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手中的泥,你無法捏一生-心靈雞湯
女兒還沒學會走路時,老公把她放在腳車前特制的藤椅里,每天傍晚載著她去兜風。她稚嫩的笑聲,像在微風里搖蕩的風鈴,四處飄散,實在是太快樂了。所以,老公一回家,她便機靈地爬到他身邊,把無言的期盼寫在清亮的大眸子里。只要老公把她抱上腳車,她圓圓的臉,便會綻放燦爛至極的笑花。
這個時期的女兒,是我們掌上一團未曾成形的濕泥,要方要圓,任由搓捏。
會走會跑會跳以后,給她買了四個輪子的腳車。
先是在屋子后面的庭院里學,學會了便到屋子前面的馬路去騎。女兒擁有了自己的小腳車后,她神氣而得意,可是,由于方向感還沒有培養(yǎng)起來,不但處處要我們作陪,而且,言聽計從,溫馴乖順。我們常常在晚餐過后,騎著鐵馬伴著她,在巷子和小街之間兜來轉去,聽她絮絮地把她童稚世界里的一切毫無保留地向我們報告。
這時,掌中泥團,已成雛形;不過呢,泥團仍濕,要重塑是易如反掌的。
年齡漸長、人兒漸大,四輪腳車,成了她眼中落伍的產(chǎn)物。
六歲那年,她開始學踏雙輪腳車。
她摔跤、她流血、她哭泣。而我們,扶起她、為她包扎膠布、為她拭干眼淚。一跌再跌,終于,在干凝的血漬與淚痕中,她成功地駕馭了那匹鐵鑄的野馬。騎著鐵馬到處逛,她發(fā)現(xiàn)戶外有無限遼闊的新天地,于是,主意漸多。帶她去東邊玩,她說西邊有片好風景;領她到北邊去逛,她說南邊更值一看。
這時,我清楚地知道:手中的泥,已干硬成形了。
看女兒學腳車,仿佛看到整個人生的縮影。歡喜、擔憂、驚懼、滿足、惆悵、無奈,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