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農民工的“作家夢”-勵志人物榜
王子群的老家在河南項城市付集鎮汪營行政村,上學期間雖然成績一直很優異,卻由于家境貧困,16歲時,就不得不輟學外出打工。
因為沒有知識和技術,王子群第一次打工去了湖南益陽市的一家磚窯場。白天,和工友們干著繁重的體力活,到了晚上,工友們聚在一起,不是抽煙、喝酒,就是打牌,而他則一個人靜靜躲在一旁,或看書或聽收音機。“多年以后,當我讀路遙《平凡的世界》時,看到主人公孫少平邊打工邊看書,我禁不住淚流滿面,那情景跟我當年的打工經歷一模一樣。”王子群感慨道。
他生活很節儉,掙的錢,除大部分寄回老家外,剩余都用于購買圖書,讀書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每天下班,匆匆吃過飯后,就迫不及待地抱起一本書讀起來,讀到凌晨是經常的事。”
他曾夢想當一名作家,又怕別人笑他自不量力。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發生的一件事,促使他堅定了實現“作家夢”的信心。一天,他從收音機里得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正面向全國征集散文,而征文主題正符合他的生活經歷。于是,他連夜趕寫了一篇千余字的文章,按照收音機里提供的地址寄了過去。他沒想到,稿子投出去不到10天居然被采播了,還得到了平生的第一筆稿酬。也正是這次投稿的成功,激勵王子群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
雖然只有初中學歷,但憑著大閱讀量和打工積累的生活素材,讓王子群對于人性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也為他的創作提供了平臺。他說:“農民工所遭遇的事情,我大多都經歷過。他們的喜怒哀樂、所思所想、所愿所求我都深有同感,我覺得自己應該把這些故事寫出來,以便讓更多的人了解農民工,知道他們的生活狀態。”2010年下半年,王子群開始長篇小說《臨時夫妻》的創作。小說講述的是兩對打工夫妻紅麥和全喜、紅蓮和賴貨,在高房租、高路費面前,變成了“臨時夫妻”,偶爾才能相聚的故事。而小說的人物原型,有王子群自己的影子。他在廈門打工,妻子在寧波打工,他們也只有在每年的中秋、國慶、春節才能短暫團聚。
由于白天要工作,王子群只能晚上在不足10平方米的出租房創作。坐在那臺破舊的電腦前,他就文思泉涌,打工經歷過的酸甜苦辣便一幕幕呈現在腦海。寫到激動處,他會情不自禁地大笑、大哭,“里面有我20多年打工的切身體會,我不由深陷于小說情節中難以自拔。”經過半年艱苦努力,一部反映農民工情感生活的21萬字長篇小說《臨時夫妻》完稿。
當在鍵盤上敲完最后一個字時,王子群禁不住趴在電腦桌上失聲痛哭。隨后,他給遠方的妻子打電話報喜,哽咽道:“祝賀我吧,我會成功的!”
接著,他開始四處投稿,均未得到回應。于是,他將小說放在網上連載。出乎他意料的是,剛放網上一個月,點擊就達50多萬次,50天突破了100萬次,最高日點擊達18萬次,網友留言、跟帖達4000多條。這也引起了出版商的極大關注。
2011年6月,陜西一家出版社主動找到王子群,雙方就出版發行事宜很快達成了協議。9月下旬,《臨時夫妻》正式在全國新華書店發行,上市僅10天,首印10000冊便脫銷,出版社又加印5000冊以滿足讀者需求。
其實,在《臨時夫妻》之前,王子群還創作了另一部長篇小說《鄉村守望的女人》,目前已被改編成電影《守望》,正在運作中。而且,他的第三部作品《門》即將截稿,已與四川一家出版社簽訂了出版發行協議。
現在,王子群已在廈門一家文化公司做編劇,環境變了,但他的作家夢還在繼續。他說:“我的心愿是做個專業作家,用手中的筆真實再現中國底層人的現狀,以此提醒全社會進一步關注關心這群人,只有大家共同攜起手來,才能建成一個真正的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