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一反三
舉一反三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網提供成語舉一反三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舉一反三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舉一反三 成語發音: jǔ yī fǎn sān 成語解釋: 反:類推。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相似的許多事情。比喻善于學習;能夠由此及彼。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成語繁體: 舉一反三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 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近義詞: 融會貫通  觸類旁通  查看更多舉一反三的近義詞>> 反義詞: 囫圇吞棗  不求甚解  查看更多舉一反三的反義詞>> 成語例句: 我是憑著一卷《詩韻》學說話,倒可以有“舉一反三”的效驗。(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