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全詩賞析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滿堂惟有燭花紅。杯且從容。歌且從容。
hún yù chéng fēng wèn huà gōng 。lù yě nán tōng 。xìn yě nán tōng 。mǎn táng wéi yǒu zhú huā hóng 。bēi qiě cóng róng 。gē qiě cóng ró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回憶昔日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叢?;ㄓ坝痴赵诰票校┰乱驳褂吃诰票小=裢硗瑯釉跇桥_舉杯賞月,可是烏云密布,雨水浸濕了紗窗,哪里還有月光。
我簡直想乘風上天去質問天公,可是這天路沒法打通,想送個信吧信也難通。畫堂里沒有月亮,只有紅燭高照,讓我們慢慢把酒喝幾盅,慢慢把曲唱到終。
注釋
①一剪梅:詞牌名,又名《臘梅香》,得名于周邦彥詞中的“一剪梅花萬樣嬌”。雙調六十字。
丹桂叢:漢淮南小山《招隱士》:“桂樹叢生兮山之幽,偃蹇連蜷兮枝相繚?!庇謧髡f月中有桂樹,因此“丹桂”為月亮的代稱。《淮南子》:“月中有桂樹?!?br/>“花在”二句:花和月倒映在酒杯中。此言飲桂花酒賞月。
尊:同“樽”,酒杯。
渾欲:簡直要?;ぃ鹤匀坏膭撛炝ΑR嘀缸匀恢煳镏?。漢賈誼《鵩鳥賦》:“且夫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此暗指南宋皇帝。
從容:不慌不忙;慢慢地。
創作背景
辛棄疾詞中思想內容最集中、最進步的當屬愛國詞。辛棄疾具有一般作家所不具備的戎馬生涯,他首先是一個愛國斗士,然后才是一個詞人,因而他的愛國詞最自然真切,“悲歌慷慨,抑郁無聊之氣,一寄之于其詞?!币虼耍趷蹏~中尤值得重視的是那些表現自我經歷、自我形象、自我感觸的作品。
賞析
中秋節是詩人飲酒抒情的的夜晚,辛棄疾曾寫過兩首中秋寄情詞,一首是《木蘭花慢》另一首就是《一剪梅》。
這首詞是作者在中秋之夜感懷而作,上片寫景,詞人運用對比手法,將往日的中秋佳節是多么的美好!“花也杯中,月也杯中”與今日中秋之夜雨紛紛!“云濕紗窗,雨濕紗窗”作對比。突出表達詞人對今年中秋一種遺憾的心情。下片作者著重抒情,運用夸張想象的手法,欲乘風問天,抒發自己內心的惆悵,但詩人樂觀豪放,不管環境怎樣,依然舉杯暢飲,從容的欣賞著歌舞。
這首詞內容豐富,通過描寫月夜之景,抒發了壯志難酬的感情,表達懷才不遇的憤懣。
賞析二
該詞上片描寫了詞人回憶曾經在一個晴朗的中秋,置身丹桂叢中,月波花影蕩漾在酒杯中,而今晚云雨濕了紗窗,只有蠟燭閃光的情景,下片描寫了詞人想要乘風上天去質問天宮,但路也難通,信也難通,只得在燭光下慢慢喝酒、唱歌的情景,表達了詞人壯志難酬、懷才不遇的憤懣情懷。
上片,用對比的手法寫今宵中秋無月之遺憾。
起首二句,逆入,因今思昔。起筆入題,回憶先年中秋之夜,碧霄無云,皓月當空,桂影婆娑,桂花飄香,伴桂倚花,把酒賞月,“花在杯中,月在杯中”,怡然自得的情景?!盎ㄔ凇眱删洌P意極工,透顯空靈靜境,欣喜之情。
“今宵”三句,折轉寫今宵中秋樓臺賞月,人酒依舊,卻不見明月。原因是“云濕紗窗,雨濕紗窗”,今晚是個雨夜。曲筆寫出賞月而不得月的沉悶而遺憾之情。
下片寫無月之夜的孤寂愁懷。換頭緊承上片。
“渾欲”三句,寫企盼中秋之月的心情?!皽営孙L問化工”寫出盼月心情之急切,倍見其遺恨之深。此句暗中透出詞人被朝廷閑置不用,報國無門之恨,他要“渾欲乘風”去質問皇上,為何如此對待他。“路也難通。信也難通?!睂懗鲈竿y以實現的無可奈何之情狀,其怨恨之情顯而易見。
結末三句以景作結,寫中秋無月之夜的寂寞愁情。詞人在無奈之下,只得以紅燭為伴,借酒澆愁,慢歌獨飲,聊以自慰,以此來打發這個無月的漫漫長夜。其孤苦之狀,歷歷在目。
在這首詞中,作者明傷“中秋無月”,實則有英雄末路之嘆。全詞寫景抒情融為一體,語言明白曉暢,婉曲蘊藉,韻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