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這樣走散的-成長視窗
文友處偶得一句話:“走著走著就散了”,忽覺用以形容朋友的“走勢”,再恰當不過。走著走著,說明曾為朋友,一路同行;散了,說明已為陌路,分道揚鑣。其間經歷了什么,導致朋友走散?
一起摸爬滾打在同一戰壕的朋友,突然有人升職。雖并非情愿,但地位、境遇的改變,令人不覺學會了打官腔、習慣了忙應酬、改變了舊喜好;自然而生的優越,令仍原地踏步的朋友,難免隱隱失落,悄然拉開距離。當官了,名聲重要。曾經的朋友若再放肆失儀,損了名望;若再親密無間,泄露隱秘;若再有求必應,違了規矩;豈不誤了前程。故而,即便成為孤家寡人,也會慢慢疏遠,在高處孤獨“勝感”。
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被同寢的患難朋友,真有一天會“茍富貴,勿相忘”?有錢的朋友,吃有美味、穿有名牌、住有豪宅、行有豪車、出有隨從、入有保姆,闊綽富足。偶爾有福同享,難免讓舊友自慚形穢,略感朋友在顯擺、得瑟;一來二去,自會遠離。俗話說:越有錢,越摳門兒。有錢的朋友,成了肥羊,自怕餓狼;成了西瓜,自怕瓜分。于是遇有“無事不登三寶殿”的舊友,便送上“閉門羹”,防著“窮朋友”;日子久了,自會散伙。
那日站臺一別,朋友即刻天各一方,或將終生難再相見。曾經的過往與美好,如今的相思與懷念,未來的期許與暢想,在偶爾的隔時空對話中,被反復提及、咀嚼,漸漸失去了味道變得寡淡,褪掉了色彩變得蒼白。于是,曾經的山盟海誓被山壓埋、被海淹沒,新朋友、新圈子悄然而生,淡出生活的舊友容貌日漸模糊,境況日漸陌生;偶然邂逅,長“噢”一聲,仍叫不出名字。不由感嘆:天涯難為鄰,知己自海外。
光腚朋友,還聯系幾人?各有各家、各行各路,物非人也非;保持聯系,除了回憶兒時的幼稚頑皮,問問如今的工作家庭,怕難再深交。忘年交,能維持多久?與年長人交往,難免會陷入那個時代人、事、理的迷局,不明所以,心生壓抑;與年輕人交往,恐怕又會被繞進火星文、Hip-Hop的迷陣,一頭霧水、不知所云。時代的大手,真會無情地刨掘出縱橫交錯、深淺不一、實難逾越的代溝,將朋友隔離在一個又一個時代。
從朋友到陌路,有時會迅速到一句話、一件事、一時情。既然是朋友,自會想啥說啥、口無遮攔;但不顧及旁人感受,“毒舌”屢戳人痛處、揭人傷疤、污人臉面,如此一句話,便會辱了朋友名。既然是朋友,自當兩肋插刀、拔刀相助;但真遇事情,先顧自己、一堆托詞、漠不關心,如此一件事,便可傷了朋友心。既然是朋友,切記不可傷了感情。
因路遇職位、財富、時空、年齡、感情等沖擊,走著走著就散了的朋友,自不是真正的長久朋友。歌中唱道:在你輝煌的時刻,讓我為你唱首歌,我的好兄弟,心里有苦你對我說;在你需要我的時候,我來陪你一起度過;哭過笑過至少你還有我。這才是朋友的真諦:快樂,同分享;困難,能分擔;迷茫,互傾聽;艱難,相攜持;絕望,共取暖。相信,這樣的朋友,才是真朋友,才會一路走得遠,始終走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