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我們的地球鄰居-人與社會
每到春天,居住在加拿大東部的獵人。便會收到政府派發的捕殺海豹配額,就可以開始“合法”地獵殺格陵蘭海豹了。以2009年為例。東部獵人獲準殺掉33。5萬只海豹。估計2010年的配額還會增加。
加拿大首位黑人女總督莊美楷去年就與極地居民因紐特人一道,當眾剖開海豹,割下一塊血淋淋的心臟,放入嘴里大快朵頤。總督說,味道好極了。
一直反對加拿大捕殺海豹的歐洲官員、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成員芭芭拉·斯利稱,她為莊美楷的行為感到羞恥。她說:“作為一國總督,竟然當眾生吞海豹心臟,真令人難以接受。”
有人說,美麗的豹皮是海豹的“原罪”,肥美的肉則是居住在極地的因紐特人傳統食物,更被商業加工成高級食品行銷歐洲和亞洲。
在尊重極地人傳統習俗的情況下,“生存性捕殺”并沒有被強行禁止,國際上反對的是“商業性捕殺”。而加拿大居然推出了獵殺海豹觀光旅游業務,聲稱是出于“生存性習俗”而捕殺,顯然這理由不成立。加拿大政府還稱,海豹吃掉了太多的鱈魚,讓漁民收成下降。但研究表明,鱈魚只是海豹食物來源之一,只占1/5,是漁民過度捕撈才導致鱈魚產量下降。
現在,與加拿大海豹有關的商品正遭到北美、歐洲等國家的抵制,人們視穿海豹皮毛制衣為恥辱。
可能是懾于加拿大的“無情”之舉,越來越多的海豹在五六月期間,穿行千里,從北冰洋南下,一直游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圣迭戈沙灘,曬著暖暖的陽光,卻霸占了市民的度假空間。
有人建議效仿北鄰加拿大。殺掉一些海豹。但美國的動物保護法不準許他們這樣做。即便海豹不是瀕危動物,而且繁殖過快。最后,圣迭戈居民想出了“犬吠法”,即大聲播放狗叫的聲音,驅趕霸占海灘的海豹。按市政府預算,“犬吠法”每年耗資會達70萬美元。市府官員說,如海豹不懼狗叫,他們就播其他怪聲。
圣迭戈“人豹之爭”鬧到加州州長施瓦辛格處,越來越多的社會名流呼吁通過州政府層面來解決此事。
施瓦辛格認為。圣迭戈人雖不屠殺海豹,但將海豹驅逐出棲息地,把它們推向茫茫大海,無異于對動物謀財害命。他表示自己反對圣迭戈人的做法。
施瓦辛格發起了一個旨在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項目,他向州議會提出在海灘上建設海豹主題公園的計劃,讓出一片海灘給海豹,在人與海豹之間建設保護設施,這樣,人與海豹都有了休閑的空間,海豹不會妨礙人,人又可以近距離欣賞海豹。這個建議得到了加州議會的贊同。項目實施后,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有評論說,人類讓出一片海灘,換來的是另一道美麗風景。
其實在把動物“化弊為利”的做法中,日本政府治理野狗的經驗也是值得稱道的。
承受持續經濟低迷的日本,棄養寵物狗的事例越來越多,導致街頭流浪狗泛濫成災,如何處置這些野狗成了讓政府頭痛的問題。棒殺、閹割、或以其他方式滅絕動物,均是違法的。而長期圈養這么多的流浪狗。政府及民間動物保護組織也不堪重負。
日本政府發現,把流浪狗稍加“培訓”后,就可以放到山區農地里充當出色的“驅猴犬”。既讓狗嬉戲于大自然,又可以讓狗有事干,還可解決城里流浪狗扎堆的問題。
看來。政府不僅要管理好人,也要管理好動物。從加拿大無情的商業捕殺,到美國生錢有道的“主題公園”,再到日本的“廢物利用”式動物改造。無不體現了政府與動物不可分割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