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成語故事——百步穿楊
“百步穿楊”常用來比喻射箭技術非常高明。原意是指在百步遠以外,能射中細細的楊柳葉子,現引申為本領高強,技藝高超。此成語出自《戰國策·西周策》:“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面射之,百發百中。”
0溯源0
春秋時期,秦國名將白起率兵攻打魏國。謀士蘇厲得知消息后馬上去見周王朝的國君,并提醒他如果秦軍古領魏國后,周王朝的處境就變得非常危險了。周朝國君聽取了蘇厲的意見,派他去勸說白起停止進攻魏國。
蘇厲見到白起后、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叫養由基的著名射箭手,他力大無窮,箭法超群。當時魏國也有一位擅長射箭的勇士,名叫潘虎。一天,兩人比試射箭,許多人都圍在場地周圍觀看。
靶子設在五十步以外,潘虎拉開弓,連射三箭,箭箭都正中紅心,博得觀眾一片喝彩。潘虎十分得意,請養由基射箭。養由基認為射五十步以外的紅心,目標太近,自己要射就射百步以外的楊柳葉。只見他拉開弓,“嗖”地一聲射去,一片柳葉隨聲落下。他連發十箭,箭箭都射下了楊柳葉,觀眾都驚呆了。
潘虎也輸得心服口服。這時,養由基身旁的一位老人冷冷說道:“現在可以讓我教你射箭了!”養由基聽到此話,非常不高興,問老人:“你準備怎樣教我射箭?”老人說:“我并不是教你怎樣拉弓射箭,而是教你如何保持自己的射箭名聲。你如今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楊柳葉,但是如果你身體疲倦了,氣息虛弱了,胳膊沒有力氣了,只要一箭不中,你那百步穿楊的名聲就會受到影響。一個真正善于射箭的人要注意保持自己的名聲啊!”養由基聽完這番話,馬上明白了老人愛護自己的好意,再三向老人道謝。
白起聽完“百步穿楊”的故事后,覺得要保持自己百戰百勝的名氣,不能輕易出戰,便借口生病,停止向魏國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