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福利在线_狠狠骚_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_56pao在线_日韩一区二区福利_国产综合久久

資治通鑒·漢紀·漢紀五十一文言文翻譯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資治通鑒·漢紀·漢紀五十一文言文翻譯

資治通鑒·漢紀·漢紀五十一

《資治通鑒》是由北宋·司馬光所編著的,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編年體通史。以下是資治通鑒·漢紀·漢紀五十一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文言文

起著雍執徐,盡上章敦牂,凡三年。

孝靈皇帝下中平五年(戊辰,公元一八八年)

春,正月,丁酉,赦天下。二月,有星孛于紫宮。

黃巾馀賊郭大等起于河西白波谷,寇太原、河東。

三月,屠各胡攻殺并州刺史張懿。

太常江夏劉焉見王室多故,建議以為:“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輕,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離叛。宜改置牧伯,選清名重臣以居其任?!毖蓛扔蠼恢耗痢J讨袕V漢董扶私謂焉曰:“京師將亂,益州分野有天子氣?!毖赡烁笠嬷荨嬷荽淌粪S儉賦斂煩擾,謠言遠聞,而耿鄙、張懿皆為盜所殺,朝廷遂從焉議,選列卿、尚書為州牧,各以本秩居任。以焉為益州牧,太仆黃琬為豫州牧,宗正東海劉虞為幽州牧。州任之重,自此而始。焉,魯恭王之后;虞,東海恭王之五世孫也。虞嘗為幽州刺史,民夷懷其恩信,故用之。董扶及太倉令趙韙皆棄官,隨焉入蜀。

詔發南匈奴兵配劉虞討張純,單于羌渠遣左賢王將騎詣幽州。國人恐發兵無已,于是右部盆落反,與屠各胡合,凡十馀萬人,攻殺羌渠。國人立其子右賢王于扶羅為持至尸逐侯單于。

夏,四月,太尉曹嵩罷。

五月,以永樂少府南陽樊陵為太尉;六月,罷。

益州賊馬相、趙祗等起兵綿竹,自號黃巾,殺刺史郤儉,進擊巴郡、犍為,旬月之間,破壞三郡,有眾數萬,相自稱天子。州從事賈龍率吏民攻相等,數日破走,州界清靜。龍乃選吏卒迎劉焉。焉徙治綿竹,撫納離叛,務行寬惠,以收人心。

郡國七大水。

故太傅陳蕃子逸與術士襄楷會于冀州刺史王芬坐,楷曰:“天文不利宦者,黃門、常侍真族滅矣?!币菹病7以唬骸叭羧徽撸以蛤尦?”因與豪杰轉相招合,上書言黑山賊攻劫郡縣,欲因以起兵。會帝欲北巡河間舊宅,芬等謀以兵徼劫,誅諸常侍、黃門,因廢帝,立合肥侯,以其謀告議郎曹操。操曰:“夫廢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古人有權成敗、計輕重而行之者,伊、霍是也。伊、霍皆懷至忠之誠,據宰輔之勢,因秉政之重,同眾人之欲,故能計從事立。今諸君徒見曩者之易,未睹當今之難,而造作非常,欲望必克,不亦危乎!”芬又呼平原華歆、陶丘洪共定計。洪欲行,歆止之曰:“夫廢立大事,伊、霍之所難。芬性疏而不武,此必無成。”洪乃止。會北方夜半有赤氣,東西竟天,太史上言:“北方有陰謀,不宜北行?!钡勰酥?。敕芬罷兵,俄而征之。芬懼,解印綬亡走,至平原,自殺。

秋,七月,以射聲校尉馬日磾為太尉。日磾,融之族孫也。

八月,初置西園八校尉,以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為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左校尉,馮芳為助軍右校尉,諫議大夫夏牟為左校尉,淳于瓊為右校尉;皆統于蹇碩。帝自黃巾之起,留心戎事;碩壯健有武略,帝親任之,雖大將軍亦領屬焉。

九月,司徒許相罷;以司空丁宮為司徒,光祿勛南陽劉弘為司空。

以衛尉條侯董重為票騎將軍。重,永樂太后兄子也。

冬,十月,青、徐黃巾復起,寇郡縣。

望氣者以為京師當有大兵,兩宮流血。帝欲厭之,乃大發四方兵,講武于平樂觀下,起大壇,上建十二重華蓋,高十丈。壇東北為小壇,復建九重華蓋,高九丈。列步騎數萬人,結營為陳。甲子,帝親出臨軍,駐大華蓋下,大將軍進駐小華蓋下。帝躬擐甲、介馬,稱“無上將軍”,行陳三匝而還,以兵授進。帝問討虜校尉蓋勛曰:“吾講武如是,何如?”對曰:“臣聞先王翟德不觀兵。今寇在遠而設近陳,不足以昭果毅,只黷武耳!”帝曰:“善!恨見君晚,群臣初無是言也。”勛謂袁紹曰:“上甚聰明,但蔽于左右耳?!迸c紹謀共誅嬖幸,蹇碩懼,出勛為京兆尹。

十一月,王國圍陳倉。詔復拜皇甫嵩為左將軍,督前將軍董卓,合兵四萬人以拒之。

張純與丘力居鈔略青、徐、幽、冀四州;詔騎都尉公孫瓚討之。瓚與戰于屬國石門,純等大敗,棄妻子,逾塞走;悉得所略男女。瓚深入無繼,反為丘力居等所圍于遼西管子城,二百馀日,糧盡眾潰,士卒死者什五六。

董卓謂皇甫嵩曰:“陳倉危急,請速救之?!贬栽唬骸安蝗?。百戰百勝,不如不戰而屈人兵。陳倉雖小,城守固備,未易可拔。王國雖強,攻陳倉不下,其眾必疲,疲而擊之,全勝之道也,將何救焉!”國攻陳倉八十馀日,不拔。

孝靈皇帝下中平六年(己巳,公元一八九年)

春,二月,國眾疲敝,解圍去,皇甫嵩進兵擊之。董卓曰:“不可。兵法,窮寇勿迫,歸眾勿追?!贬栽唬骸安蝗?。前吾不擊,避其銳也;今而擊之,待其衰也;所擊疲師,非歸眾也;國眾且走,莫有斗志,以整擊亂,非窮寇也。”遂獨進擊之,使卓為后拒,連戰,大破之,斬首萬馀級。卓大慚恨,由是與嵩有隙。韓遂等共廢王國,而劫故信都令漢陽閻忠使督統諸部。忠病死,遂等稍爭權利,更相殺害,由是寢衰。

幽州牧劉虞到部,遣使至鮮卑中,告以利害,責使送張舉、張純首,厚加購嘗。丘力居等聞虞至,喜,各遣譯自歸。舉、純走出塞,馀皆降散。虞上罷諸屯兵,但留降虜校尉公孫瓚,將步騎萬人屯右北平。三月,張純客王政殺純,送首詣虞。公孫瓚志欲掃滅烏桓,而虞欲以恩信招降,由是與瓚有隙。

夏,四月,丙子朔,日有食之。

太尉馬日磾免;遣使即拜幽州牧劉虞為太尉,封容丘侯。

蹇碩忌大將軍進,與諸常侍共說帝遣進西擊韓遂;帝從之。進陰知其謀,奏遣袁紹收徐、兗二州兵,須紹還而西,以稽行期。

初,帝數失皇子,何皇后生子辯,養于道人史子眇家,號曰“史侯”。王美人生子協,董太后自養之,號曰“董侯”。群臣請立太子。帝以辯輕佻無威儀,欲立協,猶豫未決。會疾篤,屬協于蹇碩。丙辰,帝崩于嘉德殿。碩時在內,欲先誅何進而立協,使人迎進,欲與計事;進即駕往。碩司馬潘隱與進早舊,迎而目之。進驚,馳從儳道歸營,引兵入屯百郡邸,因稱疾不入。戊午,皇子辯即皇帝位,年十四。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赦天下,改元為光熹。封皇弟協為渤海王。協年九歲。以后將軍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參錄尚書事。

進既秉朝政,忿蹇碩圖己,陰規誅之。袁紹因進親客張津,勸進悉誅諸宦官。進以袁氏累世貴寵,而紹與從弟虎賁中郎將術皆為豪桀所歸,信而用之。復博征智謀之士何颙、荀攸及河南鄭泰等二十馀人,以颙為北軍中候,攸為黃門侍郎,泰為尚書,與同腹心。攸,爽之從孫也。蹇碩疑不自安,與中常侍趙忠、宋典等書曰:“大將軍兄弟秉國專朝,今與天下黨人謀誅先帝左右,掃滅我曹,但以碩典禁兵,故且沉吟。今宜共閉上閣,急捕誅之?!敝谐J坦鶆?,進同郡人也,太后及進之貴幸,勝有力焉,故親信何氏;與趙忠等議,不從碩計,而以其書示進。庚午,進使黃門令收碩,誅之,因悉領其屯兵。

票騎將軍董重,與何進權勢相害,中官挾重以為黨助。董太后每欲參干政事,何太后輒相禁塞,董后忿恚詈曰:“汝今舟張,怙汝兄耶!吾敕票騎斷何進頭,如反手耳!”何太后聞之,以告進。五月,進與三公共奏:“孝仁皇后使故中常侍夏惲等交通州郡,辜較財利,悉入西省。故事,蕃后不得留京師;請遷宮本國?!弊嗫?。辛巳,進舉兵圍票騎府,收董重,免官,自殺。六月,辛亥,董后憂怖,暴崩。民間由是不附何氏。

辛酉,葬孝靈皇帝于文陵。何進懲蹇碩之謀,稱疾,不入陪喪,又不送山陵。

大水。

秋,七月,徙渤海王協為陳留王。

司徒丁宮罷。

袁紹復說何進曰:“前竇武欲誅內寵而反為所害者,但坐言語漏泄;五營兵士皆畏服中人,而竇氏反用之,自取禍滅。今將軍兄弟并領勁兵,部曲將吏皆英俊名士,樂盡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贊之時也。將軍宜一為天下除患,以垂名后世,不可失也!”進乃白太后,請盡罷中常侍以下,以三署郎補其處。太后不聽,曰:“中官統領禁省,自古及今,漢家故事,不可廢也。且先帝新棄天下,我奈何楚楚與士人共對事乎!”進難違太后意,且欲誅其放縱者。紹以為中官親近至尊,出納號令,今不悉廢,后必為患。而太后母舞陽君及何苗數受諸宦官賂遣,知進欲誅之。數白太后為其障蔽;又言:“大將軍專殺左右,擅權以弱社稷?!碧笠梢詾槿?。進新貴,素敬憚中官,雖外慕大名而內不能斷,故事久不決。紹等又為畫策,多召四方猛將及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脅太后;進然之;主簿廣陵陳琳諫曰:“諺稱‘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況國之大事,其要以詐立乎!今將軍總皇威,握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此猶鼓洪爐燎毛發耳。但當速發雷霆,行權立斷,則天人順之。而反委釋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會,強者為雄,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為亂階耳!”進不聽。典軍校尉曹操聞而笑曰:“宦者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于此。既治其罪,當誅元惡,一獄吏足矣,何至紛紛召外兵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見其敗也?!?/p>

初,靈帝征董卓為少府,卓上書言:“所將湟中義從及秦、胡兵皆詣臣言:‘牢直不畢,稟賜斷絕,妻子饑凍?!释斐架?,使不得行。羌、胡憋腸狗態,臣不能禁止,輒將順安慰。增異復上?!背⒉荒苤?。及帝寢疾,璽書拜卓并州牧,今以兵屬皇甫嵩。卓復上書言:“臣誤蒙天恩,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彌久,戀臣畜養之恩,為臣奮一旦之命,乞將之北州,效力邊垂?!贬詮淖俞B說嵩曰:“天下兵柄,在大人與董卓耳。今怨隙已結,勢不俱存,卓被詔委兵而上書自請,此逆命也。彼率京師政亂,故敢躊躇不進,此懷奸也。二者,刑所不赦。且其兇戾無親,將士不附。大人今為元帥,杖國威以討之,上顯忠義,下除兇害,無不濟也?!贬栽唬骸斑`命雖罪,專誅亦有責也。不如顯奏其事,使朝廷裁之?!蹦松蠒月劇5垡宰屪俊W恳嗖环钤t,駐兵河東以觀時變。

何進召卓使將兵詣京師。侍御史鄭泰諫曰:“董卓強忍寡義,志欲無厭,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將恣兇欲,必危朝廷。明公以親德之重,據阿衡之權,秉意獨斷,誅除有罪,誠不宜假卓以為資援也!且事留變生,殷鑒不遠,宜在速決。”尚書盧植亦言不宜召卓,進皆不從。泰乃棄官去,謂荀攸曰:“何公未易輔也?!边M府掾王匡,騎都尉鮑信,皆泰山人,進使還鄉里募兵;并召工郡太守橋瑁屯成皋,使武猛都尉丁原將數千人寇河內,燒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誅宦官為言。董卓聞召,即時就道,并上書曰:“中常侍張讓等,竊幸承寵,濁亂海內。臣聞揚湯止沸,莫若支薪;潰癰雖痛,勝于內食。昔趙鞅興晉陽之甲以逐君側之惡,今臣輒鳴鐘鼓如雒陽,請收讓等以清奸穢!”太后猶不從。何苗謂進曰:“始共從南陽來,俱以貪賤依省內以致富貴,國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收,宜深思之,且與省內和也。”卓至澠池,而進更狐疑,使諫議大夫種邵宣詔止之。卓不受詔,遂前至河南;邵迎勞之,因譬令還軍。卓疑有變,使其軍士以兵脅邵。邵怒,稱詔叱之,軍士皆披,遂前質責卓;卓辭屈,乃還軍夕陽亭。劭,暠之孫也。

袁紹懼進變計,因脅之曰:“交構已成,形勢已露,將軍復欲何待而不早決之乎?事久變生,復為竇氏矣!”進于是以紹為司隸校尉,假節,專命擊斷;從事中郎王允為河南尹。紹使雒陽方略武吏司察宦者,而促董卓等使馳驛上奏,欲進兵平樂觀。太后乃恐,悉罷中常侍、小黃門使還里舍,唯留進素所私人以守省中。諸常侍、小黃門皆詣進謝罪,唯所措置。進謂曰:“天下匈匈,正患諸君耳。今董卓垂至,諸君何不早各就國!”袁紹勸進便于此決之,至于再三;進不許。紹又為書告諸州郡,詐宣進意,使捕案中官親屬。進謀積日,頗泄,中官懼而思變。張讓子婦,太后之妹也,讓向子婦叩頭曰:“老臣得罪,當與新婦俱歸私門。唯受恩累世,今當遠離宮殿,情懷戀戀,愿復一入直,得暫奉望太后陛下顏色,然后退就溝壑,死不恨矣!”子婦言于舞陽君,入白太后,乃詔諸常侍皆復入直。

八月,戊辰,進入長樂宮,白太后,請盡誅諸常侍。中常侍張讓、段珪相謂曰:“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為?竇氏事竟復起邪?”使潛聽,具聞其語。乃率其黨數十人持兵竊自側闥入,伏省戶下,進出,因詐以太后詔召進,入坐省閣。讓等詰進曰:“天下憒憒,亦非獨我曹罪也。先帝嘗與太后不快,幾至成敗,我曹涕泣救解,各出家財千萬為禮,和悅上意,但欲托卿門戶耳。今乃欲滅我曹種族,不亦太甚乎!”于是尚方監渠穆拔劍斬進于嘉德殿前。讓、珪等為詔,以故太尉樊陵為司隸校尉,少府許相為河南尹。尚書得詔板,疑之,曰:“請大將軍出共議?!敝悬S門以進頭擲與尚書曰:“何進謀反,已伏誅矣!”

進部曲將吳匡、張璋在外,聞進被害,欲引兵入宮,宮門閉?;①S中郎將袁術與匡共斫攻之,中黃門持兵守閣。會日暮,術因燒南宮青瑣門,欲以脅出讓等。讓等入白太后,言大將軍兵反,燒宮,攻尚書闥,因將太后、少帝及陳留王,劫省內官屬,從復道走北宮。尚書盧植執戈于閣道窗下,仰數段珪;珪懼,乃釋太后,太后投閣,得免。袁紹與叔父隗矯詔召樊陵、許相,斬之。紹及何苗引兵屯硃雀闕下,捕得趙忠等,斬之。吳匡等素怨苗不與進同心,而又疑其與宦官通謀,乃令軍中曰:“殺大將軍者,即車騎也,吏士能為報仇乎?”皆流涕曰:“愿致死!”匡遂引兵與董卓弟奉車都尉旻攻殺苗,棄其尸于苑中。紹遂閉北宮門,勒兵捕諸宦者,無少長皆殺之,凡二千馀人,或有無須而誤死者。紹因進兵排宮,或上端門屋,以攻省內。

庚午,張讓、段珪等困迫,遂將帝與陳留王數十人步出谷門,夜,至小平津,六璽不自隨,公卿無得從者,唯尚書盧植、河南中部掾閔貢夜至河上。貢厲聲質責讓等,且曰:“今不速死,吾將殺汝!”因手劍斬數人。讓等惶怖,叉手再拜,叩頭向帝辭曰:“臣等死,陛下自愛!”遂投河而死。貢扶帝與陳留王夜步逐螢光南行,欲還宮,行數里,得民家露車,共乘之,至雒舍止,辛未,帝獨乘一馬,陳留王與貢共乘一馬,從雒舍南行,公卿稍有至者。董卓至顯陽苑,遠見火起,知有變,引兵急進;未明,到城西,聞帝在北,因與公卿往奉迎于北芒阪下。帝見卓將兵卒至,恐怖涕泣。群公謂卓曰:“有詔卻兵?!弊吭唬骸肮T人為國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國家播蕩,何卻兵之有!”卓與帝語,語不可了;乃更與陳留王語,問禍亂由起,王答,自初至終,無所遺失。卓大喜,以王為賢,且為董太后所養,卓自以與太后同族,遂有廢立之意。是日,帝還宮,赦天下,改光熹為昭寧。失傳國璽,馀璽皆得之。以丁原為執金吾。騎都尉鮑信自泰山募兵適至,說袁紹曰:“董卓擁強兵,將有異志,今不早圖,必為所制;乃其新至疲勞,襲之,可禽也!”紹畏卓,不敢發。信乃引兵還泰山。

董卓之入也,步騎不過三千,自嫌兵少,恐不為遠近所服,率四五日輒夜潛出軍近營,明旦,乃大陳旌鼓而還,以為西兵復至,雒中無知者。俄而進及遞苗部曲皆歸于卓,卓又陰使丁原部曲司馬五原呂布殺原而并其眾,卓兵于是大盛。乃諷朝廷,以久雨,策免司空劉弘而代之。

初,蔡邕徙朔方,會赦得還。五原太守王智,甫之弟也,奏蔡邕謗訕朝廷;邕遂亡命江海,積十二年,董卓聞其名而辟之,稱疾不就。卓怒,詈曰:“我能族人!”邕懼而應命,到,署祭酒,甚見敬重,舉高第,三日之間,周歷三臺,遷為侍中。

董卓謂袁紹曰:“天下之主,宜得賢明,每念靈帝,令人憤毒!董侯似可,今欲立之,為能勝史侯否?人有小智大癡,亦知復何如?為當且爾。劉氏種不足復遺!”紹曰:“漢家君天下四百許年,恩澤深渥,兆民戴之。今上富于春秋,未有不善宣于天下。公欲廢嫡立庶,恐眾不從公議也?!弊堪磩辰B曰:“豎子敢然!天下之事,豈不在我!我欲為之,誰敢不從!爾謂董卓刀為不利乎!”紹勃然曰:“天下健者,豈惟董公!”引佩刀,橫揖,徑出。卓以新至,見紹大家,故不敢害。紹縣節于上東門,逃奔冀州。

九月,癸酉,卓大會百寮,奮首而言曰:“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陳留王,何如?”公卿以下皆惶恐,莫敢對。卓又抗言曰:“昔霍光定策,延年按劍。有敢沮大議,皆以軍法從事!”坐者震動,尚書盧植獨曰:“昔太甲既立不明,昌邑罪過千馀,故有廢立之事。今上富于春秋,行無失德,非前事之比也?!弊看笈?,罷坐。將殺植,蔡邕為之請,議郎彭伯亦諫卓曰:“盧尚書海內大儒,人之望也。今先害之,天下震怖。”卓乃止,但免植官,植遂逃隱于上谷。卓以廢立議示太傅袁隗,隗報如議。

甲戌,卓復會群僚于崇德前殿,遂脅太后策廢少帝,曰:“皇帝在喪,無人子之心,威儀不類人君,今廢為弘農王,立陳留王協為帝?!痹蠼獾郗t綬,以奉陳留王,扶弘農王下殿,北面稱臣。太后鯁涕,群臣含悲,莫敢言者。卓又議:“太后踧迫永樂宮,至令憂死,逆婦姑之禮。”乃遷太后于永安宮。赦天下,改昭寧為永漢。丙子,卓鴆殺何太后,公卿以下不布服,會葬,素衣而已。卓又發何苗棺,出其尸,支解節斷,棄于道邊,殺苗母舞陽君,棄尸于苑枳落中。

詔除公卿以下子弟為郎,以補宦官之職,侍于殿上。

乙酉,以太尉劉虞為大司馬,封襄賁侯。董卓自為太尉,領前將軍事,加節傳、斧鉞、虎賁,更封郿侯。

丙戌,以太中大夫楊彪為司空。

甲午,以豫州牧黃琬為司徒。

董卓率諸公上書,追理陳蕃、竇武及諸黨人,悉復其爵位,遣使吊祠,擢用其子孫。

自六月雨至于是月。

冬,十月,乙巳,葬靈思皇后。

白波賊寇河東,董卓遣其將牛輔擊之。

初,南單于于扶羅既立,國人殺其父者遂叛,共立須卜骨都侯為單于。于扶羅指闕自訟。會靈帝崩,天下大亂,于扶羅將數千騎與白波賊合兵寇郡縣。時民皆保聚,鈔掠無利,而兵遂挫傷。復欲歸國,國人不受,乃止河東平陽。須卜骨都侯為單于一年而死,南庭遂虛其位,以老王行國事。

十一月,以董卓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十二月,戊戌,以司徒黃琬為太尉,司空楊彪為司徒,光祿勛荀爽為司空。

初,尚書武威周毖、城門校尉汝南伍瓊,說董卓矯桓、靈之政,擢用天下名士以收眾望,卓從之,命毖、瓊與尚書鄭泰、長史何颙等沙汰穢惡,顯拔幽滯。于是征處士荀爽、陳紀、韓融、申屠蟠。復就拜爽平原相,行至宛陵,遷光祿勛,視事三日,進拜司空。自被征命及登臺司,凡九十三日。又以紀為五官中郎將,融為大鴻臚。紀,寔之子;融,韶之子也。爽等皆畏卓之暴,無敢不至。獨申屠蟠得征書,人勸之行,蟠笑而不答,卓終不能屈,年七十馀,以壽終。卓又以尚書韓馥為冀州牧,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陳留孔伷為豫州刺史,東平張邈為陳留太守,潁川張咨為南陽太守。卓所親愛,并不處顯職,但將校而已。

詔除光熹、昭寧、永漢三號。

董卓性殘忍,一旦專政,據有國家甲兵、珍寶,威震天下,所愿無極,語賓客曰:“我相,貴無上也!”侍御史擾龍宗詣卓白事,不解劍,立撾殺之。是時,洛中貴戚,室第相望,金帛財產,家家充積,卓縱放兵士,突其廬舍,剽虜資物,妻略婦女,不避貴賤。人情崩恐,不保朝夕。卓購求袁紹急,周毖、伍瓊說卓曰:“夫廢立大事,非常人所及。袁紹不達大體,恐懼出奔,非有它志。今急購之,勢必為變。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于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眾,英雄因之而起,則山東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紹喜于免罪,必無患矣?!弊恳詾槿唬思窗萁B勃海太守,封邟鄉侯。又以袁術為后將軍,曹操為驍騎校尉。術畏卓,出奔南陽。操變易姓名,間行東歸,過中牟,為亭長所疑,執詣縣。時縣已被卓書,唯功曹心知是操,以世方亂,不宜拘天下雄俊,因白令釋之。操至陳留,散家財,合兵得五千人。

是時,豪杰多欲起兵討卓者,袁紹在勃海,冀州牧韓馥遣數部從事守之,不得動搖。東郡太守橋瑁,詐作京師三公移書與州郡,陳卓罪惡,云:“見逼迫,無以自救,企望義兵,解國患難。”馥得移,請諸從事問曰:“今當助袁氏邪,助董氏邪?”治中從事劉子惠曰:“今興兵為國,何謂袁、董!”馥有慚色。子惠復言:“兵者兇事,不可為首。今宜往視他州,有發動者,然后和之。冀州于他州不為弱也,他人功未有在冀州之右者也?!别ト恢?。馥乃作書與紹,道卓之惡,聽其舉兵。

孝獻皇帝甲

孝靈皇帝下初平元年(庚午,公元一九零年)

春,正月,關東州郡皆起兵以討董卓,推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紹自號車騎將軍,諸將皆板授官號。紹與河內太守王匡屯河內,冀州牧韓馥留鄴,給其軍糧,豫州刺史孔伷屯潁川,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邈弟廣陵太守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與曹操俱屯酸棗,后將軍袁術屯魯陽,眾名數萬。豪杰多歸心袁紹者,鮑信獨謂曹操曰:“夫略不世出,能撥亂反正者,君也。茍非其人,雖強必斃。君殆天之所啟乎!”

辛亥,赦天下。

癸酉,董卓使郎中令李儒鴆殺弘農王辯。

卓議大發兵以討山東。尚書鄭泰曰:“夫政在德,不在眾也。”卓不悅曰:“如卿此言,兵為無用邪!”泰曰:“非謂其然也,以為山東不足加大兵耳。明公出自西州,少為將帥,閑習軍事。袁本初公卿子弟,生處京師,張孟卓東平長者,坐不窺堂,孔公緒清談高論,噓枯吹生。并無軍旅之才,臨鋒決敵,非公之儔也。況王爵不加,尊卑無序,若恃眾怙力,將各棋峙以觀成敗,不肯同心共膽,與齊進退也。且山東承平日久,民不習戰;關西頃遭羌寇,婦女皆能挾弓而斗,天下所畏者,無若并、涼之人與羌、胡義從;而明公擁之以為爪牙,譬猶驅虎兕以赴犬羊,鼓烈風以掃枯葉,誰敢御之!無事征兵以驚天下,使患役之民相聚為非,棄德恃眾,自虧威重也。”卓乃悅。

董卓以山東兵盛,欲遷都以避之,公卿皆不欲而莫敢言。卓表河南尹硃俊為太仆以為己副,使者召拜,俊辭,不肯受,因曰:“國家西遷,必孤天下之望,以成山東之釁,臣不知其可也?!笔拐咴唬骸罢倬馨荻苤粏栣闶露愔我?”俊曰:“副相國,非臣所堪也;遷都非計,事所急也。辭所不堪,言其所急,臣之宜也?!庇墒侵共粸楦?。

卓大會公卿議,曰:“高祖都關中,十有一世,光武宮雒陽,于今亦十一世矣。案《石包讖》,宜徙都長安,以應天人之意?!卑俟俳阅?。司徒楊彪曰:“移都改制,天下大事,故盤庚遷亳,殷民胥怨。昔關中遭王莽殘破,故光武更都雒邑,歷年已久,百姓安樂。今無故捐宗廟,棄園陵,恐百姓驚動,必有糜沸之亂?!妒彙罚爸畷M可信用!”卓曰:“關中肥饒,故秦得并吞六國。且隴石材木自出,杜陵有武帝陶灶,并功營之,可使一朝而辦。百姓何足與議!若有前卻,我以大兵驅之,可令詣滄海?!北朐唬骸疤煜聞又烈祝仓蹼y,惟明公慮焉!”卓作色曰:“公欲沮國計邪!”太尉黃琬曰:“此國之大事,楊公之言得無可思?”卓不答。司空荀爽見卓意壯,恐害彪等,因從容言曰:“相國豈樂此邪!山東兵起,非一日可禁,故當遷以圖之,此秦、漢之勢也。”卓意小解。琬退,又為駁議。二月,乙亥,卓以災異奏免琬、彪等,以光祿勛趙謙為太尉,太仆王允為司徒城門校尉伍瓊、督軍校尉周毖固諫遷都,卓大怒曰:“卓初入朝,二君勸用善士,故卓相從。而諸君到官,舉兵相圖,此二君賣卓,卓何用相負!”庚辰,收瓊、毖,斬之。楊彪、黃琬恐懼,詣卓謝,卓亦悔殺瓊、毖,乃復表彪、琬為光祿大夫。

卓征京兆尹蓋勛為議郎,時左將軍皇甫嵩將兵三萬屯扶風。勛密與嵩謀討卓。會卓亦征嵩為城門校尉,嵩長史梁衍說嵩曰:“董卓寇掠京邑,廢立從意,今征將軍,大則危禍,小則困辱。今及卓在雒陽,天子來西,以將軍之眾迎接至尊,奉令討逆,征兵群帥,袁氏逼其東,將軍迫其西,此成禽也!”嵩不從,遂就征。勛以眾弱不能獨立,亦還京師。卓以勛為直騎校尉。河南尹硃俊為卓陳軍事,卓折俊曰:“我百戰百勝,決之于心,卿勿妄說,且污我刀!”蓋勛曰:“昔武丁之明,猶求箴諫,況如卿者,而欲杜人之口乎!”卓乃謝之。

卓遣軍至陽城,值民會于社下,悉就斬之,駕其車重,載其婦女,以頭系車轅,歌呼還雒,云攻賊大獲。卓焚燒其頭,以婦女與甲兵為婢妾。

丁亥,車駕西遷。董卓收諸富室,以罪惡誅之,沒入其財物,死者不可勝計。悉驅徙其馀民數百萬口于長安。步騎驅蹙,更相蹈藉,饑餓寇掠,積尸盈路。卓自留屯畢圭苑中,悉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里內,室屋蕩盡,無復雞犬。又使呂布發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寶。卓獲山東兵,以豬膏涂布十馀匹,用纏其身,然后燒之,先從足起。

三月,乙巳,車駕入長安,居京兆府舍,后乃稍葺宮室而居之。時董卓未至,朝政大小皆委之王允。允外相彌縫,內謀王室,甚有大臣之度,自天子及朝中皆倚允。允屈意承卓,卓亦雅信焉。

董卓以袁紹之故,戊午,殺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其家尺口以上五十馀人。

初,荊州刺史王睿,與長沙太守孫堅共擊零、桂賊,以堅武官,言頗輕之。及州郡舉兵討董卓,睿與堅亦皆起兵。睿素與武陵太守曹寅不相能,揚言當先殺寅。寅懼,詐作按行使者檄移堅,說睿罪過,令收,行刑訖,以狀上。堅承檄,即勒兵襲睿。睿聞兵至,登樓望之,遣問:“欲何為?”堅前部答曰:“兵久戰勞苦,欲詣使君求資直耳?!鳖R妶泽@曰:“兵自求賞,孫府君何以在其中?”堅曰:“被使者檄誅君!”睿曰:“我何罪?”堅曰:“坐無所知!”睿窮迫,刮金飲之而死。堅前至南陽,眾已數萬人。南陽太守張咨不肯給軍糧,堅誘而斬之;郡中震栗,無求不獲。前到魯陽,與袁術合兵。術由是得據南陽。表堅行破虜將軍,領預州刺史。詔以北軍中候劉表為荊州刺史。時寇賊縱橫,道路梗塞,表單馬入宜城,請南郡名士蒯良、蒯越與之謀曰:“今江南宗賊甚盛,各擁眾不附,若袁術因之,禍必至矣。吾欲征兵,恐不能集,其策焉出?”蒯良曰:“眾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義不足也。茍仁義之道行,百姓歸之如水之趣下,何患征兵之不集乎?”蒯越曰:“袁術驕而無謀,宗賊帥多貪暴,為下所患,若使人示之以利,必以眾來。使君誅其無道,撫而用之,一州之人有樂存之心,聞君威德,必襁負而至矣。兵集眾附,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公路雖至,無能為也。”表曰:“善!”乃使越誘宗賊帥,至者五十五人,皆斬之而取其眾。遂徙治襄陽,鎮撫郡縣,江南悉平。

董卓在雒陽,袁紹等諸軍皆畏其強,莫敢先進。曹操曰:“舉義兵以誅暴亂,大眾已合,諸君何疑!向使董卓倚王室,據舊京,東向以臨天下,雖以無道行之,猶足為患。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一戰而天下定矣。”遂引兵西,將據成皋,張邈遣將衛茲分兵隨之。進至滎陽汴水,遇卓將玄菟徐榮,與戰,操兵敗,為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從弟洪以馬與操,操不受。洪曰:“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遂步從操,夜遁去。榮見操所將兵少,力戰盡日,謂酸棗未易攻也,亦引兵還。操到酸棗,諸軍十馀萬,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操責讓之,因為謀曰:“諸君□能聽吾計,使渤海引河內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守成皋,據敖倉,塞轘轅、太谷,全制其險,使袁將軍率南陽之軍軍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皆高壘深壁,勿與戰,益為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今兵以義動,持疑不進,失天下望,竊為諸君恥之!”邈等不能用。操乃與司馬沛國夏侯惇等詣揚州募兵,得千馀人,還屯河內。頃之,酸棗諸軍食盡,眾散。劉岱與橋瑁相惡,岱殺瑁,以王肱領東郡太守。青州刺史焦和亦起兵討董卓,務及諸將西行,不為民人保障,兵始濟河,黃巾已入其境。青州素殷實,甲兵甚盛,和每望寇奔北,未嘗接風塵、交旗鼓也。性好卜筮,信鬼神。入見其人,清談干云,出觀其政,賞罰淆亂,州遂蕭條,悉為丘墟。頃之,和病卒,袁紹使廣陵臧洪領青州以撫之。

夏,四月,以幽州牧劉虞為太傅,道路壅塞,信命竟不得通。先是,幽部應接荒外,資費甚廣,歲常割青、冀賦調二億有馀以足之。時處處斷絕,委輸不至,而虞敝衣繩屨,食無兼肉,務存寬政,勸督農桑,開上谷胡市之利,通漁陽鹽鐵之饒,民悅年登,谷石三十,青、徐士庶避難歸虞者百馀萬口,虞皆收視溫恤,為安立生業,流民皆忘其遷徙焉。

五月,司空荀爽薨。六月,辛丑,以光祿大夫種拂為司空。拂,邵之父也。

董卓遣大鴻臚韓融、少府陰修、執金吾胡毋班、將作大匠吳修、越騎校尉王瑰安集關東,解譬袁紹等。胡毋班、吳修、王瑰至河內,袁紹使王匡悉收系殺之。袁術亦殺陰修,惟韓融以名德免。

董卓壞五銖錢,更鑄小錢,悉取雒陽及長安銅人、鐘虡、飛廉、銅馬之屬以鑄之,由是貨賤物貴,谷石至數萬錢。

冬,孫堅與官屬會飲于魯陽城東,董卓步騎數萬猝至,堅方行酒談笑,整頓部曲,無得妄動。后騎漸益,堅徐罷坐,導引入城,乃曰:“向堅所以不即起走,恐兵相蹈藉,諸君不得入耳?!弊勘娖湔?,不敢攻而還。

王匡屯河陽津,董卓襲擊,大破之。

左中郎將蔡邕議:“孝和以下廟號稱宗者,皆宜省去,以遵先典?!睆闹?/p>

中郎將徐榮薦同郡故冀州刺史公孫度于董卓,卓以為遼東太守。度到官,以法誅滅郡中名豪大姓百馀家,郡中震栗,乃東伐高句驪,西擊烏桓,語所親吏柳毅、陽儀等曰:“漢祚將絕,當與諸卿圖王耳?!庇谑欠诌|東為遼西、中遼郡,各置太守,越海收東萊諸縣,置營州刺史。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立漢二祖廟,承制,郊祀天地,藉田,乘鸞路,設旄頭、羽騎。

翻譯

孝靈皇帝下中平五年(戊辰、188)

漢紀五十一漢靈帝中平五年(戊辰,公元188年)

[1]春,正月,丁酉,赦天下。

[1]春季,正月,丁酉(十五日),大赦天下。

[2]二月,有星孛于紫宮。

[2]二月,有異星出現于紫微星旁。

[3]黃巾余賊郭大等起于河西白波谷,寇太原、河東。

[3]黃巾軍殘部郭大等人在河西白波谷起兵,進攻太原郡、河東郡。

[4]三月,屠各胡攻殺并州刺史張懿。

[4]三月,匈奴屠各部落進攻并州,殺并州刺史張懿。

[5]太常江夏劉焉見王室多故,建議以為:“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輕,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離叛。宜改置牧伯,選清名重臣以居其任。”焉內欲求交趾牧。侍中廣漢董扶私謂焉曰:“京師將亂,益州分野有天子氣?!毖赡烁笠嬷荨嬷荽淌穬€賦斂煩擾,謠言遠聞,而耿鄙、張懿皆為盜所殺,朝廷遂從焉議,選列卿、尚書為州牧,各以本秩居任。以焉為益州牧,太仆黃琬為豫州牧,宗正東海劉虞為幽州牧。州任之重,自此而始。焉,魯恭王之后;虞,東海恭王之五世孫也。虞嘗為幽州刺史,民夷懷其恩信,故用之。董扶及太倉令趙韙皆棄官,隨焉入蜀。

[5]太常江夏人劉焉看到漢朝王室多難,向靈帝建議:“各地到處發生叛亂,是由于刺史權小威輕,既不能禁制,又用人不當,所以引起百姓叛離朝廷。應該改置州牧,選用有清廉名聲的重臣擔任?!眲⒀蓛刃睦锵霌谓恢耗?,但侍中、廣漢人董扶私下里對劉焉說:“京城洛陽將要發生大亂,根據天象,益州地區將出現新的皇帝?!庇谑?,劉焉改變主意,要求去益州。正好益州刺史儉橫征暴斂,有關他的暴政的民謠廣泛流傳;再加上耿鄙、張懿都被盜賊殺死,朝廷就采納劉焉建議,選用列卿、尚書為州牧,各自以本來的官秩出任。任命劉焉為益州牧、太仆黃琬為豫州牧、宗正東海人劉虞為幽州牧。各州長官權力的增重由此開始。劉焉是魯恭王劉余的后代,劉虞是東海恭王劉強的五世孫。劉虞曾擔任過幽州刺史,百姓與夷人都懷念他的恩德與信譽,因而朝廷有這一任命。董扶與太倉令趙韙都辭去官職,隨同劉焉到益州去。

[6]詔發南匈奴兵配劉虞討張純,單于羌渠遣左賢王將騎詣幽州。國人恐發兵無已,于是右部謚落反,與屠各胡合,凡十余萬人,攻殺羌渠。國人立其子右賢王於扶羅為持至尸逐侯單于。

[6]靈帝下詔征發南匈奴兵,分配給劉虞,去征伐張純。南匈奴單于羌渠派遣左賢王率領騎兵赴幽州聽候調遣。匈奴人害怕以后不斷征發兵員,于是右部落反叛,與屠各胡部落聯合,共有十余萬人,進攻并殺死羌渠。匈奴人立羌渠的兒子右賢王於扶羅為持至尸逐侯單于。

[7]夏,四月,太尉曹嵩罷。

[7]夏季,四月,太尉曹嵩被免職。

[8]五月,以永樂少府南陽樊陵為太尉;六月,罷。

[8]五月,任命永樂少府南陽樊陵為太尉;六月,將他免職。

[9]益州賊馬相、趙祗等起兵綿竹,自號黃巾,殺刺史儉,進擊巴郡、犍為,旬月之間,破壞三郡,有眾數萬,自稱天子。州從事賈龍率吏民攻相等,數日破走,州界清靜。龍乃選吏卒迎劉焉。

[9]益州人馬相、趙祗等在綿竹起兵,自稱為“黃巾”,殺死刺史儉,進攻巴郡、犍為,不過一個月,連破三郡,有部眾數萬人,馬相自稱天子。益州從事賈龍等率領官吏及百姓進攻馬相等,幾天后將他們打敗,馬相等逃跑,益州界內安寧。賈龍于是選派官兵去迎接劉焉。

焉徒治綿竹,撫納離叛,務行寬惠,以收人心。

劉焉將州府遷到綿竹,招撫離散叛亂的百姓,為政寬容,施行恩德,以收攬人心。

[10]郡國七大水。

[10]有七個郡、國發生水災。

[11]故太傅陳蕃子逸與術士襄楷會于冀州刺史王芬坐,楷曰:“天文不利宦者,黃門、常侍真族滅矣。”逸喜。芬曰:“若然者,芬愿驅除!”因與豪杰轉相招合,上書言黑山賊攻劫郡縣,欲因以起兵。會帝欲北巡河間舊宅,芬等謀以兵徵劫,誅諸常侍、黃門,因廢帝,立合肥侯,以其謀告議郎曹操。操曰:“夫廢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古人有權成敗、計輕重而行之者,伊、霍是也。伊、霍皆懷至忠之誠,據宰輔之勢,因秉政之重,同眾人之欲,故能計從事立。今諸君徒見曩者之易,未睹當今之難,而造作非常,欲望必克,不以危乎!”芬又平原華歆、陶丘洪共定計。洪欲行,歆止之曰:“夫廢立大事,伊、霍之所難。芬性疏而不武,此必無成?!焙槟酥?。會北方夜半有赤氣,東西竟天,太史上言;“北方有陰謀,不宜北行?!钡勰酥埂k贩伊T兵,俄而征之。芬懼,解印綬亡走,至平原,自殺。

[11]已故太傅陳蕃的兒子陳逸與法術家襄楷在冀州刺史王芬處見面,襄楷說:“從天象來看,不利于宦官,那些黃門、常侍們真的要被滅族了?!标愐輰Υ朔浅8吲d。王芬說:“如果真是這樣,我愿意充當干這件事的先鋒?!本团c各地的豪杰互相聯系,上書說黑山地區的盜賊攻打搶劫他屬下的郡、縣,想以此為借口起兵。正好靈帝想到北方來巡視他在河間的舊居,王芬等計劃用武力來劫持靈帝,殺死那些常侍、黃門,然后廢黜靈帝,另立合肥侯為皇帝。王芬等將這個計劃告訴議郎曹操。曹操說:“廢立皇帝是天下最不吉祥的事。古代,有的人衡量輕重、計算成敗后施行,伊尹和霍光便是如此。這兩個人都滿懷忠誠,以宰相的地位,憑借執政大權,加上同眾人的愿望一致,故此能實現計劃,成就大事。如今,各位只看到他們當初的輕而易舉,而未看到現在的困難。用這種非常的手段,想一定達到目的,難道不覺得危險嗎?”王芬又邀請平原人華歆、陶丘洪來共同策劃。陶丘洪準備動身,華歆進行勸阻,說:“廢立皇帝的大事,伊尹、霍光都感覺很困難。何況王芬疏闊而又缺乏威武氣概,這次舉動一定會失敗。”陶丘洪于是沒有去。這時候,北方天空在半夜時候有一道赤氣,從東到西,橫貫天際,負責觀測天象的太史上書說:“北方地區有陰謀,陛下不宜去北方?!膘`帝于是作罷,命令王芬解散已集結的士兵。不久,征召王芬到洛陽去。王芬害怕,就解下印綬逃亡,跑到平原時自殺了。

[12]秋,七月,以射聲校尉馬日為太尉。日,融之族孫也。

[12]秋季,七月,任命射聲校尉馬日為太尉。馬日他是馬融的族孫。

[13]八月,初置西園八校尉,以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為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為黃軍校尉,趙融為助軍左校尉,馮芳為助軍右校尉,諫議大夫夏牟為左校尉,淳于瓊為右校尉;皆統于蹇碩。帝自黃巾之起,留心戎事;碩壯健有武略,帝親任之,雖大將軍亦領屬焉。

[13]八月,開始設置西園八校尉。任命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為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左校尉,馮芳為助軍右校尉,諫議大夫夏牟為左校尉,淳于瓊為右校尉,都由蹇碩統一指揮。靈帝自黃巾軍起事以后,開始留心軍事。蹇碩身體壯健,又通曉軍事,很受靈帝信任,連大將軍也要聽從他的指揮。

[14]九月,司徒許相罷;以司空丁宮為司徒,光祿勛南陽劉弘為司空。

[14]九月,司徒許相被免職。任命司空丁宮為司徒,光祿勛南陽人劉弘為司空。

[15]以衛尉條侯董重為票騎將軍。重,永樂太后兄子也。

[15]任命衛尉、條侯董重為票騎將軍。董重是靈帝母親永樂太后哥哥的兒子。

[16]冬,十月,青、徐黃巾復起,寇郡縣。

[16]冬季,十月,青州、徐州的黃巾軍再度起兵,攻掠郡縣。

[17]望氣者以為京師當有大兵,兩宮流血。帝欲厭之,乃大發四方兵,講武于平樂觀下,起大壇,上建十二重華蓋,蓋高十丈;壇東北為小壇,復建九重華蓋,高九丈。列步騎數萬人,結營為陳。甲子,帝親出臨軍,駐大華蓋下,大將軍進駐小華蓋下。帝躬擐甲、介馬,稱“無上將軍”,行陳三匝而還,以兵授進。帝問討虜校尉蓋勛曰:“吾講武如是,何如?”對曰:“臣聞先王曜德不觀兵。今寇在遠而設在近陳,不足以昭果毅,祗黷武耳!”帝曰:“善!恨見君晚,群臣初無是言也。”勛謂袁紹曰:“上甚聰明,但蔽于左右耳?!迸c紹謀共誅嬖幸,蹇碩懼,出勛為京兆尹。

[17]用觀察云氣來預言吉兇的法術家認為,京城洛陽將有兵災,南北兩宮會發生流血事件。靈帝想通過法術來壓制,于是大批征調各地的軍隊,在平樂觀下舉行閱兵儀式。修筑一個大壇,上面立起十二層的華蓋,高達十丈;在大壇的東北修筑了一個小壇,又立起九層的華蓋,高九丈。步騎兵數萬人列隊,設營布陣。甲子(十六日),靈帝親自出來閱兵,站在大華蓋之下,大將軍何進站大小傘蓋之下。靈帝親自披戴甲胄,騎上有護甲的戰馬,自稱“無上將軍”,繞軍陣巡視三圈后返回,將武器授予何進。靈帝問討虜校尉蓋勛說:“我這樣檢閱大軍,你覺得怎樣?”蓋勛回答:“我聽說從前圣明的君王顯示恩德,不炫耀武力。如今,賊寇都在遠地,陛下卻在京城閱兵,不足以顯示消滅敵人的決心,只表現為黷武罷了?!膘`帝說:“你的看法很對,可惜我見到你太晚,群臣當初沒有講過這樣的話?!鄙w勛對袁紹說:“皇帝很聰明,只是被他左右的人蒙蔽住了?!彼c袁紹密謀一起誅殺宦官。蹇碩感到恐懼,將他調離京城,派到長安去擔任京兆尹。

[18]十一月,王國圍陳倉。詔復拜皇甫嵩為左將軍,督前將軍董卓,合兵四萬人以拒之。

[18]十一月,王國包圍陳倉。靈帝下詔再次任命皇甫嵩為左將軍,統率前將軍董卓,共有軍隊四萬人,去抵抗王國。

[19]張純與丘力居鈔略青、徐、幽、冀四州;詔騎都尉公孫瓚討之。瓚與戰于屬國石門,純等大敗,棄妻子,逾塞走;悉得所略男女。瓚深入無繼,反為丘力居等所圍于遼西管子城,二百余日,糧盡眾潰,士卒死者什五六。

[19]張純與烏桓酋長丘力居在青、徐、幽、冀四州境內到處搶掠。靈帝下詔命騎都尉公孫瓚進行討伐。公孫瓚在遼東屬國的石門山與他們交戰,張純等大敗,丟棄妻子兒女,越過邊塞逃跑。他們所搶掠浮虜的男女百姓,都被公孫瓚奪回。公孫瓚乘勝深入追擊,但沒有后援,反被丘力居等包圍在遼西郡管子城,過了二百余日,糧盡而全軍潰散,士兵死亡了十分之五六。

[20]董卓謂皇甫嵩曰:“陳倉危急,請速救之?!贬栽唬骸安蝗?,百戰百勝,不如不戰而屈人兵。陳倉雖小,城守固備,未易可拔。王國雖強,攻陳倉不下,其眾必疲,疲而擊之,全勝之道也,將何救焉!”國攻陳倉八十余日,不拔。

[20]董卓對皇甫嵩說:“陳倉形勢危急,請趕快救援?!被矢︶哉f:“不然,百戰百勝,不如不戰而勝。陳倉雖小,但城垣堅固,守衛嚴密,不容易攻破。王國兵力雖強,但攻不下陳倉,部眾必然疲乏,我們乘他們疲乏,發動攻擊,這是獲得徹底勝利的策略,用得著什么援救呢!”王國圍攻陳倉八十余天,未能攻破。

六年(己巳、189)

六年(己巳,公元189年)

[1]春,二月,國眾疲敝,解圍去,皇甫嵩進兵擊之。董卓曰:“不可!兵法,窮寇勿迫,歸眾勿追。”嵩曰:“不然。前吾不擊,避其銳也;今而擊之,待其衰也;所擊疲師,非歸眾也;國眾且走,莫有斗志,以整擊亂,非窮寇也?!彼飒氝M擊之,使卓為后拒,連戰,大破之,斬首萬余級。卓大慚恨,由是與嵩有隙。

[1]春季,二月,王國的部隊疲憊不堪,解圍撤退。皇甫嵩下令進軍追擊,董卓說:“不行。兵法上說:‘窮寇勿迫,歸眾勿追。’”皇甫嵩說:“不然,以前我們不進攻,是躲避他們的銳氣;現在發動進攻,是等到他們士氣已經低落。我們現在所攻擊的是疲憊之師,而不是‘歸眾’;王國的部隊正要逃走,已無斗志,并不是‘窮寇’。”于是皇甫嵩獨自率軍進擊,命令董卓作后援?;矢︶赃呥B續進攻,大獲全勝,斬殺一萬多人。董卓大為羞慚惱恨,從此與皇甫嵩結下仇恨。

韓遂等共廢王國,而劫故信都令漢陽閻忠使督統諸部。忠病死,遂等稍爭權利,更相殺害,由是浸衰。

韓遂等人共同廢掉王國的首領地位,脅迫前信都縣令漢陽人閻忠擔任首領,統率各部。閻忠病死,韓遂等人逐漸爭權奪利,繼而互相攻殺,于是勢力逐漸衰弱。

[2]幽州牧劉虞到部,遣使至鮮卑中,告以利害,責使送張舉、張純首,厚加購賞。丘力居等聞虞至,喜,各遣譯自歸。舉、純走出塞,余皆降散。虞上罷諸屯兵,但留降虜校尉公孫瓚,將步騎萬人屯右北平。三月,張純客王政殺純,送首詣虞。公孫瓚志欲掃滅烏桓,而虞欲以恩信招降,由是與瓚有隙。

[2]幽州牧劉虞到任后,派使臣到鮮卑部落去,告訴他們利害,責令他們斬送張舉和張純的人頭,懸以重賞。丘力居等聽說劉虞來到幽州,都很高興,各派翻譯來晉見劉虞,自動歸降。張舉、張純逃到塞外,所余部下全都投降或逃散。劉虞上奏,請求將征集的各部隊全部遣散,只留下降虜校尉公孫瓚,率領步、騎兵一萬人,駐扎在右北平。三月,張純的門客王政刺殺張純,帶張純的人頭去見劉虞。公孫瓚決心用武力消滅烏桓部落,而劉虞想用恩德和信義來招降他們,因此兩人之間產生矛盾。

[3]夏,四月,丙子朔,日有食之。

[3]夏季,四月,丙子朔(疑誤),出現日食。

[4]太尉馬日免;遣使即拜幽州牧劉虞為太尉,封容丘侯。

[4]太尉馬日被免職。靈帝派遣使臣到幽州去任命幽州牧劉虞為太尉,封為容丘侯。

[5]蹇碩忌大將軍進,與諸常侍共說帝遣進西擊韓遂;帝從之。進陰知其謀,奏遣袁紹收徐、兗二州兵,須紹還而西,以稽行期。

[5]蹇碩忌恨大將軍何進,與諸常侍共同勸說靈帝派遺何進西征韓遂,靈帝同意了。何進暗中獲悉他們的陰謀后,上奏請求派袁紹到徐州和兗州去調集軍隊,要等到袁紹回來再進行西征,以便拖延行期。

[6]初,帝數失皇子,何皇后生子辯,養于道人史子眇家,號曰”史侯”。王美人生子協,董太后自養之,號曰“董侯”。群臣請立太子。帝以辯輕佻無威儀,欲立協,猶豫未決。會疾篤,屬協于蹇碩。丙辰,帝崩于嘉德殿。碩時在內,欲先誅何進而立協,使人迎進,欲與計事;進即駕往。碩司馬潘隱與進早舊,迎而目之。進驚,馳從道歸營,引兵入屯百郡邸,因稱疾不入。

[6]當初,靈帝連續死去了幾個兒子,因此,何皇后生下兒子劉辯后,就送到道人史子眇家去撫養,故被稱為“史侯”。王美人生下兒子劉協,由董太后親自撫養,被稱為“董侯”。群臣請求靈帝立太子。靈帝認為劉辯為人輕佻,缺乏威儀,想立劉協,但猶豫未決。正在這時,靈帝病重,把劉協托付給蹇碩。丙辰(十一日),靈帝于嘉德殿駕崩。蹇碩當時在皇宮中,想先殺何進,然后立劉協為皇帝。他派人去接何進要與他商議事情,何進即刻乘車前往。蹇碩的司馬潘隱與何進早有交誼,在迎接他時用眼神示意。何進大驚,馳車抄近道跑回自己控制的軍營,率軍進駐各郡國在京城的官邸,聲稱有病,不再進宮。

戊午,皇子辯即皇帝位,年十四。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赦天下,改元為光熹。封皇弟協為勃海王。協年九歲。以后將軍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參錄尚書事。

戊午(十三日),皇子劉辯即帝位,當時他十四歲。尊稱母親何皇后為皇太后。何太后臨朝主持朝政,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光熹。封皇弟劉協為勃海王,當時他只有九歲。任命后將軍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共同主持尚書事務。

進既秉朝政,忿蹇碩圖己,陰規誅之。袁紹因進親客張津,勸進悉誅諸宦官。進以袁氏累世貴寵,而紹與從弟虎賁中郎將術皆為豪桀所歸,信而用之。復博征智謀之士何、荀攸及河南鄭泰等二十余人,以為北軍中侯,攸為黃門侍郎,泰為尚書,與同腹心。攸,爽之從孫也。

何進既已掌握朝政大權,怨恨蹇碩想謀害自己,暗中計劃將他殺死。袁紹通過何進的親信門客張津,勸說何進將所有的宦官一網打盡。何進因袁氏歷代都有人作高官,袁紹與堂弟虎賁中郎將袁術又為天下豪杰所擁戴,因此相信并任用他們。又廣泛征聘有智謀的人士何、荀攸及河南人鄭泰等二十人,任命何為北軍中侯,荀攸為黃門侍郎,鄭泰為尚書,把他們都作為自己的心腹。荀攸是荀爽的族孫。

蹇碩疑不自安,與中常侍趙忠、宋典等書曰:“大將軍兄弟秉國專朝,今與天下黨人謀誅先帝左右,掃滅我曹,但以碩典禁兵,故且沈吟。今宜共閉上閣,急捕誅之。”中常侍郭勝,進同郡人也,太后及進之貴幸,勝有力焉,故親信何氏;與趙忠等議,不從碩計,而以其書示進。庚午,進使黃門令收碩,誅之,因悉領其屯兵。

蹇碩心里疑慮不安,寫信給中常侍越忠、宋典等人說:“大將軍何進兄弟控制朝政,獨斷專行,如今與天下的黨人策劃要誅殺先帝左右的親信,消滅我們。只是因為我統率禁軍,所以暫且遲疑?,F在應該一起動手,關閉宮門,趕快將何進逮捕處死。”中常侍郭勝與何進是同郡之人,何太后及何進能有貴寵的地位,他幫了很大的忙,因此他親近信賴何氏。郭勝與趙忠等人商議后,拒絕蹇碩的提議,而把蹇碩的信送給何進看。庚午(二十五日),何進令黃門令逮捕蹇碩,將他處死,于是把禁軍全部置于自己指揮之下。

票騎將軍董重,與何進權勢相害,中官挾重以為黨助。董太后每欲參干政事,何太后輒相禁塞,董后忿恚,詈曰:“汝今張,怙汝史耶!吾敕票騎斷何進頭,如反手耳!”何太后聞之,以告進。五月,進與三公共奏:“孝仁皇后使故中常侍夏惲等交通州郡,辜較財利,悉入西省。故事,蓄后不得留京師;請遷宮本國?!弊嗫?。辛巳,進舉兵圍票騎府,收董重,免官,自殺。六月,辛亥,董太后憂怖,暴崩。民間由是不附何氏。

票騎將軍董重與何進互爭權力,宦官們依靠董重做為黨援。董太后每次想要干預國家政事,何太后都加以阻止。董太后感到憤恨,罵道:“你現在氣焰囂張,是依仗你的哥哥何進!我如命令票騎將軍董重砍下何進的人頭,只是舉手之勞!”何太后聽到后,告訴給何進。五月,何進與三公共同上奏:“董太后派前中常侍夏惲等與州、郡官府相互勾結,搜刮財物,都存在她所住永樂宮。按照過去的貫例,藩國的王后不能留住在京城,請把她遷回本國。”何太后批準了這一奏章。辛巳(初六),何進舉兵包圍了票騎將軍府,逮捕董重,免除他的職務,董重自殺。六月,辛亥(初七),董太后又憂又怕,突然死去。從此以后,何進一家失去民心。

[7]辛酉,葬孝靈皇帝于文陵。何進懲蹇碩之謀,稱疾,不入陪喪,又不送出陵。

[7]辛酉(十七日),把靈帝安葬在文陵。何進警惕會發生蹇碩那樣的陰謀,自稱有病,不入宮去陪喪,也不送靈帝的棺槨到墓地。

[8]大水。

[8]發生水災。

[9]秋,七月,徒勃海王協為陳留王。

[9]秋季,七月,改封勃海王劉協為陳留王。

[10]司徒丁宮罷。

[10]司徒丁宮被免職。

[11]袁紹復說何進曰:“前竇武欲誅內寵而反為所害者,但坐言語漏泄;五營兵士皆畏服中人,而竇氏反用之,自取禍滅。今將軍兄弟并領勁兵,部曲將吏皆英俊名士,樂盡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贊之時也。將軍宜一為天下除患,以垂名后世,不可失也!”進乃白太后,請盡罷中常侍以下,以三署郎補其處。太后不聽,曰:“中官統領禁省,自古及今,漢家故事,不可廢也。且先帝新棄天下,我奈何楚楚與士人共對事乎!”進難違太后意,且欲誅其放縱者。紹以為中官親近至尊,出納號令,今不悉廢,后必為患。而太后母舞陽君及何苗數受諸宦官賂遺,知進欲誅之,數白太后為其障蔽;又言:“大將軍專殺左右,擅權以弱社稷。”太后疑以為然。進新貴,素敬憚中官,雖外慕大名而內不能斷,故事久不決。

[11]袁紹又向何進建議說:“從前竇武他們想要消滅宦官,反而被宦官所殺害,只是因為消息泄露。五營兵士一向畏懼宦官的權勢,而竇氏反而利用他們,所以自取滅亡。如今將軍兄弟同時統帥禁軍勁族,部下將領官吏都是俊杰名士,樂于為您效命,事情全在掌握之中,這是天賜良機。將軍應該一舉為天下除去大害,垂名后世,不要錯過這個機會!”何進于是向太后建議,請求全部撤換中常侍及以下的宦官,委派三署郎官代替他們的職務。何太后不答應,說:“從古至今,都是由宦官來管理皇宮內的事情,這條漢朝的傳統制度,不能廢掉。何況先帝剛剛去世,我怎能衣冠整齊地與士人相對共事呢!”何進難以違背太后的意思,打算暫且誅殺最跋扈的宦官。袁紹認為宦官最親近太后和皇帝,百官的奏章及皇帝詔命都由他們來回傳遞,現在如果不徹底除掉,將來一定會有后患。但是何太后的母親舞陽君和弟弟何苗多次接受宦官們的賄賂,知道何進要消滅宦官,屢次向何太后進言阻止,又說:“大將軍擅自殺害左右近臣,專權獨斷,削弱國家?!碧笮闹幸蓱],認為他們的話有理。何進新近掌握重權,但他一向對宦官們既尊敬又畏懼,雖然羨慕得到除去宦官的美名,但心中不能當機立斷,因此事情拖下來,久久不能決定。

紹等又為畫策,多召四方猛將及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脅太后;進然之。主簿廣陵陳琳諫曰:“諺稱‘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況國之大事,其可以詐立乎!今將軍總皇威,握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此猶鼓洪爐燎毛發耳。但當速發雷霆,行權立斷,則天人順之。而反委釋利器,更微處助,大兵聚會,強者為雄,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祗為亂階耳!”進不聽。典軍校尉曹操聞而笑曰:“宦者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于此。既治其罪,當誅元惡,一獄吏足矣,何至紛紛召外兵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見其敗也?!?/p>

袁紹又為何進出謀劃策,勸他多召各地的猛將和英雄豪杰,讓他們都率軍向京城洛陽進發,以此來威脅何太后,何進同意了這一計劃。主簿、廣陵人陳琳勸阻說:“民間有一句諺語,叫‘閉起眼睛捉麻雀’。像那樣的小事,尚且不可用欺詐手段達到目的,何況國家大事,怎么可以用欺詐辦成呢?如今將軍身集皇家威望,手握兵權,龍行虎步,為所欲為。這樣對付宦官,好比是用爐火去燒毛發。只要您發動,用雷霆萬鈞之勢當機立斷,發號施令,那么上應天意,下順民心,很容易達到目的。然而如今反而放棄手中的權柄,去征求外援。等到各地大軍聚集時,強大者就將稱雄,這樣做就是所謂倒拿武器,而把手柄交給別人一樣,必定不會成功,只會帶來大亂罷了?!焙芜M不聽。典軍校尉曹操聽說后笑著說:“在宮中服務的宦官,古今都應該有,只是君王不應該給予大權和寵信,使他們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既然要懲治他們,應當除去首惡,只要一個獄吏就足夠了。何至于紛紛攘攘地征召各地部隊呢!假如要想將他們一網打盡,事情必然會泄露,我將看到此事的失敗。”

初,靈帝征董卓為少府,卓上書言:“所將湟中義從及秦、胡兵皆詣臣言:‘牢直不畢,稟賜斷絕,妻子饑凍?!弁斐架嚕共坏眯?。羌、胡憨腸狗態,臣不能禁止,輒將順安慰。增異復上?!背⒉荒苤?。及帝寢疾,璽書拜卓并州牧,令以兵屬皇甫嵩。卓復上書言:“臣誤蒙天恩,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彌久,戀臣畜養之恩,為臣奮一旦之命,乞將之北州,效力邊垂。”嵩從子酈說嵩曰:“天下兵柄,在大人與董卓耳。今怨隙已結,勢不俱存。卓被詔委兵而上書自請,此逆命民。彼度京師政亂,故敢躊躇不進,此懷奸也。二者,刑所不赦。且其兇戾無親,將士不附。大人今為元帥,杖國威以討之,上顯忠義,下除兇害,無不濟也?!贬栽唬骸斑`命雖罪,專誅亦有責也。不如顯奏其事,使朝廷裁之?!蹦松蠒月?。帝以讓卓。卓亦不奉詔,駐兵河東以觀時變。

起初,靈帝征召董卓入朝擔任少府。董卓上書說:“我所統領的湟中地區的志愿附屬軍以及羌、胡兵都來見我,說:‘沒有發給足夠的糧餉,沒有賞賜,妻子兒女都饑寒交迫?!盐业能囎油献?,使我無法動身。這些羌、胡人都心腸險惡,很難駕馭,我不能讓他們聽從命令,只能先留下來進行安撫。有新的情況,再隨時匯報。”朝廷無法約束董卓。到靈帝病重時,下詔任命董卓為并州牧,命令他把軍隊交給皇甫嵩指揮。董卓又上書說:“我得到陛下信任,掌兵達十年之久。在全軍上下,久已培養起感情,他們眷戀我的恩德,愿意一朝為我效死。請求陛下準許我把這支軍隊帶到并州,為國家守衛邊疆?!被矢︶缘闹蹲踊矢︶B向皇甫嵩建議說:“全國的軍權,主要握在您和董卓手中?,F在雙方已結下仇怨,勢必不能共存。董卓接到命令他交出軍權的詔書,但他卻上書請求帶走軍隊,是違抗皇帝的詔命。他認為朝中政治混亂,所以敢于拖延時間,按兵不動,這是心懷奸詐。這兩項都是不能赦免的大罪。而且他兇暴殘忍,不受將士擁戴。您現在身為元帥,倚仗國威去討伐他,對上表示您的忠義,又為下邊消除一個禍害,無往不利?!被矢︶哉f:“盡管董卓違抗詔命有罪,但不得朝廷批準,就擅自討伐他,也有罪,不如公開奏報這件事,由朝廷來裁決。”于是,上書奏明。靈帝下詔責備董卓。董卓仍不肯服從,把軍隊駐扎在河東郡,以觀察時局變化。

何進召卓使將兵詣京師。侍御史鄭泰諫曰:“董卓強忍寡義,志欲無厭,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將恣兇欲,必危朝廷。明公以親德之重,據阿衡之權,秉意獨斷,誅除有罪,誠不宜假卓以為資援也!且事留變生,殷鑒不遠,宜在速決?!鄙袝R植亦言不宜召卓,進畢不從。泰乃棄官去,謂荀攸曰:“何公未易輔也?!?/p>

何進召董卓率軍到洛陽來。侍御史鄭泰勸諫說:“董卓為人強悍,不講仁義,又貪得無厭。假如朝廷依靠他的支持,授以兵權,他將為所欲為,必然會威脅到朝廷的安全。您作為皇帝國戚,掌握國家大權,可以依照本意獨斷獨行,懲治那些罪人,實在不應該依靠董卓作為外援!而且事情拖得太久,就會起變化,先前竇武之事的教訓并不久遠,應該趕快決斷。”尚書盧植也認為不應當召董卓,何進都不接受。鄭泰于是辭職而去,告訴荀攸說:“何進是個不容易輔佐的人?!?/p>

進府掾王匡,騎都尉鮑信,皆泰山人,進使還鄉里募兵;并召東郡太守橋瑁屯成,使武猛都尉丁原將數千人寇河內,燒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誅宦官為言。

何進的僚屬王匡與騎都尉鮑信都是泰山人,何進讓他們回鄉去召募軍隊。又召東郡太守橋瑁屯兵成,讓武猛都尉丁原率領數千人進軍河內郡,焚燒黃河的孟津渡口,火光直照到洛陽城中。這些行動都以消滅宦官作為口號。

董卓聞召,即時就道,并上書曰:“中常侍張讓等,竊幸承寵,濁亂海內。臣聞揚湯止沸,莫若去薪;漬癰雖痛,勝于內食。昔趙鞅興晉陽之甲以逐君側之惡,今臣輒鳴鐘鼓如雒陽,請收讓等以清奸穢!”太后猶不從。何苗謂進曰:“始共從南陽來,俱以貧賤依省內以致富貴,國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收,宜深思之,且與省內和也?!弊康綕瞥?,而進更狐疑,使諫議大夫種邵宣詔止之。卓不受詔,遂前至河南;邵迎勞之,因譬令還軍。卓疑有變,使其軍士以兵脅邵。邵怒,稱詔叱之,軍士皆披,遂前質責卓;卓辭屈,乃還軍夕陽亭。邵,之孫也。

董卓接到何進召他進京的命令,立刻上路出發。同時上書說:“中常侍張讓等人,利用得到皇帝寵幸之機,擾亂天下。我曾聽說,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瘡癰潰爛雖然疼痛,但勝于向內侵蝕臟腑。從前趙鞅統率晉陽的軍隊來清除君王身邊的惡人,如今我則敲響鐘鼓到洛陽來,請求逮捕張讓等人,以清除奸邪!”太后仍然不答應。何苗對何進說:“我們當初一起從南陽來,出身貧賤,都是依靠宦官的扶助,才有今天的富貴。國家大事,又談何容易,覆水難收,應該多加考慮。應暫且與宦官們和解?!倍康綕瞥貢r,何進更加猶豫不決,派諫議大夫種邵拿著皇帝詔書去阻止董卓。董卓不接受詔命,一直進軍到河南。種邵迎接尉勞他的軍隊,并勸令他退軍。董卓疑心洛陽政局已發生變動,命部下用武器威脅種邵。種邵大怒,用皇帝的名義叱責他們,士兵都害怕地散開。于是種邵上前當面責問董卓,董卓理屈辭窮,只好撤軍回到夕陽亭。種邵是種的孫子。

袁紹懼進變計,因脅之曰:“交構已成,形勢已露,將軍復欲何待而不旱決之乎?事久變生,復為竇氏矣!”進于是以紹為司隸校尉,假節,專命擊斷;從事中郎王允為河南尹。紹使雒陽方略武吏司察宦者,而促董卓等使馳驛上奏,欲進兵平樂觀。太后乃恐,悉罷中常侍、小黃門使還里舍,唯留進所私人以守省中。諸常侍、小黃門皆詣進謝罪,唯所措置。進謂曰:“天下匈匈,正患諸君耳。今董卓垂至,諸君何不早各就國!”袁紹勸進便于此決之,至于再三;進不許。紹又為書靠諸州郡,詐宣進意,使捕按中官親屬。

袁紹怕何進改變主意,便威脅他說:“矛盾已經形成,行動跡象已經顯露,將軍還想等待什么,而不早作決斷?事情拖得太久會發生變化,就要重演竇武被害的慘劇了!”何進于是任命袁紹為司隸校尉,假節,有不經請示就逮捕或處死罪犯的權力。又任命從事中郎王允為河南尹。袁紹命屬下的方略武吏去偵察宦官動靜,又催促董卓等人,讓他們派驛使緊急上奏,在奏章上聲稱要進軍到平樂觀。于是何太后大為恐懼,把中常侍、小黃門等宦官都罷免回家,只留下一些何進所親信的人守在宮中。諸常侍、小黃門都去向何進請罪,表示一切聽從他的處置。何進對他們說:“天下動蕩不定,只是由于厭恨你們。如今董卓馬上就要來了,你們為什么還不早日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國去!”袁紹勸何進乘此機會一網打盡,以至再三申明理由,但何進不許。袁紹又用公文通知各州、郡官府,假借何進的名義,要各地逮捕宦官們的親屬。

進謀積日,頗泄,中官懼而思變。張讓子婦,太后之妹也,讓向子婦叩頭曰:“老臣得罪,當與新婦俱歸私門。唯受恩累世,今當遠離宮殿,情懷戀戀,愿復一入直,得暫奉望太后陛下顏色,然后退就溝壑,死不恨矣!”子婦言于舞陽君,入白太后;乃詔諸常侍皆復入下。

何進的密謀因時間太長,泄露了不少。宦官們感到恐懼,想改革局面。張讓的兒媳是何太后的妹妹,張讓向她叩頭請求說:“我現在犯下罪責,理應全家回到家鄉。想到我家幾代蒙受皇恩,如今要遠離宮殿,心中戀戀不舍。我愿再入宮侍候一次,得以暫時見到太后,趨承顏色,然后退到溝壑,死也沒有遺恨了!”這位兒媳向母親舞陽君說情,舞陽君又入宮向何太后說情。于是何太后下詔,讓諸常侍全都重新入宮服侍。

八月,戊辰,進入長樂宮,白太后,請盡誅諸常侍。中常侍張讓、段相謂曰:“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入省,此意何為?竇氏事竟復起邪?”使潛聽,具聞其語。乃率其黨數十人持兵竊自側闥入,伏省戶下,進出,因詐以太后詔召進,入坐省。讓等詰進曰:“天下憒憒,亦非獨我曹罪也。先帝嘗與太后不快,幾至成敗,我曹涕泣救解,各出家財千萬為禮,和悅上意,但欲托卿門戶耳。今乃欲滅我曹種族,不亦大甚乎!”于是尚方監渠穆拔劍斬進于嘉德殿前。讓、等為詔,以故太尉樊陵為司隸校尉,少府許相為河南尹。尚書得詔版,疑之,曰:“請大將軍出共議?!敝悬S門以進頭擲與尚書曰:“何進謀反,已伏誅矣!”

八月,戊辰(二十五日),何進入長樂宮,奏告何太后,請求殺死全體中常侍。中常侍張讓、段商議說:“大將軍何進自稱有病,不參加先帝的喪禮,不送葬到墓地去,如今突然入宮,這是什么意圖?難道竇武事件竟要重演嗎?”派人去竊聽何進兄妹的談話,獲知全部談話內容。于是率領自己的黨羽數十人,手持武器,偷偷從側門進去,埋伏在殿門下。等何進出來,就假傳太后的旨意召他。何進入宮,坐在省。于是張讓等人責問何進說:“天下大亂,也不單是我們宦官的罪過。先帝曾經跟太后生氣,幾乎廢黜太后,我們流著淚進行解救,各人都獻出家財千萬作為禮物,使先帝緩和下來,只是要托身于你的門下罷了。如今你竟想把我們殺死滅族,不也太過分了嗎!”于是尚方監渠穆拔出劍來,在喜德殿前殺死何進。張讓、段等寫下詔書,任命前太尉樊陵為司隸校尉,少府許相為河南尹。尚書看到詔書,覺得可疑,說:“請大將軍何進出來共同商議?!敝悬S門將何進的人頭扔給尚書,說:“何進謀反,已被處死了!”

進部曲將吳匡、張璋在外,聞進被害,欲引兵入宮,宮門閉。虎賁中郎將袁術與匡共斫攻之,中黃門持兵守客。會日暮,術因燒南宮青瑣門,欲以脅出讓等。讓等入白太后,言大將軍兵反,燒宮,攻尚書闥,因將太后、少帝及陳留王,劫省內官屬,從復道走北宮。尚書盧植執戈于閣道窗下,仰數段;懼,乃釋太后,太后投閣,乃免。袁紹與叔父隗矯詔召樊陵、許相,斬之。紹及何苗引兵屯朱雀闕下,捕得趙忠等,斬之。吳匡等素怨苗不與進同心,而又疑其與宦官通謀,乃令軍中曰:“殺大將軍即車騎也,吏士能為報讎乎?”皆流涕曰:“愿致死!”匡遂引兵與董卓弟奉車都尉攻殺苗,棄其尸于苑中。紹遂閉北宮門,勒兵捕諸宦者,無少長皆殺之,凡二千余人,或有無須而誤死者。紹因進兵排宮,或上端門屋,以攻省內。

何進部下的軍官吳匡、張璋在皇宮外,聽到何進被殺害,打算率軍入宮,但宮門已關閉?;①S中郎將袁術與吳匡等共同進攻皇宮,用刀劈砍宮門,中黃門等則手持武器,防住宮門。適逢黃昏,袁術于是縱火燒南宮的青瑣門,想以此威脅宮中交出張讓等人。張讓等人到后宮稟告何太后,說:“大將軍何進的部下謀反,縱火燒宮,并進攻尚書門?!彼麄児{著何太后、少帝、陳留王劉協,劫持宮內的其他官員從天橋閣道逃向北宮。尚書盧植手持長戈站在閣道的窗下,仰頭斥責段,段驚恐害怕,于是放開何太后,何太后從窗口跳下,得以幸免。袁紹與他叔父袁隗假傳圣旨,召來樊陵、許相,把他們處斬。袁紹與何苗等率兵駐扎在朱譽門下,捉住趙忠等人處斬。吳匡等人一向就怨恨何苗不與何進同心,而且懷疑他與宦官有勾結,于是號令軍中說:“殺死大將軍的人就是車騎將軍何苗,將士們能為大將軍報仇嗎?何進部下都流著淚說:“愿拼死為大將軍報仇!”于是吳匡就率兵與董卓的弟弟奉車都尉董一起攻殺何苗,把他的尸體扔在宮苑里。于是袁紹關上北宮門,派兵捉拿宦官,不論老少,一律殺死,共二千余人斃命,有人因為未長胡須而被誤殺。袁紹乘勢率軍進攻,掃蕩宮禁,有的士兵爬上端門屋,向宮內沖擊。

庚午,張讓、段等困迫,遂將帝與陳留王數十人步出門,夜,至小平津,六璽不自隨,公卿無得從者,唯尚書盧植、河南中部掾閔貢夜至河上。貢厲聲質責讓等,且曰:“今不速死,吾將殺汝!”因手劍斬數人。讓等惶怖,叉手再拜,叩頭向帝辭曰:“臣等死,陛下自愛!”遂投河而死。

庚午(二十七日),張讓、段等被困宮中,無計可施,只好帶著少帝、陳留王劉協等數十人步行出門。夜里,到達小平津?;实鬯玫牧w御璽沒有隨身帶上,沒有公卿跟隨,只有尚書盧植、河南中部掾閔貢夜里到達黃河岸邊。閔貢厲聲斥責張讓等人,而且說:“你們如今還不快死,我就要來殺你們!”于是用手中的劍砍死數名宦官,張讓等又驚又怕,拱手再拜,又向少帝叩頭辭別說:“我們死了,請陛下自己保重!”于是投河而死。

貢扶帝與陳留王夜步逐螢光南行,欲還宮,行數里,得民家露車,共乘之,至雒舍止。辛未,帝獨乘一馬,陳留王與貢共乘一馬,從雒舍南行,公卿稍有至者。董卓至顯陽苑,遠見火起,知有變,引兵急進;未明,到城西,聞帝在北,因與公卿往奉迎于北芒阪下。帝見卓將兵卒至,恐怖涕泣。群公謂卓曰:“有詔卻兵?!弊吭唬骸肮T人為國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國家播蕩,何卻兵之有!”卓與帝語,語不可了;乃更與陳留王語,問禍亂由起,王答,自初至終,無所遺失。卓大喜,以王為賢,且為董太后所養,卓自以與太后同族,遂有廢立之意。

閔貢扶著少帝與陳留王劉協,在夜里追著螢火蟲的微光徒步向南走,想回到宮中。走了幾里地,得到百姓家一輛板車,大家一齊上車,到達洛舍歇息。辛未(二十八日),找到馬匹,少帝獨自騎一匹,陳留王劉協和閔貢合騎一匹,從洛舍向南走,這時才逐漸有公卿趕來。董卓率軍到顯陽苑,遠遠望見起火,知道發生變故,便統軍急速前進。天還沒亮,來到城西,聽說少帝在北邊,就與大臣們一齊到北芒阪下奉迎少帝。少帝見董卓突然率大軍前來,嚇得哭泣。大臣們對董卓說:“皇帝下詔,要軍隊后撤?!倍空f:“你們這些人身為國家大臣,不能輔佐王室,致使皇帝在外流亡,為什么要軍隊后撤!”董卓上前參見少帝,少帝說起話來語無倫次。于是董卓又與陳留王劉協交談問起事變經過,劉協一一回答,從始至終,毫無遺漏。董卓十分高興,覺得劉協賢能,而且又是由董太后養大的,他認為自己與董太后同族,于是心里有了廢黜少帝,改立劉協為皇帝的念頭。

是日,帝還宮,赦天下,改光熹為昭寧。失傳國璽,爾璽皆得之。以丁原為執金吾。騎都尉鮑信自泰山募兵適至,說袁紹曰:“董卓擁強兵,將有異志,今不早圖,必為所制;及其新至疲勞,襲之,可禽也!”紹畏卓,不敢發,信乃引兵還泰山。

當天,少帝回到宮中,大赦天下,改后號將光熹元年改為昭寧元年。傳國御璽丟失了,皇帝六璽中的其他五璽全都找到。任命丁原為執金吾。騎都尉鮑信到泰山郡募兵,恰到這時歸來,他勸說袁紹:“董卓統率強兵,將有不軌的打算?,F在不早作打算,必然會被他控制。應該乘他剛到,兵馬都很疲憊,發動襲擊,可以生擒董卓!”袁紹畏懼董卓,不敢發動進攻。于是鮑信率領部隊返回泰山郡。

董卓之入也,步騎不過三千,自嫌兵少,恐不為遠近所服,率四五日輒夜潛出軍近營,明旦,乃大陳旌鼓而還,以為西兵復至,雒中無知者。俄而進及弟苗部曲皆歸于卓,卓又陰使丁原部曲司馬五原呂布殺原而并其眾,卓兵于是大盛。乃諷朝廷,以久雨,策免司空劉弘而代之。

董卓到洛陽,手下只有步、騎兵三千人。嫌自己兵力單薄,擔心不能使遠近懾服。于是,每隔四五天,就派軍隊夜里悄悄出發到軍營附近處,第二天早上,再嚴整軍容,大張旗鼓地返回,讓人以為西方涼州又派來了援軍,而洛陽城中沒有人知道他的底細。不久,何進與何苗的部下都投靠董卓,董卓又暗中指使丁原部下的司馬、五原人呂布殺死丁原而吞并了他的部隊,從此董卓兵力大增。于是他暗示朝廷,以下雨不停止為理由,讓皇帝頒策罷免司空劉弘的職務,由自己接任。

初,蔡邕徒朔方,會赦得還。五原太守王智,甫之弟也,奏邕謗訕朝廷;邕遂亡命江海,積十二年。董卓聞其名而辟之,稱疾不就。卓怒,詈曰:“我能族人!”邕懼而應命,到,署祭酒,甚見敬重,舉高第,三日之間,周歷三臺,遷為侍中。

起初,蔡邕被流放到朔方郡,遇到大赦后,得以返回家鄉。五原郡太守王智是中常侍王甫的弟弟,指控蔡邕誹謗朝廷,于是蔡邕流亡江湖,前后達十二年。董卓聽說了蔡邕的名聲,便征召他做自己的僚屬。蔡邕自稱有病,不肯接受征召。董卓大怒,罵道:“我能把蔡邕全族殺得一個不剩!”蔡邕感到恐懼,只得接受命令。他到洛陽后,被任命為司空祭酒。董卓對蔡邕十分敬重,以考績優秀為理由舉薦他,使他在三日內連續升遷三次,在三個不同的官署任職,最后被任命為侍中。

[12]董卓謂袁紹曰:“天下之主,宜得賢明,每念靈帝,令人憤毒!董侯似可,今欲立之,為能勝史侯否?人有小智大癡,亦知復何如?為當且爾,劉氏種不足復遺!”紹曰:“漢家君天下四百許年,恩澤深渥,兆民戴之。今上富于春秋,未有不善宣于天下。公欲廢嫡立庶,恐眾不從公議也!”卓按劍叱紹曰:“豎子敢然!天下之事,豈不在我!我欲為之,誰敢不從!爾謂董卓刀為不利乎!”紹勃然曰:“天下健者豈惟董公!”引佩刀,橫揖,徑出。卓以新至,見紹大家,故不敢害。紹縣節于上東門,逃奔冀州。

[12]董卓對袁紹說:“天下的君主,應該由賢明的人來擔任。每當想起靈帝,就使人憤恨?!睢此撇诲e,現在我打算改立他為皇帝,不知他是否能勝過‘史侯’?有的人小事聰明,大事糊涂,誰知道他又會怎樣?如果他也不行,劉氏就不值得再留種了!”袁紹說:“漢朝統治天下約四百年,恩德深厚,萬民擁戴。如今皇上年齡尚幼,沒有什么過失傳布天下。您想廢嫡立庶,恐怕眾人不會贊同您的提議!”董卓手按劍柄,呵叱袁紹說:“小子,你膽敢這樣放肆!天下大事,難道不由我決定!我要想這樣做,誰敢不服從?你以為董卓的刀不鋒利嗎!”袁紹勃然大怒,說:“天下的英雄豪杰,難道只有你董公一個人!”袁紹把佩刀橫過來,向眾人作了一個揖,徑直而出。董卓因新到洛陽,見袁紹是累代高官的大家,所以沒敢害他。袁紹把司隸校尉的符節懸掛在上東門,離開洛陽逃奔冀州。

九月,癸酉、卓大會百僚、奮首而言曰:“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陳留王,何如?”公卿以下皆惶恐,莫敢對。卓又抗言曰:“昔霍光定策,延年按劍。有敢沮大議,皆以軍法從事!”坐者震動。尚書盧植獨曰:“昔太甲既立不明,昌邑罪過千余,故有廢立之事。今上富于春秋,行無失德,非前事之比也?!弊看笈?,罷坐。將殺植,蔡邕為之請,議郎彭伯亦諫卓曰:“盧尚書海內大儒,人之望也;今先害之,天下震怖。”卓乃止,但免植官,植遂逃隱于上谷。卓以廢立議示太傅袁隗,隗報如議。

九月,癸酉(疑誤),董卓召集文武百官,蠻橫地說:“皇帝沒有能力,不可以奉承宗廟,做統治天下的君主。如今,我想依照伊尹、霍光的前例,改立陳留王為皇帝,你們覺得怎樣?”公卿及以下官員都十分惶恐,沒有人敢回答。董卓又高聲說:“從前霍光定下廢立的大計后,田延年手握劍柄,準備誅殺反對的人?,F在有誰膽敢反對這項計劃,都以軍法從事!”在座的人無不震駭。只有尚書盧植說:“從前太甲繼位后昏庸不明,昌邑王有千余條罪狀,所以有廢立之事發生?,F在的皇帝年齡尚幼,行為沒有過失,不能與前例相比?!倍看笈?,離座而去。他準備殺盧植,蔡邕為盧植求情,議郎彭伯也勸阻董卓,說:“盧尚書是全國有名的大儒,受人尊敬?,F在先殺了他,將使全國都陷入恐怖之中。”董卓這才停止動手,只是免去盧植的官職。于是,盧植逃到上谷郡隱居起來。董卓派人把廢立皇帝的計劃送到太傅袁隗看,袁隗回報同意。

甲戌,卓復會群僚于崇德前殿,遂脅太后策廢少帝,曰:“皇帝在喪,無人子之心,威儀不類人君,今廢為弘農王,立陳留王協為帝。”袁隗解帝璽綬,以奉陳留王,扶弘農王下殿,北面稱臣。太后鯁涕,群臣含悲,莫敢言者。

九月甲戌(初一),董卓又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威脅何太后下詔廢黜少帝劉辯,詔書說:“皇帝為先帝守喪期間,沒有盡到作兒子的孝心,而且儀表缺乏君王應有的威嚴。如今,廢他為弘農王,立陳留王為皇帝?!痹蟀焉俚蹌⑥q身上佩帶的璽綬解下來,進奉給陳留王劉協。然后扶弘農王劉辯下殿,向坐在北面的劉協稱臣。何太后哽咽流涕,群臣都心中悲傷,但沒有一個人敢說話。

卓又議:“太后迫永樂宮,至令憂死,逆婦姑之禮。”乃遷太后于永安宮。赦天下,改昭寧為永漢。丙子,卓鴆殺何太后,公卿以下不布服,會葬,素衣而已。卓又發何苗棺,出其尸,支解節斷,棄于道邊,殺苗母舞陽君,棄尸于苑枳落中。

董卓又提出:“何太后曾經逼迫婆母董太皇太后,使她憂慮而死,違背了兒媳孝敬婆母的禮制?!庇谑?,把何太后遷到永安宮。大赦天下,把年號昭寧改為永漢。丙子(初三),董卓用毒藥害死何太后。公卿及以下官員不穿喪服,在參加喪禮時,只穿白衣而已。董卓又把何苗的棺木掘出來,取出尸體,肢解后砍為節段,扔在道邊。還殺死何苗的母親舞陽君,把尸體扔在御樹籬墻的枳苑中。

[13]詔除公卿以下子弟為郎,以補宦官之職,侍于殿上。

[13]下詔,任命朝中公卿及以下官員的子弟為郎官,以填補原來由宦官擔任的職務,在宮殿侍侯皇帝。

[14]乙酉,以太尉劉虞為大司馬,封襄賁侯。董卓自為太尉,領前將軍事,加節傳、斧鉞、虎賁,更封侯。

[14]乙酉(十二日),任命太尉劉虞為大司馬,封襄賁侯。董卓自己擔任太尉,兼前將軍,并加賜代表皇帝權力的符節,以及作為儀仗的斧鉞和虎賁衛士,進封為侯。

[15]丙戌,以太中大夫楊彪為司空。

[15]丙戌(十三日),任命太中大夫楊彪為司空。

[16]甲午,以豫州牧黃琬為司徒。

[16]甲午(二十一日),任命豫州牧黃琬為司徒。

[17]董卓率諸公上書,追理陳蕃、竇武及諸黨人,悉復其爵位,遣使吊祠,擢用其子孫。

[17]董卓率領三公等大臣上書,請求重新審理陳蕃、竇武以及黨人的案件,一律恢復爵位,派使者去祭悼他們的墳墓,并擢用他們的子孫為官。

[18]自六月雨至于是月。

[18]自六月到九月,大雨連綿不斷。

[19]冬,十月,乙巳,葬靈思皇后。

[19]冬季,十月,乙巳(初三),安葬何太后。

[20]白波賊寇河東,董卓遣其將牛輔擊之。

[20]白波叛軍進攻河東郡,董卓派部下將領牛輔率軍討伐。

初,南單于於扶羅既立,國人殺其父者遂叛,共立須卜骨都侯為單于。於扶羅指闕自訟。會靈帝崩,天下大亂,於扶羅將數千騎與白波賊合兵寇郡縣。時民皆保聚,鈔掠無利,而兵遂挫傷。復欲歸國,國人不受,乃卡河東平陽。須卜骨都侯為單于一年而死,南庭遂虛其位,以老王行國事。

當初,南匈奴單于於扶羅繼位后,謀殺他父親的南匈奴人于是叛變,共同擁立須卜骨都侯為單于。於扶羅到洛陽向朝廷控告他們。正趕上靈帝駕崩,天下大亂,於扶羅便率領數千騎兵聯合白波叛軍共同攻擊郡、縣。當時百姓都聚集在塢堡里自守,於扶羅沒有搶掠到什么東西,自己的部隊卻有不少傷亡。他想再回到自己的領地去,但南匈奴人不接納他,他便停留在河東郡的平陽縣。須卜骨都侯做了一年單于后就去世了,南匈奴于是空下王位,而由須卜骨都侯的父親代行單于職權。

[21]十一月,以董卓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21]十一月,任命董卓為相國。允許他在參拜皇帝時不唱名,上朝不趨行,佩劍穿鞋上殿。

[22]十二月,戊戌,以司徒黃琬為太尉,司空楊彪為司徒,光祿勛荀爽為司空。

[22]十二月,戊戌(疑誤),任命司徒黃琬為太尉,司空楊彪為司徒,光祿勛荀爽為司空。

初,尚書武威周毖,城門校尉汝南伍瓊,說董卓矯桓、靈之政,擢用天下名士以收眾望,卓從之,命毖、瓊與尚書鄭泰、長史何等沙汰穢惡,顯拔幽滯。于是征處士荀爽、陳紀、韓融、申屠蟠。復就拜爽平原相,行至宛陵,遷光祿勛,視事三日,進拜司空。自被微命及登臺司,凡九十三日。又以紀為五官中郎將,融為大鴻臚。紀,之子;融,韶之子也。爽等皆畏卓之暴,無敢不至。獨申屠蟠得微書,人勸之行,蟠笑而不答,卓終不能屈,年七十余,以壽終。卓又以尚書韓為冀州牧,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陳留孔為豫州刺史,東平張邈為陳留太守,穎川張咨為南陽太守。卓所親愛,并不處顯職,但將校而已。

起初,尚書、武威人周毖,城門校尉、汝南人伍瓊勸說董卓矯正桓帝、靈帝時的弊政,征召天下有名望的士人,以爭取民心。董卓采納了這個建議,命令周毖、伍瓊與尚書鄭泰、長史何等淘汰貪臟枉法與不稱職的官員,選拔被壓抑的人才。于是,征召未作過官的士人荀爽、陳紀、韓融、申屠蟠入朝任職。又派使者到荀爽家鄉去任命他為平原國相,荀爽赴任途中走到宛陵,又被任命為光祿勛。荀爽到任辦公三天,又升任司空。從他被征召,到升任三公,一共九十三天。又任命陳紀為五官中郎將,韓融為大鴻臚,陳紀是陳的兒子,韓融是韓韶的兒子。荀爽等人都害怕董卓的殘暴,被征召就不敢不來。只有申屠蟠接到被征召的命令后沒有動身,別人都勸他前往,他笑而不答。董卓到底沒能勉強他作官,他活到七十余歲,在家壽終正寢。董卓又任命尚書韓為冀州牧,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陳留人孔為豫州刺史,東平人張邈為陳留太守,穎川人張咨為南陽太守。董卓自己的親信都沒有擔任高官,只是在軍隊中擔任中郎將、校尉一類的職務。

[23]詔除光熹、昭寧、永漢三號。

[23]下詔廢除光熹、昭寧、永漢三個年號,仍稱本年為中平六年。

[24]董卓性殘忍,一旦專政,據有國家甲兵、珍寶,威震天下,所愿無極,語賓官曰:“我相,貴無上也!”侍御史擾龍宗詣卓白事,不解劍,立殺之。是時,雒中貴戚,室第相望,金帛財產,家家充積,卓縱放兵士,突其廬舍,剽虜資物,妻略婦女,不避貴戚;人情崩恐,不保朝夕。

[24]董卓性情殘忍,一旦控制朝政大權,全國武裝力量和國庫中的珍寶等全由他掌握,威震天下,欲望沒有止境。他對門下的賓客說:“我的相貌,是尊貴無上的!”侍御史擾龍宗晉見董卓匯報事情,沒有解下佩劍,立刻就被打死。當時,洛陽城內的皇親國戚很多,宅第相望,家家都堆滿了金銀財寶。董卓放縱部下的士兵沖入他們的內宅,強奪財物,奸淫擄略婦女不回避皇親國威。致使人心惶恐,朝不保夕。

卓購求袁紹急,周毖、伍瓊說卓曰:“夫廢立大事,非常人所及。袁紹不達大體,恐懼出奔,非有他志。今急購之,勢必為變。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于天下,若收豪桀以聚徒眾,英雄因之而起,則山東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紹喜于免罪,必無患矣?!弊恳詾槿?,乃即拜紹勃海太守,封鄉侯。又以袁術為后將軍,曹操為驍騎校尉。

董卓懸賞捉拿袁紹,催逼急迫。周毖、伍瓊對董卓說:“廢立皇帝這種大事,不是平常人所能明白的。袁紹不識大體,得罪了您以后,心里害怕而出奔,并沒有別的想法。如今急著懸賞捉拿他,勢必會使他反叛。袁氏家族連續四世建立恩德,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假若袁紹收羅豪杰以聚集徒眾,其他的豪杰便會乘機起事,那樣的話崤山以東地區就不歸您所有了。不如赦免袁紹,任命他為一個郡的太守,他因赦免而感到高興,就必定不會再有后患。”董卓認為有理,于是派使臣去任命袁紹為勃海太守,封鄉侯。又任命袁術為后將軍,曹操為驍騎校尉。

術畏卓,出奔南陽。操變易姓名,間行東歸,過中牟,為亭長所疑,執詣縣。時縣已被卓書,唯功曹心知是操,以世方亂,不宜拘天下雄雋,因白令釋之。操至陳留,散家財,合兵得五千人。

袁術害怕董卓,出奔南陽。曹操改名換姓,從小路向東逃回家鄉,經過中牟縣時,亭長疑心他來歷不明,促起來送到縣里。當時縣里已收到董卓下令緝捕曹操的公文,只有功曹心里知道他是曹操,認為天下正亂,不應該拘捕英雄豪杰,就向縣令建議,把曹操釋放。曹操回到陳留郡,把家產出賣,集結起五千人的部隊。

是時,豪杰多欲起兵討卓者,袁紹在勃海,冀州牧韓遣數部從事守之,不得動搖。東郡太守橋瑁詐作京師三公移書與州郡,陳卓罪惡,去“見逼迫,無以自救,企望義兵,解因患難?!钡靡?,請諸從事問曰:“今當助袁氏邪,助董氏邪?”治中從事劉子惠曰:“今興兵為國,何謂袁、董!”有慚色。子惠復言:“兵者兇事,不可為首;今宜往視他州,有發動者,然后和之。冀州于他州不為弱也,他人功未有在冀州之右者也?!比恢<白鲿c紹,道卓之惡,聽其舉兵。

這時候,天下的豪杰之士多準備起兵討伐董卓。袁紹在勃海郡,冀州牧韓派了幾個部從事來監視他,使他無法起兵。東郡太守橋瑁偽造了一份京城中三公給各州、郡的文書,陳述董卓的種種罪惡,說:“我們受到逼迫,無法自救,盼望各地興起義兵,解除國家的大難?!表n得到這份文書,請屬下的從事們來商議,向他們說:“如今應當幫助袁紹呢,還是幫助董卓呢?”治中從事劉子惠說:“如今起兵是為了國家,怎么談到袁紹、董卓!”韓面有慚愧之色。劉子惠又說:“起兵是很兇險的事情,不能搶先發動?,F在應派人去看其他各州,有人發動,我們然后再響應。冀州的勢力不比其他州弱,別人的功勞不會在冀州之上?!表n認為有理,于是寫信給袁紹,講述董卓的罪惡,對他起兵表示贊同。

孝獻皇帝甲初平元年(庚午、190)

漢獻帝初平元年(庚午,公元190年)

[1]春,正月,關東州郡皆起兵以討董卓,推勃海太守袁紹為盟主;紹自號車騎將軍,諸將皆板授官號。紹與河內太守王匡屯河內,冀州牧韓留鄴,給其軍糧。豫州刺史孔屯穎川,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邈弟廣陵太守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與曹操俱屯酸棗,后將軍袁術屯魯陽,眾各數萬。豪桀多歸心袁紹者;鮑信獨謂曹操曰:“夫略不世出,能撥亂反正者,君也。茍非其人,雖強必斃。君殆天之所啟乎!”

[1]春季,正月,函谷關以東的各州、郡全都起兵討伐董卓,推舉勃海太守袁紹為盟主。袁紹自稱車騎將軍,諸將全都被臨時授予官號。袁紹與河內郡太守王匡駐軍河內、冀州牧韓留守鄴城,供應軍糧。豫州刺史孔駐軍穎川,兗州刺史劉岱、陳留郡太守張邈、張邈的弟弟廣陵郡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郡太守袁遺、濟北國相鮑信和曹操都駐軍酸棗,后將軍袁術駐軍魯陽。各路軍馬都有數萬人。各路豪杰多擁戴袁紹,只有鮑信對曹操說:“現在謀略超群,能撥亂反正的人,就是閣下了。假如不是這種人才,盡管強大,卻必將失敗。您恐怕是上天所派來的吧!”

[2]辛亥,赦天下。

[2]辛亥(初十),大赦天下。

[3]癸酉,董卓使郎中令李儒鴆殺弘農王辯。

[3]癸酉(疑誤),董卓派郎中令李儒用毒酒殺死了弘農王劉辯。

[4]卓議大發兵以討山東。尚書鄭泰曰:“夫政在德,不在眾也?!弊坎粣傇唬骸叭缜浯搜?,兵為無用邪!”泰曰:“非謂其然也,以為山東不足加大兵耳。明公出自西州,少為將帥,閑習軍事。袁本初公卿子弟,生處京師;張孟卓東平長者,坐不窺堂;孔公緒清談高論,噓枯吹生;并無軍旅之才,臨鋒決敵,非公之儔也。況王爵不加,尊卑無序,若恃眾怙力,將各棋峙以觀成敗,不肯同心共膽,與齊進退也。且山東承平日欠,民不習戰;關西頃遭羌寇,婦女皆能挾弓而斗,天下所畏者,無若并、涼之人與羌、胡義從;而明公擁之以為爪牙,譬猶驅虎兕以赴犬羊,鼓烈風以掃枯葉,誰敢御之!無事征兵以驚天下,使患役之民相聚為非,棄德恃眾,自虧威重也。”卓乃悅。

[4]董卓準備大規模發兵去討伐崤山以東地區。尚書鄭泰說:“為政在于德,而不在于兵多。”董卓很不高興地說:“照你這么講,軍隊就沒有用嗎?”鄭泰說:“我不是那個意思,而是認為崤山以東不值得出動大軍討伐。您在西州崛起,年輕時就出任將帥,熟飛軍事。而袁紹是個公卿子弟,生長在京城;張邈是東平郡的忠厚長者,坐在堂上,眼睛都不會東張西望;孔中會高談闊論,褒貶是非;這些人全無軍事才能,臨陣交鋒,決不是您的對手。何況他們的官職都是自己封的,未得朝廷任命,尊卑沒有次序。如果倚仗兵多勢強來對陣,這些人將各自保存實力,以觀成敗,不肯同心合力,共進共退。而且崤山以東地區太平的時間已很長,百姓不熟悉作戰,函谷關以西地區新近受過羌人的攻擊,連婦女都能彎弓作戰。無下人的畏懼,沒有像對并州、涼州的軍隊作為爪牙,作起戰來,猶如驅趕老虎猛獸去捕捉狗羊,鼓起強風去掃除枯葉,誰能抵抗!無事征兵會驚動天下,使得怕服兵役的人聚集作亂。放棄德政,而動用軍隊,是損害自己的威望?!倍窟@才高興。

[5]董卓以山東兵盛,欲遷都以避之,公卿皆不欲而莫敢言。卓表河南尹朱俊為太仆以為已副,使者召拜,俊辭,不肯受;因曰:“國家西遷,必孤天下之望,以成山東之釁,臣不知其可也?!笔拐咴唬骸罢倬馨荻苤粏柾绞露愔?,何也?”俊曰:“副相國,非臣所堪也;遷都非計,事所急也。辭所不堪,言其所急,臣之宜也。”由是止不為副。

[5]董卓認為崤山以東的軍事聯盟聲勢浩大,打算把京都由洛陽遷到長安進行躲避。公卿都不愿意,但沒有敢說。董卓上表推薦河南尹朱俊為太仆,作為自己的副手,派使者去召朱俊接受任命。朱俊拒不接受,對使者說:“把京都向西遷徒,必然會使天下失望,反而給崤山以東的聯軍造成了機會,我認為不應該這樣作。”使者說:“召您接受太仆的任命,而您拒絕了,沒有問起遷都的事情,您卻說了許多,這是為什么?”朱俊說:“作為相國的副手,是我所不能承擔的重任;而遷都是失策,又很急迫。我拒絕無力承擔的重任,說出認為是當務之急的事情,正是作臣子的本分?!币虼?,董卓不再勉強朱俊作自己的副手。

卓大會公卿議,曰:“高祖都關中,十有一世,光武宮雒陽,于今亦十一世矣。按《石包讖》,宜徒都長安,以應天人之意?!卑俟俳阅?。司徒楊彪曰:“移都改制,天下大事,故盤庚遷毫,殷民胥怨。昔關中遭王莽殘破,故光武更都雒邑,歷年已久,百姓安樂,今無故捐宗廟,棄園陵,恐百姓驚動,必有糜沸之亂?!妒彙?,妖邪之書,豈可信用!”卓曰:“關中肥饒,故泰得并吞六國。且隴右材木自出,杜陵有武帝陶灶,并功營之,可使一朝而辦。百姓何足與議!若有前卻,我以大兵驅之,可令詣滄海?!北朐唬骸疤煜聞又烈?,安之甚難,惟明公慮焉!”卓作色曰:“公欲沮國計邪!”太尉黃琬曰:“此國之大事,楊公之言,得無可思!”卓不答。司空荀爽見卓意壯,恐害彪等,因從容言曰:“相國豈樂此邪!山東兵起,非一日可禁,故當遷以圖之,此泰、漢之勢也。”卓意小解。琬退,又為駁議。二月,乙亥,卓以災異奏免琬、彪等,以光祿勛趙謙為太尉,太仆王允為司徒。城門校尉伍瓊、督軍校尉周毖固諫遷都,卓大怒曰:“卓初入朝,二君勸用善士,故卓相從,而諸君至官,舉兵相圖,此二君賣卓,卓何用相負!”庚辰,收瓊、毖,斬之。楊彪、黃琬恐懼,詣卓謝,卓亦悔殺瓊、毖,乃復表彪、琬為光祿大夫。

董卓召集公卿商議遷都,說:“高祖建都關中,共歷十一世;光武帝建都洛陽,到現在也是十一世了。按照《石包讖》的說法,應該遷都長安,以上應天意,下順民心?!卑俟俣寄蛔髀?。司徒楊彪說:“遷都改制,是天下大事。殷代盤庚遷都毫邑,就引起殷民的怨恨。從前關中地區遭到王莽的破壞,所以光武帝改在洛陽建都,歷時已久,百姓安樂?,F在無緣無故地拋棄皇家宗廟與先帝的陵園,恐怕會驚動百姓,定將導致大亂?!妒彙肥且槐緦U勓暗臅趺茨芟嘈攀褂?”董卓說:“關中土地肥饒,所以泰國能吞并六國,統一天下。而且隴右地區出產木材,杜陵在武帝留下的燒制陶器的窯灶,全力經營,很快就能安頓好。跟百姓怎么值得商量,如果他們在前面反對,我以大軍在后驅趕,可以讓他們直赴滄海?!睏畋胝f:“動天下是很容易的,但再安天下就很困難了,愿您考慮!”董卓變臉說:“你要阻撓國家大計嗎?”太尉黃琬說:“這是國家大事,楊公所說的,恐怕是可以考慮的?!倍坎淮鹪?。司空荀爽看見董卓已很生氣,恐怕他要傷害楊彪等人,于是和緩地說:“難道相國是樂于這樣做嗎!崤山以東起兵,不是一天可以平定的,所以要先遷都,以對付他們。這正與秦朝和漢初的情況相同?!倍颗瓪獠派云较ⅰ|S琬退下后,又上書反對遷都。二月,乙亥(初五),董卓以災異為借口,上奏皇帝,免除黃琬、楊彪的職務。任命光祿勛趙謙為太尉,太仆王允為司徒。城門校尉伍瓊、督軍校尉周毖堅決勸諫,反對遷都,董卓大怒,說:“我初入朝,你們兩個勸我選用良善之士,我聽從了,而這些人到任后,都起兵反對我,這是你們兩個人出賣我,我有什么對不起你們!”庚辰(初十),逮捕伍瓊、周毖,將他們處斬。楊彪、黃琬恐懼,就到董卓那里謝罪。董卓也因殺死伍瓊、周毖而感到后悔,于是上表推舉楊彪、黃琬為光祿大夫。

[6]卓片京兆尹蓋勛為議郎;時左將軍皇甫高將兵三萬屯扶風,勛密與嵩謀討卓。會卓亦微嵩為城門校尉,嵩長史梁衍說嵩曰:“董卓寇掠京邑,廢立從意,今征將軍,大則危禍,小則困辱。今及卓在雒陽,天子來西,以將軍之眾迎接至尊,奉令討逆,征兵群帥,袁氏逼其東,將軍迫其西,此成禽也!”嵩不從,遂就征。勛以眾弱不能獨立,亦還京師。卓以勛為越騎校尉。河南尹朱俊為卓陳軍事,卓折俊曰:“我百戰百勝,決之于心,卿勿妄說,且污我刀!”蓋勛曰:“昔武丁之明,猶求箴諫,況如卿者,而欲杜人之口乎!”卓乃謝之。

[6]董卓征召京兆尹蓋勛為議郎。這時左將軍皇甫嵩統兵三萬駐扎在扶風,蓋勛秘密與皇甫嵩商議討伐董卓。正在這時,董卓也征召皇甫嵩為城門校尉。皇甫嵩的長史梁衍向皇甫嵩建議說:“董卓在京城搶掠,隨自己的心意廢立皇帝。如今征召將軍,大將有性命之憂,小則會受到羞辱?,F在乘董卓在洛陽,天子到西方來,將軍統率大軍迎接皇帝,然后奉皇帝之命討伐叛逆董卓,向各地將領征兵,袁紹等人在東邊進攻,將軍在西邊夾擊,這就能生擒董卓!”皇甫嵩沒有采納他的建議,接受了征召,動身去洛陽。蓋勛因自己兵弱不能獨立,也回到洛陽。董卓任命蓋勛為越騎校尉。河南尹朱俊對董卓分析軍事形勢,董卓輕蔑地說:“我百戰百勝,胸中自有主張。你不要胡說,否則你的血將玷污我的寶刀!”蓋勛說:“從前武丁那樣圣明的君王,還請求別人提建議,何況象您這樣的人,竟要封住別人的嘴嗎?”董卓于是表示歉意。

[7]卓遣軍至陽城,值民會于社下,悉就斬之,駕其車重,載其婦女,以頭系車轅,哥呼還雒,云攻賊大獲。卓焚燒其頭,以婦女與甲兵為婢妾。

[7]董卓派軍隊到陽城,正好百姓在祭祀土地神的場所集會。軍隊就當場把男人全部斬殺,用他們的車子,裝載俘虜的婦女,把人頭系在車轅上,唱著叫著回到洛陽,宣稱:“攻擊叛軍,大獲全勝!”董卓把人頭燒掉,把婦女分給士兵做奴婢或妾。

[8]丁亥,車駕西遷,董卓收諸富室,以罪惡誅之,沒入其財物,死者不可勝計;悉驅徒其余民數百萬口于長安,步騎驅蹙,更相蹈藉,饑餓寇掠,積尸盈路。卓自留屯畢圭苑中,悉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里內,室屋蕩盡,無復雞犬。又使呂布發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寶。卓獲山東兵,以豬膏涂布十余匹,用纏其身,然后燒之,先從足起。

[8]丁亥(十七日),獻帝劉協西遷長安。董卓逮捕洛陽城中富豪,加以罪惡之名處死,把他們的財物沒收,死者不計其數。驅趕剩下的數百萬居民,都向長安遷徒。命步兵、騎兵在后逼迫,馬踏人踩,互相擁擠,加上饑餓和搶掠,百姓不斷死去,沿途堆滿尸體。董卓自己留駐在畢圭苑中,命部下縱火焚燒一切宮殿、官府及百姓住宅,二百里內,房屋盡毀,不再有雞犬。又讓呂布率兵挖掘歷代皇帝陵寢和公卿及以下官員的墓地,搜羅珍寶。董卓曾捉到一批山東兵,他命人用十余匹涂上豬油的布裹到這些山東兵的身上,然后從腳點火,將他們燒死。

[9]三月,乙巳,車駕入長安,居京兆府命,后乃稍葺宮室而居之。時董卓未至,朝政大小皆委之王允。允外相彌縫,內謀王室,甚有大臣之度,自天子及朝中皆倚允;允屈意承卓,卓亦雅信焉。

[9]三月,乙巳(初五),獻帝到達長安,在京兆尹的府中住下。后將宮殿稍加修整,才搬入宮中。這時董卓還未到長安,朝中大小事務都交給司徒王允負責。王允在外補救缺失,在內為王室籌劃,很有大臣風度,從天子到文武百官,都倚靠王允。王允對董卓曲意逢迎,而董卓也一直信任王允。

[10]董卓以袁紹之故,戊午,殺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其家尺口以上五十余人。

[10]董卓因袁紹的緣故,戊午(十八日),殺死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其袁家嬰孩以上的五十余口。

[11]初,荊州刺史王睿與長沙太守孫堅共擊零、桂賊,以堅武官,言頗輕之。及州郡舉兵討董卓,睿與堅亦皆起兵。睿素與武陵太守曹寅不相能,楊言當先殺寅。寅懼,詐作按行使者檄移堅,說睿罪過,令收,行型訖,以狀上。堅承檄,即勒兵襲睿。睿聞兵至,登樓望之,遣問“欲何為?”堅前部答曰:“兵久戰勞苦,欲詣使君求資直耳?!鳖R妶泽@曰:“兵自求賞,孫府君何以在其中?”堅曰:“被使者檄誅君!”睿曰:“我何罪?”堅曰:“坐無所知!”睿窮迫,刮金飲之而死。堅前至南陽,眾已數萬人。南陽太守張咨不肯給軍糧,堅誘而斬之;郡中震粟,無求不獲。前到魯陽,與袁術合兵。術由是得據南陽,表堅行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

[11]起初,荊州刺史王睿與長沙太守孫堅共同討伐零陵、桂陽二郡的叛賊。王睿因孫堅是個武官,言語之中,很輕視他。及至各州、郡起兵計伐董卓時,王睿與孫堅也一同起兵。王睿一向與武陵太守曹寅互不相下,揚言要先殺死曹寅。曹寅害怕了,就偽造一份朝廷按行使者的公文給孫堅,宣布王睿的罪狀,要孫堅拘捕王睿,行刑后,再把情況上報。孫堅得到這份公文,就率軍襲擊王睿。王睿聽說孫堅部隊到來,登上城樓眺望,派人前去詢問:“你們要干什么?”孫堅的前鋒部隊回答說:“士兵長期征戰,很辛苦,想面見刺史請求發給軍餉。”王睿在樓上見到孫堅,大驚,問他:“士兵自來求賞,孫太守怎么也在其中?”孫堅說:“接到使者的公文,要處死你?!蓖躅Uf:“我犯了什么罪?”孫堅說:“你犯了‘無所知’的罪,”王睿被逼無奈,只好刮下金屑,吞飲而死。孫堅率軍前進到南陽,部眾已經有數萬人。南陽太守張咨不肯供給軍糧,孫堅將他誘出而斬殺。南陽郡中十分震恐,孫堅要什么就給什么。孫堅進軍到魯陽,與袁術合兵。袁術因此得以占領南陽,上表保奏孫堅代理破虜將軍、兼豫州刺史。

詔以北軍中候劉表為荊州刺史。時寇賊縱橫,道路梗塞,表單馬入宜城,請南郡名士蒯良、蒯越,與之謀曰:“今江南宗賊甚盛,各擁眾不附,若袁術因之,禍必至矣。吾欲征兵,恐不能集,其策焉出?”蒯良曰:“眾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義不足也。荀仁義之道行,百姓歸之如水之趣下,何患征失之不集乎!”蒯越曰:“袁術矣而無謀,宗賊帥多貪暴,為下所患,若使人示之以利,必以眾來。使君誅其無道,撫而用之,一州之人有樂存之心,聞君威德,必襁負而至矣。兵集眾附,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公路雖至,無能為也。”表曰:“善!”乃使越誘宗賊帥,至者五十五人,皆斬之而取其眾。遂徒治襄陽,鎮撫郡縣,江南悉平。

獻帝下詔任命北軍中候劉表為荊州刺史,當時遍地都是盜賊,阻斷了道路。劉表單人匹馬進入宜城,請來南郡的名士蒯良、蒯越,與他們商議說:“如今江南宗黨勢力十分強大,各自擁兵獨立,假如袁術借助他們的力量乘機來攻,必然會大禍監頭。我想征兵,但恐怕征集不起來,你們有什么高見!”蒯良說:“民眾不歸附,是寬仁不夠;歸附而不能治理,是恩義不足。只要施行仁義之道,百姓就會歸附,像水向下流一樣,為什么擔心征集不到呢?”蒯越說:“袁術驕傲而缺乏謀略。宗黨首領多貪殘兇暴,部下離心離德,若讓人顯示好處,這些首領必然會率眾前來。您把橫行無道者處死,招扶收編他們的部下,州內百姓都想安居樂業,聽說了您的威望和恩德,一定會扶老攜幼,前來投奔。聚集兵眾后,據守江陵和襄陽這南、北兩處,荊州境內的八郡,發布公文就可平定。即使那時袁術來攻,也無計可施?!眲⒈碚f:“很好!”就派蒯越去引誘各宗黨首領,有五十五個首領來到,劉表把他們全部處斬,吞并他們的部隊。于是把州府移到襄陽,鎮壓安撫郡縣,荊州屬下的長江以南地區全部平定。

[12]董卓在雒陽,袁紹等諸軍皆畏其強,莫敢先進。曹操曰:“舉義兵以誅暴亂,大眾已合,諸君何疑!向使董卓倚王室,據舊京,東向以臨天下,雖以無道行之,猶足為患。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一戰而天下定矣?!彼煲鳎瑢?,張邈遣將衛茲分兵隨之。進至滎陽汴水,遇卓將玄菟徐榮,與戰,操兵敗,為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從弟洪以馬與操,操不受。洪曰:“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遂步從操,夜遁去。榮見操所將兵少,力戰盡日,謂酸棗未易攻也,亦引兵還。

[12]董卓鎮守洛陽,袁紹等各部隊都畏懼董卓軍力強盛,無人膽敢先行進攻。曹操說:“我們興起義兵來誅除暴亂,大軍已經集結,諸位還有什么遲疑!假如董卓倚仗皇帝的權威,據守洛陽,向東進軍,盡管他兇殘無道,也會成為我們的大患。如今他燒毀宮殿,強迫天子遷徒,全國震動,不知道該跟從誰,這正是上天賜予我們滅亡董卓的時機,一戰就可以平定天下。”于是,曹操率軍向西進發,準備攻占成,張邈撥出部分軍隊,派部將衛茲率領,隨曹操一同進軍。曹軍行進到滎陽汴水,與董卓部將玄菟人徐榮的部隊相遇,雙方交戰,曹軍戰敗。曹操被流箭射中,所騎的馬也受了傷。他的堂弟曹洪把馬讓給他,他不肯接受,曹洪說:“天下可以沒有曹洪,不可以沒有您!”于是曹操上馬,曹洪步行跟從,乘著黑夜逃走。而徐榮見曹操雖然兵少,但奮戰了一整天才敗退,認為酸棗不容易攻破,也率軍返回。

操到酸棗,諸軍十余萬,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操責讓之,因為謀曰:“諸君能聽吾計,使勃海引河內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守成,據敖倉,塞轅、太谷,全制其險,使袁將軍率南陽之軍軍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皆高壘深壁,勿與戰,益為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今兵以義動,持疑不進,失天下望,竊為諸君恥之!”邈等不能用。操乃與司馬沛國夏侯等詣揚州,募兵,得千余人,還屯河內。

曹操回到酸棗,見到各路軍馬十余萬,每天只是喝酒聚會,沒人圖謀進取。曹操責備他們,并建議說:“你們如能聽從我的計劃,請袁紹率領河內諸軍進逼孟津,而駐扎酸棗的各位將領則據守成,占領敖倉,封鎖轅、太谷,控制全部險要地區;請袁術率領南陽軍陰進駐丹水、析縣,攻入武關,以威脅三輔地區。各部隊全都高筑營壘,堅守不戰,多布置疑兵,顯示出天下大軍匯集的形勢,然后名正言順地討征叛逆,可以很快平定局勢。如今我們號稱義兵,但一直遲疑不前,使天下人失望,我為大家感到羞恥!”張邈等不采納他的建議。于是曹操與司馬沛國人夏侯等到揚州去召募新兵,得一千余人,返回后駐扎在河內郡。

頃之,酸棗諸軍食盡,眾散。劉岱與橋瑁相惡,岱殺瑁,以王肱領東郡太守。青州刺史焦和亦起兵討董卓,務及諸將西行,不為民人保障,兵始濟河,黃巾已入其境。青州素殷實,甲兵甚盛,和每望寇奔北,未嘗接風塵、交旗鼓也。性好卜筮,信鬼神,入見其人,清談干云,出觀其政,賞罰淆亂,州遂蕭條,悉為丘墟。頃之,和病卒,袁紹使廣陵臧洪領青州以撫之。

不久,駐在酸棗的各路軍隊因為糧食吃盡,兵眾四散。兗州刺史劉岱與東郡太守橋瑁相互敵視,劉岱殺死橋瑁,任命王肱兼任東郡太守。青州刺史焦和也起兵討伐董卓,想與各路將領會合,一道西征,沒有保護本州人民的安全。他的軍隊剛開始渡黃河,黃巾軍已進入了青州。青州地區一向富庶,軍隊裝備很優良,但焦和每次作戰都望風而逃,從來沒有與敵人正面交過鋒。他非常相信占卜,信奉鬼神。見面觀察他,他長于高談闊論,出來看他的政務,則賞罰不明。結果全州一派蕭條景象,到處都是廢墟。不久,焦和病死,袁紹派廣陵人臧洪兼任青州刺史,安撫百姓。

[13]夏,四月,以幽州牧劉虞為太傅,道路壅塞,信命竟不得通。先是,幽部應接荒處,資費甚廣,歲常割青、冀賦調二億有余以足之。時處處斷絕,委輸不至,而虞敝衣繩屨,食無兼肉,務存寬政,勸督農桑,開上谷胡市之利,通漁陽鹽鐵之饒,民悅年登,谷石三十,青、徐士庶避難歸虞者百余萬口,虞皆收視溫恤,為安立生業,流民皆忘其遷徒焉。

[13]夏季,四月,任命幽州牧劉虞為太傅,因為道路阻斷,使者和詔書無法到達。以前,由于幽州境外是邊遠地區,所需費用很多,每年都從青、冀二州所交的賦稅中撥出兩億多錢,來補助幽州。這時,各地的聯系都困戰亂而斷絕,補助也運不到。劉虞身披破舊認裳,腳穿草鞋,進餐時只吃一個肉菜,為政寬厚,勸導督促百姓從事農業、桑蠶業,開放上谷郡的胡市,與胡人交易取利,發展漁陽郡的鹽、鐵生產,使百姓歡悅,糧食豐收,每石谷價只有三十錢。青州、徐州的士人和百姓為了避難來投奔劉虞的達到一百余萬人。劉虞將他們全部收留,加以安扶,為他們安家立業,使這些人都忘記自己是流亡在外。

[14]五月,司空荀爽薨。六月,辛丑,以光祿大夫種拂為司空。拂,邵之父也。

[14]五月,司空荀爽去世。六月,辛丑(疑誤),任命光祿大夫種拂為司空。種拂是種邵的父親。

[15]董卓遣大鴻臚韓融、少府陰、執金吾胡班、將作大匠吳、越騎校尉王安集關東,解譬袁紹等。胡毋班、吳,王至河內,袁紹使王匡悉收擊殺之。袁術亦殺陰;惟韓融以名德免。

[15]董卓派大鴻臚韓融、少府陰、執金吾胡毋班、將作大匠吳、越騎校尉王去招撫關東將領,勸說袁紹等人服從朝廷。胡毋班、吳、王走到河內,袁紹命令王匡把他們全都抓起來殺掉。袁術也殺死了陰,只有韓融因德高望重,免于一死。

[16]董卓壞五銖錢,更鑄小錢,悉取雒陽及長安銅人,鐘虞、飛廉、銅馬之屬以鑄之,由是貨賤物貴,谷石至數萬錢。

[16]董卓廢除五銖錢,另鑄小錢作為貨幣。把洛陽及長安所有的銅人、鹿頭龍身銅像、雀頭鹿身蛇尾銅像、銅馬等都熔掉鑄錢,從此錢賤物貴,物價猛漲,每石谷價高達數萬錢。

[17]冬,孫堅與官屬會飲于魯陽城東,董卓步騎數萬猝至,堅方行酒,談笑,整頓部曲,無得妄動。后騎漸益,堅徐罷坐,導引入城,乃曰:“向堅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藉,諸君不得入耳?!弊勘娖湔?,不敢攻而還。

[17]冬季,孫堅與部下官員正在魯陽城東飲酒聚會,董卓部下數萬步、騎兵忽然來到。孫堅一邊敬灑談笑,一邊整頓軍隊,不許輕舉妄動。后來騎兵逐漸增多,孫堅才慢慢站起身。他率領大家入城后,才說:“剛才,我所以沒有立即起身。是恐怕部隊慌亂,互相擁擠,使你們無法入城?!倍康能婈牽磳O堅部伍嚴整,不敢進攻而退還。

[18]王匡屯河陽津,董卓襲擊,大破之。

[18]王匡駐在河陽津,董卓派軍襲擊,大破王匡軍隊。

[19]左中郎將蔡邕議:“孝和以下廟號稱宗者,皆宜省去,以遵先典?!睆闹?/p>

[19]左中郎將蔡邕提議:“孝和帝以后的皇帝,廟號稱‘宗’的,都應該撤去,以遵循傳統的典制?!鲍I帝同意。

[20]中郎將徐榮薦同郡故冀州刺史公孫度于董卓,卓以為遼東太守。度到官,以法誅滅郡中名豪大姓百余家,郡中震粟,乃東伐高句驪,西擊鳥桓,語所親吏柳毅、陽儀等曰:“漢祚將絕,當與諸卿圖正耳。”于是分遼東為遼西、中遼郡,各置太守,越海收東萊諸縣,置營州刺史。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立漢二祖廟,承制,郊祀天地,藉田,乘鸞路,設旄頭、羽騎。

[20]中郎將徐榮向董卓推薦同郡人、前冀州刺史公孫度,董卓任命他為遼東郡太守。公孫度到任后,依照法律處死郡中豪門大姓一百余家,全郡的人震驚戰。于是他向東征伐高句驪,向西攻擊烏桓部族。他對親信官吏柳毅、陽儀等說:“漢朝的統治將要完結,我要和你們一同建立起一個王國?!庇谑欠指钸|東郡的一部分,設置遼西郡、中遼郡,各設太守。并渡海去占領東萊各縣,設置營州,委派營州刺史。公孫度自稱為遼東侯、平州牧,建立漢朝高祖劉邦和世祖光武帝劉秀的祭廟,代表皇帝發號施令,在郊外祭祀天地,并舉行藉田之禮,以表示重視農業。他出入時乘坐皇帝使用的鸞車,設有旄頭、由羽林騎士護衛。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自稱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后代。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進士及第,累遷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贈太師、溫國公,謚號文正。名列“元祐黨人”,配享宋哲宗廟廷,圖形昭勛閣;從祀于孔廟,稱“先儒司馬子”;從祀歷代帝王廟。

信息流廣告 周易 易經 代理招生 二手車 網絡營銷 旅游攻略 非物質文化遺產 查字典 社區團購 精雕圖 戲曲下載 抖音代運營 易學網 互聯網資訊 成語 成語故事 詩詞 工商注冊 注冊公司 抖音帶貨 云南旅游網 網絡游戲 代理記賬 短視頻運營 在線題庫 國學網 知識產權 抖音運營 雕龍客 雕塑 奇石 散文 自學教程 常用文書 河北生活網 好書推薦 游戲攻略 心理測試 石家莊人才網 考研真題 漢語知識 心理咨詢 手游安卓版下載 興趣愛好 網絡知識 十大品牌排行榜 商標交易 單機游戲下載 短視頻代運營 寶寶起名 范文網 電商設計 免費發布信息 服裝服飾 律師咨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經典范文 優質范文 工作總結 二手車估價 實用范文 古詩詞 衡水人才網 石家莊點痣 養花 名酒回收 石家莊代理記賬 女士發型 搜搜作文 石家莊人才網 鋼琴入門指法教程 詞典 圍棋 chatGPT 讀后感 玄機派 企業服務 法律咨詢 chatGPT國內版 chatGPT官網 勵志名言 河北代理記賬公司 文玩 語料庫 游戲推薦 男士發型 高考作文 PS修圖 兒童文學 買車咨詢 工作計劃 禮品廠 舟舟培訓 IT教程 手機游戲推薦排行榜 暖通,電地暖, 女性健康 苗木供應 ps素材庫 短視頻培訓 優秀個人博客 包裝網 創業賺錢 養生 民間借貸律師 綠色軟件 安卓手機游戲 手機軟件下載 手機游戲下載 單機游戲大全 免費軟件下載 石家莊論壇 網賺 手游下載 游戲盒子 職業培訓 資格考試 成語大全 英語培訓 藝術培訓 少兒培訓 苗木網 雕塑網 好玩的手機游戲推薦 漢語詞典 中國機械網 美文欣賞 紅樓夢 道德經 標準件 電地暖 網站轉讓 鮮花 書包網 英語培訓機構 電商運營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一区二区 |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 | 午夜精品网站 | 成人黄色片网站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在线观看免费 | 午夜精品一区 | 久久九九免费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免费看的av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成人激情在线视频 | 日本不卡免费一区二区三区综合久久 | 色.com | 啪啪导航|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 一级毛片免费一级 |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 日韩电影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 9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 爱干视频 | 伊人干 | 欧美一级黄色片 | 视频一区在线播放 | 综合色视频 | 午夜羞羞视频 | 日韩视频专区 | 北条麻妃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 精彩毛片| 精品在线看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成人免费观看49www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