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位歷史名人16歲那年的故事(一)
#歷史名人十六歲的時候在干嘛#
16歲,對我來說,是象牙塔里高中生叛逆的青春期。而對于歷史名人來說,16歲又該是怎樣的年紀,又上演了怎樣的故事呢?
誰是歷史名人,恐怕眾說紛紜。1978年,美國學者麥克·哈特出版了《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1992年再版,列出了100位歷史上最有影響的名人。根據這個榜單按圖索驥,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這100位歷史名人的16歲。
穆罕默德:16歲的穆罕默德是個孤兒,也是個文盲,生活窘困,還是一個籍籍無名的普通人。沒有書籍記載穆罕默德16歲那年發生過什么,只知道他為人樂善好施、謙虛誠實。牛頓:16歲的牛頓跟我們大多數人一樣是個中學生,有過退學的叛逆,曾經想著當農夫,喜歡動手做一些小發明。耶穌基督:耶穌16歲的事跡并沒有在任何經典中提及,只知道他30歲開始傳教,那就姑且認為16歲的耶穌在學習教義吧。釋迦牟尼:16歲那年,釋迦牟尼(佛教徒對他的尊稱)與同齡的表妹結婚。孔子:16歲時,孔子母親因操勞過度去世。這一年,季氏宴請士一級貴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陽虎拒之門外。保羅:16歲的保羅應該在學習帳篷制作手藝或者赴耶路撒冷學習律法。蔡倫:16歲的蔡倫已經入宮當了宦官,剛開始在掖庭當差,后來成了傳達詔令的高等宦官。古登堡:他的生平很少是確切可知的,16歲的古登堡應該在家鄉研究他的印刷術吧。哥倫布:16歲的哥倫布在接受地圓說思想,研究通往東亞的航海路線吧。愛因斯坦:16歲的他還在瑞士上高中,他自學完了微積分。巴斯德:16歲的巴斯德還在讀中學,他在學校表現很平庸,但喜歡發問,刨根究底。伽利略:16歲伽利略在比薩大學就讀醫學,25歲獲得該校教職。亞里士多德:17歲時,他赴雅典在柏拉圖學園就讀達20年,直到柏拉圖去世才離開。16歲時,亞里士多德應該在為此做準備吧。歐幾里得:16歲的歐幾里得可能一心想進入柏拉圖學園學習。摩西:關于他的生平材料很少,16歲時應該在傳教吧。達爾文:16歲時,進入愛丁堡大學學習醫學,但他對醫學和解剖學不感興趣。秦始皇:16歲當皇帝三年了。奧古斯都:16歲時還是一名中學生,是凱撒的義子。哥白尼:16歲時哥白尼念中學,經常跟著舅舅參加人文主義者的聚會。拉瓦錫:16歲時在馬薩林學院學習,家人想要他成為律師,他卻對自然科學感興趣。1.穆罕默德(約570-632),伊斯蘭教先知
公元570年,穆罕默德出生于阿拉伯半島南部的麥加,父親在他出生前在經商途中死亡,母親在他6歲時病故。16歲的穆罕默德是個孤兒,也是個文盲,生活窘困,還是一個籍籍無名的普通人。沒有書籍記載穆罕默德16歲那年發生過什么,只知道他為人樂善好施、謙虛誠實。26歲那年,他娶了一位富商的遺孀赫蒂徹,生活開始走向富裕安定。
把他排在100位歷史名人首位,是因為作者認為,他是世界上唯一在宗教與世俗社會兩方面都最為成功的人。出身卑微的穆罕默德創立和傳播了伊斯蘭教,并同時成為最有力量的政治領袖(領兵打仗)。而今他的影響依然巨大而深遠。
2.牛頓(1643-1727),百科全書式的天才
牛頓出生于英格蘭林肯郡鄉下的一個莊園,是個早產兒,他的父親在他出生前三個月去世了。12歲到17歲,牛頓在金格斯皇家中學學習,中途曾經退學,后經過校長勸說完成了學業。18歲,牛頓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16歲的牛頓跟我們大多數人一樣是個中學生,有過退學的叛逆,曾經想著當農夫,喜歡動手做一些小發明。他的履歷跟大多數學生一樣,通過考試進入高等學府深造,如饑似渴地吮吸著當時最先進的思想,然后為日后的發明打下基礎。
牛頓于1772年去世,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他是第一個被授予此項殊榮的科學家。他的墓碑上鐫刻著:讓人們歡呼這樣一位多么偉大的人類榮耀曾經在世界上存在。
拉格朗日經常說牛頓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天才。牛頓偉大成就的關鍵或許是:他面對的科學是一堆孤立的事實和定律,可用來描述某些現象但幾乎不能預測任何東西,而他留給我們一個統一的定律體系,它可用來解釋眾多的物理現象,也可用作精確的預測。
3.耶穌基督(公元前6-30),基督教創始人
耶和華是公認的、可能性最大的耶穌的猶太名。耶穌沒有留下任何文字記錄,關于他的生平,全都來自于《新約》,公元前6年只是他大概的出生時間。耶穌16歲的事跡并沒有在任何經典中提及,只知道他30歲開始傳教,那就姑且認為16歲的耶穌在學習教義吧。
4.釋迦牟尼(公元前563-公元前483),佛教創始人
釋迦牟尼,本名喬達摩·悉達多,公元前563年出生于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羅衛國,父親是該國的國王凈飯王,屬剎帝利種姓。身為太子,他不用為生計擔憂,卻能看到民間疾苦。16歲那年,釋迦牟尼(佛教徒對他的尊稱)與同齡的表妹結婚。29歲,他離開王宮,告別妻兒,開始流浪。剛開始,他決心成為一名苦行僧,苦修6年悟出一個道理,修行苦了筋骨,卻不能獲得真理。于是他開始改變生活。35歲那年,他坐在菩提樹下確信自己徹悟成“佛”,此后開始在印度北部傳教近45年。
佛教有著強烈的和平主義傾向,在佛教國家,非暴力主義在政治生活中曾經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這方面,釋迦牟尼的影響要比耶穌大。
5.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至圣,儒家學說創始人
孔子與釋迦牟尼是同時代人。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在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幼年喪父,母親顏徵在帶著他在貧困中度日。孔子生來額頭凹陷,故名“丘”,字“仲尼”。16歲時,孔子母親因操勞過度去世。這一年,季氏宴請士一級貴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陽虎拒之門外。孔子曾做過魯國的小官,不久開始講學,為期16年,吸引了大批門生。50歲那年,孔子任魯國司寇,攝行相事。4年后,遭人暗算被撤職,開始長達13年周游列國之旅。
孔子把“仁”和“禮”視為道德最高準則,他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維護綱常孝悌,提倡德治,反對苛政。孔子生前,統治者沒有采納他的學說,死后儒家學說成為顯學。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學說取得獨尊地位。儒家思想在中國根深蒂固,且對周邊國家影響深遠。
6.保羅(4-64),基督教最偉大的傳教士
保羅是《圣經》中《新約》的作者,對基督教神學產生了無法估量的影響。保羅出生于羅馬帝國,16歲的保羅應該在學習帳篷制作手藝或者赴耶路撒冷學習律法。保羅因為在猶太人中間傳教,最后被處死。
7.蔡倫(61/63-121),改進造紙術
蔡倫是東漢宦官,105年,改進了造紙術,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造紙法。他改進的造紙術,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蔡倫出身鐵匠世家,16歲的蔡倫已經入宮當了宦官,剛開始在掖庭當差,后來成了傳達詔令的高等宦官。
8.古登堡(1398-1468),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
古登堡首次發明了活字印刷,用這種方法,人們可以進行快捷、大批量的生產。雖然畢昇早就已經發明了活字印刷,但畢昇的活字是膠泥制成,極易破碎,且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古登堡出生于德國美因茨,也在美因茨逝世。他的生平很少是確切可知的,16歲的古登堡應該在家鄉研究他的印刷術吧。
9.哥倫布(1451-1506),地理大發現的先驅
哥倫布出生于意大利熱那亞的工人家庭,自幼熱愛航海冒險,立志做一個航海家。16歲的哥倫布在接受地圓說思想,研究通往東亞的航海路線吧。長大后,哥倫布如愿當上了船長,成了技術嫻熟的領航員。哥倫布的功績在于發現新世界——美洲大陸,他的發現開啟了到新世界探險和殖民的時代,致使印第安文明的毀滅。
10.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1955)
愛因斯坦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和有史以來最卓越的知識分子。他最為知名的成就是相對論,包括1905年形成的狹義相對論和1915年形成的廣義相對論,他的理論徹底修正了我們的時空觀。愛因斯坦1939年致信羅斯福總統,指出發展原子武器的重要性并強調美國搶在德國之前發展這一武器的重要性,這封信促進了“曼哈頓計劃”的開展,導致了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而事實上,愛因斯坦1921年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主要是因為他解釋光電效應的一篇論文。
愛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國烏爾姆城,16歲的他還在瑞士上高中,他自學完了微積分。
11.巴斯德(1822-1895),近代微生物學家奠基人
如果你對巴斯德陌生,那你一定對巴氏殺菌法不陌生。巴氏殺菌法就是巴斯德發明的。巴斯德出生于法國東部的多爾城,父親是一名退伍軍人。16歲的巴斯德還在讀中學,他在學校表現很平庸,但喜歡發問,刨根究底。
巴斯德最著名的科學貢獻是他主張的生源說(疾病是由細菌引起的)和他對預防接種技術(可抵御狂犬病)的發展,降低了人類的死亡率。
12.伽利略(1564-1642),歐洲近代自然科學創始人
伽利略出生于意大利比薩城,16歲伽利略在比薩大學就讀醫學,25歲獲得該校教職。
伽利略第一個重要貢獻在力學方面,即重物體和輕物體下落的速度是相同的。他的另一個貢獻是發現了慣性定律,如果沒有摩擦力這類的阻力,運動著的物體將會永無止境運動下去。在天文學領域,他發明了用于天體觀測的望遠鏡,但因為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說而被監禁。
13.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臘著名思想家
亞里士多德出生在馬其頓,父親是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的御醫。17歲時,他赴雅典在柏拉圖學園就讀達20年,直到柏拉圖去世才離開。42歲時,他回到馬其頓,受聘任亞歷山大的老師,這位當時年僅13歲的王子,便是后來的亞歷山大大帝。亞歷山大去世后,他逃離了雅典,后來在流亡中去世。
在哲學方面,亞里士多德最大的貢獻在于創立了形式邏輯學,邏輯思維是亞里士多德在眾多領域建樹卓越的支柱。阿奎那的《邏輯學要義》,是亞里士多德思想最偉大的繼承。
14.歐幾里得(公元前450-公元前374),幾何之父
歐幾里得的身世我們知道得很少。16歲的歐幾里得可能一心想進入柏拉圖學園學習。確立他歷史地位的是那本偉大的幾何教科書——《幾何原本》。《幾何原本》的重要性不在于書中提出了哪一條定理,書中提出的幾乎所有的定理在他之前就已經為人知曉。歐幾里得的貢獻在于他將這些材料做了整理。
中國沒有出現一個可以與歐幾里得對應的數學家,我們雖然對幾何知識理解得不錯,但未提升到演繹體系的高度,沒有擁有歐洲人那樣的數學理論體系。
15.摩西
摩西很有名望,但是關于他生平的可信材料很少。有人認為他是埃及人,有人認為他是希伯來人。傳說,他創立了猶太教,著述了《圣經》前五卷。
16.達爾文(1809-1882),進化論奠基人
達爾文出生于英國,16歲時,進入愛丁堡學習學習醫學,但他對醫學和解剖學不感興趣,于是轉入劍橋大學學習神學。他說服他的導師推薦他以博物學家的身份隨海軍“比格爾”號考察船作環球旅行。1831年,22歲的達爾文隨“比格爾”號啟程,航行5年,在漫長的旅途中,達爾文目睹了許多美麗的自然景觀,訪問了若干原始部落,發現了大量動植物化石,考察了種類繁多的動植物生長情況,這為他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1859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引起轟動。1871年,達爾文出版《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提出“人是由類人猿進化而成的”。達爾文的“適者生存”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17.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
13歲的秦始皇已經登上皇位,21歲親政,38歲統一六國。所以,16歲的秦始皇已經當皇帝三年了。秦始皇廢分封、行郡縣,“車同軌”、“書同文”,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對外為了防止外敵入侵,修筑長城。公元前213年,下令焚書坑儒。秦始皇一直遭到儒家的批判,被塑造成暴君。
18.奧古斯都(公元前63-公元14),古羅馬第一代皇帝
奧古斯都是凱撒的侄孫,16歲時還是一名中學生,凱撒遇刺時,奧古斯都18歲。凱撒沒有兒子,收奧古斯都為義子,作為法定繼承人。凱撒死后,奧古斯都贏得凱撒舊部支持。經過幾年的戰爭,羅馬帝國由奧古斯都和安東尼平分。公元前31年,安東尼在亞克興角海戰中失利,奧古斯都成為羅馬世界的主宰。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他“奧古斯都”的稱號。奧古斯都從未使用過“皇帝”這一稱謂,但實際上,他是真正的獨裁者。
奧古斯都統治時期是羅馬文學的黃金時代,羅馬進入輝煌與和平的年代。
19.哥白尼(1473-1543),文藝復興時期天文學家
哥白尼1473年出生于波蘭的一個富裕家庭,16歲時哥白尼念中學,經常跟著舅舅參加人文主義者的聚會。18歲,哥白尼就讀波蘭克拉科夫大學,在這里對天文學產生興趣。25歲,哥白尼前往意大利,在博洛尼亞大學和帕多瓦大學學習法律和醫學,后來在弗拉拉大學取得教會法法學博士學位。哥白尼一生大部分時間實在弗龍堡的天主教教堂度過的,他在那里任教士。
40歲時,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完成《天體運行論》。他的書激起其他天文學家更準確觀測行星的運行。
20.拉瓦錫(1743-1794),現代化學之父
拉瓦錫提出氧化學說,認識并命名了氧氣和氫氣,反對燃素說。他驗證了質量守恒定律,稱為“物質不滅定律”。1789年法國大革命之后,拉瓦錫被捕,隨后被送上斷頭臺。他出生于巴黎一個律師家庭,16歲時在馬薩林學院學習,家人想要他成為律師,他卻對自然科學感興趣。
拉瓦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