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里有把刀-生活錦囊
我想先談西方人的刀。
在美國西部廣袤的草原上,每個騎士手中都有一把刀,如果你喜歡看好萊塢大片的話,便會發現一個細節,那些騎士無論在馬上還是馬下,刀是從來不離手的。依稀記得有這么一個細節,男主角和一個妖艷的女人抱在一起的時候,在赤裸裸、最關鍵的時刻,鏡頭里沒有出現大家想看的情景,而是在漆黑中,男主角摸了一下閃光的刀。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男主角要殺掉身下的女人,而是說,騎士們秉承一個原則,那便是刀不離手。
談到這里,不得不提東方人的刀。
東方人的刀,最典型的當數中國的俠客,“刀在人在,刀亡人亡”,那些掉下懸崖的大俠們,在似醒非醒中,手掙扎著不是尋找食物,而是摸尋自己的刀。且不提傅紅雪、西門吹雪這些小說化的人物,古代的關云長,近代的瞿秋白,也都是如此。
東西方的刀客們都視刀勝過生命,我一直認為,這是刀客的某種精神。可是,我錯了。
關于刀的記載和歷史傳聞,我后來發現一個現象,西方人一旦失去刀,多半是舉手投降,承認自己失敗了,跟沒發生什么一樣;而東方人則不同,刀死了,便意味著人也沒必要活了,以日本武士為例,自殺便是一種榮耀。
我迷惑了,直到看到一個文人的故事。
這個文人便是莫言,中國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說的是一個朋友常找他小聚,發現莫言手里老是拿著一支筆,即便吃飯的時候,也拿在手里不愿意放下,于是朋友便問,又不用在餐桌上寫書,老拿著筆不麻煩嗎?
莫言笑了笑,回答,我手中拿著筆,便是拿著我安身立命的寶貝,一旦放下,手空了,便會忍不住想抓些金錢、抓些權力、抓幾個美女,我是為了不讓自己亂抓,才抓著自己的筆不放。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無論西方人還是東方人,無論刀還是筆,其實都是一種象征,一種寄托,嚴格來說,我們每個人手里都拿著一把刀,只不過許多人拿得起,卻放不下,所以生活才會那么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