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開朗琪羅有哪些著名作品(十大藝術品以及經典名言分享)
米開朗琪羅十大著名作品
西斯廷教堂的天頂畫《創世紀》
米開朗基羅受教皇朱利葉斯二世委托,于1508年至1512年創作這幅天頂畫。作品描繪了圣經中的九個故事,被認為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作品之一。米開朗基羅本人最初拒絕接受這個項目,因為他認為自己更像是一個雕塑家而不是畫家。
大衛雕像,佛羅倫薩學院美術館
大衛雕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雕塑。米開朗基羅的大衛是在26歲時著手歷時三年雕刻完成。描繪大衛在與歌利亞戰斗后勝利。這座4米高的雕塑最初于1504年放置在佛羅倫薩的領主廣場,1873 年被移至學院美術館,至今仍保留在那里。
巴杰羅博物館的巴克斯雕塑
米開朗基羅的第一個大型雕塑是大理石巴克斯。與圣母憐子圖一起,它是米開朗基羅羅馬時期僅有的兩件幸存的雕塑之一。雕像描繪了羅馬酒神處于放松狀態時的姿勢。自1871年以來,巴克斯與米開朗基羅的其他作品一起在佛羅倫薩的巴杰羅國家博物館展出,包括布魯圖斯的大理石半身像和他未完成的大衛-阿波羅雕塑。
布魯日圣母像,布魯日圣母教堂
布魯日圣母像是米開朗基羅在世期間唯一一件離開意大利的雕塑。1514年,它被布商的家人買下后,捐贈給了圣母瑪利亞教堂。這座雕像數次離開教堂,第一次是在法國獨立戰爭期間,之后于1815 年歸還,在二戰期間再次被納粹士兵掠走。
圣安東尼的折磨
德克薩斯州金貝爾藝術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就是“圣安東尼的折磨”這幅畫——米開朗基羅的第一幅已知畫作。
麥當娜多尼
麥當娜·多尼(《神圣家族》)是米開朗基羅唯一幸存至今的畫架上的作品。這幅作品是為富有的佛羅倫薩銀行家創作的,以紀念他與著名的托斯卡納貴族家族的女兒的婚姻。這幅畫仍保留在原始框架中,由米開朗基羅本人用木頭制成。麥當娜·多尼(《神圣家族》 自 1635 年以來一直在烏菲茲美術館。
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的圣母憐子圖
15世紀后期的圣母憐子圖被認為是米開朗基羅最杰出和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該雕塑最初是為法國紅衣主教讓·德·比利埃的墳墓創作的,描繪的是圣母瑪利亞抱著被釘十字架后基督的身體。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葬禮紀念碑的共同主題。圣母憐子圖于18世紀移至圣彼得大教堂,是唯一一件由米開朗基羅簽名的藝術品。多年來,這座雕像遭受了數次重大破壞,尤其是在1972年澳大利亞地質學家拉茲洛·托特用錘子把圣母的臉和鼻子打碎了。(現在看到的都是修復以后的)
摩西·在羅馬
1505年,教皇朱利葉斯二世委托米開朗基羅雕刻“摩西”作為自己葬禮紀念館的一部分,位于羅馬圣彼得羅大教堂內。不過在朱利葉斯二世去世之前,米開朗基羅沒有完成這座紀念碑。
西斯廷教堂的最后審判
米開朗基羅的另一幅杰作位于西斯廷教堂教堂祭壇的墻上這幅巨作。它是在完成西斯廷教堂的天頂畫25年后畫的。最后的審判經常被認為是米開朗基羅最復雜的作品之一。宏偉的藝術作品描繪了上帝對人類的審判,最初因裸體而受到譴責。特倫特委員會在1564年譴責了這幅壁畫,并聘請畫師來掩蓋裸露的部分。
梵蒂岡圣彼得受難
圣彼得受難是米開朗基羅在梵蒂岡保利納教堂的最后一幅壁畫。該作品是教皇保羅三世于1541年下令創作的。與文藝復興時期彼得的許多其他描繪不同,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側重于一個更黑暗的主題——他的死。2004年梵蒂岡耗資320萬歐元為期五年修復了這幅巨作,修復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左上角的藍色頭巾人物實際上是米開朗基羅本人。因此 - 圣彼得在梵蒂岡受難是唯一已知的米開朗基羅自畫像,也是梵蒂岡博物館的真正瑰寶。
米開朗基羅十大經典的名言,其中幾句對痛苦很有領悟,令人佩服!
【第1句】:對好人行善,會使他變得更好;對惡人行善,他就會變得更惡。——米開朗基羅
行善真的要分好與壞,你對好人行善,好人記住你一輩子,會報答你的。你對壞人行善,會暴露你的善,壞人會更肆無忌憚地欺詐你,壓迫你,他不會想著報答你。
我們如果對壞人行善,就是如此,會讓壞人變得更壞,因為他的壞,反而沒有遭到你的批評和教育,反而得到你的幫助,他就不知道悔改,就更加壞了。
我們原諒一個壞人,特別是那種一而再再而三犯錯的壞人,其實就是在幫助他增長他的惡行,對于這種屢教不改的壞人,我們要以惡制惡。
【第2句】:我的肉體歸黃土,我的靈魂歸天堂,我的金錢歸窮人。——米開朗基羅
讀完米開朗基羅這句名言,有時候我就在想,如果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有錢人,都向米開朗基羅這樣,那么這個世界上還會有窮人嗎?
想完之后,我又在想,如果這個世上,所有富人都如米開朗基羅這樣,那么那些普通的人,窮人,誰還愿意吃苦,去奮斗?
可見任何事,都是有利有弊,越是看起來很美好的事,往往越是有不利于我們的一面。也正所謂早成未必好,晚成未必不好。
【第3句】:我孤獨著悲慘地生活著,好似包裹在樹皮中的核心……我的聲音仿佛是幽閉在臭皮囊中的胡蜂……我的牙齒動搖了,猶如樂器上的鍵盤……我的臉不啻是嚇退鳥類的丑面具……我的耳朵不息地嗡嗡作響:一只耳朵中,蜘蛛在結網;另一只中,蟋蟀終夜地叫個不停……我的感冒使我不能睡眠……予我光榮的藝術引我到這種結局。可憐的老朽,如果死不快快來救我,我將絕滅了……疲勞把我支離了,分解了,惟一的棲宿便是死……——米開朗基羅 《名人傳》
米開朗基羅這句名言,就將孤獨,痛苦,感悟很深,這或許就是臨死前的人才能看到的一些景象,卻被記錄了下來。
我們每個人都會死去,都會有一天老的牙齒動不了,臉也會變得很老,老的鳥兒都害怕。如果混得不好,子女不孝,卻一直長壽,就會遭到活人的咒罵老不死的。
現實就是如此,長壽多辱也是如此來的,也只有子女孝順,家有老是一寶,這樣老來才有福,如果兒女不孝,長壽則多辱,因為他們誰也不愿意照顧你,天天就背后咒你早死。如果你聽到了,也一定很痛苦,生不如死,為何有些老年人想不開,尋死了?多數跟子女不孝有關。
【第4句】:一千次歡樂也抵不上一次痛苦。——米開朗基羅
痛苦真的讓人刻骨銘心,但歡樂卻很容易使人忘記,歡樂不會在心中留下很深刻的痕跡。痛苦卻會。那種痛,深深刺進心里,很多人只要嘗試過一次,就知道,真的是一千次歡樂也抵不上一次痛苦。
這也許就是如愛因斯坦所言的相對論,幸福的時候我們總覺得時間過得飛快,痛苦的時候,我們卻度日如年,如是讓人有這樣的感覺,來到人世間就是受苦的。
【第5句】:啊!無盡的痛苦,將我的心撕成碎片,想到我如此摯愛的人兒并不愛我,我如何在這人世茍活?——米開朗基羅
越是癡情的人,越是放不下愛情的人,往往就是如此,離開了愛情,離開了深深愛的人,被深深愛的人拋棄,就不知道怎么獨活。
所以,這個世上,傷誰的心,真的不能去傷一個很癡情的人心,因為很癡情的人,可能會一輩子都走不出你的陰影,你愛他又深深傷害他,無疑等于把他給殺害了,他余生活著,也就如沒有靈魂的行尸走肉一般。
【第6句】:愈是我痛苦的就愈讓我喜歡。——米開朗基羅
為什么越是痛苦越是讓我喜歡?也只有在痛苦中領悟到一些真理和真諦的人,才會喜歡痛苦。痛苦就如人生的養料,讓人堅強,讓人變得更強大。
不經歷痛苦的人,就不知道平凡平淡是福,更不知道珍惜來之不易的福。也只有經歷過痛苦的人,才知道怎么去面對生活,活在當下,活在自己的生活里,才是真。
【第7句】:在藝術的境界里,細節就是上帝。——米開朗基羅
畫畫,就是如此,無數個細節,才有了最終的畫面。畫畫是從無到有,是從一張白紙什么都有開始的。
真正美好的畫,不是一天兩天能完成的,是無數個日夜才能完成的,是無數個細節的總和,是時間和歲月的沉淀。不僅是畫畫,任何藝術,都是如此,離開了細節,什么都不是。
【第8句】:我既不想命令別人,也不想服從其他人,我只要自由、不受干涉的工作。——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語錄#
我們大多數人活著,都想要這樣活著,不被任何人干涉,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聽從任何人。但現實是殘酷的,不由我們所想的。
我們都會受人約束,被人干涉,除非我們不與人來往,甚至連家人都不來往,獨來獨往在深山老林里,我們才能做到絕對的不被任何人約束和干涉。但誰又能拋棄自己的家人和世界上所有人,躲進深山老林搞藝術呢?
【第9句】:愛情!只要我能成功地抵擋住你的瘋狂,就會生活得多么幸福!唉!如今我涕淚沾襟,全是因為感受到了你的力量……——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語錄#
愛情是瘋狂的,每個人的第一次愛情來的時候,都接近于瘋狂,沒有人能夠阻擋。所以大多數人第一次愛情,都是瘋狂地來,瘋狂地去,結局都是不好的。
因為第一次愛情,彼此都沒有經驗,邊嘗試邊愛,自然沒有什么好結果,所以正如米開朗基羅所感嘆一樣,流淚是因為感受到了愛情的力量,因為失敗的愛情,真的能改變一個人。
【第10句】:你的成就是由你的眼界來衡量。——米開朗基羅
這句話就如心態決定高低一樣,一個人有什么樣的眼界,就有什么樣的未來。如果眼界只在縣城,他的成就肯定比不上大城市的人。
如果他的眼界在大城市,他肯定能干得比縣城的人好。所以啊,一個人,要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兒,適合去哪里發展,成長自己。把石頭拿到菜市場,就是白菜價,拿到古董店,就是古董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