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啟動小時候的某一個堅持-成長
以前工作的公司曾經有一個同事,我覺得他很厲害,EQ很高。他拜訪一些訪談對象,對方社會地位高,兇巴巴的,當場給他羞辱,他竟然還能不慌不忙地將滿地的筆記紙一張一張撿起來,恭恭敬敬地和對方說一聲抱歉,然后繼續訪問!
他被總編輯關起門來罵,罵完之后,他仍可以和總編輯一起吃中飯。他被客戶放鴿子,對方態度也不佳,而他卻可以繼續柔和地約好下一次的會面時間。總之,這位高EQ同事的言行,真的讓人覺得,他碰到這些職場上的恐怖事件,居然可以完全沒“疙瘩”,完全不放在心上。
到底,怎么做到的。
直到有一天,我和他吃飯,忍不住好奇,請教他──
“你的‘修養’怎么這么好,好像誰對你生氣,你都可以繼續和他保持關系?”我問。
“其實,”這位同事回答:“我脾氣沒多好啊!”
“但你不會對你的主管生氣,不會對你的訪談對象生氣,也不會對你的客戶生氣。”我急著說:“誰說你脾氣不好,你脾氣超好的!”
一開始,這位同事也說不上所以然。但后來,他慢慢地想起了什么,于是,透露了一些有趣的“方法”。
“其實,有一點,”他說,“我會將我的主管,視為我‘最好的朋友’。”這句話,讓我差點將嘴里的飯噴出來!
“哈哈哈,最好的朋友?”我說。全世界最不能當“好朋友”的好朋友,大概就是那位總編輯和那位討厭的受訪者了,怎么可能是他的“最好的朋友”?
沒想到,同事說了一個概念。“因為我從小就喜歡認一個人為‘最好的朋友’,然后就一直一直對他好。”同事說。
“出社會以后,我發現兒時這招仍然很有用,所以我會‘故意’去‘設定’那個難搞的人,成為我‘最好的朋友’,我就自然而然地會對他很好很好。”這位同事徐徐地說。
哇,我了解了。原來,重新啟動你小時候的“某一個堅持”,就是職場加分秘方!
比方說,有一個人,從小一定要有一個“最寶貝的東西”,今天是一個小玩具,明天是一個小水晶杯,后天可能是一支自動鉛筆……
長大后,他雖然已經不再需要任何“最寶貝的東西”,他卻了解到,如果可以將某個東西“設定”為“最寶貝的東西”,他就可以非常非常地重視它、認真地做好這件事。
所以,每個人小時候,可能都有一個“最××”的習慣。
一定要有一個最好的朋友。一定要有一個最寶貝的東西。
你只要“設定”好,就算已經是成年人,依然可以“自然”又“自動”地以天分沖下去。
小時候的“偏執”,長大后就成了可控制的魔球。你使用過這個超能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