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經典語錄勵志
心所安處,才是良知。固是,但要省察,恐有非所安而安者。分享一些王陽明經典語錄勵志,喜歡就收藏吧。
【第1句】:眼前路徑須放開闊,才好容人來往,若太拘窄,恐自己亦無展足之地矣。
【第2句】:體,即良知之體,用,即良知之用,寧復有超然于體用之外者乎?
【第3句】: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第4句】:人若知這良知訣竅,隨他多少邪思枉念,這里一覺,都自消融。
【第5句】: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只是一“傲”字,便結果了這一生。
【第6句】:志不立,如無舵這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第7句】: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閑話,管閑事。
【第8句】:學者學圣人,不過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猶煉金而求其足色。
【第9句】:以言語謗人,其謗淺;是以身謗也,其謗深矣。
【第10句】:思是良知之發用。若是良知發用之思,則所思莫非天理矣。
【第11句】: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第12句】: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則不至于責人已甚,而自治嚴矣。
【第13句】:良知之外,別無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義。
【第14句】:與愚夫愚婦同的,是謂同德;與愚夫愚婦異的,是謂異端。
【第15句】:你萌時這一知處,便是你的命根;當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
【第16句】:人胸中各有個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第17句】:故立志者,為學之心也;為學者,立志之事也。
【第18句】:學須反己。若徒責人,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
【第19句】:你看滿大街都是圣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第20句】:學是學去人欲,存天理。從事于去人欲存天理,則自正。
【第21句】:圣人無所不知,只是知個天理;無所不能,只是能個天理。
【第22句】: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無纖介染著,只是一無我而已。
【第23句】:凡謀其力之所不及而強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為致良知。
【第24句】:不欺則良知無所偽而誠,誠則明矣;自信則良知無所惑而明,明則誠矣。
【第25句】: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圣賢。
【第26句】:以事言謂之史,以道言謂之經;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經,五經亦史。
【第27句】: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第28句】: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第29句】:然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第30句】: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而今指與真頭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第31句】:有心俱是實,無心俱是幻;無心俱是實,有心俱是幻。
【第32句】: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