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當有親和力-成長
領導示弱,下屬安心
示弱是一種超脫于當下局面的勇氣,是一種大格局和大智慧。
大部分人都喜歡逞強而不愿意示弱,總以強大來標榜自己,想借此贏得尊重和崇拜。但實際上,毫不示弱往往會讓自己的短處暴露無遺。在這種看似強大的心理攻勢面前,你的對手也不會做出退步。而示弱卻不同,它不僅能幫一個人得到人們的理解,還有助于幫你獲得生存和發(fā)展的空間。這就是所謂的“示弱定律”。
有專家研究得出這樣的結論:弱勢是通往工作中一切有價值因素的關鍵——創(chuàng)造力、勇氣、親和力。其中,有親和力的人與沒有親和力的人唯一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愿意示弱。
領導也要“賣萌”
當你處于特殊的環(huán)境下,當你想贏得他人的好感時,當你想爭取更快的成長時,用示弱的方式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無論是在企業(yè)界、商界或各種圈子,只要是人們聚集的地方,就一定少不了爭斗。每年都會涌現(xiàn)出幾場聲勢浩大的沖突戰(zhàn)。而交戰(zhàn)的雙方都不甘示弱,導致戰(zhàn)斗頻頻升級。結果雙方都不好看,每個人都從曾經(jīng)的翩翩君子變成了跳梁小丑。
反過來看,有不少人的處世方式令人贊嘆,放下身段、示一下弱又能如何?示弱就代表真的弱了嗎?只有內(nèi)心足夠強大的人,才會擁有這種氣度和氣場。
“領導也賣萌”及“領導撒個嬌”之類的觀點,不再是滑稽的噱頭,而是聰明領導人的領導之道——你不是硬漢、完人、打不死的小強,你同時需要有人幫你共同扛起責任,你同樣有軟弱和想找人分擔的時候,到底是做個會示弱的智者,還是一個苦行僧?唐僧的柔弱和劉備的眼淚,喚起了多少人對他們的忠誠?
事實上,逞強只是虛弱的自尊罷了。示弱才是一種大徹大悟的智慧,有著四兩撥千斤的效果。示弱不代表真正的弱,而是一種超脫于當下局面的勇氣,是一種大格局和大智慧。
你會示弱嗎?
如何激勵下屬,并且發(fā)揮他們的潛能,是經(jīng)理人一直在探究的命題。但常常是因為上司的強大,而扼殺了員工的創(chuàng)造力、洞察力、執(zhí)行力。這就像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強勢的上司在抱怨下屬“不讓自己放心”的同時,卻不知不覺地享受著“不可或缺”和“獨攬大權”的優(yōu)越感,于是愈發(fā)強勢;而員工要么落得輕閑地逆來順受,要么有點兒追求就選擇離開,去追隨更能體現(xiàn)自我價值的公司和上司。
上司是直接影響員工表現(xiàn)的關鍵人物,而學會適時地“示弱”正像要學會“授權”一樣,給員工一個可以有更廣闊的成長空間和挖掘潛能的機會。
首先,做個“不逞強”的上司。有個完美上司是很讓人害怕的事,雖然的確可以鞭策人成長。但同時也意味著員工很難超越,得不到肯定。所以,即使你很強勢,也要記得脫下強勢的外衣,感動和激勵人的永遠不是你的強勢作風,而是你堅硬外殼下柔軟的、更需要人理解和支持的心。沒有愿意示弱的員工,只是在強勢的壓力下,他的能量無法反彈,如同被壓迫的彈簧,只有上司松一下手,他才能彈起來,并且彈得更高。
第二,不是任何時候都示弱。當團隊處于面臨問題和生死存亡時期,可不是示弱的時候。但在團隊正常運行和高速發(fā)展時期,要想方設法讓員工沖在前面,比如這樣表達:“我在XX方面不如你精通,就看你的了。”“你從其他行業(yè)過來,思維還沒有定式,盡管天馬行空多想些點子”等??陀^地反映出自己的弱勢,以及強調(diào)下屬的優(yōu)勢,不僅可以使員工強化優(yōu)勢,還能使他有體現(xiàn)自我價值的自豪感。
示弱,不是把自己說得過于不堪,而是相較之下,對方在某方面更優(yōu)秀。這樣的示弱就是“適度”。
第三,示弱是一種態(tài)度。張揚與低調(diào)的人相比,人們往往喜歡后者。示弱并不是真正的弱勢,而是愿意成就他人、考慮他人感受的態(tài)度。適時地示弱,也是一個妥協(xié)的藝術。對于一個上司來說,最大的成就莫過于成就下屬。有人說,這是一種情商制勝的時代,領導力不是手段、技巧或經(jīng)驗,更多的是情商。面對別人的優(yōu)秀時,要發(fā)自內(nèi)心地贊美。做人的最高境界不是一味低調(diào),也不是一味張揚,而是不卑不亢。
第四,會示弱讓人更穩(wěn)健。過于強勢、自信,會讓人失去對不確定因素的擔心,沒有敬畏之心將使人滑向深淵。擁有示弱之心會讓人思考自己的不足,會更穩(wěn)健地處世。強勢往往會讓人朝著一個方向直沖下去,一時失誤就會難以挽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死角、能力死角,坦然地示弱比死要面子的強硬更受人尊敬。在這個人人都自信爆棚的時代,我們需要一點點示弱之心,才不至于迷失自己的方向。即使你很強悍,也不妨適時示弱,既可以不樹敵,也可以多收獲一些親和力與支持。而且顯而易見的弱點再遮掩也沒用,還不如承認它、接受它,這種真實的態(tài)度也是一種成熟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