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氣味的姑娘-勵志人物榜
每個人心里都會有一段或幾段關于氣味的記憶。我們都認為氣味如同記憶一樣不可復制,而海歸女孩兒婁楠石卻做起了“賣氣味”的生意,而且僅僅一年多,她就做成了一個嗅覺產業。
◇在新西蘭發現氣味商機◇
在新西蘭留學期間,婁楠石常到外面打工。她最喜歡為農場主采摘奇異果,這種果子口感上混合了哈密瓜、水蜜桃、柑橘等多種水果的風味。據說凡是在新西蘭吃過這種水果的游人,回國后都非常懷念那奇特的香味。
婁楠石開始琢磨,一種氣味之所以能讓人刻骨銘心,一定是因為里面隱藏著許多令人懷念的往事。婁楠石是個很有商業頭腦的女孩兒,她想另辟蹊徑做嗅覺生意——賣氣味。她從網上了解到,美國有兩個兄弟已經研究出了這樣的東西。2009年初春,她和朋友結伴赴美,找到了這家生產氣味的工廠,那里僅有十幾名員工,幾乎是純手工制作,每天僅能生產兩三百瓶香氛。別看規模小,他們打造的Demeter品牌卻在北美小有名氣。她果斷地和那對美國兄弟簽訂了合作協議。
◇三里屯專賣真實氣味◇
2009年11月,婁楠石的第一家店在北京三里屯開張,名字時尚有趣——“氣味圖書館”。一排排白色格子,一個個造型獨特的小瓶子,還有許多不可思議的氣味名字,幾百個品種堆砌成一座“氣味宮殿”,幫人們收藏回憶。
因為新鮮,店里來了不少人。但一小瓶30毫升的香氛,售價高達285元,與普通香水比算不上便宜,因此盡管參觀咨詢的人很多,真正的購買者卻寥寥無幾。
直到有一天,一位年輕姑娘嘗試著買了一瓶“菩提樹”。沒想到聞到那味道,女孩兒頓時熱淚盈眶。“我噴了一點兒在袖子上,回來的路上邊走邊聞,它讓我想起了兒時外婆家的山林,那里滿是菩提的味道,所以我要送給媽媽一瓶,她肯定也會想起她的童年。”第二天,女孩兒再次光臨,留下了這樣一段話。
最好玩的是,在店里你可以聞到花草、水果的香氣,還可以聞到食物、蔬菜甚至大自然的味道。此外,這種香氛還有一套特別玩法,叫“場景模擬”。比如把香草冰激凌、蠟筆、培樂多彩泥混搭起來,會產生童年的味道。把爆米花、灰塵、泡泡糖、膠皮和鐵銹混合起來,就會產生老式電影院的氣味。
有媒體干脆稱她的小店為“中國首家鼻子餐館”。因為實在有趣,短短兩三個月,這家個性店就在北京名聲大震,何炅、小S、周迅、鐘麗緹等明星大腕,都成了這里的常客。
◇要打造中國嗅覺產業◇
2010年5月1日,婁楠石和友人在上海市開了第二家店。短短一年多就在全國開了16家分店。
婁楠石說,其實她更大筆的生意不在店里,而在于設計,也就是嗅覺上的設計。比如,一間布滿新鮮棉花味道的高級襯衫店,一家彌漫山茶花香的高端酒店,都會給人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為此,北京一家大銀行的老總讓她設計了各大營業廳的氣味,在炎熱的夏天,正排隊辦業務的人們意外嗅到了夏威夷海浪的涼爽氣息,驚奇不已。收效最顯著的,是國內著名的萬科房地產公司,萬科在深圳、廣州、大連等城市有很多項目。一些精裝修的房子,因為設計了“雨后花園”“非洲仙人掌”“竹林”等氣味,客戶看房時覺得神清氣爽。在這種氛圍中,簽單率可想而知。
導演張藝謀在《山楂樹之戀》還沒拍完時,就找到婁楠石,請她為幾家大影院設計與電影情節相吻合的氣味,做到情味并茂,給觀眾如臨現場的感受。現在,就連奧迪也成了婁楠石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