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的名言有哪些(形容居安思危勵志的話)
《春秋》是“五經”之一,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第一部華夏民族編年史兼歷史散文集。作為魯國的編年史,由孔子修訂而成。
《春秋》由于文字過于簡略,通常與解釋《春秋》的《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分別合刊,其中以《左轉》最為流行。
【第1句】:多行不義,必自斃。
譯文:多作不義的事情,必定會自我滅亡。
【第2句】: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
譯文:忖度德行如何,以便決定自己怎樣處理事情;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從而決定該怎樣行動。
【第3句】: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譯文:節儉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奢侈是一切惡行中最大的惡。
【第4句】: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譯文:面頰和牙床骨互相依存,失去了嘴唇,牙齒就會露出來受寒。
【第5句】: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譯文:哪個人沒有犯過錯誤呢,有了過錯但能夠改正,就是最大的好事。
【第6句】:舉不失德,賞不失勞。
譯文:舉薦人才,不要把有道德的人遺漏;賞賜爵祿,不要忘記有功勞的人。
【第7句】: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譯文:處于安樂的環境中要保持警惕,要想到可能出現的危險,想到了就有防備,有了準備就會免遭禍患。
【第8句】: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譯文:樹梢大于樹干,樹就要折斷;尾巴大了就一定不能搖擺靈活。
【第9句】: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
譯文:樹立德行,最可貴的是使它不斷增長;而除掉毛病,最好是除得干凈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