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織經制敵卷第五全文及譯文
《羅織經·制敵卷第五》是唐代酷吏來俊臣所創作的一篇文言文。以下是羅織經制敵卷第五全文及譯文,歡迎閱讀。
羅織經制敵卷第五全文
人皆有敵也。敵者,利害相沖,死生弗容;未察之無以辨友,非制之無以成業。此大害也,必絕之。
君子敵小人,亦小人也。小人友君子,亦君子也。名為虛,智者不計毀譽;利為上,愚者惟求良善。
眾之敵,未可謂吾敵;上之敵,雖吾友亦敵也。親之故,不可道吾親;刑之故,向吾親亦棄也。惑敵于不覺,待時也。制敵于未動,先機也。構敵于為亂,不赦也。害敵于淫邪,不恥也。敵之大,無過不知;禍之烈,友敵為甚。使視人若寇,待親如疏,接友逾仇,縱人之惡余,而避其害,何損焉?
羅織經制敵卷第五譯文
人都有敵人的。敵人,是與他有利害沖突,生死不能兼容的人。不能認清敵人就無法分辨朋友,不能制伏敵人就不能成就事業,這是最大的禍害,一定要根除它。
君子和小人為敵,也就變成小人了。小人和君子友善,也就變成君子了。名聲是虛的,有智能的人不會計較別人的毀謗和稱贊;利益是至高無上的,愚蠢的人才只是求取好的善名。
人們共同的敵人,不能說一定是我的敵人;上司的敵人,雖然是我的朋友也要與他為敵。親戚的緣故,不能說就是我該親近的人;刑罰的緣故,如果是我的親人也要舍棄。在不知不覺中迷惑敵人,以等待時機。在敵人沒有行動的時候制伏他,這就是搶先占有有利時機。在犯上作亂上構陷敵人,這是不能赦免的罪名。在淫穢邪惡之事上加害敵人,這最能讓人鄙視他。最大的敵人,是沒有比不知道誰是敵人更大的了;最深的禍害,以和敵人友善最為嚴重。假如把天下人看得像強盜一樣,對待親人像陌生人一樣,交接朋友超過了對仇人的態度,縱然人們厭惡我,卻能躲避禍害,又有什么損失呢?
作者簡介
來俊臣(公元651—公元697年),武則天時酷吏,歷史上的十大奸臣之一。唐雍州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生性殘忍。武則天時因上書告密得官。武則天為脅制群臣、翦除異己,故縱其慘虐。來俊臣與黨羽合編《告密羅織經》1卷,作為告密誣陷的范本。每次拷問囚徒,不論輕重,皆施以酷刑,或以醋灌鼻,囚入地牢中,或盛之甕中,以火環燒之,并絕其食物。囚徒往往屈打成招,冤獄屢興。則天以重賞酬之,于是告密之徒大行其道。后因得罪武氏諸王及太平公主被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