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元旦節的名人名句
元旦,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即公歷新一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詞最早出現于《晉書》,中國古代曾以十月、臘月的月首為元旦;從漢武帝開始規定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從中華民國開始規定每年的陽歷1月1日為元旦,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得以明確,同時確定農歷一月一日為 “春節”。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俗稱為“陽歷年”。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歷史上不少的文人騷客留下了描述元旦的古詩名句。但是,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很多描述元旦的古詩詞里經常出現“屠蘇”一詞,那么“屠蘇”一詞到底和元旦有什么關系呢?
2024年元旦日歷一、 元旦古詩詞中的“屠蘇酒”
古代詩人經常用屠蘇酒抒發心中的感慨與情懷。“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宋代王安石詩作《元日》 描述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古詩中間“春風送暖入屠蘇”說的是新年之日,眾人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恭賀新年;這時詩人的心情和酒水交融,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另外,宋代詩人陸游《除夜雪》中的“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也是對辭舊迎新的描寫。
宋代王安石詩作《元日》二、“屠蘇”和“屠蘇酒”
屠蘇酒,一名酴酥。古人曾住屠蘇屋,即屋頂平坦而畫有屠蘇草的房子。西漢王褒有詩云:“繡桶繪屠蘇。”《詩話補遺》中載:“屠蘇,草也。”《通雅》中有:“蓋闊葉草也,如今廣西瑤人呼大葉似蒿者,為頭蘇,頭蘇音近。”屠蘇可以釀酒。
屠蘇酒在古代,每到除夕之夜,每十數戶人家均要配一副泡制屠蘇酒的中藥,放到井里浸泡,在元旦時取出井水來摻入酒內。據說,全家共飲,可以防止瘟疫,屠蘇酒的名字大概就是由此而來。也有人說,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制而成的,其配方為大黃、白術、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藥加入酒中浸制而成。
屠蘇酒三、“屠蘇酒”和元旦習俗
華佗研制了屠蘇酒的秘方后,人們一直認為這是一個藥方,并沒有受到廣泛的推崇。畢竟,沒事誰又愛吃藥呢? 但這樣的情況在唐朝發生了改觀,根據唐朝人韓鄂在《歲華紀麗》的記載:屠蘇是一間草庵(茅舍)的名稱,古時住在此草庵的是名醫孫思邈,每到元旦前天的晚上他都準備大量草包,挨家挨戶地送給大家,并囑咐他們放在布袋里縫好,投在井里。到元旦那天汲取井水,然后放在酒里,與酒同飲,每人皆一杯,這樣一年中就不會得瘟疫。《類雋》稱:“一人飲,一家無疫。一家飲,一里無疫。”《玉箱方》稱:“飲藥三朝,還投井中,歲飲此水,一世無病。”人們得了這個方子,也明白了它的奇效,因此經歷代相傳,在每年的開端之時都要飲這樣一杯屠蘇酒,來祈求第二年健康長壽。久而久之,元旦佳節飲屠蘇酒便形成了民風民俗,遍及全國各地和多個民族,朝野共之,代代傳承。
屠蘇酒另外,古人飲用屠蘇酒的方法也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從年幼的開始,由于幼兒諸事未定,一天天成長,前途無量;老年人最后飲,意味著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后飲以示挽留。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寫道:"年年最后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余。"說的就是這種風俗。這種別開生面的飲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產生種種感慨,所以給人留有深刻的印象。宋代詩人鄭望的《除夕》“可是今年老也無?兒孫次第飲屠蘇” 和宋代詩人陸游的《甲子歲元日》:“飲罷屠蘇酒,真為八十翁。”同樣道出了這種喝屠蘇酒的風俗。
古人元旦飲用屠蘇酒場景四、屠蘇酒香話元旦(詩詞八首)
【第1句】: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第2句】: 玉樓春·元日
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恭賀元旦【第3句】:除夜雪
宋·陸游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第4句】: 除日
宋.蘇轍
屠蘇末後不辭飲,七十四人今自希。
筋力明年應更減,誠心憂世久知非。脾寒服藥近方驗,風痹經冬勢漸微。 得罪明時歸已晚,此生此病任人譏。
慶祝元旦【第5句】: 己酉新正
明·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
【第6句】: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迎接元旦【第7句】: 除夕
宋·鄭望
可是今年老也無?兒孫次第飲屠蘇。
一門骨肉知多少?日出高時到老夫。
【第8句】: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董必武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巖女士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新年日出喜歡悅悅爸的文章請點贊、關注、分享!
你還了解古詩詞中包含的元旦習俗嗎?歡迎在下面評論區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哪些關于憂愁、憂傷的名人名言名句
歡迎關注【文學名句】,溫暖情懷的文學,動人心坎的名句。
【中國篇】
● 君子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朝之患。—— 《禮記》
●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
● 人之生也,與憂俱生。—— 《莊子》
●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漢]樂府古辭《西門行》
●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唐]李白《秋浦歌》
● 何人把酒慰深幽,開自無聊落更愁。—— [宋]蘇軾《梅花》
●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宋]李清照《聲聲慢》
● 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 [宋]辛棄疾《鷓鴣天》
●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 我自只如常日醉,滿川風月替人愁。—— [宋]黃庭堅《夜發分寧寄杜澗叟》
● 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 [宋]秦觀《減字木蘭花》
● 當抑郁之時,則登臨山水以解之。—— 蔡元培《中學修身教科書》
● 人類最大的悲哀,除衣食諸事能由科學或人事滿足者外,便是找不到此生的歸宿,不曉得此生的意義。—— 林風眠《致全國藝術界書》
【外國篇】
● 憂患比疾患更令人難受。—— [美國]富勒《至理名言》
● 如果有什么事不是你的力量所能控制的,那么就沒有必要發愁;如果還有什么辦法可想的話,那么也還是沒有什么可以使你發愁的。—— [美國]喬治·彭斯《這樣才能活到一百歲》
● 有些人以回憶過去折磨自己,有些人則以憂慮不幸將至而難過痛苦;兩者都可笑至極——因為一個現在與我們無關,而另一個則尚未有關。—— [古羅馬]塞涅卡《致魯西流書信集》
● 優柔寡斷之中存在著憂傷。—— [古羅馬]西塞羅《論目的》
● 憂傷有盡頭,而憂慮卻沒有盡頭。因為憂傷是由于已經發生過的事,而我們憂慮的都只是可能發生的事。—— [古羅馬]小普林尼《書信集》
● 不要把新鮮的淚水浪費在陳舊的哀痛上。—— [古希臘]歐里庇得斯《亞歷山大》
● 只要是人,誰也無法毫無煩憂,平靜無事地度過一生。—— [古希臘]埃斯庫羅斯《獻祭品的女人們》
● 人生是什么?難道它不是在不斷變換?——從憂愁到憂愁?——結束一個煩惱,又開始另一個煩惱?—— [英國]斯特恩《項狄傳》
● 有著悲傷的地方,就有著圣潔的所在。—— [英國]王爾德《發自深處》
● 憂思分割著時季,擾亂著安息,把夜間變為早晨,晝午變為黑夜。—— [英國]莎士比亞《理查三世》
● 適當的悲哀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過度的傷心卻可以證明智慧的欠缺。—— [英國]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
● 強作歡娛的憂傷,和樂極生悲同樣使人難堪。—— [英國]莎士比亞《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
● 學者的憂愁,是好勝;音樂家的憂愁,是幻想;侍臣的憂愁,是狡猾;女人的憂愁,是挑剔;情人的憂愁,是集以上一切之大成。—— [英國]莎士比亞《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
● 不要屈服于憂愁,要堅定地抗拒它,否則憂愁這習慣就會得寸進尺。—— [英國]史密斯《再思》
● 使你憂愁的真正原因,皆由于你懷疑自己是否幸福而產生的。—— [英國]蕭伯納《人與超人》
● 激發成人的童心,是憂傷特有的功能。—— [法國]雨果《悲慘世界》
● 憂慮像一把搖椅,它可以使你有事做,但不能使你前進一步。—— [德國]席勒《陰謀與愛情》
● 憂愁好像一塊石頭,一個人會被它壓倒,兩個人就能輕而易舉把它從路上搬開。—— [蘇聯]豪夫《童話年鑒》
● 揭開面具 你們的歡樂就是你們的憂愁。幸福總是依據于疼痛。——紀伯倫
● 憂慮攻心,足以使人致死。—— 日本諺語
● 小憂,逢人就談;大憂,緘口不言。—— 奧地利諺語
歡迎關注【文學名句】,遇見動人語言是美妙的緣,總有貼心文字溫暖著你我。
說出一句關于勞動的名句
勞動致富,勤勞發家。
網絡照片。
關于痛苦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 關注【文學名句】溫暖情懷的文學,動人心坎的名句 → 記得點贊 ←
精選關于痛苦的名人名言名句,喜歡就點個贊吧。
● 不能真心領得苦痛,也便難有新生的希望。—— 魯迅《隨感錄》
● 連眼淚都沒處流的人,這才是人間最痛苦的人。—— 柔石《二月》
● 你痛苦的時候,很容易感覺別人的歡樂;你歡樂的時候,卻未必感受到別人的痛苦。—— 汪國真《哲思短語》
● 痛苦使人深刻,但是,如果生活中沒有歡樂,深刻就容易走向冷酷。—— 周國平《幸福與痛苦》
● 有遠見的人常會痛苦,沒有遠見的人常感快樂。—— 尹雪曼《閑話短視》
● 我們向來以為是受了傷才痛的,殊不知正是痛讓我們免于受傷,或者,受更深的傷。—— 莫小米《免于受傷》
● 人在痛苦時,往往以為痛苦會永遠纏身。—— [日本]池田大作《青春寄語》
● 體驗過痛苦,才能體會接踵而來的幸福的滋味。—— [印度]首陀羅迦《小泥車》
● 痛苦的底下是快樂,快樂的底下是痛苦。—— [美國]愛默生《獅身人面像》
● 如果一個人說,看哪!我痛苦——顯然他并不在受痛苦,因為悲傷是喑啞的。—— [美國]愛默生《獅身人面像》
● 對一個傷痛不要打探得太深,以免造成一個新的傷痛。—— [美國]富勒《至理名言》
● 人的心靈只能承擔一定數量的痛苦。如果痛苦達到無法承受的程度,就會逃逸到思想深處,給埋了起來。—— [美國]西德尼·謝爾頓《午夜情》
● 如果沒有冬天,春天就不會那樣令人愉悅;我們若非有時嘗到過痛苦,幸運就不會那樣舒心宜人。—— [美國]安妮·布雷茲特里特《神學與倫理的沉思》
● 對以往痛苦的平靜回憶,有著某種怡人的快慰。—— [古羅馬]西塞羅《致友人》
● 痛得厲害的必短促,痛得長久的必輕。—— [古羅馬]西塞羅《致友人》
● 在每一種不幸中,最痛苦的折磨是想起以往的幸福。—— [古羅馬]波伊提烏《哲學之安慰》
● 蔑視歡樂,用痛苦換來的歡樂是有害的。—— [古羅馬]賀拉斯《書信集》
● 比起肉體的痛苦來,心靈的痛苦深切得多。—— [古羅馬]賀拉斯《箴言》
● 人和痛苦生來就是一雙孿生子。—— [古希臘]荷馬《奧德修記》
● 勞碌是天底下人類的命運;主神賦予我們生命的同時,也給我們痛苦。—— [古希臘]荷馬《伊利昂紀》
● 因為自己的原因而遭受危難時,那痛苦的刺是更叫人難受的。—— [古希臘]伊索《伊索寓言》
● 痛苦的報酬是經驗。—— [古希臘]埃斯庫羅斯《著作殘篇》
● 了解許多問題的存在,卻無力去改變或控制任何一種,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于此。—— [古希臘]海隆達斯
● 痛苦和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拒斥它們即是拒斥了人生。—— [英國]靄理斯《論人生與性:關于愛和德性的論文集》
● 痛苦并非壞事,除非痛苦征服了我們。—— [英國]金斯利《圣莫拉》
● 沒有痛苦,便沒有所得。—— [英國]約翰·雷《英國諺語》
● 人們自己并不感到痛苦時,是會用空洞的話來勸告、慰藉別人的。可是當他們自己嘗到了這種滋味,他們就會覺得給人家服用的藥餌,對自己是全無效力。—— [英國]莎士比亞《無事生非》
● 一切痛苦能夠毀滅人,然而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消滅!
● [英國]拜倫《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
● 痛苦或者歡樂,完全蘊含于眼界的寬窄。—— [英國]雪萊《關于道德觀念的思辨》
● 害怕自己會受苦的人,已經遭受到了他所害怕的痛苦。—— [法國]蒙田《隨筆集》
● 承受痛苦,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法國]拿破侖《拿破侖文選》
● 痛苦的成因不在于缺乏什么東西,而在于對那些東西感到需要。—— [法國]盧梭《愛彌兒》
● 期待痛苦比身受痛苦給我的折磨更勝過百倍;對我來說,威脅比打擊更可怕。—— [法國]盧梭《一個孤獨散步者的遐想》
● 有了精神上的痛苦,肉體的痛苦變得不足道了;但因為精神的痛苦是肉眼看不見的,倒反而不容易得到同情。—— [法國]巴爾扎克《夏倍上校》
● 處于極端痛苦的人才能認識生活無憂無慮的可貴。—— [法國]巴爾扎克《家族復仇》
● 深沉的痛苦是轉變窮苦人容貌的一種威猛的神光。—— [法國]雨果《悲慘世界》
● 極端的痛苦,像極端的快樂一樣不能經久,因為它過于猛烈。—— [法國]雨果《巴黎圣母院》
● 真正的痛苦是人們默默承受著的,不愿別人憐憫和安慰的痛苦。—— [法國]喬治·桑《木工小史》
● 痛苦這把犁刀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了生命的新的水源。—— [法國]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 最杰出的人總是用痛苦去換取歡樂的。—— [德國]貝多芬《貝多芬語錄》
● 嘗嘗痛苦留下的滋味吧,苦難以后甘甜才會來。—— [德國]歌德《格言和感想集》
● 即使我們幸運地遠離痛苦,我們便靠近了厭倦;若遠離了厭倦,我們便又會靠近痛苦。—— [德國]叔本華《人生的智慧》
● 我們所經常遇到的痛苦,常超過我們所想象的痛苦,只有中年喪妻老年喪子的人,才真能了解它深到什么程度。—— [德國]叔本華《人生的智慧》
● 極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后解放者,只有這種痛苦,才迫使我們大徹大悟。—— [德國]尼采《快樂的科學·序》
● 不要留心于痛苦的外表,要想到它的后果;想到這痛苦再久也不至于超過末日審判。—— [意大利]但丁《神曲》
● 在失意中回憶美好的時光是最大的痛苦。—— [意大利]但丁《神曲》
● 突然的痛苦,一下子就完結了。而長期的折磨,好比經常受殺戮之痛而不能絕命。—— [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 世界上有不少的痛苦,然而最大的痛苦是:想從黑暗奔向激動心靈而又不可理解的光明時,那些無力的掙扎所帶來的痛苦。—— [俄國]謝德林《健忘的羊》
● 一個人即使用足力氣往門楣上撞頭,往往也沒有輕輕觸到痛處那么疼。—— [俄國]列夫·托爾斯泰《童年·少年·青年》
● 當內心感到痛苦的時候,還談什么金錢、地位和榮譽?那時節無論娛樂、禮儀,或生活,都會毫無意趣。—— [俄國]卡杰寧《殺人犯》
● 痛苦是人類偉大的教師。靈魂在痛苦的氣息下,日益茁壯。—— [澳大利亞]葉欣巴哈《箴言集》
● 痛苦的一小時有快樂的一天那么長。—— 拉丁諺語
你喜歡哪一句?留言說一說。
關注【文學名句】遇見動人語言是美妙的緣,總有貼心文字溫暖著你我
↓↓ 記得點贊,喜歡就分享和收藏 ↓↓
關于相逢的詩詞名句有哪些
謝謝邀答。
(1)相逢紅塵內,高揖黃金鞭,萬戶垂楊里,君家阿那邊。<李白>
(2)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蘇軾>
(3)相逢方一笑,相送還成淚。
(4)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5)十年離亂后,長大一相逢。
(6)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7)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
(8)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9)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10)千里有緣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有什么關于商人的名句
商人重利輕離別。
這句話是古代詩人來諷刺商人的。卻道出了商人這一群體的內心深處的悲哀:逐利是商人的原動力,要保持對利潤、利益長期的追逐性,商人必須舍棄一些東西,這就包括與親人朋友相聚的時間。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商人要想賺錢、抓住商機,就非得在別人勞作的時候勞作,別人休息的時候加倍勞作了。比如五一、十一、春節、周末等,都是大眾休息的時候,卻是各大商場生意最火爆加班加點的時候。比如一家早餐店,在你還在被窩里享受熟睡美夢的時候,老板娘已經冒著寒冬刺骨寒風、蝕骨冰水開始準備上百份早餐了。
要成為商人,就得拋棄好生活。
同時,這也說明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重感情、重離別的人,很難成為成功的商人。很難想象像李白一樣重情“不及汪倫送我情”文人雅士、像武松一樣重情義“路見不平一聲吼”的人能成為成功的商人。
重感情、重離別,你就成不了成功的商人。
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現實是骨感的。千萬不要想什么便宜都占、什么好事都來臨。
關于命運的精辟名言名句有哪些
關注【文學名句】,溫暖情懷的文學,動人心坎的名句。
命運是什么?古今中外名人智者對命運這個話題留下了無數名言警句和文學名句,這里摘錄最精辟的四十幾句以饗讀者。喜歡記得點贊和分享!
中國篇
●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荀子·榮辱》
● 古來才命兩相妨。—— [唐]李商隱《有感》
● 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明]吳承恩《西游記》
● 運去黃金失色,時來鐵也生光。——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
● 不論英雄豪杰,都逃不了境遇和時代的支配。—— 夏丏尊《教育的背景》
● 命運,不過是失敗者無聊的自慰,不過是懦怯者的解嘲。—— 茅盾《蝕·幻滅》
● 一塊土塑成了美的菩薩,丑的將軍。怨及匠人的偏心,不如歸咎自己的命運。—— 石評梅《紅粉骷髏》
● 大至于人類大規模的屠殺,小至于個人家庭糾糾紛紛,一切“哲人”和這個問題碰頭時,理性的光輝都不免失去,樂意轉而將它交給“偉大”或“宿命”來處理。—— 沈從文《綠魘》
● 所謂命是經過主觀努力之后仍不可超越的客觀限制,必須盡人事,才能知天命,天命不是完全前定的。—— 張岱年《中國倫理思想研究》
● 幸運背后總是靠自身的努力在支持著的。一旦自己松懈下來,幸運也就溜走了。—— 《羅蘭小語》
● 每一個人生命歷程與宇宙的時間對照配合時,就會有各種大小不同的階段,而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機緣,有時是好,有時是壞,這就是所謂“運”。—— 李亦園《人類的視野》
● 抗命不可能,順命太輕閑,遵命得認真,唯有樂命,樂命最是自由自在。—— 三毛《隨想》
● 生活中沒有那么多走運的事,企望以走運來維持樂觀,終歸會靠不住。—— 史鐵生《幾回回夢里回延安》
● 在幾十億條命運軌道無窮多的交織組合之間,一個人的命運真可謂朝不慮夕了。—— 史鐵生《姻緣》
●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命運、路,上帝本來不公平。—— 史鐵生《山頂上的傳說》
● 當我沮喪的時候,當我彷徨的時候,當我孤獨寂寞悲涼的時候,我曾格外地相信命運,相信命運的不公平;當我快樂的時候,當我幸福的時候,當我成功優越欣喜的時候,我格外地相信自己,相信只有耕耘才有收成。—— 畢淑敏《握緊你的右手》
● 命運本有自身的秩序,它就是面對一連串抉擇。—— 秦文君《十六歲少女》
● 世態炎涼人間滄桑不會因為年齡的不同而不同,命運的打擊也不會因惜其年少而格外輕柔。—— 素素《少年》
● 人,一生一世,在或長或短的跋涉中,總有種種重要關頭或轉折點,決定他的“命運”,影響他的一生。—— 梁治平《海瑞與柯克》
外國篇
● 在厄運中滿懷希望,在好運中不忘憂慮。—— [古羅馬]賀拉斯《歌集》
● 命運之神的打擊方式并非一成不變。有時,她會借我們自己的手打擊我們;有時,她又為我們設下危險的圈套。—— [古羅馬]塞涅卡《致盧奇里論道德的信》
● 說命運是我們一半行為的主宰,那是對的;但命運還留下另外一半,也許是較小的一半,讓我們自己去支配。—— [意大利]馬基雅維利《君主論》
● 一方面幸運與偶然性有關——例如長相漂亮、機緣湊巧等;但另一方面,人之能否幸運又決定于自身。正如古代詩人所說:“人是自身幸福的設計師。”—— [英國]弗朗西斯·培根《論幸運》
● 幸運所需要的美德是節制,而厄運所需要的美德是堅忍;后者比前者更為難能可貴。—— [英國]弗朗西斯·培根《論厄運》
● 命運不會滿足于只給人帶來一次不幸。—— [英國]弗朗西斯·培根《理性主義的外飾》
● 命運是一個很好的女神,她不愿讓小人永遠得志。—— [英國]莎士比亞《終成眷屬》
● 不為幸運所欺騙的人,也一定不會為厄運所壓倒。—— [英國]本·瓊森《偶得集·命運》
● 如果你不太幸運,你就會不認識自己。如果你太不走運,那就誰也不會認識你。—— [英國]托·富勒《箴言集》
● 承受厄運需要美德,承受幸運需要更高的美德。—— [法國]拉羅什富科《箴言錄》
● 命運的神力只被那些不幸的人們所承認;因為,幸福的人們都把成功歸于自己的精明強干。—— [英國]喬納森·斯威夫特《雜感錄》
● 命運是一個喬裝打扮的人物。沒有比這張臉更會欺騙人的了。—— [法國]雨果《笑面人》
● 人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筑師。—— [美國]愛默生《命運》
● 始終如一的人相信命運;反復無常的人相信運氣。—— [英國]迪斯累里《維維安·格雷》
● 人們對于自己實際擁有什么東西,并不怎么感謝命運,對于自己缺少什么東西,卻總是加倍地埋怨命運。—— [瑞士]郭特夫里特·凱勒《綠衣亨利》
● 命運之網的千絲萬線雜亂無章地交織在一起……一個人如果去探究它,他就會看到正確與錯誤成了一體。—— [挪威]易卜生《布蘭德》
● 好運不會在人家等候的那個地方自然而來,而是經過彎彎曲曲與困難得難以想象的道路降臨的。—— [西班牙]安赫爾·格拉·加爾多斯《慈悲心腸》
● 我們整個世界,一條條街道,一個個房間,都充滿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命運。—— [奧地利]斯蒂芬·茨威格《愛與同情》
● 任何一種命運,盡管它也許是漫長而復雜的,實際上卻反映在某一瞬間,正是在那一瞬間,一個人永遠明白了他自己究竟是什么人。—— [阿根廷]博爾赫斯《塔德奧·伊西多羅·克魯斯傳》
● 人生的命運是多么難以捉摸啊。它可以被純粹幾小時內發生的事毀滅,也可以由幾小時內發生的事而得到拯救。—— [美國]歐文·斯通《總統之戀》
● 請相信我,誰不期待機遇的饋贈,誰便征服了命運。—— [英國]馬·阿諾德《逆來順受》
● 命運的車輪不是像冰川那樣緩緩移動,就是快得連它馳過的影子也看不見。—— [美國]沃克《戰爭風云》
【文學名句】,遇見動人語言是美妙的緣,總有貼心文字溫暖著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