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名句
有思想的人不會麻木的過活,有靈魂的人不會庸俗的隨波。他們把思想和靈魂化為一句句精華句子,化為一段段催人奮進的話語,激勵我們珍惜今生,感悟生命的各種美好和燦爛。即便在風雨交加的日子里,依然讓你我能夠從容淡定,勇猛前行。
20個值得收藏的精華名句,送給內心最好的自己!一起體味思想和靈魂文字的魅力。
1,當時間完美,諸物漸遠,你我不必傷感。
——無名氏
2,父母在,人生即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畢淑敏
3,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撒哈拉。
——三毛
4,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里,然后開出花朵來。
——張愛玲
5,為了人生的一點微光,你必須到那最黑暗的地方去
——林染
6,生活在陰溝里,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權利。
——王爾德
7,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尼采
8,我年華虛度,空有一身疲倦。
——海子《以夢為馬》
9,你千萬不要見怪,城市是一個幾百萬人一起孤獨生活的地方。
——梭羅
10,我用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
11,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木心《從前慢》
12,一落雪,每個人就是一片荒野。
——張何之
13,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
——徐志摩
14,讓懂的人懂,讓不懂的人不懂。讓世界是世界,我甘心是我的繭。
——簡媜
15,門外的繁華,不是我的繁華。
——錢鐘書
16,海浪送給你詩意的沙灘,你給了大海深情的瞭望。
——凌之
17,風和日暖,令人愿意永遠活下去。
——朱生豪
18,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沈從文《湘行散記》
19,最后一次見你是我做的短夢,夢里有你還有一群冬風。
——邵洵美《季候》
20,最是人間留不住, 朱顏辭鏡花辭樹。
——王國維《蝶戀花》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誰的名句
當然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啊,也是天才詩人王勃。如果連這都不知道,也難怪“百萬英雄”那么簡單的問題都答不對。不過趁著這個機會,我也好好講講這首詩。
這句詩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是一首送別詩,原詩如下: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開頭一句“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就氣勢不凡,以“三秦”、“五津”這樣開闊的境地點明送別的地點和友人去向。盛唐人的送別,總是別開生面,沒有兒女作態,也沒有傷感消極,有的是新氣象和昂揚的格調。
像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像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是其他朝代的詩人,所沒有的格局。
而王勃的這首詩,更是意氣豪邁、新穎別致,不落巢窠。“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格局之高,在唐代五言中鮮有其匹。用開朗壯闊的胸懷將纏綿的兒女私情一筆撇開,惜別而不怨別,體現出一種超拔、曠達之氣。
一個國家的精神,最深刻的反應在它的文學上,“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不僅是一句好詩那么簡單,也是代表了整個盛唐青年的胸襟和氣度。
彼時的大唐國力蒸蒸日上,人們都有一種昂揚進取的精神,無論是邊疆的將士軍人,還是文壇的騷客才子,都有渴望建功立業、成就大事業的拳拳之心。
王之渙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昌齡的“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還是岑參的“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等等,都體現了這種精神。
這首詩還好在氣脈的一貫流注,全詩一氣呵成,如行云流水,這也是唐代律詩的高妙之處。后世的宋明清詩,都缺少這種藝術表現力。
對于王勃的這首詩,無論怎樣拔高都是不為過的,或者說,它當得起。這就是一首絕世詩歌,開啟了盛唐、中唐的詩境先河。
王勃就像一顆燦爛燃燒的流星,劃過盛唐的星空。雖然短暫,卻有耀眼的一生。他的年紀輕輕,卻位列“初唐四杰”,躋身于整個大唐帝國文壇的中央,十四歲即席寫就千古名篇《滕王閣序》。24歲的生命歷程,擁有許多活了七八十歲而無法取得的成就。
王勃,是一個值得永遠銘記的名字。
最后,奉送鄙人對這首詩的白話譯文:
三秦大地拱衛著長安城闕,風煙彌望是你遠去的五津。
與你分別時刻有重重心意,同為漂泊在外的宦臣游子。
四海之內存在你這個知己,無論天涯何處都像在鄰居。
在這分別的岔道路口,請別像矯情兒女一樣淚灑衣巾。
下聯:江河湖海浪滔滔,如何對上聯
上聯:澗溪流瀑激淙淙
下聯:江河湖海浪滔滔激淙淙
下聯:江河湖海浪滔滔
上聯:海燕、燕飛俯海浪,如何對下聯
海燕,燕飛俯海浪,
溪魚,魚躍沖溪流。
名句求對:東風夜放花千樹。(辛棄疾《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南暖日擺桃萬棵。西涼月影飄百葉,北寒時出香十村。
魯迅先生的名句你記得多少
魯迅妙語名言
【第1句】: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
【第2句】: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血。
【第3句】: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第4句】:哪里有天才,我只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了。
【第5句】: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第6句】: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
【第7句】: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
?
【第8句】:曾經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第9句】:人類總不會寂寞,因為生命是進步的,是天生的。
【第10句】:事實是毫無情面的東西,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
【第11句】: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只有這兩條路。
【第12句】:假使做事要面面顧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第13句】:時間就是性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的。
【第14句】:做一件事,無論大小,倘無恒心,是很不好的。
?
【第15句】: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正死掉了。
【第16句】: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的難。
【第17句】:死亡的生命已經朽腐。我對于這朽腐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還非空虛。
【第18句】: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
【第19句】: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第20句】: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
【第21句】:懷疑并不是缺點。總是疑,而并不下斷語,這才是缺點。
【第22句】:糾纏如毒蛇,執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頹廢的快。
【第23句】:巨大的建筑,總是一木一石疊起來,我們何嘗做做這一木一石呢?我時常做些零碎事,就是為此。
【第24句】:寧可與敵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第25句】:明言著輕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輕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
【第26句】:唯獨革命家,無論他生或死,都能給大家以幸福。
【第27句】:凡事總需研究,才會明白。
【第28句】: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會被生活所累。
【第29句】: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
【第30句】: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無情地解剖我自己。
?
【第31句】: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第32句】: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
【第33句】:謙以待人,虛以接物。
【第34句】:自由固不是錢所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
【第35句】: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第36句】: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第37句】: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
【第38句】: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
【第39句】:中國雖發明火藥,卻只會用來放煙花炮竹;發明羅盤,也是用來看風水。
【第40句】:即使艱難,也還要做;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冷笑家的贊成,是在見了成功之后……
【第41句】:我們中國人對于不是自己的東西,或者將不為自己所有的東西,總要破壞了才快活的。
【第42句】:在要求天才的產生之前,應該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譬如想有喬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了;所以土實在較花木還重要。
【第43句】:以人為鑒,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夠反省的妙法。
【第44句】:友誼是兩顆心的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
上聯:海浪潮涌波濤泄,怎么對下聯
上聯:海浪潮涌波濤泄。
下聯:普吉翻船痛無聲。
月色如故,海浪有聲,下聯是什么
籃天依舊,日有朝夕。
上聯:船游海浪音嚇燕;請接下聯
上聯;船游海浪音嚇燕,
下聯;轎來奏鳴曲驚蝶。
出句:渾濁海浪波濤洶涌淺灘淘沙,怎么對句
渾濁海浪波濤洶涌淺灘陶沙,火熱股市 目瞪口呆水深撈金,謝,沒有合適圖片
李白名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什么
“床前明月光”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名篇《靜夜思》,全詩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也沒有華麗精美的辭藻,只是用近似口語的話娓娓道來,描述了游子的思鄉之情,明白如話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問世千余年來,一直為人所喜愛。
正是因為這首詩明白如話,淺顯易懂,所以人們對其含義和解釋一直也沒有什么不同看法,《唐詩鑒賞辭典》中這樣解釋:
這時庭院是寂寥的,透過窗戶的皎潔月光射到床前,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詩人朦朧地乍一望去,在迷離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鋪了一層白皚皚的濃霜。
但后來有人提出疑義,唐代的門是完全封閉的,窗戶也很小,況且還貼有窗戶紙,月光不可能穿過照到屋里去,并且在室內也不會有霜的,這在道理上講不通。于是人們對詩中床的含義產生了疑問,“床前明月光”中的“床”究竟是指什么?
我查了一下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其中對“床”的解釋有三:【第1句】:坐臥的器具。意思和今天的床一致;【第2句】:安放器物的架子。類似今天的柜或者櫥;【第3句】:井上的圍欄。今天的床沒有這個含義。
對照床的這三個含義,我們發現第三種解釋與李白詩中的意境比較吻合。并且李白還有一首我們非常熟悉的詩歌,其中有這么幾句:“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據學者介紹,此詩中的“床”也是“井上圍欄”的意思。通過以上考證,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床前明月光”中的“床”不是今天所說的臥榻,而是井上的圍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