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最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是美國傳奇般的人物——雖未受過良好的學校教育,但憑個人奮斗和非凡才智獲得巨大成功。他自學成才,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熱情和精力從千萬次的失敗中站了起來,克服了數不清的困難,成為美國發明家、企業家。
愛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貧困。他的“學歷”是一生只上過3個月的小學,老師因為總被他古怪的問題問得張口結舌,竟然當他母親的面說他是個傻瓜、將來不會有什么出息。母親一氣之下讓他退學,由她親自教育。這時,愛迪生的天資得以充分地展露。
在母親指導下,他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并在家中自己建了一個小實驗室。他發明了電報機、留聲機、電燈和電話,并在電影技術、礦業、建筑、化工等方面也有不少著名的發明,僅從1869年到1901年,就取得了1328項發明專利。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項新發明,他因此而被譽為“發明大王”。
愛迪生獻身科學、淡泊名利。在研制電燈時,記者對他說:“如果你真能造出電燈來取代煤氣燈,那你一定會賺大錢。”愛迪生回答說:“一個人如果僅僅為積攢金錢而工作,他就很難得到一點別的東西——甚至連金錢也得不到!
愛迪生造福大眾、不畏艱辛。為尋找燈絲,他試驗了數千種材料;為試制一種新的蓄電池,他失敗了八千次。因此,愛迪生常常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
成就:
他在純科學上的第一個發現出現于1883年。在實驗電燈時,他觀察到由他稱之為愛迪生效應的現象:在點亮的電燈內有電荷從熱燈絲經過空間到達冷板。愛迪生在1884年申請了這項發現的專利,但并未做進一步研究。而別的科學家卻利用愛迪生效應繼續研究、發展了電子工業。
愛迪生又企圖為眼睛做出留聲機為耳朵所做出的事情,電影攝影機、電影放映機即產生于此。使用一條由喬治伊斯曼最新發明的賽璐珞膠片,他拍下了一系列照片,將它們迅速連續地放映到幕布上,產生出運動的幻覺。
1877年,愛迪生改進了早期由貝爾發明的電話,并使之投入了實際使用。他還發明了他心愛的項目之一——留聲機。
此后,他的興趣又開始轉移到了熒光學、礦石搗碎機、鐵的磁離法、蓄電池、鐵路信號裝置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還研制出了魚雷機械裝置、噴射器、水底潛望鏡。
(注:圖片、文字來源于網絡)
審核:鄭子琦
排版:張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