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全詩意思及賞析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出自清代愛國主義志士梁啟超的作品《讀陸放翁集》。寫的是讀陸游詩集引起的感慨。這里所選的是其中一首。本詩熱烈贊賞了陸游詩歌中渴望建功立業、為國驅馳之志至老不衰的高昂格調;高度評價了陸游千古難遇的奇男子氣概。實際上是抒發了作者自己的異代同心之感。他當時雖然亡身海外,想到遭受列強宰割、陰霾四布的神州大地,發出恨不能從軍殺敵的呼喊。
作品原文
讀陸放翁集
梁啟超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
集中十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
注釋譯文
①陸放翁: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
②靡靡:柔弱不振。
③什九:十分之九。
④亙古:從古代到現在。
創作背景
梁啟超的《讀陸放翁集》作于他一八九九年戊戌變法失敗后出走日本期間,寫的是讀陸游詩集引起的感慨。這里所選的是其中一首。
作品評析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指出千百年來詩壇柔弱不振的總趨勢。在這種柔媚纖弱的風氣籠罩之下,那種剛健雄直的戰斗性和勇于為國家獻身的精神也消亡了。所謂「兵魂銷盡國魂空」是「靡靡風」最突出的表現。作者格外強調這一點,乃在為下兩句蓄勢,抹倒「詩界千年」,正是為了突出一人。「集中十九從軍樂」指詩題給出的《陸放翁集》。在「兵魂銷盡國魂空」的「千年」詩界,唯有陸游的詩集里,十分之九都是抒寫為國從軍的渴望和歡慰的。所以末句「亙古男兒一放翁」,使足筆力推崇陸游是從古至今的詩人中一個真正的男子漢。詩末梁啟超自注云:「中國詩家無不言從軍苦者,惟放翁則慕為國殤,至老不衰」,將詩意說得就更明確了。全詩寫得極為概括凝練,雄直警策,這些都表現為「詩界千年」同「一放翁」的藝術對比所顯示出的鮮明性。
梁啟超格外推崇愛國主義和為國而戰的「尚武精神」,他認為「中國人無尚武精神」,表現在詩里,則所謂「詩界千年靡靡風」,因而他倡導「詩界革命」,欲改造文學,振作民氣,達到救國拯民的目的。這首詩可說是其發自心聲之作。
作品品評
本詩熱烈贊賞了陸游詩歌中渴望建功立業、為國驅馳之志至老不衰的高昂格調;高度評價了陸游千古難遇的奇男子氣概。實際上是抒發了作者自己的異代同心之感。他當時雖然亡身海外,想到遭受列強宰割、陰霾四布的神州大地,發出恨不能從軍殺敵的呼喊。
梁啟超:讀陸放翁集
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胡塵意不平。
作者簡介
梁啟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漢族,廣東新會人,清光緒舉人,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并稱“康梁”。是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