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是對時間的惻隱之心-成長視窗
大一那年的寒假,我因為迷茫,不知道每天睡覺、戀愛、打游戲的大學生活到底意義何在,便抱著隨便玩玩的心情參加了一個學長發起的義工活動。一行8個人,都是本校的同學,一起到貴州的一個山區里面助學,全程自費。我們帶著很多書和文具,輾轉多天,火車轉汽車轉小巴加走路,才到達那所所謂的小學。
其實就是一間破爛不堪的瓦房,窗戶壞的地方都用塑料紙或者類似一次性飯盒的那種材料擋著,總共十幾個孩子,基本都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爸爸媽媽都去了大城市打工,有的幾年都沒有回來過。
山里連電話都沒有普及,更別說手機。所以,他們跟父母之間的聯系顯得那么稀少。我們曾問過孩子們,想爸爸媽媽嗎?
有的說想,有的說不想,說不想的人,大概連爸媽長什么樣子,都記不真切了。
學校本身有一個老師,教所有的課程,還包括給孩子們燒飯,而他們的伙食說出來可能你都不相信,我們在那邊整整21天,每天只有一個菜,就是水煮蘿卜,不放油的那種,只放一點點鹽。兩天之后,我們聽到“吃飯”兩個字都覺得頭皮發麻。
我們把帶去的方便面、火腿腸還有一些零食全部分給了孩子們,他們舍不得吃,后來有一天,我們讓老師把面泡了,每個孩子分一點,那天他們就好像過年一樣,品嘗著“泡面美食”,吃完飯都跑過來對我們說,姐姐啊,這個特別好吃……
要知道,方便面對于我們來說,只是萬般無奈下迫不得已的選擇啊,平時,我們每個人可以吃的太多了,可是對這些小孩子,卻是最美味的食物。
蘿卜吃了這么多天,漸漸開始習慣;并不覺得如開始那般難吃了,也越來越珍惜,會不自覺地少吃一點,多留些給孩子們。
有一天,我注意到一個叫美花的小姑娘。以前下課挺活潑的,可這幾天好像有點不對勁。中午我坐在她旁邊,跟她聊天,問她是不是有什么事。她不肯說,只是一個勁兒地用手拉褲子。我將她的舊棉褲脫下來,嚇了一跳,美花的兩條腿長滿了凍瘡,都已經紅腫流膿,難怪她走路的樣子怪怪的,也不再跟其他同學一起玩耍。她看我目瞪口呆的樣子,懂事地對我說,姐姐,我沒事,以前冬天也會這樣的,到春天就好了!
我的眼淚“唰”的一下,再也控制不住流下來。
我跟另一個學姐,用帶來的簡易藥箱里面的藥水幫美花處理了一下腿上的凍瘡,她還特別不好意思,很害羞,一聲不吭。但我知道,一定是疼且難受的。
我跟老師說,帶孩子去醫院看下吧,這樣不行。
老師為難了。山里只有一個小診所,要想去醫院,有要走十里路。
美花那晚拉著我們的手說,姐姐,真的沒事的,每年都這樣,到春天真的會好的!
那天晚上的總結會,原本是學長主持的,結果沒說幾句話,大家都默不作聲,最后發現,所有人都哭了。
那21天與美花他們在一起的日子,成為我人生中醍醐灌頂的一頁,所謂成長,原來是你不再對生活無動于衷,即便手里擁有大把東西,也會對看似無關的人和事有惻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