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關何處佳句
【第1句】: 日暮鄉關何處是
這句話出自唐代崔顥的《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詩人滿懷對黃鶴樓的美好憧憬慕名前來,可昔人駕鶴登仙,如今已杳無蹤跡,眼前只剩下了一座尋常可見的江樓。
于是詩人登臨古跡,睹物思人,即景生情,借傳說落筆,然后生發開去,寫下了這首千古不朽的名作。 宋代著名詩歌理論家嚴羽《滄浪詩話》謂:“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p>
據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記載,當年李白登黃鶴樓本欲賦詩,因見崔顥此作,說了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但是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也有明顯的摹學此詩的痕跡。 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卷十二中以為此詩“意得象先,神行語外,縱筆寫去,遂擅千古之奇”。
清人孫洙(別號蘅塘退士)編選的《唐詩三百首》,將崔顥的《黃鶴樓》放在了“七言律詩”的首篇。 至于黃鶴樓的得名,傳說跟一個道士有關。
有一個道士常來這一家酒家喝酒,因為老板不收他的錢,所以他臨走時便在墻上畫了一只會飛下來跳舞的黃鶴,從此酒家生意興隆。 十年后,道士再來到酒家,騎上鶴便飛走了。
后來老板在這里建了一座樓,稱之為“黃鶴樓”。
【第2句】: 古詩詞名句賞析《黃鶴樓》“日暮鄉關何處是
“鄉愁”之情與“日暮”“煙波”之景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復歸于渺然的憂思而益發深沉。
不能自已。由上聯的寫景引出鄉關何處、歸思難禁的愁緒。
這首詩是吊古懷鄉之佳作。詩人登臨古跡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詩興大作,脫口而出,一瀉千里。
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骨。詩雖不協律,但音節瀏亮而不拗口。
真是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傳說李白登此樓,目睹此詩,大為折服。
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眹罍胬艘舱f唐人七言律詩,當以此為第一。
足見詩貴自然,縱使格律詩也無不如此。 歷代寫黃鶴樓的詩很多,但崔顥的一首七律,人稱最佳,請看他是怎樣寫的: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此詩寫得意境開闊、氣魄宏大,風景如畫,情真意切。
且淳樸生動,一如口語,不能不令人嘆為觀止。這一首詩不僅是崔顥的成名之作、傳世之作,也為他奠定了一世詩名的基礎。
下這樣的結論絕不是哪一個人,更不是我硬要往開封人臉上貼金?!短圃娙偈住肥呛笕藢μ圃姷倪x集,就把崔顥這首詩列為七律詩中的第一首。
可見對此詩的器重。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記李白登黃鶴樓本欲賦詩,因見崔顥此作,為之斂手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p>
有人說此說或出于后人附會,未必真有其事。但我以為也決非全部子虛烏有,李白寫的有關黃鶴樓的詩,我手頭就有兩首:一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p>
另一首為《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p>
雖都與黃鶴樓有關,然皆另有所托,并非完全寫景。同時他的《鸚鵡洲》前四句“鸚鵡東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
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與崔詩句法何其相似。其《登金陵鳳凰臺》詩亦如此,都有明顯仿崔詩格調的痕跡。
因此,既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兩句非李白之言,承認崔詩絕好,對于李白來說還是可以認定的?!稖胬嗽娫挕罚▏烙穑┱f:“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
”雖然有爭議,如胡應麟稱杜甫的《登高》為古今七律之冠,但也確是代表大家意見的中肯之語。這樣一來,崔顥的《黃鶴樓》名氣就更大了。
以豐富的想象力將讀者引入遠古,又回到現實種種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誰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蒼涼。 這首詩歷來為人們所推崇,被列為唐人七律之首。
傳說李白壯年時到處游山玩水,在各處都留下了詩作。當他登上黃鶴樓時,被樓上樓下的美景引得詩興大發,正想題詩留念時,忽然抬頭看見樓上崔顥的題詩。
【第3句】: 流傳千古佳句有哪些
1——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2——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3——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4——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5——枕中云氣千峰近,床底松聲萬壑哀。6——采得百花成蜜后,不只辛苦為誰甜。
7——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8——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9——莫道無心畏雷電,海龍王處也橫行。10——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11——坐觀垂釣者,空有羨魚情。 1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13——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14——蜂蝶紛紛過墻去, 卻疑春色在鄰家。
15——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16——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17——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18——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19——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及生。20——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21——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22——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23——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24——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2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