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兄的近義詞
[mark_b]
仲兄的相關詞: 仲裁、仲年、仲秋、仲介、仲家、仲尼、仲夏、仲春、仲雅、仲孫
[/mark_b]
仲兄的意思:次兄、二哥。
仲兄的拼音:[ zhòng xiōng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仲孫:復姓。春秋 齊 有 仲孫湫。見《左傳·閔公元年》。
【第2句】:仲冬:冬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歷十一月。
【第3句】:仲堪:古代相傳 高辛氏 八個有才德的人之一。《左傳·文公十八年》:“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忠肅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謂之八元。”參見“八元”。
【第4句】:仲尼:孔子 的字。孔子 名 丘,春秋 魯國 人。《莊子·人間世》:“顏回 見 仲尼,請行。”《史記·孔子世家》:“紇 與 顏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禱於 尼丘 得 孔子。魯襄公 二十二年而 孔子 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 丘 云,字 仲尼。”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銘箴》:“周公 慎言于金人,仲尼 革容于欹器。”唐 張說《大唐祀封禪頌》:“仲尼 敘帝王之書。”明 顧絳《述古》詩:“仲尼 貴多聞,漢 人猶近古。”魯迅《兩地書·致許廣平四》:“掉了一頂帽子,又有何妨呢,卻看得這么嚴重,實在是上了 仲尼先生 的當了。”
【第5句】:仲秋:秋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歷八月。
【第6句】:仲兄:次兄、二哥。
【第7句】:仲春:仲春即春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歷二月。因處春季之中,故稱仲春。仲春在24個節氣中屬于驚蟄、春分兩個節氣。
【第8句】:仲山:【第1句】:指仲山甫。
【第9句】:仲家:布依族和云南部分壯族的舊稱。
【第10句】:仲年:次年,第二年。王國維《觀堂集林·唐寫本燉煌縣戶籍跋》:“《唐六典》:'戶部尚書職:每一歲一造計帳,三年一造戶籍,凡定戶以仲年,造籍以季年。’”
【第11句】:仲夏:古語中有:孟、仲、季指代第【第1句】:第【第2句】:最后;或者也有用伯、仲、叔的。所以,仲即為第二的意思,而仲夏就是指夏天的第二個月。一般來說,是指農歷五月份。
【第12句】:仲雅:酒器名。
【第13句】:仲父:【詞目】:仲父【拼音】:zhòngfù/fǔ詳細釋義(1).古代稱父親的大弟。《釋名·釋親屬》:“父之弟曰仲父……仲父之弟曰叔父。”
【第14句】:仲宣:漢 末文學家 王粲 的字,為“建安七子”之一。博學多識,文思敏捷,善詩賦,尤以《登樓賦》著稱。
【第15句】:仲景:漢 末著名醫學家 張機 的字。
仲兄造句:
【第1句】:曹化雨長化淳七歲,是化淳的仲兄,官錦衣衛南堂理事,后軍都督府左都督,史稱為人正直平允。
【第2句】:幼年在北京“即日隨仲兄走游大柵欄一帶看戲園中”,久而成為京劇知音。
【第3句】:大哥溫敦有厚意,仲兄喧喧多激情。
【第4句】:上連遭三喪,又值歲歉,與仲兄極力營葬事。
【第5句】:那年朱元璋才十七歲,和仲兄兩人面對著親人的尸體又悲又愁。
【第6句】:伯兄已先返,吾婦子俱在,予與伯兄哭,然猶未敢遽告仲兄季弟之被殺也。
【第7句】:以上所述王氏三巨人,雖其各自的事業、文質互不搭界,但卻在族脈血緣上緊密相連,即王通乃為王績之仲兄,王勃則是王通之嫡孫。
【第8句】:長兄諱某,生于津律鎮仲兄諱某,生于靈璧三兄諱某,生于虹縣皇考五十,居鐘離之東鄉,而朕生焉。
【第9句】:渤恥之,不肯仕,刻志于學,與仲兄涉偕隱廬山。
【第10句】:出生于官商世家,幼年失怙,受仲兄李文熙發蒙,及長游津門名士趙元禮、唐敬嚴之門,學習詩詞、書法與篆刻。
【第11句】:扁鵲認為其長兄醫術最好,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其仲兄次之,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時而自己最差,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
【第12句】:造句網.com盡量原創和收集優質句子,使您在造句的同時,還能學到有用的知識。
【第13句】:子仲兄還是將這些感謝的話語,留給糜丫頭說去吧……黃炎與令妹本為夫妻,彼此感激談不上,有的只是相互扶攜罷了……
仲兄的詩句:
【第1句】:仲兄中武舉《自作挽歌辭》
【第2句】:仲兄齒予亞《送張升甫三十韻》
【第3句】:規模仍襲仲兄賢《棣華堂》
【第4句】:仲兄摘實瓜幾少《釋弟》
【第5句】:仲兄勤拊養《送元衛弟赴長亭鹽場》