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媽媽的一封信(祝媽媽母親節日快樂)
今天是母親節,致最親愛的母親節日快樂!
我的媽媽與大多數媽媽一樣,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女性,她樂觀開朗,為人樸實無華又勤儉持家。
就是這么一個普通的媽媽,每天任勞任怨,毫無保留地為我們這個小家努力付出。
小時候特別喜歡黏著媽媽,只要有媽媽的地方就覺得非常安全,每天放學回到家第一件事也是找媽媽。
但隨著年齡增長及擁有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后,時常會和媽媽因意見不合而產生分歧,那時年少,總覺得媽媽愛嘮叨特別煩人。
因為不喜媽媽嘮叨,我們時常說不到兩句就會拌嘴,不用說,我們之間總是因為一兩句話而不歡而散。
特別是上學后,媽媽為了讓我用功好好學習,總是反向督促我,但我卻誤解媽媽怕花錢不想讓我上學,而輟學打工。
自此,開始埋怨媽媽,時常還說媽媽偏心,但等我越長越大讀的書越來越多,經歷也越來越多后,才明白,其實媽媽只是希望我好而已。
只是因為不善表達,而導致我誤會了媽媽,結婚生子后,更是能感同身受媽媽的不容易。
所以,開始學著好好愛護媽媽,這個世界上,如果你問我,誰最愛我,我會很堅定地說,是媽媽。
我想,大概你也會說,是媽媽吧,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母親,如果真的有,那也只是少數,甚至是微乎其微。
我有時很慶幸,我能幡然醒悟,體會媽媽的不容易,余生我還有時間好好愛護我的媽媽。
媽媽們的愿望很簡單,只不過是單純希望子女們都能過得好而已。
媽媽生在60年代,當時生活條件不好,所以時常吃不飽穿不暖,和爸爸結婚后,生活質量也沒有得到改善。
婚后爸爸體質不好,時常生病,有了我們后生活上更是難上加難,但媽媽為了爭一口氣,什么活都干。
生活上有好吃的好喝的好穿的,總緊著爸爸和我們,從來沒有把自己安排上,小時候覺得媽媽是不愛吃,長大后才知道媽媽是不舍得。
相片里的媽媽很洋氣很漂亮,但我記憶中的媽媽卻鮮少關注自己的形象,總是隨意吃簡單穿。
有時怕我們內疚難過,還反過來安慰我們,說啥飯不是吃,啥衣服不是穿,只要能吃飽穿暖就行。
媽媽的愛,永遠是無私有愛的!
隨著我們慢慢長大,日子也越來越好,但媽媽還是曾經那個媽媽,從未改變,一直秉承勤儉節約的習慣。
有時候我會說條件好一些了,你的觀念要變一變,該吃就吃該喝就喝,但媽媽卻說賺錢不容易。
該省就省著點,用錢的地方多了,話是有道理,但我想應該跟以前窮怕了有關系吧,又或者是我們從未給夠媽媽安全感吧!
又或許兩者都有,結婚前媽媽送給我一段話,爹有娘有給丈夫要還要隔層手,簡單來說就是,不管身邊人在有,都不是自己的,只有自己給自己的,用起來才最踏實。
媽媽的這段話,雖然很粗糙,但卻參透婚姻和人性的真相,別人給的雖然不是施舍,但也會讓我們失去自信和底氣。
特別是有些丈夫,與妻子結婚后,自己賺錢,總嫌棄妻子不賺錢,黃臉婆,花錢多了,又嫌棄妻子亂花錢,在家里說話趾高氣揚,覺得自己很牛逼。
殊不知,他能毫無顧忌在外拼搏闖蕩,是因為另一伴犧牲自己的青春和時間,為他換來的。
懂感恩還好說,不懂得感恩,又有些負心的,真會讓一個女人覺得不甘和委屈,甚至會傷透女人的心,不過,好在,懂感恩的居多。
但不管感恩還是負心,母親的一席話,卻讓我堅定婚后再難也要擁有獨立賺錢的能力,不被家庭所拋棄的想法。
有些人會認為是自私,但我卻覺得女人本該如此,人的一生何其短暫,我們不能因為家庭和孩子就放棄所有。
就像我的母親,辛辛苦苦為家里付出,時間長了我們也就習慣了她的付出,總忘卻了她其實也應該擁有自己的生活。
就像現在,媽媽把我們帶大后又在無怨無悔地幫哥哥帶孩子,任勞任怨,沒有一句怨言,我想這就是我們母親最偉大的地方吧。
我們的媽媽,哪怕她有一堆缺點,但她那顆愛我們的心卻是赤誠的,所以,當媽媽嘮叨時,我們洗耳恭聽就好。
只要她們還在,我們的家就在,有媽媽的地方就有家,用余生好好愛護我們的媽媽。
生而為人不容易,做一個女人不容易,做媽媽更是不容易,放下不美好的過去,好好珍惜眼前和當下,好好愛護我們最偉大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