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決定人生高度的,是你做事的速度-人生
電影《社交網絡》講述了Facebook(臉書)曲折的創業史以及官司糾紛。我對這些都并不驚訝。最最最讓我驚訝的,還是扎克伯格這個人,尤其是他做事的速度、他的執行力。
影片中,扎克伯格被女友甩掉之后,當晚便心血來潮,怒敲代碼。在很短的時間內,在電腦上折騰出了一款應用——大頭照對比評分應用FaceMash。簡單地說,這個應用就是讓校園里的美少女上傳照片到網站,讓路人去評分。這個簡單粗糙的產品抓住了大學生對美色的窺視欲,抓住了美女們的虛榮心,并且通過評分建立了競爭機制,所以大獲成功。
注意一下影片細節,就能發現以下這個事實:
扎克伯格那一天晚上8:13回到宿舍。晚上10:17開始動手做FaceMash。凌晨2:08同學薩瓦林回來提供了算法公式。該產品上線之后,在大學生中廣為流傳。凌晨4點,網站的流量異常,弄垮了哈佛的校園網,驚動了校方的管理人員。也就是說,他只花了6個小時,便完成了產品的設計、開發、上線……這可能是一個小型創業團隊兩天的日常工作量。
另外,同在哈佛就讀的Winklevoss兄弟與扎克伯格是死對頭,他倆總說小扎剽竊了他們的創意,才有了之后的Facebook。促成小扎與Winklevoss兄弟日后的巨大差距的,也正是二者的執行力差距。
當Winklevoss兄弟在猶豫是否要全身心投入做社交網站的時候,小扎已經開始動手做Facebook了。當兄弟兩個在訓練劃艇時,小扎的Facebook已經上線了。當Winklevoss兄弟發出律師函,等小扎回音時,小扎宣布Facebook已進入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當Winklevoss兄弟去找哈佛大學校長薩默斯告狀時,小扎的Facebook已經覆蓋29所學校、7。5萬注冊用戶。當Winklevoss兄弟還在英國參加賽艇會比賽時,小扎的Facebook已經成為劍橋、牛津和倫敦商學院的勁爆話題。在CEO瘋狂的執行與推動下,Facebook幾乎是以瘋狂的速度在美國的大學校園鋪開,然后蔓延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面對“社交網站”這個足以帶動全球性革命的idea的時候,Winklevoss兄弟遲遲不肯動手。而扎克伯格選擇了像瘋狗一般地執行。
現在的時代是一個什么樣的時代?應該說,這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個最壞的時代。當你做事的速度足夠快,執行力足夠強,你會深信,這的確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因為每個人都能通過各自的長處、技能、興趣,找到一個足以使自己安身立命的去處。當你做事的速度太慢,你會抱怨:這時代,簡直壞得不像話。錢都被人家賺了,紅利期的好處都被先行者瓜分完畢了,風口上那只飛翔的豬永遠不是自己。你的心態日益扭曲,你原本的激情早就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中,消失殆盡。事實上,這些人都是被自己拖垮的。大部分人不是沒有能力,也不是沒有決心,其實就是差那么一點點“動動手”。
思維的果敢,決定了做事的速度。做事的速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FaceMash從設計、開發、上線只花了6個小時,每一個決定都擲地有聲。面臨選擇時,很多人都在思前想后,殊不知,這個考慮的過程,別人早已經往前走了很遠。果斷抉擇,盡快行動,是成功者的優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