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全詩意思及賞析
風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出自宋代詩人徐元杰作品《湖上》。這是一首春游西湖的詩。開頭兩句著力寫出了湖上的風光,亂鶯紅樹,白鷺青草,相映成趣,生意盎然。在風和日麗的艷陽天里,人們欣賞湖上風光,心情該是多么舒暢;趁著夕陽余暉,伴著陣陣的鼓聲簫韻,人們劃著一只只船兒盡興而歸,這氣氛又是多么熱烈。全詩語言清新流利,景物絢爛多姿,用音響和色彩繪出了一幅歡樂的湖上春游圖。
作品原文
湖上
徐元杰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風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
作品注釋
1、湖:即西湖。
2、紅樹:開滿了紅花的樹。
3、亂鶯啼:形容很多黃鶯在鳴叫。
4、平湖:指風平浪靜的湖面。
5、白鷺:一種水鳥。
6、幾船歸:有多少船只歸去。
7、前兩句說:在一棵棵開滿紅花的樹間,無數只黃鶯在不停地鳴叫;波平如鏡的湖面四周,生長茂盛的青草,一只只白鷺在湖面上自由飛翔。
8、后兩句說:在這風和日麗,人心舒暢時刻,有多少船只正迎著夕陽,吹簫打鼓地歸去了。
作品譯文
黃鶯在開滿紅花的樹上亂啼叫,水平如鏡的湖邊長著青青的小草,白鷺在湖面上翻飛。
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游人心情舒暢。幾只畫船吹著簫,打著鼓踏上了歸途。
作品賞析
詩寫杭州西湖風光。前兩句寫景,岸上紅花滿地,黃鶯亂啼,湖中水平無波,綠草繁茂,白鷺低飛。這一幅繁富的景象。有靜有動,有高有低,聲色俱全,五彩斑斕,一股濃厚的春天氣息,仿佛撲面而至,令人振奮,使人不由地想起南朝丘遲《與陳伯之書》中有名的景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后兩句轉到寫人。詩捕捉了夕陽西下,游船群歸德場面,輔以風和日暖的點綴,把游人的勃勃興致與快心暢意寫足寫滿。全詩以精煉的詞句概括了西湖的自然景物,又刻繪了游人之樂,意境之美,情調歡快,是歷來寫西湖詩中的上乘之作。
作者簡介
徐元杰(1196-1246宋代),字仁伯,號梅野,上饒縣八都黃塘人。早從朱熹門人陳文蔚學,后師事真德秀。理宗紹定五年(1232)進士,調簽書鎮東軍節度判官。嘉熙二年(1238),召為秘書省正字,累遷著作佐郎兼兵部郎官。淳祐元年(1241),知南劍州。丁母憂去官,服除,授侍左郎官,遷將作監。三年,丞相史嵩之服父喪未滿,有詔起復,元杰適輪對,力沮成命,遷兼給事中、國子祭酒、權中書舍人。五年,中毒暴卒(《全宋詞》小傳),傳為嵩之下毒。官至工部侍郎,謚忠愍。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1262)由其子直諒刊于興化,已佚。清四車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楳埜集》十二卷。
事見本集卷首趙汝騰序、卷末徐直諒跋,《宋史》卷四二四有傳。元杰自幼穎悟,讀書過目不忘,為文落筆輒得奇語。師學朱熹。南宋紹定五年進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給事中國子祭酒,擢中書舍人。為官"遠聲色,節情欲","直聲聞于朝"。杜范入相,徐元杰上書言事,慷慨陳詞,力主排外患,修內政,保境安民。當時朝政洶洶,奸佞用事。淳右六年四月杜范死,六月徐元杰指爪忽裂,暴疾而亡。三學諸生,伏闕請愿,指系奸人毒害,御旨交大理寺審理,事竟不白。著有《梅野集》十二卷,傳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