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滿鄣來,黃塵暗天起。全詩意思及賞析
白云滿鄣來,黃塵暗天起。出自作品《斷句》,是古代一首詩,作者是南朝宋-北魏的劉昶,劉昶是宋文帝第九子。前廢帝子業即位,懷疑劉昶有異志。于是他投奔北魏,亡命途中作此詩。
作品原文
斷句
劉昶
白云滿鄣來,黃塵暗天起。
關山四面絕,故鄉幾千里?
作品注釋
①這首詩題為《斷句》,“斷句”同于“絕句”,就是聯句未成的意思。
②鄣:邊地險要處的城堡。
作品評析
劉昶是宋文帝第九子。前廢帝子業即位,懷疑劉昶有異志。于是他投奔北魏,亡命途中作此詩。詩的前兩句寫邊關之景。白云之“來”,黃沙之“起”,充滿了動感,既傳寫出邊關特有的風云之氣,也造出一種緊迫壓抑的情緒,透露出逃亡者的驚恐心理。后兩句轉為抒情。“四面絕”的“絕”字不僅寫出關山高入云天之勢, 而且也寫出了邊塞絕域的荒涼窮僻。身處絕域,四顧皆山,怎不令詩人發出“故鄉幾千里”的悲聲!此詩風格高邁,筆力凌健,頗有沉雄之韻。且對仗工整,仿佛唐人五絕的格局。
作者簡介
劉昶(435-498年),字休道,彭城綏里(今江蘇徐州市)人。南朝宋宗室,宋文帝劉義隆第九子。
初封為義陽王,拜征北將軍、徐州刺史。前廢帝劉子業即位,懷疑劉昶有異心。劉昶逃亡北魏,拜侍中、征南將軍、駙馬都尉,封丹陽王,累官至大將軍,晉封宋王。太和二十一年薨,贈假黃鉞、太傅,領揚州刺史,予謚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