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命中注定-生活錦囊
明代儒生袁了凡有一天在慈云寺遇見一位孔先生。孔先生對他說:“你是官場中人。你明年就可以去參加科舉考試,獲取功名。你做童生的時候,縣考會得第14名,府考會得第71名,提學考應當得第9名。”孔先生還為袁了凡推算了終身吉兇,他說:“你應當進京,應被選為四川一知縣,上任3年便告退,你會活到53歲,可惜沒有子嗣。”
果然,幾年之后,袁了凡3次考試得到的名次跟老人推算的一模一樣。這時,他覺得一個人一生的進退功名,都是命中注定,不去追求了,整天靜坐不動。
一年之后,袁了凡要到國子監讀書,臨行前,到棲霞山拜見云谷禪師。他同禪師三天三夜相對而坐,一語未發。云谷禪師問他:“你靜坐3天,我不曾看見你起一個妄念,這是什么緣故呢?”袁了凡告訴禪師,自己的命已被孔先生算定了,因此心里就不起妄念了。
云谷禪師告訴他:“一個平常人很難沒有胡思亂想的那顆心,既然妄心常在,那就要被陰陽氣數束縛,所以命才有定數。但若是一個極善之人,‘數’就拘他不住。盡管他的命數里注定一生吃苦,但是,他做了極大的善事,這大善事的力量就可以使他由苦轉樂,由貧賤短命變成富貴長壽。而極惡之人,‘數’也拘他不住,盡管本來命中注定他要享福,但是,如果他做了極大的惡事,就可以使福變成禍,富貴長壽變成貧賤短命。你先前的20年都被孔先生算定了,你沒有把‘數’轉動過分毫,所以你是凡夫。”
袁了凡問:“照你這么說,這個‘數’不是一定的?”云谷禪師說:“‘命’不是一定的,而是由自己改變的。心就是福田,千萬別亂求。只要你能感動人,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如果你能自省內心,那不單是仁義道德可以求得到,就是身外的功名富貴也可以得到,而且不用去求便自然得到了。有道德的人,大家會喜歡他、敬重他。這樣功名不是求來的,別人自然會給他。”
經點悟,袁了凡開始“養心”,并養成了很多好習慣:即使身處暗室無人之境,他對自己的一思一念也謹慎小心;碰到討厭與誹謗自己的人,他也能夠安然接受,不再計較。
之后,孔先生的話開始不靈了。孔先生算定他沒有子嗣,后來他卻得了一個兒子;孔先生算他命至53歲而終,但他安康相伴一生,69歲時還寫了《了凡四訓》這部名作,留傳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