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端七分方自如-成長視窗
曾國藩自幼聰慧過人,弟弟出生時,祖父即景命題《兄弟怡怡》,讓他作一篇文章。曾國藩稍作構思,便一氣呵成,祖父夸贊道:“文中有悟性,孺子可教,家族有望啊!”
聽了祖父的贊賞,年少的曾國藩自然是美滋滋的,他的“小粉絲”也慢慢多了起來。時間一久,他便有些飄飄然,經常在玩伴面前炫耀自己的才華,有時還會“耍大牌”,要么拿小伙伴開涮,要么故意賣關子,要么對他人的求助置若罔聞。
漸漸地,他發現,原來經常來找他玩的小朋友都很少登門了。這一切都被祖父看在眼里。
有一天,當曾國藩向祖父請教問題的癥結所在時,祖父呷了一口茶,緩緩地說:“孩子,要想別人和你在一起,你要學會謙遜,千萬別顯得高人一等。就像花園中的花一樣,顏色芳香各異,你映襯我,我映襯你,它們相互映襯才使得芬芳滿園。你文章寫得好,能說明其他方面也好嗎?想想看,有的小伙伴勤勉好學,有的小伙伴彬彬有禮。每個人身上都有著獨特的光彩,是不是?”
聰穎的曾國藩茅塞頓開:“我明白了,爺爺,正如夫子所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祖父滿意地點點頭:“才華不過是一道好看的光環,太亮就會刺眼。心中知得十分,不如行得七分。誰都不喜歡炫耀自己的人。正如一碗茶,十分滿時,只能放在原處;七分滿時,端起才會自如。”
祖父的話讓曾國藩深為震撼。從此,他時刻不忘謙虛謹慎,即使是為官之后,仍舊保持這種習慣,他以終生的美譽告訴人們,一個人并不因為擁有了才華、地位或其他任何一種看似值得驕傲的東西,便足以值得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