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黃昏的句子 形容黃昏的句子
俯瞰小鎮(zhèn)的黃昏,宛如天河里墜落了一彎金色的月亮,親吻著故鄉(xiāng)的田園,從炊煙裊裊的村寨里,不時地傳幾聲狗吠雞鳴,仿佛是一個遙遠、朦朧的夢。
黃昏,夕陽灑在河水上的光,像是許多金針銀線,隨著水波晃動著。
暮色已經(jīng)模糊起來了,堆滿著晚霞的天空,也漸漸平淡下來,沒了色彩。
傍晚的天空并不陰暗,而是有一種明麗的藍色,群山在夕陽的照射下,染上了一層薄薄的紅暈。
黃昏,一彎新月悄悄升起,在它的周圍,還有幾顆星星發(fā)出微弱的光亮。
夕陽慢慢地墜下山去了,滿天紅霞,好似天女撒下一件紅衣裳。
傍晚的天空并不陰暗,而是有一種明麗的藍色,群山在夕陽的照射下,染上了一層薄薄的紅暈。
安慰那種奮斗了一輩子但感慨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相對的詩句
曹操的詩歌
龜 雖 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相對的詩句
夕陽惹人醉,黃昏彩霞深。
情非不得已,愛當正濃時。(文藝型)
夕陽不落寞,千里江山紅。
愛你情太深,放手不可能。(天蝎型)
依夕伴陽晚雁成雙對,只為朝朝暮暮共廝守。(天秤型)
有你夕陽不覺晚,無你朝夕恨此生。(射手型)
陪我還看夕陽好,明日倚劍笑江山。(金牛型)
夕陽無現(xiàn)好,陪你看黃昏。(哈哈,自娛自樂!!)
關(guān)于 黃昏 的贊美語句或感想
【第1句】:黃昏美麗動人,在匆匆足跡中,在莘莘學子當中,仿佛只有我在獨倚黃昏,我喜歡黃昏那殘余的溫暖,我感覺到黃昏的呼吸,聽到黃昏對我的溫聲細語,我將身心融進了黃昏,仿佛我就是黃昏中的那道殘陽,匆匆地來而又匆匆地走,在匆匆中,背負自己的責任懷著自己的夢想,將光彩盡獻,但最后,只剩下那一點殘光,在匆匆塵世中,沒有什么值得留戀,唯有心中那個想再現(xiàn)光芒的夢想,支撐自己,即使夜的到來,無悔,無論成敗與否,生命之匆匆,過程中的風景像春雨滋潤自己干涸的心。
【第2句】:黃昏就像是我們生命的隱語,它引導(dǎo)著人們?nèi)ヮI(lǐng)悟人生那一份平靜與淡泊。日暮的寧靜如一束星光讓人心靈寂寞而平和,黃昏不代表哀傷。我喜愛黃昏,它的光芒,它那柔和又充滿希望的光芒,它以最美的景致結(jié)束了一天。
【第3句】:黃昏的殘陽真是一絕,但是屬于黃昏的都不自私,這凄美的殘陽也將自己的獨特時光交給了晚霞,使晚霞擁有殘陽的凄情,將黃昏應(yīng)有的情感表露無遺。也許因為殘陽的奉獻才使得晚霞在燦爛外表的掩護下更能透出點點哀愁,給人以無限沉思。也使黃昏在憂愁下能夠別有一番風姿。
【第4句】:黃昏,可能是一抹云霞受了夜的囑托,懸掛在西方的天穹,也可能是溫馨夜降臨的前幕,但是無論怎樣,黃昏都是那么的迷人,不僅因為它的彩云朵朵,更是它能抱一一種毀滅自我來闡釋夜的真諦的決心。
【第5句】:紅紅的太陽掛在西天,圍著它的是一大片云。云們上面拉著下面托著不讓太陽下墜,以至于累的臉上泛出了紅暈。太陽不能為此而不落,只有面有愧色的讓黃昏長一點,讓天氣更清涼一點。其他的云兒高興了,舒展了,穿上了最白的衣裳,兩個一組,三五成群,你推我擁的逛到了天邊,然后在藍藍的蒼穹中靜靜的看著下面。
【第6句】:冬天的黃昏會將裸露的枝椏映照在地上,似一幅粗略的素描,不那么認真的筆觸只留下一抹痕跡。春天的黃昏伴著剛抽出的新芽與湖面的游船蕩漾在碧波上。夏天的黃昏會悄然地合攏滿池的荷花,菡萏的蓬頭在晚風中搖曳,招引那夜晚光臨的螢火蟲。秋天的黃昏將楓葉投射到紅磚砌成的墻壁上,幾只螞蟻爬上那面墻,駐足又散去。
【第7句】:殘陽被曉月代替了,黃昏消失在無言中。很多人認為夜與黃昏有異曲同工之妙,夜更是黃昏的延續(xù),但是,月兒高掛,夜色覆地,是凄涼,其中并沒有黃昏帶來的特殊的美,因此夜也只有凄凄慘摻戚戚的情感,找不到可以欣賞,供離愁棲息的地方。也許因為這樣,人們選擇消愁的地方是黃昏,而不是夜的緣故吧。
【第8句】:不知從何時起,我愛上了冬日里的黃昏。當日漸黃昏的時候,家門前的茶館人來人往。夕陽落在茶館的角落暗香浮動,稀薄的空氣被染上一層素淡的溫煦,多少有些月黃昏的味道。被照到的那塊土地,無數(shù)飛舞的瑩塵羽化成了天邊幾抹微紅的霞光。人們盡興地攀談流動在了那些年的日光里,浮在湉湉的云朵上,不時落下一場黃昏時的行雨,伴著一年年昏黃的暮色,灌溉了那些年寂寞的角落?;钤邳S昏里的日子,人的心里潮潤的要生根發(fā)芽,又怎能覓得那些凄風苦雨的年頭里那綿延了好幾個月的孤寂。
【第9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詮釋黃昏的最好語句,默然是黃昏表達的最好境界,它雖然僅存短短的時間便淡出天空的視野,但卻能有著白天黑夜不能想媲的情節(jié),因此古人將黃昏這段寶貴的時光當作泄愁的天倫,至今那一句“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仍另我感受頗豐。至于“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更是道出黃昏獨特的憂思。
【第10句】:黃昏是此岸,是破曉前最飄逸的伏筆;黃昏是彼岸,是破滅前最愜意的結(jié)局。此岸,彼岸,連接起來,便是整個人生。笑嘆紅塵,東邊,誰在為誰譜著歌;西邊,依舊黃昏,煙云而過。
【第11句】:黃昏是一種自然景象,你見過黃昏嗎?雖然有時它非常普通,但是有時它卻能美得讓人陶醉其中。在一次旅行中,我偶然看到了黃昏的景象,那時我的頭腦里就出現(xiàn)了一片神奇的美景、美麗的黃昏。黃昏來臨的時候,給人感覺很溫柔的樣子,在地平線上搖搖欲墜。漸漸地,圓形的太陽變成半圓形了,太陽的光芒也不像平日那么刺眼,變得越來越縹緲,逐漸變得模糊起來。云在微弱的太陽光照射下,顏色由原來的火紅變成橘紅色的了。漸漸地,云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形狀,最后的光芒也漸漸消失了,云變成玄色的了。
【第12句】:那黃昏的霞彩,總像是紅日跌落西天的蒼山而濺起的。黃昏何以彩霞滿天?――這是綿厚的、圍擁地球的、并不純凈的大氣和陽光合作的產(chǎn)物。紅日西沉,斜射的陽光,所穿越的大氣層,比太陽在天的任何時候都厚。這時,西天的上層大氣,已較早地、大量地,使藍、紫光等短波光,成為了散射光,因而,下層大氣所散射的,主要是穿透力要比短波光強的長波紅、橙光,在人和動物眼里,彌眼便只是“日落西山紅霞飛”的景色。其實,在紅霞滿天的背后,天空依然呈現(xiàn)著蒼茫無垠、夢幻寧靜的蔚藍
【第13句】:那是一片空曠的翻涌著麥浪的土地,土地上的一切都仿佛披上了一層單薄的金裝,在夕陽下閃著昏暗又明亮的光芒,而迎著夕陽的背后,則是被拉長了的冗長的影子。這些影子在夕日的漸落下,越過了山林,留下一片深暮和靜謐;漫過了小溪,把深灰的暮色溶入淙淙的溪水里;飛過了村莊,留下一片星的光和月的光,而當這所有的影子都到達那一片無垠的茫茫黃色中,黑夜,就降臨了。
【第14句】:南風時常光臨黃昏,也帶來它的厚禮——絲雨;絲雨的柔;沾衣欲濕,絲雨的凄,落無聲,行無語,絲雨的美,便是無情也有情。凄美的畫面里突然有了雨水的澆灌。使黃昏愁更愁,美更美。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在不言中。
【第15句】:太陽終究要沒入黑暗的,原本的金光此時也幻成了暗紅的血光,稍微靠近的流云此時也升起通紅的火光,映照著粼粼閃著波光的大海,把大海也映成一片通紅。大地上升起一股朦朧的淡煙,縈繞在萋萋芳草、潺潺流水邊,暮鴉停在枯枝上,時不時地發(fā)出一聲寂寥的鳴叫,遠處的大山,沉默著,在金光中漸漸暗淡下去。而人們看著黃昏,希翼著夢的來臨,卻終究把黃昏關(guān)在門外了。而門外,依然是朦朧飄虛的暮煙,棲息在枯樹上的暮鴉,和漸漸暗淡的金光……
【第16句】:望著黃昏,感受黃昏,讓我憂郁的心一次次在夕陽下放開,天漸漸暗淡下去,然而我卻發(fā)現(xiàn)這時的夕陽更加紅,像火燒一般,啊!黃昏,是否你不認輸,即使自己已沒有了當初的光彩,但還期待著努力揮灑自己的心夢。更多
厲害👍
但是有人更厲害,繼續(xù)努力
……
額
不要這樣嘛
讓你見識一下
哈哈
不好笑的,這難道不嚴肅嗎?
自嘲而已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出自哪位詩人的詩句
樂游原 / 登樂游原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文譯】:
我在傍晚時分心情郁悶,于是驅(qū)車來到京都長安城東南的樂游原。只見夕陽放射出迷人的余暉,然而這一切美景將轉(zhuǎn)瞬即逝,不久會被那夜幕所籠罩。
【注釋】:
樂游原:在長安城南,地勢較高?!堕L安志》:"升平坊東北隅,漢樂游廟。"注云:"漢宣帝所立,因樂游苑為名。在曲江北面高原上,余址尚有。……其地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寬敞。京城之內(nèi),俯視指掌。
意不適:心情不舒暢。
古原:即樂游原,是長安附近的名勝,在今陜西省長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
關(guān)于黃昏的現(xiàn)代詩歌、古詩詞有哪些?
【古詩詞】:
《暮立》【唐】白居易
黃昏獨立佛堂前,滿地槐花滿樹蟬.
大抵四時心總苦,就中腸斷是秋天.
《春村》【唐】白居易
二月村園暖,桑間戴勝飛.
農(nóng)夫舂舊谷,蠶妾禱新衣.
牛馬因風遠,雞豚過社稀.
黃昏林下路,鼓笛賽神歸.
《望江州》【唐】白居易
江回望見雙華表,知是潯陽西郭門.
猶去孤舟三四里,水煙沙雨欲黃昏.
《紫薇花》【唐】白居易
絲綸閣下文書靜,鐘鼓樓中刻漏長.
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微郎.
《沙上月》【唐】鮑溶
黃昏潮落南沙明,月光涵沙秋雪清.
水文不上煙不蕩,平平玉田冷空曠.
《獨坐》【唐】杜甫
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江斂洲渚出,天虛風物清.
滄溟服衰謝,朱紱負平生.仰羨黃昏鳥,投林羽翮輕.
《醉花陰》【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登樂游原》【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直中書省》【唐】白居易
絲綸閣下文章靜,鐘鼓樓中刻漏長。
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
《詠懷古跡五首》【唐】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山石》【唐】韓愈
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
【現(xiàn)代詩】:
這時已聽不到,太陽有力的爪子。在地上行走,這時是昏暗的,這時正是黃昏。這時的黃昏就象是一張,已被剝下來的,已被風干的獸皮一樣?!⒖恕饵S昏》
黃昏里,一些美在眼前浮現(xiàn),每一次開幕與閉幕,都讓靈魂吶喊,倦鳥歸巢,測量著落日的行程,被黃昏擱置的行蹤慢慢模糊。當夜幕垂下月亮星星,清晰可見?!鞏|風《黃昏.夕陽》
“黃昏”意象分析:朱光潛先生說過:“情緒的性質(zhì)一部分由人的素質(zhì)決定,另一部分由產(chǎn)生這種情緒的環(huán)境決定。”“黃昏”這個意象是能滋生特殊情緒的一種自然環(huán)境。古往今來,“黃昏”成為文學作品中最常見的一種自然意象,古典詩詞尤其如此,如“暗香浮動月黃昏”、“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黃昏”在中國古典詩詞中頻頻亮相,它積淀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凝聚著萬般情感與生命意識,詩人在大自然的黃昏景色中,陶冶自己的性情,讓心靈乘著黃昏的倩影遠游。古代的詩歌中關(guān)于“黃昏”的詩句有很多,“黃昏”在古詩詞中有許多不同的稱謂。例如,“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中的“日暮”,這一時間指示詞,為劉長卿這首詩描摹了一副朦朧的情感背景,類似的句子還有“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夕陽還被有的詩人稱為“暝色”,李白著名的《菩薩蠻》即有詩云:“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李白筆下的黃昏,仿佛是擁有了充沛的生命力,能夠感應(yīng)到登樓人的內(nèi)心情愁。黃昏在古典詩詞中還被稱為“落日”,賈島以用詞精準著稱,他有詩句寫到黃昏,“怪禽啼狂野,落日恐人行”,賈島以一個“恐”字表露了他對于夕陽西下的獨特感傷體驗。有的詩人直接稱呼“黃昏。
其他意象:
一、動物類
【第1句】:蟬
感身世,訴悲涼:唐駱賓王《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以寒蟬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句句都可以找到詩人對自己遭遇的不平和人格自信的影子。
痛別離,苦遠游:宋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還未直接描寫別離,就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唐盧殷《晚蟬》:"深藏高柳背斜暉,能軫孤愁感昔圍。猶畏旅人頭不白,再三移樹帶聲飛。"寫蟬以聲引愁,旅人行一程,飛蟬跟著鳴一程,似乎專與行人為難,寫出了詩人一路走去一路愁苦的沉重心情。
【第2句】:鴻雁
鴻雁是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如唐李益《春夜聞笛》:"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如"鴻雁幾時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
【第3句】:杜鵑
杜鵑,又名杜宇、子規(guī),叫聲凄切,在古典詩歌中它往往和哀怨、思歸相關(guān)。"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秦觀詞里借杜鵑之聲,渲染孤館的哀怨之情,傳達出詩人的哀怨思鄉(xiāng)之情。"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李商隱詩中借杜鵑表達殷切的思念。"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借杜鵑啼血渲染江洲的荒涼,表達自己被貶江洲的哀怨之情。
【第4句】:鷓鴣
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lián)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如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宮女如花滿春殿,如今只有鷓鴣飛"(李白《越中覽古》)這里它又充當衰敗之景的象征,它的悲啼,往往預(yù)示著傷感和沒落。
【第5句】:黃鶯
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杜牧用黃鶯歌唱寫出江南美麗的春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白居易用黃鶯鳴啼、燕子輕飛來說明春天的來到。
二、植物類
【第1句】:柳
"柳","留"的諧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因此"柳"帶有傷離別的意味,《詩經(jīng)?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柳永《雨霖鈴》中有"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來表達別離的傷感之情。李白《憶秦娥》中有"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也是表達傷離別的情感。
【第2句】:梅
"梅"有 "性耐寒"的特點,詩人借以表達孤高,不諧流俗的品格,陸游的《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和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都是以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質(zhì)。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zhì),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
【第3句】:菊
菊,傲霜之花,它品格堅強,氣質(zhì)清高。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
【第4句】:蓮
"蓮"與"憐"音同,詩句借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蓮子"即"憐子","青"即"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guān),采用諧音雙關(guān)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
【第5句】:梧桐
梧桐是凄涼悲傷的象征。元人徐再思《雙調(diào)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以梧桐葉落和雨打芭蕉寫盡愁思。其他如"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人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等。
【第6句】:芳草
以芳草喻離恨,李煜《清平樂》:"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讓人看到離情的生生不息,草的無窮體現(xiàn)出情的彌漫與更生。
以芳草喻所思之人: "知音少,人間何處尋芳草"(朱敦儒《漁家傲》),"天涯何處無芳草"(蘇軾《蝶戀花》)中芳草即知音的別說。
由芳草年年復(fù)如引起時間匆匆、人生短暫、年華寶貴的惜時感嘆。"可憐春光閑了,陰多晴少。江南江北水連云,問何處,尋芳草"(朱敦儒《一落索》)惜芳草就是惜人生。
三、自然現(xiàn)象類
【第1句】:明月
明月蘊涵思鄉(xiāng)之愁。如"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唐?李益《從軍北征》)的抑制不住悲苦的思鄉(xiāng)之情;"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唐?李白《靜夜思》)望月思鄉(xiāng)的異常感傷;"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表現(xiàn)了亡國之君特有的傷痛。明月是情感的寄托。 如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希冀和渴盼。
【第2句】:流水
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對時光流逝 ,愁緒綿長,歷史變遷的感嘆。"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樂府詩集?相和歌辭》)詩人見流水思年華易逝;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水流的持續(xù)不斷而給人以無奈;"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劉禹錫《石頭城》)流水帶著寒心默默退去,給人一種故國蕭條,人生凄涼的感傷。
3黃昏、夕照
感傷的心情意緒: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黃昏如此冷清,詞人自然孤寂難耐,愁結(jié)柔腸。這種黃昏的傷感往往還表現(xiàn)在離別、相思、閨怨一類的感傷場面中,如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
人生遲暮的生命悲嘆: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陸游《卜算子?詠梅》)
傷古吊昔的悲涼意蘊: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李白《憶秦娥》)
【第4句】:細雨、煙霧
細雨蒙蒙,煙霧無邊,寄托詩人無邊的愁緒和郁悶的心情。"無邊絲雨細如愁(秦觀),細雨綿綿,愁也彌漫。"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歸家不得,或者漂泊他鄉(xiāng),不知家在何處,漸漸升起的煙霧使人生出諸多愁緒。
四、時令節(jié)日類
1.中秋
八月十五日,是闔家賞月的佳節(jié),所以人們在這一天大多思念親人。如唐王建 《十五夜望月》:"今夜月白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2.重陽
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為陽數(shù)故云。重陽日古人有登高飲酒的習俗。如杜甫《九日》中所寫:"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第3句】:寒食
清明前一日,寒食節(jié)禁火三日,萬戶無煙,與冷清、蕭條有關(guān)。如"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唐韋應(yīng)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4.清明
三月的節(jié)氣名,也是祭祖掃墳的日子。例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第5句】: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fā)盛衰興亡的感慨。如"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 等。
五、特定地點類
【第1句】:長亭
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餞別送行,當時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長亭"是一個蘊涵著依依惜別之情的意象。李白《菩薩蠻》:"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寫離人望著短亭長亭而不見人歸來的傷心情景。王實《西廂記》:"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此恨誰知?"抒發(fā)的也是離別的傷感。
【第2句】:南浦
南浦多見于南方水路送別的詩詞中,浸染著離情別恨。屈原《九歌》中有"送美人兮南浦"的名句。范成大《橫塘》又有:"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第3句】:南山
代表隱居的地方。陶淵明《歸園田居》中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飲酒》中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古詩的意象,大都有相對固定的寓意。把握了這些寓意,對我們理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以及正確解答詩歌鑒賞題目很有益處。古詩的意象,大都有相對固定的寓意。把握了這些寓意,對我們理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以及正確解答詩歌鑒賞題目很有益處。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用來感慨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唐·李商隱《登樂游原》 [今譯] 西下的太陽無限美好,只是再美好,也已接近黃昏時刻。 [賞析] 兩句為千古名句。傍晚時分,詩人郁郁不樂地登上長安的樂游原,只見一輪紅日西斜,顯得無限美麗,于是情不自禁地唱出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币庵^夕陽縱好,可惜也維持不了多少時間。其中寓有詩人多少既贊賞而又惋惜的感情!清人紀昀評曰:“百感茫茫,一時交集,謂之悲身世可,謂之憂時事亦可?!保ㄒ娚蚝駢u《李義山詩集輯評》)此評很有道理,時至晚唐,中興無望,詩人處于這樣的時代,能不慨然興嘆! [原作] 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這首詩是作者贊美黃昏前的原野風光和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詩人李商隱透過當時唐帝國的暫繁榮,預(yù)見到社會的嚴重危機。而“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兩句詩也表示:人到晚年,過往的良辰美景早已遠去,不禁嘆息光陰易逝,青春不再。這是遲暮者 對美好人生的眷念,也是作者有感于生命的偉大與不可超越,而借此抒發(fā)一下內(nèi)心的無奈感受。 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李商隱所處的時代是國運將盡的晚唐,盡管他有抱負,但是無法施展,很不得志。這首詩就反映了他的傷感情緒。 前兩句“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是說:傍晚時分我心情悒郁,駕著車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適”指不悅。詩人心情憂郁,為了解悶,就駕著車子外出眺望風景?!肮旁本褪菢酚卧?,在長安城南,地勢較高,是唐代的游覽勝地。這兩句,點明登古原的時間和原因。后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說:夕陽下的景色無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黃昏?!盁o限好”是對夕陽下的景象熱烈贊美。然而“只是”二字,筆鋒一轉(zhuǎn),轉(zhuǎn)到深深的哀傷之中。這是詩人無力挽留美好事物所發(fā)出深長的慨嘆。這兩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嘆涵義是十分深的,它不僅對夕陽下的自然景象而發(fā),也是對自己,對時代所發(fā)出的感嘆。其中也富有愛惜光陰的積極意義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感慨
每個人都有屬于每個人的生活,你要讀書這是無可厚非的,也許你的父親不理解,但是你也要諒解,也許家里的負擔讓他承受了太多,也許他從讀書人身上看不到未來……按照你所說的情況,你的分數(shù)是在有限的話,不妨換個實際點的理想,選擇一個中等學校,然后如果能進去的話,就半工半讀,賺自己的生活費而不要再向家里伸手,加中家里負擔了。但是,如果你這次依舊失利,那么你就選擇去打工吧,這是最好的一條路,社會的殘酷你應(yīng)該要十分清楚,沒有人會給予你憐憫,哪怕是支持也會很少很少,除了靠自己,你沒有辦法。況且,你不能夠認為打工就是斷送學習之路,人一生要學的東西很多很多,書本只是一小部分而已,你應(yīng)該知道實踐決定認識,真的,許多從高校出來的畢業(yè)生反而會比一般文憑,甚至沒有文憑的人差很多,為什么,就是因為這個社會不要書呆子!你要學習,任何時候都可以,只要你想。
再者馬上就要高考,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把心態(tài)放平,你要告訴自己:問心無愧就可以。而且你不要覺得不平衡,要知道每年有多少考生和你一樣高考失利,與其自怨自艾,不如換條道路,不要再高考一棵樹上吊死。當然,能實現(xiàn)十幾年的夢想這是最最好的!嗯,我覺得你更是不要焦急啊,有過經(jīng)驗了還怕什么?
好吧,祝你高考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