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逼利誘養成好習慣-成功之鑰
我對兒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在意,但對他的行為習慣,我卻從不放松。
我平時工作太忙,兩個孩子都是我太太帶大的。我太太對待孩子原則性不太強,所以我們的兩個孩子做事的原則性也不是很強。比如,我在家的時候,會監督兩個孩子睡覺前要刷牙,而我不在家時,我太太就經常順著孩子的意思。我女兒比較自覺,每天刷完牙才睡覺,但我兒子比較調皮,如果沒人監督,他就不刷牙。我太太看得不緊,發現兒子沒刷牙后也不堅持,她總是心疼孩子,覺得孩子困了,或者已經躺下了,一次不刷就算了。如果我在家,就會堅持讓兒子刷完牙再去睡,如果發現他沒刷牙,就算躺到床上了,我也要把他拉起來,讓他刷完牙再睡。因為我小時候,如果哪天早上起來不掃地,我母親就不讓我去上學,我必須把地掃干凈了。直到現在,我打掃衛生的水平也挺高的。所以說,孩子的好習慣是要父母幫助養成的。
兒子小時候特別喜歡吃冰激凌,甚至一度到了酷愛的程度。
為了幫他改掉這個壞習慣,我給兒子規定,每天只能吃一個冰激凌,而且只能晚飯后半小時吃。剛開始的時候,他忍不住。
定好規矩的當天,剛吃完晚飯,兒子就不斷地看墻上的掛鐘,然后不停地跟我說:“爸爸,鐘,壞了。”“爸爸,鐘,不走了。”
我說:“再等等看,會走的。”半個小時之內,兒子問了我十幾次“還沒到時間嗎”。
看兒子焦急的樣子,也挺可憐的,但我還是忍住了,堅決不讓步,一定要到半小時以后才能吃。
第二天,兒子看鐘的次數有所減少;第三天,看鐘的次數更少了。時間久了,小孩子發現,這個問題爸爸是不會妥協的,他自然而然就不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冰激凌上了。
現在,我兒子對冰激凌已經不那么熱衷了,這就是我堅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