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花雨》今晚烏魯木齊京劇院上演 看劇前 先來聽聽它的故事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馬志宇) 中國民族舞劇的典范《絲路花雨》第三次走進新疆,1月2日、3日兩晚在烏魯木齊京劇院上演。
此前,《絲路花雨》曾經兩度出現在新疆舞臺。2011年8月這部舞劇在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上壓軸演出,也是它首次在新疆的亮相。第二次出現在新疆舞臺,是2023年12月在克拉瑪依的精彩亮相。
1979年,舞劇《絲路花雨》橫空出世,打破了之前固有的舞蹈思維,對中國民族舞蹈的表現形式進行了改良,此外它日?;钠矫駹顟B,更能引起百姓的共鳴,才是它穿越時光、歷久彌新的魅力所在。這樣一部擁有極高藝術成就和廣泛基礎的舞劇作品,也成為其他文藝樣式的“母題”,被改變成電影、戲曲,收獲更多的“絲路花雨”觀眾。
一些人對《絲路花雨》的記憶甚至來自于1982年上映的同名電影。這一年,為了讓更多的觀眾都能看到已經蜚聲全國的英娘“反彈琵琶”系列舞,西安電影制片廠將《絲路花雨》搬上了銀幕。豆瓣網友“馬扎羅”說電影《絲路花雨》“100分鐘里每一分鐘都是美的享受”。
舞劇《絲路花雨》編舞之一的許琪曾在《絲路花雨》紀念節目中回憶說,電影版《絲路花雨》基本保留了原作舞劇中的舞段,包括中國戲曲古典舞、敦煌舞、印度舞、波斯舞、新疆舞等各種形式。為了著力突出敦煌舞,電影融入了很多不一樣的元素。英娘“反彈琵琶”系列舞姿是其中最主要的代表,在表達人物關系的同時,還借助了西方芭蕾舞劇中的托舉技巧。
章柏青在《中國當代電影發展史》評價電影《絲路花雨》基本反映了舞劇的演出實況,利用電影調度擴展了舞臺空間,為演員的舞蹈表演創造了更大的發揮。
戲曲舞臺也改編過《絲路花雨》。2006年,甘肅省京劇院創演京劇《絲路花雨》。2009年,這部京劇榮獲中宣部第十一屆“五個一”工程優秀劇目獎。
2023年,講述舞劇《絲路花雨》創排始末的同名電視紀錄片播出。包括第一代英娘的扮演者賀燕云在內的歷代《絲路花雨》主創人員出鏡回憶這部經典舞劇的點滴。
此外,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了《絲路花雨》劇照畫冊(1980年版)。2023年,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推出了《中國經典舞劇:絲路花雨(1979版,永恒的經典)》,這本攝影畫冊對《絲路花雨》36年演出的經典舞蹈場面做了藝術呈現,還附有《絲路花雨》主要編創人員的回憶文章。2023年,讀者出版社《絲路花雨:誕生記》出版,作者陳曉斌梳理了詳實的材料,為讀者還原了舞劇《絲路花雨》創作歷程和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