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奧巴馬打工一年能賺多少錢-新知探索
不久前,美國白宮網站曬出了白宮職員們2023年度工資單。這一做法普遍被認為是奧巴馬推進透明化的努力。他不僅公布自己的財產,公布年度體檢表(領導人健康狀況至今在一些國家里是高度機密),還公布閱讀書單。奧巴馬因此博得“公示達人”的雅號。
制度下的薪酬約束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卸任前,簽署了總統新薪酬法案,真是應了“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之諺語。在現任總統無權為自己加薪的制度下,克林頓的繼任者小布什和奧巴馬,都享受到了克林頓留下的“福”,總統年薪從20萬美元一下子漲到40萬美元。副總統的年薪也“水漲船高”,不過漲幅遠不及總統,差不多只是總統的一半,為23萬美元。
在美國,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經選舉上任的官員工資,應高于任命的官員;經大范圍選舉上任的官員工資,應高于較小范圍選舉上任的官員。這樣一來,美國高級官員工資的排列順序就是:總統,副總統,國會議員,然后才是政府其他高官。
由于國會議員處于薪酬參照結構的關鍵位置,其工資成了橫在政府職員前的“閘門”。政府職員不能超過國會議員的標準年薪17。4萬美元。從白宮公布出來的2011年和2023年白宮職員工資表看,除一個名叫惠勒的高級顧問意外地拿了22。5萬美元之外,其他最高年薪為17。2萬美元,最低僅為4萬美元,均沒有逾越議員的標準年薪。
本來白宮職員并不被要求向國會申報其工資收入,但從1995年開始,國會的權力制衡之手再次伸進白宮。為防止非經選舉上任的公務員們的工資高過經過艱苦選戰才上任的議員們,國會要求白宮向其匯報白宮職員的工資表。這一制度從1995年起執行,國會接受申報,但不需公示。
所以,奧巴馬曬白宮職員工資表,完全是自我公示之舉。
2011年的初曬:3人年薪為零
三成人處于溫飽線下
白宮網站公布的2011年白宮職員工資表,所涉及人員包括“部級”的總統高級顧問,也包括相當于“副科級”的一般工作人員,如低級助手等。有趣的是,2011年曬出了白宮所有工作人員共454人,其中3人的年薪為零。這間接證明白宮真的有只工作不拿錢的“好干部”。
從薪酬分布上看,454人中,三成人的工資處于高收入線的10萬美元以上,三成人介于10萬美元到5萬美元的中等收入水平,還有三成多點的人處于5萬美元以下的“低收入線”下。
美國人均GDP為5萬多美元,年薪5萬美元在美國僅是“溫飽線”,白宮又處于高消費區,讓白宮三成多的工作人員“情何以堪”?
2023年的再曬
破紀錄的22。5萬年薪
2023年6月28日發布的白宮年度報告,曬出的工資總額為3790萬美元,略高于2011年3712萬美元的總額。領工資的人員,也從2011年的454人增加到460人。考慮到多出了的人員的工資和2011年不領工資的“好干部”,白宮此次公布的工資總額,事實上可能是“不升反降”。
包括白宮辦公廳主任丹尼斯·麥克唐納、奧巴馬的高級顧問兼密友瓦萊麗·賈勒特、白宮移民改革計劃監察員塞西莉亞·穆諾茨、總統國土安全及反恐事務顧問莉薩·莫納科等22位“部級”高級顧問,都拿到了最高上限工資17。2萬美元。薪酬分布圖與2011年相同,三檔結構仍是“3:3:3”,高、中、低收入各占三成。
不過,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此次居然有一個人的工資跳過17。4萬美元線,達到22。5萬美元,僅比副總統拜登少數千美元了。
此人名叫賽思·惠勒,司職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高級顧問,他負責制定奧巴馬的住房金融政策。白宮官員解釋稱,惠勒是從美聯儲調過來的,那里的工資標準更高。
這意味著白宮為了吸引專業人才,才破了例,給了“收入最高”的榮譽。他的工資已經高過了屬于總統高級顧問的上司——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吉恩斯·珀林。珀林只拿了17。2萬美元。
國會不會為這一“破規”而問責奧巴馬的,因為惠勒在商業機構任職時的工資是現在的100倍還多,能挖到這樣的頂尖人才,為非常專業的住房金融政策出謀劃策,這樣的“高工資”已經配不上了。
白宮的減薪運動
美國總統奧巴馬既無權為自己加工資,也無權為自己減工資。因為總統的工資是法定的,非經議會的正式程序,總統本人無權對自己的工資說加就加,說減就減。
不過,有一個辦法,就是“捐工資”——領到后成為自己的私人財產,自己按所有權人的處分權,把它捐出去,應是合法的。
3月1日,在民主黨和共和黨的互相指責聲中,美國總額高達850億美元的國防和公共服務方面的預算自動削減措施正式啟動。全面自動減支措施生效,讓美國聯邦政府面臨關門大吉的風險。
許多聯邦政府的雇員被迫無薪休假。為此,美國總統奧巴馬發出倡議,希望“高收入”的高級官員們一道,為大多數艱難的雇員捐獻出部分工資。據報道,奧巴馬已經捐出了部分工資。然而,奧巴馬的倡議并沒有得到財產總額及收入水平遠遜于他的副總統拜登積極回應。
當被記者問道“拜登副總統是否應該效仿總統”時,白宮發言人杰伊·卡尼4月5日表示:“我們并不是提出硬性要求,但是我認為每個人,包括所有國會成員都能做出他們認為合適的決定。”
連捐點錢都要透明,這可真是“官難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