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求必應的“大連”-人生
他怎么也沒有想到,就在人人避之不及的時候,自己卻意外地在武漢下了車。2023年2月13日,他本是要坐高鐵去長沙,座位在3號車廂,中午去9號餐車買盒飯,就近在8號車廂坐下吃飯。誰知吃完飯車到武漢站了,乘務員要求8號車廂的旅客全部下車,因為這一車廂全是武漢人。盡管他百般解釋自己誤入這節車廂,要求回3號車廂,但最終還是被趕下了車。
誤撞武漢,一片茫然,不知道該往哪里走,晚上該住哪兒。他在網上搜旅店、酒店……基本上都不營業。他又在同城網上找工作,只要管住管吃就行。可是,疫情時期,戶戶緊閉,哪有工作可找。天黑了,找個住處迫在眉睫,他打110,110說想幫助他,可是沒有車。這下他真的慌了,警察都不管了,誰能不慌?無奈之下,他突然心頭一亮:做志愿者,武漢的醫院肯定要志愿者。于是,他就拼命給醫院打電話。打了兩個醫院的電話,院方都表示非常想讓他來,但是沒有車來接他。當電話打到武漢市第一醫院時,說有車來接他。他如獲救星。晚上11點,他被接到醫院,暫時安排在醫院地下室的保安亭睡下。武漢的第一夜,他第一次近距離地看見工作人員推著死去的人到殯儀車上,家屬在一旁痛哭的畫面。恐怖凄切的場面讓他想到大連的家人,但怕家人擔心,便瞞著家人說自己已經到了長沙。
第二天一早,經過三言兩語的交代,他就開始在醫院工作。他主要的工作是每天早晨收集病人的生活垃圾,然后給他們發早飯。發完早飯再等著收拾他們留下的生活垃圾,接下來的午飯、晚飯也是如此。晚上7點鐘進入員工通道,有從樓上下來的醫生脫掉防護服,他負責收到垃圾袋里,然后幫他們給身上消毒。他在醫院每天工作12個小時,除了中間休息一下,其他時間不能喝水上廁所。他戲稱自己是“憋尿小王子”。
他負責的范圍是一棟樓的9樓。剛開始,他并沒想到奉獻、無私之類的,無非是想借機解決滯留武漢后的吃住。但后來看著醫務人員近距離接觸病人,像對待親人一樣,他被深深地打動,既然干了就要干好。于是,生活本就樂觀的他,每天進出9樓,熱情滿滿,服務周到,動作麻利。為便于交流,他說他是大連人,就叫他“大連”吧,他的防護服上就寫著“志愿者大連”。從此,在9樓,從早到晚,親切的“大連”聲不時響起,有患者的求助,也有醫護小姐姐的尋求。而“大連”呢,有求必應。后來他索性在醫院走廊里貼了一張手寫的“告示”:大連小伙等候處,九樓女神守護者,若有需,召必回,請喊大連。“大連”更忙了,分收生活垃圾、醫療垃圾,拖地、噴灑消毒藥水,感覺來武漢的這20多天里把他20多年的家務都做了。
有求必應的“大連”也有惶恐的時候。9樓75號老大爺一直流鼻血,護士小姐姐叫“大連”過去幫忙收拾一下擦鼻血的紙,那大爺突然咳嗽,一口血吐到他的褲腿上。他挺害怕的,怕滲進褲子里邊。護士叫他放心,防護服基本能隔離。9樓都是新冠肺炎的重癥,初來工作的日子里,病人一說話,他就緊張到死;咳嗽一聲,他的心都能跳出來。他認為那些說不害怕的都是吹牛。工作不到一周,他生怕自己染病回不了家,便給家鄉大連交通廣播電臺發微信求助,留下了姓名、電話、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怕自己萬一遭遇不測,請交通廣播幫忙聯系他的家人,告訴他3歲的兒子:爸爸是一個愛他的、勇敢的大連人。
電臺很快聯系上了他,給了他幫助,還報道了他的“武漢日記”。一時間,“大連”火了。可粉絲們不過癮的是,屏幕上的“大連”一身防護服,挺拔的大個兒就是不見廬山真面目。好在央視新聞第一時間欄目滿足了粉絲們的心愿,專訪了“大連”,終于得見真容。鏡頭面前,“大連”報出了自己的真名蔣文強。他說之所以能夠在武漢堅持到現在,其實還有一個秘密,那就是他心中的偶像大連籃球隊隊員郭艾倫對他的影響,偶像在賽場上不認輸的敬業精神一直激勵著他,使他在武漢一天一天堅持了下來,想不到自己也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偶像。但他更沒想到的是,自己的偶像竟會借著央視的熒屏隔空為他加油祝福:“蔣文強,你最棒!為你加油。我聽說你非常喜歡籃球,在這里給你送上祝福,我希望你在武漢能保護好自己。”記者告訴蔣文強,他不僅也成為偶像,家鄉大連還把他當成了抗疫英雄,問他有何感受。蔣文強高興地說:“有這么多人關注,我更有力量了。我要在這里好好地干,武漢多久解除疫情,我就當多久的義工。疫情過去之后,我第一件事當然是去看櫻花,然后回到大連開始工作,繼續過我平淡的生活。”
陰差陽錯滯留武漢,生活所逼做了志愿者,但做著做著,便漸入佳境,成了一個受人歡迎的志愿者。是英雄,何必問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