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里句子 描寫錦里的句子
成都錦里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有商業氣息的街道之一,這
趟旅程我有幸一睹它的風采。
錦里兩旁的建筑古色古香,十分大氣,周圍的竹林青翠欲滴,
小路旁繁花似錦,空氣中彌漫著清香的味道。
因為是節日,錦里人涌如潮,幾乎沒有空閑之地,媽媽打趣道
:“在這里人不會摔倒,因為沒有地方!”為了防止走失,我緊緊
地拽著家人的衣角,就這樣,也好幾次險些被沖散。錦里街道兩旁
有很多現場制作的小吃攤,我吃了幾種,基本上全都是辣的。現在
我為大家介紹三種我認為最有特點的小吃:“龍須糖”,賣家把糖
漿放到制好的香噴噴的炒粉里,像拽拉面一樣不停地拉伸糖漿,直
至細似龍須,把它們再挽成一個個規則的小圓柱,整齊地擺到盒子
里。便可以吃了,感覺入口即化,滿嘴留香,只是有點粘牙。“傷
透心涼粉”,把豌豆做的涼粉切成一條條的,配上特制的香辣麻的
調料,我在吃的時候感覺此涼粉的確名不虛傳,傷透心得辣啊,眼
淚都快出來了!“三大炮”,它的名字怪怪的,卻是對制作方法的
寫實。把做好的糯米團“嗵嗵嗵”扔到前面—個盛滿炒粉的大簸箕
里,使它上面粘滿了炒粉,像三個大元宵,再放到調制好的配料里
,每碗里就三個團,三大炮由此得名。那配料里放了許多的紅糖和
芝麻花生等物,吃起來感覺爽而不膩。
贊美錦里的詩句有哪些?
【第1句】:《雙頭蓮·呈范至能待制》南宋陸游
華鬢星星,驚壯志成虛,此身如寄。蕭條病驥。向暗里、消盡當年豪氣。夢斷故國山川,隔重重煙水。身萬里,舊社凋零,青門俊游誰記?
盡道錦里繁華,嘆官閑晝永,柴荊添睡。清愁自醉。念此際、付與何人心事。縱有楚柁吳檣,知何時東逝?空悵望,鲙美菰香,秋風又起。
白話譯文
雙鬢白發,星星斑斑。報國壯志落空,止不住傷心驚嘆,一生里漂泊不定,流離不安。我像一匹寂寞有病的千里馬倚著槽欄,獨向暗處,默默地把當年沖天的豪氣消磨完。如今夢中也難見祖國的錦繡河山,它讓重重的煙靄、層層的云水隔斷!
身離著關山萬里遠,舊日的集社早已人消星散,誰還記得當年在都城同良師益友們活躍的笑談?人人都說成都繁華如錦璀璨,我卻感嘆官閑無事白天像永過不完,無聊得躺著昏昏欲睡,把柴門緊關,澆愁酒醉,把美酒一杯一杯痛飲喝干!
想起這些呵,我內心的苦悶向誰訴說得完?縱然有馳向故鄉的南去船帆,可乘船歸去的日期誰能預先估算?我只能白白地、惆悵地遙看,那鱸魚鮮嫩、菰萊噴香的美味佳肴,在一陣一陣的秋風里隱隱出現!
【第2句】:《南鄰》唐代杜甫
錦里先生烏角巾,園收芋栗未全貧。
慣看賓客兒童喜,得食階除鳥雀馴。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對柴門月色新。
白話譯文
錦江有一位先生頭戴黑色方巾,他的園子里,每年可收許多的芋頭和板栗,不能算是窮人。他家常有賓客來,孩子們都習慣了,總是樂呵呵的,鳥雀也常常在臺階上覓食,它們已被馴服了。秋天錦江里的水深不過四五尺,野渡的船只能容下兩三個人。天色已晚,江邊的白沙灘,翠綠的竹林漸漸籠罩在夜色中,錦里先生把我們送出柴門,此時一輪明月剛剛升起。
【第3句】:《十五夜觀燈》唐代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白話譯文
新正元旦之后,人們忙著拜節、賀年,雖然新衣美食,娛樂游賞的活動卻比較少;元宵節則將這種沉悶的氣氛打破,把新正的歡慶活動推向了高潮。絢麗多彩的元宵燈火將大地點綴得五彩繽紛,甚至一直綿延不絕地與昊昊天穹連成一片,遠處的( 燈光)恍若點點繁星墜地,靠樓的(燈光)似明月高懸。為這節日增光添彩的,當然還少不了美麗姑娘的歡聲笑語。
【第4句】:《一寸金·井絡天開》北宋柳永
井絡天開,劍嶺云橫控西夏。地勝異、錦里風流,蠶市繁華,簇簇歌臺舞榭。雅俗多游賞,輕裘俊、靚妝艷冶。當春晝,摸石江邊,浣花溪畔景如畫。
夢應三刀,橋名萬里,中和政多暇。仗漢節、攬轡澄清。高掩武侯勛業,文翁風化。臺鼎須賢久,方鎮靜、又思命駕。空遺愛,兩蜀三川,異日成嘉話。
白話譯文
益州地處井宿之分野,其地有大、小劍山,似與云接,勢險要,為控制西夏國的一道天然屏障。成都地勢優越獨特,錦官城內風物奇異美妙,城內蠶市正是繁榮時,到處都有歌臺舞榭,歌曲聲和喧鬧聲不絕于耳。
城內游賞的人很多,或雅或俗,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一些富家子弟,衣著華麗;而那些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女子們,更顯得艷麗嬌媚。成都三月時有海云邊摸石之游,浣花溪畔的景色如畫一樣。
成都有著名的萬里橋,自從益州太守赴任以來,政治清明,四境無事,人民安居樂業,使萬物都處于和諧狀態。自從太守走馬上任以來,不多久便使蜀地局面穩定,政通人和,其功勛之高勝過諸葛武侯,而且還像文翁一樣,教育感化民眾。
太守您在這里剛剛使四方安定,但宰輔等待賢才已久,你又被另授重任。離開蜀地回到朝廷,他日會成為一段佳話。
【第5句】:《柳梢青·錦里繁華》宋代陸游
錦里繁華。環宮故邸,疊萼奇花。俊客妖姬,爭飛金勒,齊駐香車。
何須幕障幃遮。寶杯浸、紅云瑞霞。銀燭光中,清歌聲里,休恨天涯。
白話譯文
錦里繁華。環繞宮舊邸,疊萼奇花。俊客妖姬,爭飛金率,齊國駐扎香車。為什么需要幕遮幕遮。寶杯浸、紅云瑞霞。銀燭光中,清唱聲音里,休恨天涯。
贊美錦里的詩句
轉載
錦里詩情古韻
----北國蒼狼
入四川游,成都是離不開的中心。成都別稱“錦城”,古城的錦里老街與繞城而去的錦江也許是其稱之為錦城的淵源,而錦官城因蜀繡織綿出此地而得名錦里。岷江被都江堰分為外江、內江,內江又叫錦江是府河、南河的合稱。這一個“錦”字給這座城增添了歷史的厚度與詩一樣的美感,而錦里、錦江、錦城的名稱又都在唐詩里被反復吟頌。杜甫“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詩句中的玉壘就是指都江堰玉壘山,李白“濯錦清江萬里流,云帆龍舸下揚州”、杜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等等,都在為這座古老的城市作注解。
成都是兩千余年始終沒有變更名字、也沒有遷移過地址的文化古城,錦里自漢代設錦官城以來是成都重要的文化地標。“錦上添花,里藏乾坤”,茶樓品茗,錦里彌漫著淡淡清香,流淌著悠悠詩韻。
曾幾何時,錦里古街先后匯聚了一幫天下才子。自稱“錦里主人”的杜甫和后來的陸游都把成都作為了第二故鄉,與群星璀璨的唐宋詩人共同為錦里代言。正月十五的元宵燈節,錦里迎來了初唐詩人盧照鄰,他看到百姓來錦里歡聚一堂大開宴席,彩燈掛滿樓臺亭閣、與繁星輝映,街頭美女花枝招展,共同組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一首最早贊頌錦里的詩誕生了:“錦里開芳宴,
蘭缸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
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
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
來映九枝前。”
接著沉郁頓挫、憂國憂民的杜甫走來了,他是幾經輾轉才到了成都。在朋友幫助下,在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一個熱情的錦里鄰居來作客,杜甫寫下了這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南鄰》:
“錦里先生烏角巾,
園收芋栗未全貧。
慣看賓客兒童喜,
得食階除鳥雀馴。
秋水才深四五尺,
野航恰受兩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
相送柴門月色新。”
后來,唐人情歌王子李商隱慕錦里風雅之名而至,卻作了首感時傷世的詩回了長安“管樂有才真不恭,關張無命欲何如?他年綿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余”。唐江山日暮時,錦里留下了唐詩人圈中最后一位名家韋莊的腳印,寫下《怨王孫》“錦里蠶市,滿街珠翠,千萬紅妝。……”刻畫了錦里美人的迷人儀態后,韋莊飄然而去!
時光流逝,錦里韻長,轉眼錦里跨進了北宋年間。此時成都錦里花街柳巷,小橋流水依舊,自然癡迷了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的柳三變。成都的雅俗與市井繁華,柳永在不到百字的《一寸金》詞中歌道:“井絡天開,劍嶺云橫控西夏。地勝異、錦里風流,蠶市繁華,簇簇歌臺舞榭。雅俗多游賞,輕裘俊、靚妝艷冶。……”
宋人長婉約,工豪放。擅長詞寫男女愛情的秦少游,搖著蒲扇在錦里閑逛了一番后,用大氣磅礴之《沁園春》揮灑胸意,歌詠川蜀:“錦里繁華,峨眉佳麗,遠客初來。憶那處園林,舊家桃李,知他別后,幾度花開……但日日登高,眼穿劍閣,時時懷古,淚灑琴臺。尺素書沈,偷香人遠,驛使何時為寄梅。對落日,因凝思此意,立遍蒼苔。”
貧居苦學,曾在沈園留下愛情絕唱《釵頭鳳》的南宋大詩人陸游,年輕時追慕杜甫而久居蜀國,一直在為自己的第二故鄉擔當著形象大使。為錦里寫下了不少贊美的詩句,“宦途元不羨飛騰,錦里繁華壓五陵”、“鏡湖煙水搖朱舫,錦里香塵走鈿車”、“盡道錦里繁華,嘆官閑晝永,柴荊添睡……”。
錦里代代繁榮,后來的元、明文人絡繹不絕,也留下了不少贊頌的詩篇。直到清乾隆皇帝礙于蜀道難行,六下江南不忘富蜀。為宮廷畫家張若澄“蜀山圖”題詩:“凝是草堂開錦里,頓教秋興滿三八”。
錦里詩情多,古韻迷人醉。“拜武侯,泡錦里”已成為成都旅游最具號召力的響亮口號之一,號稱西蜀第一街的錦里與北京王府井、武漢漢正街、重慶解放碑、天津和平路等老牌知名街市齊名,被譽為“成都版清明上河圖”。是感受浪漫休閑的精神驛站,是體驗三國文化與成都民俗的魅力街區。
夕陽西下,錦里花燈初上,我徜徉在石街木樓間,邊走邊賞讀那蘊意深遠,筆走龍蛇的樓門楹聯,錦里儒雅的氣質令人贊嘆。特別是那誘人的小吃不去品償真是一大的遺憾,“三大炮、牛肉焦餅、糖油果子、張飛牛肉”等美食店食客盈門。我點了幾樣小吃坐在花傘下慢品,回頭一看手端小吃的游客排隊等著要坐位,于是只能風卷殘云般盡享美味。
錦里訪古,依稀回到了蜀漢時代。遇兩口老井,一個是“諸葛井”、一個是“阿斗井”。井已無用,立石碑留字刻。不知有何典故,后來搜了萬能的百度也不得而知,只是對“阿斗井”云:劉備去逝后,阿斗每年來祭祀,累了靠著這口井休息,后來取名阿斗井。我不解,為什么休息要靠著井呢?
錦里品茶是典型的成都人休閑生活,穿過幽深的小巷,走過古樸的水榭,在林間茶座泡一壺茶慢飲,聽“七碗茶歌”說品茗,看蜀人散懶的慢生活節奏。走進戲樓觀過變臉川劇、看過皮影神韻,接著又被掏耳朵、吹糖人的技藝所吸引……。
古色古香古韻,故事故居故園。三顧園、結義樓、鳳儀亭、諸葛廬……,目不暇接。轉眼來到了“漢肆”門前酒吧一條街,咖啡屋里飛出了悅耳的吉他聲。自己上中專時學習吉他,對吉他十分鐘愛,不管什么時候,只要聽到吉他的弦聲,總要留步傾聽。一曲《梁祝》吉他獨湊讓我不由自主地坐在了桌前欣賞,此時一杯香濃的咖啡送在了眼前,我喜歡茶不好咖啡,服務生禮貌的說,這是您享受音樂的費用。
…………
“一杯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幾欲仙”。錦里繁華無盡,詩情古韻遺風,留戀忘返猶自問,何日君在來?
帶“錦”字的詩句有哪些?
【第1句】:《菩薩蠻·玉爐冰簟鴛鴦錦》
唐代:牛嶠
玉爐冰簟鴛鴦錦,粉融香汗流山枕。
簾外轆轤聲,斂眉含笑驚。
柳陰輕漠漠,低鬢蟬釵落。
須作一生拚,盡君今日歡。
譯文:華貴的香爐旁,清涼的竹席上,鴛鴦錦被下蓋著一對情侶,像并枝的連理同眠共枕,脂粉和著香汗在枕上流淌。窗外響起轆轤的聲音,驚醒了溫柔鄉里的春夢一場,微整的眉間有幾分驚怨,含笑的相視里羞見晨光。
濃濃的柳蔭里,淡淡的晨霧迷迷茫茫,殘亂的縷縷鬢發,好似青云飛掠過臉龐。蟬釵已簪不住飛亂的流云,三三兩兩地散落在枕上。她定是拼了一生的激情,才搏得郎君一宵歡暢。
【第2句】:《錦瑟》
唐代: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譯文: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詩創作于李商隱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斷弦之意。但即使這樣它的每一弦、每一音節,足以表達對那美好年華的思念。
莊周其實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靈和作為可以感動杜鵑。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淚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時彼地的藍田才能生成猶如生煙似的良玉。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憶之中了。而在當時那些人看來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罷了,卻并不知珍惜。
【第3句】:《成都曲》
唐代:張籍
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
萬里橋邊多酒家,游人愛向誰家宿。
譯文:錦江西面煙波浩瀚水碧綠,雨后山坡上荔枝已經成熟。城南萬里橋邊有許多酒家,來游的人喜歡向誰家投宿?
【第4句】:《懷錦水居止二首》
唐代:杜甫
軍旅西征僻,風塵戰伐多。
猶聞蜀父老,不忘舜謳歌。
天險終難立,柴門豈重過?
朝朝巫峽水,遠逗錦江波。
萬里橋南宅,百花潭北莊。
層軒皆面水,老樹飽經霜。
雪嶺界天白,錦城曛日黃。
惜哉形勝地,回首一茫茫!
譯文:軍隊向西開赴討伐邪惡,風塵滾滾戰爭實在太多。我似乎聽到了成都一帶的父老,正在吟誦著舜帝的《南風》之歌。云安天險終究難以立身,而況花溪邊的柴門又豈可重過?朝朝暮暮的巫峽水啊,引我遠思那錦江之波。
萬里橋西,百花潭北,那里有我親手經營的草堂。高敞的軒廊都對著流水,蒼老的樹木飽經風霜。西部的雪嶺呈現出接天的白色,夕歸中的錦城一片金黃。可惜那山川壯美的地方,回首遙望已然模糊渺茫。
【第5句】:《登樓》
唐代: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譯文:繁花靠近高樓,遠離家鄉的我觸目傷心,在這全國各地多災多難的時刻,我登樓觀覽。
錦江兩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鋪天蓋地涌來,玉壘山上的浮云,古往今來,千形萬象,變幻不定。
朝廷如同北極星一樣最終都不會改換,西山的寇盜吐蕃不要來侵擾。可嘆蜀后主劉禪那樣的昏君,仍然在祠廟中享受祭祀,黃昏的時候我也姑且吟誦那《梁甫吟》。
帶有錦字的詩句
【第1句】:狐裘不暖錦衾薄
唐
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第2句】:錦瑟無端五十弦
唐
李商隱
《錦瑟》
【第3句】:云中誰寄錦書來
宋
李清照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蕈秋》
【第4句】:錦書難托
宋
陸游
《釵頭鳳·紅酥手》
【第5句】:云中誰寄錦書來
宋
李清照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第6句】:錦袍不見謫仙人
宋
蘇軾
《浣溪沙》
【第7句】:甚時名作錦薰籠
宋
蘇軾
《浣溪沙》
【第8句】:百萬呼盧錦瑟傍
宋
陸游
《鷓鴣天·家住東吳近帝鄉》
【第9句】:引上西川綠錦茵
宋
陸游
《鷓鴣天·南浦舟中兩玉人》
【第10句】:錦長書鄭重
唐
李商隱
《無題》
關于有骨氣的名言錦句和詩句。
有關骨氣的名言:
人有志,竹有節。
不怕人窮,就怕志短。
人無剛骨,安身不牢。
英雄流血不流淚。
兩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土耳其)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靈公》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微子》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司馬遷《報任安書》
不為窮變節,不為賤易志。——桓寬《鹽鐵論?地廣》
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列傳》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李世民《賜蕭瑀》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有關骨氣的詩句: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氣歌》
名節重泰山,利欲輕鴻毛。——于謙《無題》
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鄭燮(xiè)《題畫》
自古圣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南北朝)鮑照《擬行路難》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三國 魏)曹植《白馬篇》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南北朝)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明)于謙《詠石灰》
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 (唐)李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