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節的來歷和傳說,圣誕節的傳說故事
圣誕節(Christmas)又稱耶誕節,譯名為“基督彌撒”,西方傳統節日,在每年12月25日。是慶祝基督教創始人耶穌基督生日的日子?;浇涕_始并無圣誕節,約在耶穌升天后百余年內才有的。由于圣經記載耶穌生于夜間,故稱12月24日夜為“圣誕夜”或“平安夜”。圣誕節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
圣誕節本是宗教節日。十九世紀,隨著圣誕卡的流行、圣誕老人的出現,使圣誕節開始漸漸流行起來。
圣誕節傳播到亞洲是在十九世紀中葉,改革開放后,圣誕節在中國傳播地尤為突出,至二十一世紀初,圣誕節有機地結合了中國當地習俗,發展日趨成熟。吃蘋果、帶圣誕帽、寄送圣誕賀卡,參加圣誕派對,圣誕購物等成了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
不管圣誕節源自哪里,今天的圣誕節已走進了每個人的生活,也讓我們一同來了解有關圣誕的來歷,和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共同分享圣誕的快樂。
關于圣誕節的傳說故事
傳說中的圣誕老人是一位身穿紅袍、頭戴紅帽的白胡子老頭。每年圣誕節他駕著鹿拉的雪橇從北方面來,由煙囪進入各家,把圣誕禮物裝在襪子里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或火爐前…
圣誕老人的原名叫尼各老(Nicolaus),大約在三世紀末期,出生在小亞細亞地方,他品行端正,又受到良好的教育。成年后,他便入修道院后來成為一名神父。不久他的父母去世了,他便把全部家產都變賣了,施舍給窮人。當時有一貧窮人家,家中有三個女兒,長女20歲、次女18歲、小女16歲;只有次女身體健壯,生的又聰明美麗,另兩個女兒體弱多病。于是父親想把次女賣掉來維持生活,圣尼各老得知后,就來安慰他們。到夜里,尼各老就偷偷裝了三襪子金子,悄悄地分別放在三個女孩的床頭;第二天,三姐妹發現了金子,都喜出望外,不但還清了債務,生活也無憂無慮了,后來知道金子是尼各老送的,那天正值圣誕節,就請他到家中表示感謝。
以后每逢圣誕節,人們就講述這故事,孩子們聽了,都很羨慕,希望圣誕老人也給他們送來禮物。于是就有了上述的傳說。(圣誕襪的傳說也由此而來,后來,世界各地的孩子們都有了懸掛圣誕襪的習俗。)
后來尼各老升為主教,他竭力傳揚圣教,于公元359年逝世,葬于圣殿。死后靈跡甚多,特別墓旁常流香液,可使百病痊愈。
《圣誕節的來歷和傳說,圣誕節的傳說故事》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