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附加題只要60分-成長
“許多的電話在響/許多的事要備忘/許多的門與抽屜/開了又關關了又開如此的慌張/我來來往往我匆匆忙忙/從一個方向到另一個方向”
——張艾嘉《忙與盲》
都市白領,行走在洶涌的人潮中,仿佛穿上紅舞鞋,一刻不停地旋轉——每個人都在向完美看齊,可是,我們真的必須要100分的生活嗎?那樣會快樂嗎?
不如學學那些聰明的男女,只要一份60分的生活。
工作:只給你8個小時
馬奇曾有個外號,工作狂——請注意,是“曾”。
改變,源自一件小事。
女友搞了一個包包團購,馬奇主動請纓幫她送那些距離自己公司近的客戶。他利用一個小時的午飯時間,因為堵車,耽誤了半個小時。拿到工資條,他赫然發現少了2000元!財務的回復是:老板吩咐的。他正郁悶呢,老板在MSN上敲警鐘:有人說你私下里干小活,想坐你這個職位的人多著呢!
想想多委屈啊!終于當上項目經理,這才半年時間,業務壓力越來越大,女朋友也時常訴苦:你連陪我看場電影都要排檔期,人家年薪百萬的估計也沒你這么忙!他一直把這些都擱在肚子里,沒想到,這么一點小事兒都被別人抓住小辮子!
馬奇休了一周假,回來之后就開始調整自己的工作狀態。上班時間,照樣勤勉能干,屬于自己的工作一定做得完美無缺,但是下屬想要偷懶推脫的,他絕不客氣:做不完,自己加班!老板吩咐的工作,不屬于職責范圍的,直接婉拒;遇到周末有事,先跟人事打好招呼,需要調休……馬奇輕松多了,神清氣爽,原本被工作死死纏住幾乎窒息的感覺也沒有了。
“每天只給工作8小時,其余的時間屬于我自己。以前我是個非常枯燥的人,現在可以陪女友逛街啊,看電影啊,而且還喜歡上了攝影,和一幫朋友一起拍照,旅行,這才發現,原來世界還有這么多繽紛的色彩!”馬奇說,自己的改變最初讓老板和同事們很不適應,但是也挑不出毛病,“有些事情強求不來,比如說,我的能力可能只能達到一個小項目經理,所以我并不奢望能夠做到高管,我在自己這個層次能夠做好就可以了。如果有機會,那就提升一下;沒有機會,還不如讓自己更多享受悠閑和快樂,人生并不是只有工作,是不是?”馬奇說,真正有能力的人并不會把自己死死拴在工作上,而是快樂地工作。
人在職場漂,哪能靠死熬?放輕松一點,做好分內事,剩下的,讓它們隨風而去吧;與其做一個痛苦的金領,不如做一個快樂的小白領。
社交:三兩知己足矣
沈茜剛參加工作的那段時間,十分熱衷于各種社交活動,同事聚餐,同行交流,老鄉網聚,她都一個不落,每天在記事本上安排這個聚會,那個Party。“我從外地來深圳打拼,一個女孩,沒有背景,沒有靠山,若是能夠積攢一些人脈,也許對以后會大有好處。”沈茜毫不諱言自己最初的想法是很功利的。
但是兩年多下來,她卻發現,自己很累,很窮,而且沒有朋友。“首先是很累,上完班還要帶著疲憊的笑臉去和陌生人周旋,這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費錢,大部分聚會都是AA制,一個月沒幾次就可以把我的薪水花光;最重要的是,我發現,根本找不到朋友。”沈茜說,聚會的氛圍是熱鬧的,食物是繽紛的,但是很少會有人可以成為真正的朋友。“功利的人不止我自己,超過80%的人都是帶著鋪設人脈的目的來的。比你強的,懶得搭理你;比你差的,你懶得應付人家,所以到最后,大家都在打哈哈……”
“我這才知道,真正的朋友,你需要慢慢地、專心地去尋找。就比如說同行之間,若是你沒有對工作的一些見解、想法,只靠去認識同行業的人以為就能有什么意外收獲,根本就是徒勞,因為人家跟你沒得聊!人脈這件事,還是慢慢積累吧,操之過急只會讓自己很累。”
職場中人,應該保持一定的社交往來,借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拓展人脈,但是若將太多希望寄托于此,往往最終得不償失。
健康:你能達到60分嗎
半數以上的白領處于亞健康狀態,但很多人對此視而不見,以為身體健康只要50分就可以了,卻不知青春不長久,等歲月流逝,年紀漸大,后悔莫及。
海燕在廣告公司工作,業務干得很漂亮,薪水也挺高,但是一提起身體狀況,她就搖頭,才30歲出頭而已,已經落下一身毛病:頸椎病越來越嚴重,一年至少輸液兩次擴血管,不然就頭暈,嘔吐;工作忙的時候吃飯不及時甚至不吃飯,讓她的腸胃越來越糟糕,胃疼已經成了一種習慣;此外,干眼癥,腱鞘炎,肩周炎……白領的職業病她快要占全了,卻還在為了能夠在年底達到業務目標而不眠不休。
“公司每年組織體檢,醫生看見我們就搖頭,提一堆意見。但是有什么辦法,不趁著年輕時候打拼,要等到什么時候呢?身體嘛,以后再調理吧。”海燕一直抱著這種樂觀的想法,直到后來眼睛突然出了問題,“平時用電腦多,我一直有干眼癥,所以有天晚上左眼疼我也沒太在意,以為睡一覺就好了。沒想到第二天起來,兩只眼都開始疼,而且整個腦袋都疼,像是神經疼,視覺也開始模糊,這才害怕了!醫生檢查說是虹膜炎,是免疫力下降造成的……”這次住院,讓海燕一下子緊張起來,若是自己真的失明,該怎么辦啊?
“我從網上做過一個健康測試,得分只有30分,這么看看真是挺可怕的。”仿佛大夢初醒,海燕開始適當降低自己的工作強度,并且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一些積極有效的鍛煉和調理。海燕的目標并不高,不期望能夠做100分的養生達人,但是至少也要到60分,不然,如何拖著病懨懨的身體繼續在職場拼下去呢?
欲望:只做小號物質人
每個人都有欲望。
沒有欲望,生活便沒有了目標。但是若欲望太多,人就會變得歇斯底里。我們想要的太多了,最新款的電子產品,全世界的美味,奢華旅行……一切的一切,仿佛是陷入了欲望的魔咒,循環往復,無窮無盡。曾經有月入三萬的白領沮喪地說自己的生活不幸福,因為買一個LV的包包就要幾萬塊,自己要為此吃上兩個月的泡面。
不妨學習一下白領小蔡,即便要做物質女,也只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才不會徒增煩惱。“我收入只有6000塊,但是幸福感比那些月入過萬的還要強。除了租房、吃飯、交通等必要花費外,我每個月給自己留1000塊做零用,然后有2000塊存起來,另外1000塊作為機動。買不起大牌就先不買,除了大衣之類的咬牙買件貴的充門面外,其他的都是普通品牌,或者是從外貿店里淘來的好東西;手機沒必要兩三個月換一款吧,實在玩夠了,和男友或者閨密換著用,新鮮一下;如果不是富二代的命,不要期待自己生下來就有大把的票子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房子車子都要靠自己來賺,有計劃地攢錢,你會發現自己的人生其實前途一片光明。”小蔡說,周圍物質女不在少數,每一天,她們都在衍生出新的欲望,每一天,她們都在歇斯底里地追逐,氣喘吁吁,疲于奔命。
“我也挺物質,也喜歡衣服、包包,想有自己的房子、車子,想工作時間越來越短,享受時間越來越長……但是我是個小號的物質女,期望的比我擁有的只高那么一點點,只要努力一點,我就會達到這個目標,然后我就會很開心。這樣才幸福,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