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對人體有害嗎-新知探索
有微信、微博稱,5名丹麥女中學生進行了一場實驗,將一些水芹種子分別放在有WiFi發射器和無WiFi發射器的房間里進行培育,12天后發現,放在普通房間里的種子正常生長,而放在有WiFi房間里的種子卻沒能生長,變成了褐色,有的甚至已經死亡。
這條信息在網上引起熱議,很多人擔憂WiFi設備會影響人體健康。
WiFi影響人體健康嗎
WiFi是無線保真技術WirelessFidelity的字頭縮寫,可以指符合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802。11標準的無線傳輸技術,也可以指符合這一標準的設備。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陳德榮介紹說,WiFi其實就是一個小的局域網,主要做數據傳輸。作為一個無線設備,WiFi具有一個發射機,會對周圍產生電磁輻射。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電磁環境研究室高級工程師沈慶飛表示,WiFi簡單地說就是把需要傳送的信號調制到無線電波上進行傳遞,和其他3G之類的無線數據傳輸模式比較類似。沈慶飛說,他家里和辦公室都裝有WiFi設備,距離至少在1米以上,輻射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最常見的無線路由器的工作功率在30~500毫瓦之間,比普通手機的功率還?。s125毫瓦~2瓦)。相比手機,無線路由器等WiFi設備離使用者的距離要遠得多,這使人們接受其輻射的功率密度要小得多。即便手機輻射,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結論也是“截至目前,沒有證據顯示使用移動電話可以帶來負面的健康效應”。針對WiFi輻射與人類的健康關系,目前同樣沒有確鑿證據證明它與任何健康問題相關。
達爾文環境研究所所長赫曉霞介紹,針對不同頻率的電磁場,國家都有相應的標準,不超標就不會影響到人體健康。赫曉霞2023年曾進行過測試,在WiFi天線旁1厘米處測得其功率密度為9。1微瓦/平方厘米,小于我國規定的40微瓦/平方厘米。
丹麥學生實驗科學嗎
對于丹麥中學生所做的實驗,一些有物理專業背景和實驗經驗的網友表示了質疑。
對于丹麥學生的實驗,科學松鼠會成員王冬認為,一部分媒體夸大了實驗效果。他看過實驗報告后發現,實驗顯示,并不是有WiFi的房間里種子就不發芽了,其發芽率為85。3%,而沒有WiFi的房間里種子的發芽率是95。4%。
看起來這里確實有10%的差距,但影響種子發芽的原因有很多,這個實驗并不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這也需要得到不同的重復實驗的驗證。
對于丹麥女中學生所做的實驗,由于不能確知其具體的環境、流程、方法和操作規范,陳德榮表示無法衡量其科學性,但他認為不能單純根據實驗結論。從種子推斷到人體,畢竟人體是一個比種子復雜得多的系統。
怎樣減少WiFi輻射
赫曉霞提到,電磁場會隨著距離的增加而衰減,靠近的話輻射可能會超標。具體數據需要專業的測試方法、測試儀器及測試人員才能測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正常的接觸距離情況下應該不會超標。
談到WiFi可能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或風險,陳德榮說,WiFi對人體有可能造成傷害。日常生活中的輻射跟頻率有關,比如說手機的頻率有900MHz、1800MHz。WiFi一般是2。4GHz或5。8GHz,這些頻段頻率越高對人體傷害越大。除了頻率,輻射危害大小還跟距離有關,國家對此有標準,離開一定距離就是安全的。
為了有效防范WiFi風險,陳德榮建議,在家庭中使用WiFi沒有必要選擇功率過大的產品;最好不要將WiFi設備放置在臥室內,尤其是放在床側;如果不使用WiFi,最好將其關閉,以降低不必要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