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隊員革命公墓聆聽紅色故事
蒼松翠柏掩映下,八寶山革命公墓莊嚴肅穆。今天上午8時,京源學校小學部的24名少先隊員來到革命公墓骨灰堂,向革命先烈致敬。為激發(fā)廣大青少年的愛國情懷,清明期間,八寶山革命公墓骨灰堂設立“少年先鋒崗”,以實際行動賡續(xù)紅色血脈。
“清明假期來到八寶山革命公墓,參加少年先鋒崗站崗活動,特別有意義。”京源學校六年級學生何承軒說。
站崗活動結束后,少先隊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瞻仰了革命公墓一墓區(qū)。一墓區(qū)是革命公墓級別最高、歷史最悠久的區(qū)域,任弼時、陳云、聶榮臻、蕭克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長眠。在瞻仰中,少先隊員們聆聽了任弼時、帥孟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黨和人民鞠躬盡瘁的故事,并獻上了鮮花。
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蕭克墓前,蕭克上將的后人蕭云志向同學們講述了蕭克小時候讀私塾時“四正” 的故事,“‘四正’,指的是身正、紙正、筆正、心正。我上小學時也被教導要做到四正。今天我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也是希望大家常懷敬畏之心,把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下去,從小做一個有志向的人。”蕭云志還為同學們朗讀了長篇小說《浴血羅霄》的后記。《浴血羅霄》是蕭克上將在長征途中撰寫的長篇小說,真實再現(xiàn)了紅軍的生活。
現(xiàn)場聆聽老一輩革命家的革命故事,讓同學們深受感動。大家紛紛表示,八寶山革命公墓莊嚴肅穆,通過參加少年先鋒崗活動,聆聽革命故事,讓他們更加感受到革命先輩的艱辛,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