楚,事過之后沒有抱怨的。甚至有人嘆息說:“寧可接受型罰,也不愿被陳先生責(zé)備!”楊賜和陳耽,每當(dāng)被任命為公、卿等高級職務(wù),文武百官都來祝賀時,總嘆息陳未能出任高官,對自己先任要職而感到慚愧。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涑水鄉(xiāng)(今山西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自稱西晉安平獻(xiàn)王司馬孚之后代。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進(jìn)士及第,累遷龍圖閣直學(xué)士。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贈太師、溫國公,謚號文正。名列“元祐黨人”,配享宋哲宗廟廷,圖形昭勛閣;從祀于孔廟,稱“先儒司馬子”;從祀歷代帝王廟。

信息流廣告 周易 易經(jīng) 代理招生 二手車 網(wǎng)絡(luò)營銷 旅游攻略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查字典 社區(qū)團購 精雕圖 戲曲下載 抖音代運營 易學(xué)網(wǎng) 互聯(lián)網(wǎng)資訊 成語 成語故事 詩詞 工商注冊 注冊公司 抖音帶貨 云南旅游網(wǎng) 網(wǎng)絡(luò)游戲 代理記賬 短視頻運營 在線題庫 國學(xué)網(wǎng) 知識產(chǎn)權(quán) 抖音運營 雕龍客 雕塑 奇石 散文 自學(xué)教程 常用文書 河北生活網(wǎng) 好書推薦 游戲攻略 心理測試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考研真題 漢語知識 心理咨詢 手游安卓版下載 興趣愛好 網(wǎng)絡(luò)知識 十大品牌排行榜 商標(biāo)交易 單機游戲下載 短視頻代運營 寶寶起名 范文網(wǎng) 電商設(shè)計 免費發(fā)布信息 服裝服飾 律師咨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經(jīng)典范文 優(yōu)質(zhì)范文 工作總結(jié) 二手車估價 實用范文 古詩詞 衡水人才網(wǎng) 石家莊點痣 養(yǎng)花 名酒回收 石家莊代理記賬 女士發(fā)型 搜搜作文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鋼琴入門指法教程 詞典 圍棋 chatGPT 讀后感 玄機派 企業(yè)服務(wù) 法律咨詢 chatGPT國內(nèi)版 chatGPT官網(wǎng) 勵志名言 河北代理記賬公司 文玩 語料庫 游戲推薦 男士發(fā)型 高考作文 PS修圖 兒童文學(xué) 買車咨詢 工作計劃 禮品廠 舟舟培訓(xùn) IT教程 手機游戲推薦排行榜 暖通,電地暖, 女性健康 苗木供應(yīng) ps素材庫 短視頻培訓(xùn) 優(yōu)秀個人博客 包裝網(wǎng) 創(chuàng)業(yè)賺錢 養(yǎng)生 民間借貸律師 綠色軟件 安卓手機游戲 手機軟件下載 手機游戲下載 單機游戲大全 免費軟件下載 石家莊論壇 網(wǎng)賺 手游下載 游戲盒子 職業(yè)培訓(xùn) 資格考試 成語大全 英語培訓(xùn) 藝術(shù)培訓(xùn) 少兒培訓(xùn) 苗木網(wǎng) 雕塑網(wǎng) 好玩的手機游戲推薦 漢語詞典 中國機械網(wǎng) 美文欣賞 紅樓夢 道德經(jīng) 標(biāo)準(zhǔn)件 電地暖 網(wǎng)站轉(zhuǎn)讓 鮮花 書包網(wǎng) 英語培訓(xùn)機構(gòu) 電商運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在线网址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精品影院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 | 精品99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一区 | 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不卡无毒影院 | 欧美色综合网 | 日韩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自拍视频网站 | 国产成人片| 久久国内免费视频 | 免费污片网站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 | 日韩有码在线播放 | 天天干天天搞天天射 | 天天干夜夜操 | 午夜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青草免费视频 | 欧美亚洲天堂 | 久久尤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级在线视频 | 中国一级黄色毛片视频 | 91在线观看 | 狠狠久| a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 日韩成人av在线 | 午夜爱爱毛片xxxx视频免费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新郎 |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 | 青青草中文字幕 | 午夜影院 | 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 av入口| 黄色一级网站视频 | 欧美 亚洲 一区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 | 99热成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