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摘抄片段賞析(《活著》摘抄段落)
《活著》摘抄片段賞析
《活著》是余華的代表作之一,通過主人公福貴的經歷,講述了中國農村家庭在20世紀的苦難生活。本文將對書中幾個經典的摘抄片段進行賞析。
1. “我們到底要怎樣才算是真正死去?”
這句話出現在小說開頭,福貴的父親向他訴說了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在山洞里度過漫長歲月,直到所有人都死去,他只能拿起父親的棺材板當作食物維持生命。這一段揭示了農村生活的殘酷和無奈,以及對死亡和生命意義的思考和探索。
2. “你知道什么叫做‘好日子’嗎?就是不用為明天發愁。”
這句話出現在福貴被困在礦井里多年后與妻子相遇時,妻子問他是否依然想念過去那些“好日子”。福貴回答:“好日子”并非如此簡單,真正的好日子是可以無憂無慮地度過,不用為明天擔心。這一段道出了福貴經歷過的苦難和磨難,以及對生活的再次思考和珍惜。
3. “一個人要是有信仰,那么就能夠勇往直前。”
這句話出現在福貴被釋放后回到家鄉,看到莊稼已經長勢喜人時,向兒子講述自己在礦井中的經歷時說出。他認為一個人如果有信仰,就能夠堅定信念、勇往直前。這一段揭示了信仰對于人生意義和價值的影響,以及對于福貴而言信仰如何支撐著他走過艱難曲折的人生。
4. “我們沒能吃上肉,就連原本應該去賣給別人換點錢來養活自己的母雞也全都被咬死了?!?/h3>
這句話出現在福貴回到家鄉后發現村莊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世事變遷帶來了新舊之間的矛盾和沖突。這一段揭示了中國農村社會的變革和沖突,以及對于弱勢群體所帶來的無奈和痛苦。
以上是《活著》中幾個經典的摘抄片段賞析,通過這些片段可以深入了解到小說所揭示的人生意義和價值觀念,同時也讓我們更加珍視當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